《(7篇)2023年学习实践“四下基层”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2023年学习实践“四下基层”心得体会发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实践“四下基层”心得体会发言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是重要抓手。“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坚决破除基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顽疾,切实推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敞开心”三问于民,让问题清单成为服务清单。深入了解实际,真正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方面,可
2、以借助党员大会、乡贤座谈会等方式广纳良言善策问计于民,充分听取老党员、乡贤、返乡创业人才的对策建议,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纳入党和国家的政策决策之中。在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中,召集群众目标一起定、办法大家找、事情共同干,引导群众全心想事、尽心谋事、一心干事、用心成事。第二方面,要问需于民,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深入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将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方面,要问效于民,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遵循,及时找出群众不满意之所在,调整方法措施,在实践
3、中“对症下药”、攻坚克难,提升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迈开腿”办好实事,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舒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之后,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发挥率先垂范作用,把强化问题导向放在首位,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要始终坚持把握具体实际和群众需求,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确保精力投入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工作推进到位,最大限度地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用好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板凳会”“村民会”“网格员”等作用,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
4、内部矛盾机制,实现矛盾发现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践行“现场办公下基层”,推动“马上就办”,带着真诚走进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措施深入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勤回头”巩固实效,让为民服务可持续发展。如果说为民办实事是一次“赶考”,也是一次“答卷”的话,那么每一次办实事、每一次作答,当然也需要“回头看”。回头看办的实事是否落到实处,党员干部要真正把办事后的情况摸实摸透,用心用力用情,动态掌握群众日常需求,精准有效服务群众,为“
5、实事求实”。还要看效果好不好,长期地关注实事成效,如果效果不好,得认真想一想,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思考问题成因,带着问题导向,认真进行整改。最后还要看群众满不满意,可以采取组建“群众评议团”的方式,采取实地看、现场问、座谈议、网络评的方式,建立“好差评”制度,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真正把群众参与的机制建立起来,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广邀群众参加评价评议,变“我觉得”为“群众觉得”。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写照。我们应大力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四下基层”见实效,高质量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
6、,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四下基层”专题座谈发言稿“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35年来,“四下基层”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是重要抓手,领导干部如何做好此项工作的开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需要细思“三问”让“四下基层”落地生根。第一问:谁来下?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提倡各级领导带任务、带问题深入基层,解剖麻雀”。这里面提的“各级领导”,应该是在处理群众问题过程中可以做主的干部。譬如,信访接待下基层,当群众认
7、真说明情况后,接访人员来句“我们会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早日解决”,磨损群众耐心、消耗群众信心,处理结果与工作初心相悖,得不偿失。再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倡导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如果下基层的只有兵,没有将,如何能做到真正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四下基层”的应该是理想信念强、熟知国家政策、掌握群众工作方法、业务综合能力强、具有话语权的优秀领导干部。第二问:如何下?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一方面,要掌握基层实际,要有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用“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等方式
8、深入一线,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的地方和单位去,从群众身上找思路、求方法、学本领。要持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四下基层”的科学性精准性,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另一方面,要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讲好百姓语言,将政治话术转化为“大白话”,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土方言”,用好“小板凳讲党课”“先锋课堂”等基层平台,通过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三问:能下好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四下基层”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科学方法、一种制度建设、一种实践创新,体现了始终践行
9、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赶考”的姿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身体力行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措施,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用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一份份满意、一句句赞美,检验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心得体会源于闽东,走向全国。今年是“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35年前,在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宁德,“四下基层”应运而生;今天重读宁德故事,依然能感受到“四下基层”跨越时空的思想光芒和实践伟力。“四下基层”之所以历久弥新,因其内涵与新时
10、代以来的重要论述重大部署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一路走来,时空虽有变化,不变的是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坚定的基层导向。“四下基层”之所以历久弥新,还因其鲜明的实践特征。35年来,宁德从“老少边岛穷”跃居全国百强市的发展媲变,有力地印证了“四下基层”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0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创举。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开展,突出特点是层级下移,同基层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多元更具体。确保主题教育见实效、群众得实惠,需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多为人民办好事实事。这就要求我们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做到“下”而有序、“下”而有效,不给基层增
11、添麻烦,多帮群众解决问题,不搞花架子、装样子,求真务实推动发展,让“四下基层”成为砥砺干部作风的“磨刀石”、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毛泽东同志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现在,我镇党委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四下基层,也是要清除作风之弊、洗净行为之垢,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次活动,就是要以好的作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筑起实现中国梦的“铜墙铁壁”。“四下基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
