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19929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鲁氏菌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布鲁氏菌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布鲁氏菌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布鲁氏菌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布鲁氏菌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鲁氏菌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氏菌病.ppt(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布鲁氏菌病,概述流行病学临床部分防控措施目前形势,交流内容,定义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人畜共患病:人类和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人兽共患病: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布鲁氏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阴性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或荚膜。对湿热、消毒剂、紫外线、抗生素敏感,湿热30秒死亡。对低热、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病原学,6个生物种和19个生物型,生 物 种 生 物 型 常 见 宿 主 羊 种 13 绵羊和山羊 牛 种 18 牛 猪 种 15 猪、野兔、鹿、鼠类

2、 沙林鼠种 1 沙林鼠 绵羊副睾种 1 绵羊 犬 种 1 犬【6种】【19型】,国外简史,1860年Moston对该病作了系统描述,并与伤寒区别开;1887年英国军医David 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布病的病原体。1897年Wright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Wright凝集反应(试管凝集试验),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953、1956、1966年,又分别发现了绵羊附睾种布氏菌、沙林鼠布氏菌和犬种布氏菌。,国内简史,1905年重庆报告2例布病患者。1916年福建发现1名布病患者。1925年林宗杨教授

3、在河南发现4名印度侨民感染布病,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1932年至1949年谢少文教授先后在北京地区报告 29例布病病人。1936年,日本人(北野正次)在吉林白城市对羊进行调查,发现羊感染率达33%。20世纪初,德国人将奶山羊引进青岛,造成青岛郊区80多个村庄的人畜布病流行。(成就了崂山奶山羊这一品牌),布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存在,分布于世界各大洲。亚洲的伊朗、老挝、蒙古等国家发病较严重。我国人间疫情以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最严重,70年代显著下降,80年代后连续保持下降态势,90年代中期后疫情呈回升趋势,21世纪后疫情回升趋势愈加严重。,国内

4、外现状多点散发,疫情回升,目前状况:有牲畜的地区几乎都有布病的存在或流行!,当前布病流行疫区类型:,牧区为主,向农区及小城镇扩散,逐渐向小中及大城市扩散和蔓延,80年代以前,80年代以后,进入90年代,严重流行区:蒙、黑、吉、宁、青、藏、新、豫一般流行区:陕、甘、川、冀、辽、鲁、晋、粤、桂散发流行区:其他省市,我国布病疫区,布病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即人、畜两个方面。影响人体的健康: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少数患者会导致死亡。阻碍畜牧业的发展:羊患布病后流产率为57.5%,牛布病流产率31.2%,猪患病后流产率10%。就世界范围而论,因布病造成的损失,包括家畜流产、乳肉产量

5、减少及人群劳动能力的损失等,估计每年可达数十亿美元。概述部分,布病的危害与损失,疾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医院就诊费用自购药物,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劳动损失时间*劳动时间价值,死亡损失寿命年*人均生产总值,贮存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因子人群的易感性,二、布病的流行病学,贮存宿主及传染源:布氏菌的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氏菌贮存宿主。主要传染源为羊、牛、猪。,羊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最危险的传染源。也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率可高达57.5%。患布病的羊最突出的症状是母羊发生流产

6、,公羊可发生睾丸炎、精囊炎。感染羊种布氏菌的国家和地区 有50个,主要分布非洲地中海 周围和南美洲东部沿海国家,我国北方。,羊,流产的发育不完全的胎儿,人间散在性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阳性率可达31.2%。布病牛以流产为特征,一般只发生一次流产。流产犊、胎膜、羊水和胎盘均含有大量的布氏菌。牛乳也可检出布氏菌。感染牛种菌布病的国家和地区有101个,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欧洲南部波斯湾地区和南美。,牛,流产的发育较全的死胎牛,猪也对布病敏感,感染率在10%左右。猪布病也是以流产为特征。从流产胎儿、胎盘、羊水,甚至尿液以及公猪的精液中都能检出布氏菌。感染猪种布氏菌的国家和地区有33个,主要分布于中美洲,欧

7、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猪,鹿:鹿对三种布氏菌均敏感,人患布病多由接触病鹿或吃鹿的生骨髓、生肉而发生,呈散发性。犬:犬多因吞食羊、牛、猪的流产胎儿和胎盘感染。也有检出犬种布氏菌的,对人有一定的致病性。马属动物:马属动物对布氏菌有相当抵抗力。马布病的临床特点不是流产而是肩胛隆起部、颈部形成化脓性病灶。骆驼:曾从骆驼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尿、乳汁中分离出布氏菌,有人接触骆驼和喝生奶而患布病。猫:在实验条件下可感染,对人的意义不大。家禽和鸟类:有自然感染的报道,对人的意义不大。,其他家畜、家禽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野羊、野牛、野猪、斑马、狼、野兔、狐狸、野鼠等野生动物,已由细菌学证明可以被布氏菌感染。野生动

