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大街箱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大街箱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5号支渠呈南北走向穿越胜利大街,上游与5号支渠改渠段相接,下游与现状水渠相接。箱涵长度的根据上游明渠设计终点和路基边坡范围确定,箱涵长61m,采用单孔布置.内净尺寸为5m2.5m(在编版)进行设计,实施前应与上游迁改水渠进行对接,并获得河道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实施。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并对本工程的设计进行调整。二、设计依据与标准2.1 设计依据1 .彭州市金澎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期项目初步设计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2O2 .彭州市排涝规划(2021-2035(在编版),2023.8。3 .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川建勘
2、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7。4 .彭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一期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2023.2.14。5 .相关规划、地形资料。2.2 设计标准与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版)(CJJ37-201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019版州(CJJlI-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用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62
3、02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OO3-2O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20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O1O8-2OO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其它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2.3 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主干路。2 .设计时速:50knVho3 .箱涵净空:2.5m4 .设计荷载:车行道一城A级,人群荷载一37kN地面超载一取用20KPan最大覆土厚度LOnio5 .场地设计
4、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特征周期04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6.抗震设防分类:丙类。根据中国地震统计年表和四川地震资料汇编显示,从明代到现在,四川破坏性地震有19次,成都只是有震感,并没有形成灾奔。成都地区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在1970年2月24日大邑县双河乡6.2级地震,也没有对成都城区产生大的破坏。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市区造成一定影响,但仍未产生破坏性宸害,而2013年雅安芦山、2018年九寨沟7.0级强烈地震比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成都市区的影响更小。距离场地最近的断裂带为彭州断裂带。彭州断裂带为隐伏断裂带,距离场地直线距离约Ikmo3.1
5、.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沱江水系I级阶地。场地内原主要为农田、树林及弃土堆填,整体地形标高在556.50564.58m左右,地势较平坦,后经周边项目弃土堆填,局部地形稍高;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勘探点孔口地面标高556.50564.58m,最大高差8.08m。3.2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3.2.1地层岩性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沱江水系I级阶地。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成因的粉质黏土、砂土、卵石组成。地层从上至下描述如下: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1杂填土:杂色,松散,结构杂乱,主要成分为较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均匀
6、性差,压缩性高,欠固结,该填上具湿陷性。主要为周边建筑场地开挖回填,为无序堆填,堆填时间约5年。该层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20m3.20m。2素填土:暗黄,松散,结构杂乱,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杂物及植物根系,表层主要为原耕植土,为无序堆填,堆填时间约5年,未完成自重固结,均匀性一般,属中压缩性土,该填土不具湿陷性。该层在场地部分地段有分布,厚0.2Om3.10m。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7 .结构安全等级:一级。10 .设计使用年限:50年。11 .环境类别:LC类。(根据地勘报告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别为11类,由于桥涵与地勘采用不
7、同时期的规范,鉴于此,本项按最新版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MJTG3310-2019)统一采用I类-一般环境。)。12 .抗浮安全系数:1.113 .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无通航要求。2.4对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无意见三、工程场地岩土地质情况3.1 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3.1.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褶断带和龙泉山褶断带之间(见图2.2)。由于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造成东西两侧尤以西部龙门山区域大规模剧烈隆升并伴随强烈断裂活动,而夹持在东西两侧隆起的地带则相对坳陷、沉降,堆积了大量不
