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法律法规.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21504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7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法律法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园林法律法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园林法律法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园林法律法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园林法律法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法律法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法律法规.docx(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一、总那么1、城市绿化条例意义及适用范围:意义: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开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在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2、城市绿化管理的行为主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3、城市绿化规划的行为主体和要求:行为主体: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要求:(1)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开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

2、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3)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那么,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二、规划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当。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表达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三、管理与保护1、城市绿地的管理主体城市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

3、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单位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单位管理:城市苗圃、草圃和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管理。2、城市绿化用地的保护措施(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3)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3、城市古

4、树名木的保护措施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四、罚那么(1)工程建设工程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或者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

5、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2)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分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损坏城市树木花草的:(二)擅自修剪或者砍伐城市树木的:(三)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四)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标准一、标准的意义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管理、开展

6、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二、风景区的分类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风景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Okm2)、大型风景区(101-5(X)km2),特大型风景区(50Okm2以:)。三、风景区规划应遵循的原那么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型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

7、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效劳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开展。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开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升展的风景游憩境域。也就是科学规划,分级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十六字方针.四、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资源、景观、景群的概念1,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

8、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2、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3、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根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根底。4、景观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由假设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五、风景资源评价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杳;景源筛选与分类

9、;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局部。1、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风景区或局部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2)对景点或景群进行评价时,宜选用工程评价层指标:(3)对景物进行评价时,宜在因子评价层指标中选择。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综合评价层赋值工程评价层权重因子评价层70-80(1)欣赏价值(2)科学价值(3)历史价值(4)保健价值(5)游憩价值景感度奇特度完整度科技值科普值科教值年代值知名度人文值生理值心理值应用值功利性舒适度承受力20-10(1)生态特征(2)环境质量(3)设施状况(4)监护管理种类值结构值功能值要素值等级值灾变率水电能

10、源工程管网环保设施监测机能法规配套机构设置5(1)交通通讯(2)食宿接待(3)客源市场(4)运营管理便捷性可靠性效能能力标准规模分布结构消费职能体系经济结构居民社会5(1)面积(2)体量(3)空间(4)容量2、风景资源分类:风景资源分类表大类中类小类自(1)日月星光(2虹霞蜃景(3)风雨阴晴(4)气候景象(5)自然声象(6)云雾景观(7)冰雪霜露(8)其他天景然景源(1)大尺度山地(2)山景(3)奇峰(4)峡谷(5)洞府(6)石林石景(7)沙景沙漠(8)火山熔岩(9)蚀余景观(10)洲岛屿礁(11)海岸景观(12)海底地形(13)地质珍迹(14)其他地景泉井溪流江河湖泊(5)潭池(6)瀑布跌水

11、沼泽滩涂海湾海域(9)冰雪冰川(10)其他水景(1)森林(2)草地草原(3)古树古木(4)珍稀生物(5)植物生态类群(6)动物群栖息地(7)物候季相景观(8)其他生物景观二、人文景源(1)历史名园(2)现代公园(3)植物园(4)动物园(5)庭宅花园(6)专类游园(7)陵园墓园(8)其他园景(1)风景建筑(2)民居宗祠(3)文娱建筑(4)商业效劳建筑(5)宫殿衙署(6)宗教建筑(7)纪念建筑(8)工交建筑(9)工程构筑物(10)其他建筑(1)遗址遗迹(2)摩崖题亥女3)石窟(4)雕塑(5)纪念地(6)科技工程(7)游娱文体场地(8)其他胜迹(1)节假庆典(2)民族民俗(3)宗教礼仪(4)神话传说

12、(5)民间文艺(6)地方人物(7)地方物产(8)其他风物六、风景资源分级标准1、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2)、应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3)、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4)、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5)、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6),三级景源应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

13、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7),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七、风景区的分区1、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存在环境进行合理区划,并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根本一致;(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那么、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根本一致:(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线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2、根据不同需要而划分的规划分区应符合以下规定:、当需调节控制功能特征时,应进行功能分区:(2)、当需组织景观和游赏特征时,应进行景区划分:(3)、当需确定保护培育特征时,应进行保护区划分:(4)、在大型或复杂的风景区中,可以几种方法协调