8、物感染有的与家畜有关,有的与家畜无关,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冷血动物如青蛙、乌龟、鱼类及节肢动物如蜱、螨、虱、蚊在实验条下均可感染。,野生动物和节肢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它们在传播布氏菌方面起不到重要的流行病学作用,细菌学证实: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排出布氏菌。然而,在我国经对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人传人而感染,说明人类布病一般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发生传染。,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布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人体。,传播途径,人的感染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这种感染常见于与病畜接触的畜牧兽医、饲

9、养放牧人员、布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等职业人群中。因此,我国和有些国家或地区把布病定为职业病。,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通过食物,吃未煮熟的羊肉、牛肉等。饮水,人畜公用同一水源。喝奶,北方地区有喝生奶,吃生奶制品的习惯。,经消化道感染,传播途径,吸入含布氏菌的飞沫、尘埃 如工作于皮毛加工车间内、生产布鲁氏菌疫苗过程中,若未采取防护措施,很容易吸入含布氏菌的飞沫、尘埃,经呼吸道感染,病畜的乳、肉、内脏:牛患布病后37年仍可在牛乳中检出布氏菌;布病流产的母羊乳的布氏菌检出率可达80;病畜肉及内脏也含菌尤其在菌血症期;猪、牛、羊感染发病后,426个月,内脏仍可检出布氏菌 皮毛:布氏菌在羊毛中可

10、生存42个月,传染期比较长。布病疫区出产的羊毛和皮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传播因子,水:布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可以直接污染水源;也可由污染的地区经雨水灌流或尘埃落入水中;我国已从池塘水中检出羊种和牛种布氏菌。土壤、尘埃:病畜的排泄物(粪、尿)污染土壤,随着牲畜的活动,扬起尘埃,传播布病。羊毛夹杂的尘土中也含有布氏菌,毛纺厂造毛车间工人感染率高于其他工人。,传播因子,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易感人群,群众对布病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不经检疫的家畜频繁流动牲畜交易市场管理混乱,病畜进入市场流通。发现病牛、羊后

11、处理淘汰不够及时,造成疫情蔓延。北方地区,医务人员(尤其是村医)诊治水平不足。没有及时就诊、或者就诊的病例未能足疗程用药,是造成布病慢性化的重要原因,流行因素分析,宣传不到位,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人畜间监测不同步,监测面不广,防控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对非种用,非乳用动物的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监管不严家畜流通监管机制薄弱,牧区感染率高于农区,农区感染率高于城镇。形成这种差别主要原因与生产、生活特点、牲畜数量以及人们的职业有关。,地区分布,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北方牧区羊群布病性流产高峰在2-4月份,人间发病高峰在4-5月份,尾随羊流产高峰后1-2个月份。夏季由于剪羊毛,挤奶,有吃生奶者,也可出

12、现一个小的发病高峰。,职业:有明显的职业性,凡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农民、兽医、皮毛工人感染率比一般人高。性别:人对布氏菌易感,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之多少。年龄:一岁以上各个年龄组均有感染发病报道。由于青壮年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病畜频繁,因而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分布,自然因素:,影响流行的因素,社会因素:居民生活条件及卫生知识。畜群的分群、合群、重组。人们对乳、肉、皮、毛的需要量增加。未经检疫的牲畜调运、交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战争和灾荒。,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恶劣、水草不足,旱涝灾害,暴风大雪,寒流等。,布病的性质,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

13、疫源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有一定的地方性,凡有畜牧业的地区都可能有布病的存在,属于乙类,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在许多野生动物分离出布氏菌,养殖、皮毛、乳肉加工的从业人 员 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可能感染布病,流行病学部分,布鲁氏菌是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微生物之一,三、布病的临床部分,临床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体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1-3周,平均2周,个别可长达一年之久,潜伏期,潜伏期和传染期,临床分型:亚临床感染急性、亚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灶性感染复发26,临床分期:急性期 病程在6个月以内 慢性期 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热型不

14、一,变化多样,波浪热为主,体温傍晚升高。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特征。乏力:几乎全部病人都有此症状,患者自觉疲乏无力。关节痛;呈游走性,急性期发生在大骨关节与肌肉疼痛。其他症状:慢性期布病患者经常表现为表情淡漠、精神不振,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主要症状,皮疹:急性期患者可出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不长。还可见到出血疹、水疱疹、脓疱疹等。少数患者可有皮下出血性紫癜。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分局限性或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淋巴结化脓者可从脓液中分离到布鲁氏菌。多见于颈部、腋下。肝、脾肿大:急性期肝肿大占21%;脾肿大占10%;慢性期肝脾