8、等厚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并迭覆于下伏白垩统之上,构成现今地壳稳定、呈N-NE向平行展布的川西成都平原景观。依据国家地震单位及四川省相关地质、地震单位多年对构造地震活动监测及研究证实:现今地震活动强烈的华夏系龙门山褶断带内的松(潘)平(武)、青川、芦山、茂县、迭溪、北川、汶川一带极强烈的地震均波及至川西成都平原,所波及的地震烈度一般在5-6级以下。同时,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一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他次生断裂,但除蒲江一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他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二、地下水特征勘察区主要位于平原区水文地质单元,其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广、厚度
9、大。根据成都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已建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岩类和含水空隙特征,场地地下水主耍有两种类型:一是赋存于粉质黏土之上人工埴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二是赋存于砂卵石层中的第四系孔隙水。三、水、土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根据PH判断土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3.23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沱江水系I级阶地。场地内原主要为农田、树林及弃土堆填,整体地形标高在556.50564.58m左右,地势较平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现场调查及钻探成果,场地无断裂构造,场地整体稔定,无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的不
10、良地质现象主要为细砂上的液化。3.3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彭州市致和街道百祥社区(致和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X)11-2010,2016版)附录A及第5.1.4条的划分,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钻探及各项测试、计算结果表明: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Vse=347.7ms,场地覆盖层厚度25m,为11类建筑场地。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本场地拟建道路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附录C(表C.23)可知:H类场地基本地震动
11、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11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1.1条相关规定:场地整体1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含少量铁镭质氧化物及云母碎片和植物根系。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30m2.20m。1细砂:灰褐色,稍湿,松散,以长石、石英颗粒为主,含少量云母粉和暗色矿物,局部混有少量卵石及圆砾。局部地段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上,层厚0.501.40m。2中砂(卵石层中):灰褐色,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较均匀,场地部分地段分布,呈透镜
12、状分布于卵石层中,层厚030m1.60m。卵石:青灰色褐灰色,湿饱和。主要以花岗岩、砂岩及石英岩等组成,中微风化,一般粒径2IOCm,大者可达15Cm以上,隙间主要充填砂、圆砾等,局部地段充填有少量粘性土;卵石层顶板埋深0.4Om7.70m,标高552.39m562.17m。据NI20动探试验,卵石层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及密实四个亚层:1松散卵石:褐灰、青灰色;排列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055%;层厚0.30m7.70m;2稍密卵石:褐灰、青灰色: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560%:层厚0.6Om5.40m;3中密卵石:褐灰、青灰色;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6
13、070%;层厚0.7Om5.50m;4密实卵石:褐灰、青灰色: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卵石含量70-85%: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均未穿透卵石土层,且未揭露到基岩。3.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表水特征根据拟建场地内及相邻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胜利大街及纬路场地内地表水为农田濯溉渠,主要以大气降水作为补给来源,以地表径流、大气蒸发、人工抽取等方式排泄,受气候影响大;福苑路场地地表水为南侧的一条泄洪渠及农田灌溉渠,水深约2.0m,宽约2.0m。石稍密20.5O30.03000.4025.021中密22.0O35.06000.4540.028密实23.0O40.080()0.5045.036四、总体设计
14、4.1 平面布局箱涵上游接5号支渠改渠段,下游接现状水渠,平面线形有一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为80m。箱涵全长61m,洞口河道平顺连接。4.2 纵断面设计箱涵纵断面与河道相同,纵坡为0.2%。4.3 横断面设计箱涵采用单箱单室断面,净宽5m,净高2.5m。五、结构设计要点5.1 主体结构箱涵顶底板厚度均为05m,侧墙厚度均为0.4m。结构最外层钢筋净保护层国度:4cm。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控制在02nm以内。变形缝:每个节段之间设置2cm变形缝。5.2 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处理5.2.1 地基承载力(1)地基承载力修正与检测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地基承载力应进
15、行深度和宽度的修正,结构所需承载力应满足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如下:l=lol+(b-2)+M(-3)每段地基承载力均需要做现场地基承载力检测,如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平坦、开阔、无陡坡及陡坎,场地内有液化土(细砂)分布,属建筑抗笈不利地段。3.4场地岩土工程分析3.4.1各土层工程地质评价人工填土12:杂填土1系新近填土,结构松散,成份混杂,分布不均,均匀性差:素填土2以黏性土为主,厚度分布不均,均匀性一般,密实性一般,力学性质一般。1粉质黏I:该层场地部分地段分布,物理力学性质一般,承载力一般。1细砂:场地内局部分布于卵石层顶部,强度不高,为液化土。1中砂:场地内局