14、并用。八、结构与布局1、风景区应依据规划目标和规划对象的性能、作用及其构成规律来组织整体规划结构或模型,并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规划内容和工程配置应符合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开展状况和社会道德标准,并能促进风景区的自我生存和有序开展:(2)有效调节控制点、线、面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3)解决各枢纽或生长点、走廊或通道、片区或网格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约束条件。2、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地域分布、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部署,形成合理、完善而又有自身特点的整体布局,并应遵循以下原那么:正确处理局部、整体、外围三层次的关系;(2)解决规划对象的特征、作用、空间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3)调控布局形

15、态对风景区有序开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各组成局部能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满意条件;(4)构思新颖,表达地方和自身特色。3、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或其人口密度超过100人/km2时,应进行风景区的职能结构分析与规划,并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兼顾外来游人、效劳职工和当地居民三者的需求与利益:2.风景游览欣赏职能应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承受力;3.旅游接待效劳职能应有相应的效能和开展动力;4.居民社会管理职能应有可靠的约束力和时代活力:5,各职能结构应自成系统并有机组成风景区的综合职能结构网络。九、风景区的生态分区原那么1、应将规划用地的生态状况按四个等级分别加以标明:2,生态分区的般标准应符合表35

16、6的规定;生态分区及其利用与保护措篦生态分区大气环境要素状况水域土壤植被利用与保护措施XXX危机区-或+XX1或+XX应完全限制开展,并不再发生人为压力,实施综合的自然保育措施XX或+Xn或卜-或十不利区-或+X一或4应限制开展,对不利状态的环境要素要减轻其人为压力,实施昔对性的自然保护措施-或+1或+X稳定区-要稳定对环境要素造成的人为压力,实施对-其适用的自然保护措施-+-+十+有利区-+十需规定人为压力的限度,根据需要向确定自+-然保护措施+-注;X不利;-稳定;+有利.3、按其他生态因素划分的专项生态危机区应包括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卫生防疫条件、自然气候因素、振动影

17、响、视觉干扰等内容;4、生态分区应对土地使用方式、功能分区、保护分区和各项规划设计措施的配套起重要作用。5游人容量应由一次性游人容量、口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1)一次性游人容量(亦称瞬时容量),单位以“人/次表示:(2)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日表示;(3)游人容最,单位以人次/年表示。3.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宜分别采用: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平衡法。(I)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5-10m2人。(2)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其中:主景景点:50-100m2/人(景点面积);一般景点:100-100m2/人(景点面积);浴场海域:10-20m2/人

18、(海拔0-2以内水面);浴场沙滩:5-10向人(海拔0+2111以内沙滩).(3)卡口法: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单位以人次/单位时间表示。4,风景区总人口容量测算应包括外来游人、效劳职工、当地居民三类人口容量,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规划地区的居住人口密度超过50人km2时,宜测定用地的居民容量;(2).当规划地区的居住人口密度超过100人km2时,必须测定用地的居民容量;(3)居民容量应依据最重要的要素容量分析来确定,其常规要素应是:淡水、用地、相关设施等。5,风景区人口规模的预测应符合以下规定:(1).人口开展规模应包括外来游人、效劳职工、当地居民三类人口;(2).定用

19、地范围内的人口开展规模不应大于其总人口容量;(3).职工人口应包括直接效劳人口和维护管理人口;4).居民人口应包括当地常住居民人口。6、Ml景区内部的人口分布应符合以下原那么:(1)根据游赏需求、生境条件、设施配置等因素对各类人口进行相应的分区分期控制;(2).应有合理的疏密聚散变化,使其各得其所;(3)防止因人口过多或不适当集聚而不利于生态与环境;(4).防止因人口过少或不适当分散而不利于管理与效益。十、风景区各专项规划(一)风景游赏规划1、游赏工程组织应包括工程筛选、游赏方式、时间和空间安排、场地和游人活动等内容,并遵循以下原那么:(1)在与景观特色协调,与规划目标一致的根底上,组织新、奇