12、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最根本的影响“因子”。党的先进性根本体现在为了人民,党执政的根基在于人民。联系人民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开展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我们每一位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四下基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形式主义烦死人,官僚主义压死人,享乐主义毒害人,奢靡之风腐化人”,这个顺口溜点中了作风顽疾的“穴位”。这“四风”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是横在党同人民群众之
13、间的“无形之墙”。群众的意见是改进的方向,群众的需要是工作的目标。我镇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既要触及思想灵魂,又会涉及具体问题。在“四下基层”中,应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一是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深刻,行动难持久。必须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是损害党群干群
14、关系的重要根源。应当看到,我镇党委对改进作风的态度是严肃的、决心是坚定的,人民群众对这次活动也抱有很高的期待。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思想上高度警醒,坚决克服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甚至与己无关的想法,我们必须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到“四下基层”中来。二是动真碰硬。解决“四风”问题,重要的是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敢于交锋。必须按照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的要求,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把问题一一找出来,真正号准血脉、找到病灶。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打持久战、啃硬骨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强化监督。改作风决不能“自说自话、自
15、弹自唱”,搞内部封闭循环,而应当开门搞活动、开门接受监督。应加强群众监督,提供多种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始终做到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价,让群众检验,使“四下基层”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读懂“四下基层”中的“初心为何”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提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风格,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四下基层”相辅相成,其核心和关键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直面群众和基层,更需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弘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主动到基层去要真相、要思路、
16、要答案,把群众上访变成领导下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急事办妥、难事办成,以实打实的行动赢得群众百分百满意。把“人民至上作为第一取向,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增强定力毅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观。当前,为何有的机关干部整天浮在上面,不愿意下基层,究其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党员干部要下基层,首先要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牢记“人民”这个根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滋养初心,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
17、原理,做到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系统全面学,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读懂“念兹在兹”,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迈开步、俯下身中了解民情民意。只有下基层去,迈开步、俯下身、沉下心,听听群众的急难愁盼,聊聊群众的家长里短,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获取最真实的情况,才能看得更清楚、听得更仔细、了解更透彻。要多听,既要听赞美之词,也要听逆耳之语,既要听“牢骚话”,也要听“拍砖声”,要会听,抓重点、找关键。要学会看“四面”:田面、人面、桌面、背面。田面,就是要到田间地头看种了什么,收成怎么样;人面,就是要看群众的精神面貌,是容光焕发、身强力壮,还是面黄肌瘦、瘦
18、骨嶙峋;桌面,就是要看群众有没有吃的,吃得好不好;背面,就是要多看“后院”和“死角”、背阴”和“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敢担当、善作为中办好实事难事。下基层,是党员干部了解基层、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下”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下”的过程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作为下基层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有情况要反映的就现场登记,有问题要解决的就马上落实,有政策不懂的就及时答疑解惑,少说漂亮话,多干实在事,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新形势新任务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
19、及时回应、研究分析、细化举措、跟踪问效,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好已经出现了的问题,也要防止问题反弹以及类似问题的出现,推动“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答卷。“四下基层”要始终站在群众这一面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一以贯之传承弘扬优良传统,践行“四下基层”要始终站在群众这一面,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要多想群众想听什么,“接地气、冒热气”广泛凝聚
20、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理论“深入人心”,党的政策才会“开花结果”。党的路线方针要想赢得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就要针对不同的听众采取不一样的宣传方式,将上级“高大上”的思想理论用“方言”“土话”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深入浅出讲述基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走进田间地头、身入屋场庭院、穿梭街道社区,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活动,特别是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理论宣讲,如“三农”、医保养老、社会治理、交通教育、卫生健康等,积极动员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宣传,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群众之间“口耳相传”。要多问群
21、众在盼什么,“察实况、真调研”及时了解民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第二批主题教育面向基层、更加贴近群众,要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并不是“纸来纸去”“稿来稿去”“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是要“身入心至”“侧耳倾听”,在“见微知著”中探寻难点堵点的“基层答案”,了解基层群众所忧所盼,真正反映一线情况,更好地为决策提供“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一手资料。要迈开双腿走出办公室,洞察现象、深入分析、把握本质,敢于到问题最突出、矛盾最复杂、工作最推不动的地方去调查研究,问一问需、看一看情、聊一聊心,将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对待,始终把百姓的“家长里短”“鸡毛
22、蒜皮”“关键小事”放在“心尖尖”上。要多听群众在说什么,“善倾听、多上门”切实疏解民怨。习近平同志在霞浦县亲自主持第一个下访接待日活动,合理有效地维护了老百姓的正当利益,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让基层人民的诉求有了更便捷、更直接的反映渠道。直奔现场、直击一线、直面群众,让党的基层民主充分实践,要善于倾听群众牢骚、乐于理解百姓抱怨,才能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与群众产生“心与心的交融”。要将信访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信访工作从“群众主动上访”到“干部下沉接访”的根本性转变,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切实将矛盾化解在一线。要将自己看作群众中的一员,多站在群众的角度
23、想问题、思对策,善于创新信访下基层的方式方法,进门约访、开门接访、登门夜访、出门随访,用心听取意见建议、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力解决实际问题,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要多思群众想办什么,“硬碰硬、出实招“办好民生实事。“现场办公”将“现场”变为“会场”,体现的是深厚人民情怀,彰显的是主动服务精神,人民群众看到的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魄力与坚强决心。党员干部要在践行“一线工作法”中办好民生实事,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弯、脚步往下走,既要优先处理人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又要时刻关注群众心心念念的“关键小事”,真正做到“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特事特办”。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疑难杂