16、部分布于卵石层中,呈透镜状分布,强度般。2松散卵石:厚薄不均,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埋深较浅。2稍密卵石:分布于卵石层中上部,中下部少有分布,厚薄不均,强度较高。3中密卵石:强度高,变形小,厚度大,层位稳定,自立稔定性较好。3密实卵石:强度高,变形小,厚度大,层位稳定。3.4.2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表地层成因岩土名称状态/密实度天然重度Y(kNm3)粘聚力标准值C(kPa)内摩擦角标准值(o)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iao(kPa)基底摩擦系数压缩模3EsMPa变形模量QAmI1杂填土松散18.5510.0/2素填土松散18.5810.0/QWPl1粉质都可塑19.23013.5130.00.3
17、05.65】细砂松散19.0018800.305.03.52中砂松散19.00201000.3010.08卵松散19.0025.01600.3516.014直.径和根数。2)节点区(1)钢筋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宜超过全截面钢筋总数的50%o(2)框架:抗宸遵守“强柱、弱梁、更强节点核心区”,严格控制中培轴压比,保证中墙的延性。中墙、侧墙受力主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8%,且每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顶、底板的板顶和板底受力主钢筋配筋量比值不应小于0.3,配筋率不宜大于2.5%。(3)U形槽:侧墙受力主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8%,且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总配
18、筋率不应大于5%。底板的板顶和板底受力主钢筋配筋量比值不应小于0.3,配筋率不宜大于2.5%。3)钢筋在节点部位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下图构造规定。顶层中间节点柱筋90弯折锚固5)施工缝、变形缝处理。(2)地基承载力要求箱涵地基承载力要求不低于130kPa115.2.2地基处理当地基承载力经检测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本工程需将隧道结构范围内(含挡土墙结构)的杂填上、填筑土、素填上清除并进行换填。换填采用砂砾石,压实度不小于97%,承载力不低于基础要求。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换填深度至松散卵石层或稍密卵石层。5.3 其他构造(1)箱涵台后车行道上设置6m长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与牛腿间采用
19、锚栓钢筋锚固。(2)箱涵顶铺装:机动车道内采用C40调平钢筋混凝土和沥青铺装,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内采用砂砾石、级配碎石和透水混凝土铺装。(3)箱涵进出口位置按顺接河堤构造图与现状河堤顺接。4)小三线:人行道下预留管线空间。(5)栏杆:人行道外侧采用造型优美的栏杆或其它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栏杆,栏杆样式可根据全线景观设计或建设单位意见进行调整。栏杆逢高需保证1.1m以上,桥梁栏杆施工前注意设置端柱及地梁的预埋筋。(6)回填:箱涵台背定范围内采用砂砾石回填,其余范围采用合格土石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6%05.4 抗震措施1)腋角的设置在结构顶底板与侧墙、中墙交界处均设置腋角。设置腋角后,可有效增大节点
20、区结构构件的截面高度,提高了节点的受剪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腋角内下部纵向受拉钢筋的直径和根数,般不宜小于结构伸进腋角内的下部钢筋的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减水剂:合适的减水剂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升有所降低,延缓温度高峰的出现。添加剂:掺入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可以防止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与徐变,避免过多的气孔产生。采用高效缓凝剂使混凝土初凝时间比箱梁浇筑时间更长,可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初凝开裂,建议不掺加早强剂,所有添加剂均应符合现行的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限制混凝土中胶结材料的最低和最高
21、用量。在满足胶结材料最低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但必须满足水泥最低用量要求。6.3施工控制(1)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提前开展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试验,并针对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环境、使用环境等条件,制定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与质量保证措施。重要混凝上结构应进行混凝上试浇筑,验证并完善混凝上的施工工艺。(2)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入模前尽量降低模板、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气温,混凝上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Co(3)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5C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C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
22、任养护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超过20C时,混凝土表面必须覆盖保温层。(4)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C(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宜大于15cC)0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在拆模过程中开裂。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健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设于底板斜托与侧墙结合面以上300500mm处、顶板斜托与侧墙结合面以下300mm处。墙体I(J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o结构环向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6m,并宜采用