15、肿大占4%;质较软,可出现黄疸。,主要体征,骨关节病变:骨关节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多见于慢性期。软组织肿胀:各期均可见。如筋膜、腱膜、关节囊等部位,形成蜂窝组织炎或纤维组织炎。,流行病学史:接触家畜、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以及疫区居民。进食未严格消毒的乳制品及未煮熟的畜肉史。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发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查体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如有睾丸肿大疼痛,神经痛。,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病原分离:检出布鲁氏菌。补体结合试验1:10(+)及以上。抗人球蛋白试验:1:400(+)及以上。试管凝集试验:1:100(+)及以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0.03毫升,出现可

16、见凝集。皮内变态反应:皮试后24、48小时分别各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一次出现直径2.5厘米以上。,急性、亚急性期感染:凡具备上述1+2项、第3项中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诊慢性感染者和局灶性感染 以获得细菌培养结果最为可靠,诊断标准,风湿病:主要区别是布病的关节痛是侵犯大关节,风湿病则以侵犯小关节常见。伤寒、副伤寒:主要区别为伤寒起病急、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脉相对缓,体温与脉搏的分离现象,蔷薇疹以及消化系统症状与布病不同。结核病:主要区别于结核病人一般明显消瘦,布病没有结核病所特有的心动过速。结核病人很少有肝脾肿大。,鉴别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用药、综合治疗;规律、系统的按疗

17、程治疗;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原则,头痛或失眠者,可口服止痛或镇静剂,如复方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高热持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或服退热剂。关节疼痛严重者可用510硫酸美局部湿热敷,每日23次。,对症治疗,利福平+强力霉素为首选方案,连用6周。四环素+利福平,亦可选用。有神经系统受累者,适用四环素+链霉素,已广泛应用,复发率低。因存在变态反应因素,亦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 急性期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为提高疗效,防止耐药,多主张联合疗法。,菌苗疗法近期疗效较好,一般可达72-75%,远期疗效差,仅为20-30.3%。病原治疗:与急性期相同,必要时需重复几个疗程。对症治疗:

18、,抗生素治疗 慢性期治疗:多用菌苗疗法合并抗菌治疗,慢性布病大致可分为虚证型、血淤型、痹症型和湿热型。治则是扶正固本、活血化淤,蠲痹活络,清热利湿。常用治疗布病方药主要有:益气养阴汤、血府逐淤汤、身痛逐淤汤、加减蠲痹汤、加减独活寄生汤等。,中医中药治疗,四、布病的防控措施,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疫区检疫:疫区内各种家畜,检出阳性,一律视为病畜。运输检疫:无论何种途径运输的牲畜必须由农牧部门检疫单位检疫后出具证明。市场检疫:进入交易市场的牲畜应有当地农牧检疫部门发给的检疫或免疫证明。港口检疫: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负责对进出口牲畜检疫。,家畜检疫,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只要有布病畜存

19、在,人、畜遭受布病的威胁就不能解除。并时刻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此,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消灭布病综合措施中的重要方面。坚决淘汰病畜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控制传染源,接羔助产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病畜流产物不能随意丢弃,应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场地要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房间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来自疫区的皮毛在收购地进行消毒、包装,并经表面消毒后运出。奶和奶制品要采用巴氏消毒或煮沸消毒。肉类加工:病畜肉尸及内脏需高温处理或腌渍60天后再出售。,切断传播途径,家庭食用:切忌食用生的或半生半熟家畜肉;生、熟一定要分开,餐具不能混用。加强水源管理,禁止人畜共饮,定期对水源消毒。从事

20、布鲁氏菌菌苗研制、生产和使用人员工作时按规定着装、戴口罩。家畜圈舍经常消毒;粪便及时处理。减少人与牲畜接触,禁止人畜混居。,传播途径,加强职业人群的个人防护禁止徒手为疫畜接产及处理流产物重点人群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全国布病流行情况,历史发病趋势,历史发病趋势,2002-2011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顺位,1999,2008,时间分布,人群分布,人间布病与畜牧业关系,人间布病发病率与畜间布病阳性率,安徽省布病流行情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安医一附院报怀宁一例:刘某某 男 19y 农民发病日期:20XX.06.01初诊日期:20XX.07.10备注:初为肺结核入院,后经省疾控实验室确诊为布病而订正,安庆市布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