20、、特、优的游赏工程;(2)权衡风景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力,保护风景资源永续利用;(3)符合当地用地条件、经济状况及设施水平;(4)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2、游赏工程类别游赏类别游赏工程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垂钓登山攀岩骑驭揽胜摄影写生寻幽访古寄情鉴赏品评写作创作考察探胜探险观测研究科普教育采集寻根l三l归文博展览纪念宣传游戏娱乐健身演艺体育水上水下运动冰雪活动沙草场活动其他体智技能运动避暑避寒野营露营休养疗养温泉浴海水浴泥沙浴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民俗节庆社交聚会宗教礼仪购物商贸劳作体验(二)典型景观规划1、风景区应依据其主体特征景观或有特殊价值的景观进行典型景观规划。(三)游览设施规划1、

21、客源分析与游人开展规模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分析客源地的游人数量与结构、时空分布、出游规律、消费状况等;(2)分析客源市场开展方向和开展Fl标:(3)预测本地区游人、国内游人、海外游人递增率和旅游收入;(4)游人开展规模、结构的选择与确定,应符合表4.4.4的内容要求;(5)合理的年、日游人开展规模不得大于相应的游人容量。(四)根底工程规划1、风景区根底工程规划,应包括变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水排水和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2、风景区供电规划,应提供供电及能源现状分析,负荷预测,供电电源点和电网规划三项根本内容.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景

22、点和景区内不得安排高压电缆和架空电线穿过;(2)在景点和景区内不得布置大型供电设施;(3)主要供电设施宜布置于居民村镇及其附近。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类别供水(L/床日)供电(W/床)用地(m2/床)备注简易宿点50-10050-10050以下公用卫生间般旅馆100-200100-20050-100六级旅馆中级旅馆200-400200-400100-200四五级旅馆高级旅馆400-500400-500200-400二三级旅馆豪华旅500以上1000以上300以上一级旅馆居民60-150100-50050-150散客10-30L(五)居民社会调控规划1、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

23、;凡含有一个乡或慎以上的风HK,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遵循以下根本原那么:(1)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建立适合风景区特点的社会运转机制;(2)建立合理的居民点或居民点系统;(3)引导淘汰型产业的劳力合理转向。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科学预测和严格限定各种常住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的控制性指标;应根据风景区需要划定无居民区、居民衰减区和居民控制区。5、居民点系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相互协调,对已有的城镇和村点提出调整要求,对拟建的旅游村、镇和管理基地提出控制性规划纲要。6、对农村居民点应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四种根本类型,并分别控制其规模布局和建设管理措施。

24、7、居民社会用地规划严禁在景点和景区内安排工业工程、城镇建设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用地,不得在风景区内安排有污染的工副业和有碍风景的农业生产用地,不得破坏林木而安排建设工程。(六)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根本原那么:(1)突出风景区.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2)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3)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开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七)分期开展规划1、风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应符合以下规定:(1)第一期或近期规划:5年以内:(2)第二期或远期规划:5-20年:(3)第三期或远景规划:大于20年。(八)、风景区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1、

25、风景区规划的成果应包括风景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根底资料汇编等四个局部。规划设计的主要图纸应符合表5.0.4的规定。表5.0.4风景区总体规划图纸规定图纸资料名称比例尺制图选择图纸特征有些图纸可与以下编号的图纸合并风景区面积(knM)踪合型复合型单型20以下20-100100-500500以上1,现状(包括综合现状图)1:50001:100001:250001:50000A标准地形图上制图1:50001:100001:250001:50000标准地形图上制图11:50001:100001:250001:50000A标准地形图上制图1:250001:500001:1000001:20