23、跳槽分段的方法施工。变形缝:结构突变处,节段之间应设置变形缝。六、耐久性设计6.1 总则混凝土工程按现行的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执行。6.1.1 混凝土强度等级规范中对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用小强度要求。箱涵主体结构C306.1.2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中对混凝土构件的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求。构件/部位Cminmm)箱涵内/外306.2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施工前应对混凝上原材料的选用与混凝上的水灰比等主要配比参数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入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水泥: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
24、粉煤灰。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I:也可以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骨料: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得使用海砂。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规定;(2).砂宜采用中砂,其要求应符合现行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规定。三、拌制混凝上所用的水,应符合现行的混凝上拌合用水标准规定。四、外加剂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添加抗裂防腐防渗混凝土添加剂,并可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掺入适量的其他外加剂,其总含量应符合现行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关于外加剂掺量的规定。抗裂防腐防渗混
25、凝土添加剂的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建议参入量为8%12%的水泥用量。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此外,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2) .由于地下工程长期受地下水、地表水的作用,如果混凝土中水泥和外加剂中含碱量高,遇到混凝土中的集料是碱活性,即有引起碱骨料反应的危险,因此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上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以避免碱骨料反应的发生。每立方米防水混凝上中各种材料的总含碱量,不得大于3kg。(3) .使用减水剂时,减小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五、混凝土拌制与养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用于防
26、水的预拌混凝土不仅由于从搅拌地到施工处需花一定时间,特别是在城市内部,因交通等问题会使这一时间更长,而且本隧道预拌混凝土用量大,混凝土工程量大。如果混凝土凝固时间过短,既有可能运到工地时混凝土就不能施工,更有可能在混凝土浇筑时层与层之间出现冷缝,造成工程渗漏水的隐患。缓凝时间的长短与诸如城市交通状况、搅拌地到施工地的距离、天气状况、工程量大小等很多因素有关,施工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冷缝为原则。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0掺外加剂时,应根据七、主要材料7.1 混凝土(1)箱涵主体结构: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2)护栏基座
27、:C35混凝土(3)垫层:C20混凝土。7.2 钢筋设计用普通钢筋均采用HPB3(X)和抗震钢筋HRB4(X)E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分别为300MPa和400Mpa,钢筋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焊接钢材应满足可焊性要求。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氏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7.3路面铺装上层:4cm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SMA-B中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层:32.9
28、50.6cm厚C40P6钢筋混凝土调平层每层沥青之间、沥青与混凝土铺装层之间设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7.4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材料一、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2)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二、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5、如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挖至设计基坑垫层标高以上30Omm时,须进行基坑验收。然后采用人工捡
29、平,严禁超挖,捡平合格后立即灌注垫层混凝土。6、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大锅底”开挖。7、基底标高应注意考虑垫层、防水层等厚度。8、施工时应根据上层滞水水深及水位影响范围采取机械强抽水措施。8.2 主体结构1、所有结构施工前,必须详细核对相应的结构设计图和各工种、各设备等有关专业设计图,确定是否有预埋件、预留孔,以免遗漏。2、结构各点标高、坡度、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应严格按线路坐标,平、纵、横断面图,如有疑问及时提出。3、截面尺寸必须严格控制。4、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如设计图纸中未说明,钢筋直径222mm采用机械连接;22mm钢筋直径212mm,钢筋连接采用焊接:钢筋直径V12mm时,钢筋连接