24、症”要在一线深度“把脉”,及时找到“病灶”,迅速开出“良方”,推动工作调度落实在一线、成果收获在一线,努力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续写干群同心、鱼水情深的时代佳话,要以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来评价工作实效。规范“言行举止”走好“四下基层”路作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发展的工作方法,“四下基层”制度历经三十五年实践传承而发扬光大,是党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立场的生动写照,是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思践悟“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通过规范“言行举止”让“四下基层”在新征程上绽放新光芒、焕发新活力。宣传党
25、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要“言”之有物,让党的旗帜飘扬在一线。新时代践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传“新”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行动依据,严格落实“学思想”内涵要求,不断创新宣传方法,打造有特色、有品质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目一新的宣传内容,让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延伸、向民意靠拢。又要发“心”声,灵活运用“板凳课堂”“围炉夜话”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形式,讲百姓话、唠群众嗑,在歌声、笑声、掌声中宣讲党的声音、党的政策、党的精神,在面对面、心贴心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纾解群众的心头“乱麻”,做到顺民心、暖民心、得民心,让党心
26、和民心水乳交融、同频共振。调查研究下基层要“行”而有实,让社情民意反映在一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亦是工作的导向。党员干部需“行之有道”,抓住第二批主题教育“一线巡诊”契机,将传统调研手段和大数据等现代调研新方式相结合,直插一线、直奔现场,身入且心入、用心且用情,聚焦群众最关心、企业最牵挂的“关键小事”,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听民声、问愁苦、找难题,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确保调研结果的立体全面、真实可靠。又要“行之有效”,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紧扣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稳定所忧、群众所盼,系统梳理利害关系,找准找实问题症结,科学研判破题要点,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大兴调查研究察“实情
27、”助推高质量发展见“实效”。信访接待下基层要“举”之为民,让急难愁盼化解在一线。“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信访接待下基层是新时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有力举措。党员干部需“一心为民”,紧扣“人民”关键词,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变“群众访我”为“我访群众”,化“信访”为“信任”,推深做实信访源头治理,让矛盾纠纷就地受理、就地处置、就地化解。又要“一网情深”,积极探索数字时代群众工作创新机制,将网上信访渠道打造成访民情、解民忧、护民利的“绿色通道”,不断优化一线工作方法,主动做好回访和下沉,进而提升“网上互动+网下联动”的信访化解能力与化解效率,让信访工作更具
28、温度广度深度,在“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中擦亮“民呼我为“金名片。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止”于至善,让担当作为锤炼在一线。“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检验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以学促干”,在思想行动上解决好为谁干、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行动自觉将问题落实、将工作做细,在躬行践履中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尽职尽责当好服务人民的“宗旨践行者”。要“擒袖实干”,坚决杜绝“摆拍式”办公,清楚认识到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没有终点,通过窗口前移、服务下沉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在常
29、杰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实现党群干群关系“零距离”,以“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的干事姿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面貌新成效。用“四下基层的每一“下”为主题教育加把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其核心要求与主题教育重点措施高度吻合。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30、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每一“下”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四下基层”同主题教育重点措施衔接联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教育“加把劲”。走基层学会“弹钢琴”,用思想宣传为主题教育“加把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大任务。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会用“十个手指弹钢琴”,深入学习宣传“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和典型案例,根据基层工作实际适当进行合理“转化”,身子往下探、眼睛往下看,深入基层群众,把书面政策通俗化、简单化。牢记“国之大者”,捕捉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共振点”,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用
31、“方言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小切口”反映“大内涵”,用“身边事”讲“大变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基层下好“先手棋”,用调查研究为主题教育“加把劲”。一切正确的决策都在调查研究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要下好主题教育“先手棋”,要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调查研究的“方向标”,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接解决问题,做“根于基层”的调研。“调”以务实,“研”以致用。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对标“实”字再落实,绝不
32、“坐着汽车转、隔着玻璃看”,学习“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典型,坚持调、研、用并重,问题一个一个梳理、一条一条研究、一项一项解决。着力“下”字做文章,深入矛盾集中的地方察实情,走到乡村振兴最前沿去感受,真正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存在感”,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主题教育成效。走基层读懂“无字书”,用信访接待为主题教育“加把劲”。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检视整改是此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要把群众信访和诉求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构建“四面八方”的群众诉求感知体系,对“碎片化”群众诉求进行整合分析,画准“问题像”。
33、进一步精准查摆问题,形成一张清晰且动态更新的问题清单,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坚持学查改贯通,深挖问题的根源,推进问题的再梳理、再督促、再深化,让矛盾在萌芽阶段就得到有效解决。力求“当下改”牵手“长久立”,深入细致查不足、找差距,围绕信访接待,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把群众“上来访”转为干部“下沉接”,推动主题教育深入人心。走基层绘就“工笔画”,用现场办公为主题教育“加把劲”。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工笔画”为喻,描绘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正在进行的主题教育,像如椽画笔,勾画美好未来。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扎实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通过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面对面问情况、听意见、解难题、办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把狠抓发展的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在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中再建新功,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