26、0000可以简化制图1:50001:100001:250001:50000A标准地形图上制图1:50001:100001:250001:50000A标准地形图上制图31:50001:100001:250001:50000标准地形图上制图3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可以筒化制图3或5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A可以简化制图3或61:10001:250001:500001:100000可以简化制图3或6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标准地形图上制图3或71:100001:250001:500001:1000

27、00标准地形图上制图3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以下活动:(一)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二)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四)乱扔垃圾.通常,在规划大纲.、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阶段,经常在景源结构层选择评价对象和评价单元。在各种详细规划或景点规划阶段,经常在景源种类层和形态层中选择评价对象和评价单元。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在漓江,漓江山水在兴坪就包含着不同规划阶段,对桂林风景区域,漓江风景区、兴坪景区第三层景源单元评价结果的一种概括性说法。再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

28、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等是对相同景源单元的景观特征的概括。又如: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泉等就是对某种景源种类的等级概括。这些都是程度不等的反映着对不同层次景源评价的概括性说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一、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下表的规定。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户)10000-1603000-5000300-1000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二、术语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

29、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效劳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OOO-15OOO人)相对应,配建有-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根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效劳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般被小河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Ioooo-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效劳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4、公共效劳设施用地(R02)-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效劳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

30、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5、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效劳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6、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7、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8城市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分为以下几类:(1)住宅用地:不同类型住宅所占用地,包括住宅甚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

31、地。(2)公共效劳设施用地: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学校、医疗、商业效劳、文娱管理等设施的用地。(3)道路用地:居作地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的用地。(4)绿地:居住地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性用地。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根本原那么: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那么;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存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

32、管理要求,创造平安、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四、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单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Om,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7.5大于或等于0.45商业中心车位/10Onr营业面积大于或等于7.5大于或等于0.45集贸市场车位/100m,营业场地大于或等于7.5大于或等于0.30饮食店车位/100m营业面积大于或等于3.6大于或等于0.30医院、门诊所车位/10O

33、nr建筑场地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0.30五、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以下规定: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上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1、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开展垂直绿化:2、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宅间绿地面积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中有关规定:3、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六、绿地规划的一般要求及规划布局原那么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存和利用规划范围内

34、的已有树木和绿地。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它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七、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分级规模、规划要求、有关标准及面积计算方法1、分级规模居住区公园:设置内容: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小游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应有-定的功能划分,(ha)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灵活布局,2、规戈I要求(1)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2)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3)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

35、透式隔墙栏杆作分隔:(4)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3、有关标准及面积计算方法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到达: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l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八、绿地面积确定绿地面积应按以下规定确定:(1)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

36、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那么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2)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3)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4)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标准表7.0.42要求: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Io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满足本标准附录A第A.0.4条的规定:(5)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

37、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九、居住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以下规定:1,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2,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IOm;3、组团路:路面宽3m-5mi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5,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6,当居

38、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以以下图表的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与建、构筑物关系道路级别: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32无出入口多层332有出入口一5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多层221.5围墙面向道路1.51.51.51.5十、竖向设计I、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2、在埋设地下暗沟(管)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3、城市用地竖向规

39、划的主要内容:(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2)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4)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4、规划地面形式: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十一、管线地下管网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型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以下规定:1、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

40、污水管;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IOKV电力电缆、大于IO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3、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缆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原那么布置;4、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以下原那么处理:(1)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2)小管线避让大管线:(3)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4)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5、地下管线不宜横穿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表10.0.2-4中的规定。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LO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Omm

41、时应大于或等于1.5m: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O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排水管与建筑物根底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根底时应大于或等于2.5m;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根底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O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等于30O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标准一、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原那么(I)、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2)、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3)、绿化树木

42、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5)、修建道路时:宜保存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6)、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7)、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二、道路绿化术语1、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2、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3、分

43、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4、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6、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7、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8、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9、立体交又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10、广场、停车场绿地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11、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

44、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12、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表达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13、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14、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人游览休息的绿地。15、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至3.O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三、道路绿地规划1、道路绿地率指标(1)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2)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以下规定:(3)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4)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5)红线宽度在405O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6)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2、道路绿地布置与景观规划2.1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L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