30、可采用绑扎。绑扎及焊接长度应按照现行的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机械连接接头应为I级。5、所有配筋图中的钢筋长度除标注者外,其余均按实放样,并满足构造要求。6、钢筋绑扎前应安放具有一定强度的垫块,防止钢筋网挠度过大,保证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厚度。7、混凝土的养护应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炎热天气下,基本养护之前应进行早期养护,一般在混凝土密实成型后进行30分钟早期养护。新老混凝土连接面上的养护剂须清除干净,不允许在无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在混凝土表面浇水养护。8、施工期间施工荷载、堆载必须严格控制,在结构未达100%设计强度以前不得有任何堆载。9、主
31、体结构混凝土构件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结构混凝土开裂,必须采取有效措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规定严禁对混凝土宜.接加水。因为随意加水将改变原有规定的水灰比,而水灰比的增大将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影响很大,将会造成渗漏水的隐患。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防水混凝上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I二泛浆和不冒气泡不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在炎热季节施工混凝土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25C
32、,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C。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混凝上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L夏季混凝土施工时,基本养护之愉应进行早期养护,一般在混凝土密实成型后进行30分钟早期养护。新老混凝土连接面上的养护剂须清除干净,不允许在无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在混凝土表面浇水养护。8、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8.1基坑开挖施工I、基坑开挖坡比应根据地勘报告建议值确定。2、基坑开挖前应在坑
33、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及地表水冲刷边坡。3、基坑内应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钢筋及新浇筑混凝土不侵泡于积水中。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保证基坑内不积水。4、开挖前应探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情况,建议现状地面以下3.0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期间既有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8、建立垃圾定点投放,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别投放存储,定期进行清除,避免雨水或生活垃圾残留水分渗漏污染地下水源。9、对水洗材料使用后的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应在水洗材料场地做好防水、防雨,集中排水,集中处理措施,禁止将清洗水直接排入河道。10、钻孔桩施工所产生的土方
34、和废弃泥浆建议用罐车运走,然后运送到弃渣场集中埋置。11、水泥、膨润土等掺和料,应安全堆放,妥善遮盖,不得掉入河中。12、碎拌和站的废水,须集中到沉淀池中,经净化处理后进行集中排放、集中处理。13、地下水的抽排量应根据周边建筑物及基坑深度确定,严禁超抽地下水。10、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施工单位应对危大工程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本工程涉及危大工程: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工程等。IK问题和建议由于本工程上游段迁改水渠为初步设计方案,下游为接现状水渠,故本工程实施前应与上游迁改水渠进行对接,
35、并获得河道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实施。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并对本工程的设计进行调整。施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如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添加外加剂、控制水泥用量等措施:(1)结构混凝土宜采用商品混凝土,为控制入模温度,尽可能安排在夜间灌注混凝,夏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入模温度在30C以内: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控制水泥用量,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并严格按设计强度、抗渗等级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10、由于地下工程的重要性,设计中考虑了多道措施防止混凝上结构开裂,施工进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减少任何一道工序。11、所有新、旧混凝
36、土结合面均应严格凿毛处理。12、施工时宜采用止水拉杆,并采取防腐措施。8.3 其他基础的施工应加强基础验槽及地表、地下水的疏排工作,桥梁基础在开挖后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的要求不相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9、环境保护及措施I、施工前应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详细调查,互相配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准确、充分的分析,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2、施工时,应设置安全围栏、安全警示灯及指示标牌。3、配合好交管部门的工作,搭建安全可行的人行便桥和铺筑便道以解决好因断道施工区间内人员进出的通行问题。在进出口处设置醒目的安全指示牌。4、运土车辆必须进行密封和覆盖,避免沿路抛洒;施工单位应对车辆进行每车次清洁。5、施工中的弃土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6、尽量使用低喋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限制夜间高噪声、振动施工。7、对干燥土,应进行洒水,使土层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扬尘,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