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2023年第三批)项目需求--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升级改造(2023年)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2023年第三批)项目需求--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升级改造(2023年)项目.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项目采购需求1.项目概况1.1.基本信息1.Ll.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升级改造(2023年)项目1.1.2.采购人采购人: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1.3.用户单位用户单位: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1.4.项目总体目标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国令第737号)正式实施的大背景下,本项目将依托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下称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利用大数据手段和监管科技手段,在全省范围内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7+4类地方金融行业和重点领域内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协同处置和风险化解,守住不发生系统
2、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底线,不断提升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加强监管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全省金融发展生态环境,促进全省金融市场稳健发展。依托广东省数据政府改革建设成果,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全省“一网统管”建设要求和总体规划,高效推进一网统管金融风险防控专题建设,基于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建设一个行业监管全面、决策支持高效、上下协同联动的指挥调度平台,为我省地方金融风险防控提供智能高效的决策支持服务,达到随时查看、随时分析、随时指挥的总体目标,实现地方金融风险的即时感知、快速预警、智能研判和科学决策,确保全省金融健康有序运行,形成管理到位、发展稳健、监测全面、预警
3、及时、处置有效、生态优良”的金融市场环境,实现省域范围“可感、可视、可控、可治。本期需实现如下目标:1.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将全省71万地方金融机构和涉金融企业全部纳入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织密、织牢全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一张网二2.加强大型企业及房地产领域涉金融风险监测及预警分析,及时预警大型企业及房地产领域涉金融风险,预防涉众型风险事件发生。3.加强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第三方财富公司风险)金融风险专项排查,通过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提前预警上述领域高风险企业,辅助核查和处置相关金融风险。4.加强金融风险分析,通过地区分析、行
4、业分析、企业分析及重点领域风险分析等不同维度,定期分析和总结全省地方金融风险情况,提升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5.辅助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有序化解互联网金融领域及私募基金领域非法集资风险。6.协同风险处置,加快消化存量风险,遏制增量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底线。7.响应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金融风险防控专题建设。1.1.5.服务地点服务地点: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规定,根据处置非法集资的需要,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可以采取相关行政执法措施。在此背景下,亟需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风险研判和风险协同处置机制,充分利用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
5、现有工作基础,在省级层面先行建设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及风险的协同处置,努力将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打造成为广东省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基础设施平台。2.项目预算本项目总预算为146.21万元。3.服务期限本项目以合同签订之日为服务起始时间,服务期为12个月。4服务内容4.1.基础设施服务4.1.1系统迁云服务为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决策部署,推进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按照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粤府(2017)133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8)9号)关于推动省政府各单位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
6、的要求,需将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系统从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迁移至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本项目有2套系统需迁移至政务云平台,包括:集资参与人信息登记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系统迁云主要工作包括:(1)迁云方案设计,包括需求收集、系统调研、迁移评估、方案设计,迁移组通过信息系统资料收集和调研,对整体网络架构、业务系统、资源分配、高可用、安全等现状的全面梳理评估(2)迁云方案评审,包括开发商、业主、政数局等多级单位对方案进行评审,评审范围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资源、备份资源,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系统迁移改造(3)资源开通,包括政务云系统资源的申请、资源发放、资源接收、VPN和堡垒机账
7、号申请(4)迁移实施,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并由专业第三方评测机构进行评测和判定是否达到安全需求、网络联调测试、业务系统部署、业务系统安全测评并按照测评情况及要求完成系统的安全整改、系统数据迁移及数据验证、备份策略实施、割接演练和正式上线。(5)系统验收,包括重保期15天的监控观察、迁移服务交付、系统运维移交及后续保障工作。4.2.软件开发服务4.2.1.定制软件开发服务本次升级改造主要在现有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基础上,增加大型企业涉金融风险监测模块,在原有数据基础上,采集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负面舆情信息、债券违约信息、投融资信息、关联证券及资产情况、与地方金融行业的业务关联信息等,形成
8、大型企业完整画像,设置大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及涉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分析大型企业涉金融风险情况。4.2.1.1.大型企业涉金融风险监测模块4.2.1.1.1.数据管理将全省600多家上市公司及关联企业、3000多家房地产企业纳入系统监测。采集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数据、重大变更、重大事件信息等)、负面舆情信息、司法风险、债券违约信息、投融资信息、关联证券及资产情况、与地方金融行业(重点是商业保理、融资租赁、金融资产交易所等)的业务关联信息,形成大型企业完整画像。对采集的数据按照定义的数据格式整理存放,形成大企业金融信息数据库,便于各类风险预警模型计算运行,设置大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及涉
9、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分析大型企业涉金融风险情况。4.2.1.1.2.股票预警建立上市公司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从财务情况、股权质押情况、失信风险、司法风险等维度全面分析企业风险情况。预警信息可通过邮件、短信等渠道推送给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业务人员。4.2.1.1.3.债券预警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对监测企业的基础素质、财务水平、舆情风险等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评价,输出系统内信用评级分数;通过多维度不同指标建立债券违约预警模型等相关风险预警模型,监控企业债券违约等相关风险,在风险爆发前及时预警;在公司财务情况出现异常、市场发生动荡等情况发生时,及时预警。4.2.1.1.4.新三板预警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建立专门
10、的风险预警模型,及时预警风险。通过互联网舆情、企业公告、政府公告的信息整体监测市场运行情况。4.2.1.1.5.舆情监测实时抓取互联网公开信息中涉及监测企业的舆情消息,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对监测企业的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对抓取的舆情消息,按舆情分类(股票、债券、信托、行业消息、宏观信息)、舆情情绪等维度分类归集,为风险监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的同时,也供系统运营专员进行分类研判。4.2.1.1.6.预警速览运用智能可视化技术,对股票预警、债券预警、新三板舆情
11、、舆情监测等系统功能的工作成果统一汇总,集中展示,将数据清晰有效传达,让数据的呈现效果更直观,帮助迅速发现金融风险,在金融风险发生时及时处置。4.2.1.2.数据接口开发4.2.1.2.1.接口开发服务方案为了给粤治慧基础平台可视化服务提供数据,需要在系统中开发数据接口。根据金融风险总览、金融风险监控、企业运行监测及地方金融舆情4个方向的内容,需要从地区、行业两个维度分析全省金融风险总体情况及分布特征,并按日增、周增、月增三个指标展现正常监测企业、黄色预警企业、橙色预警企业、红色预警企业、风险爆发企业及处置企业的数量变化情况;分地方金融、传统金融及其他行业三个方向统计全省各地市的监测企业及风险
12、企业数量排名及走势,并分析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及风险爆发企业的情况及风险指数,及每月变更企业的走势,全面展示全省及各地市地方金融的多维度风险监控情况;分地方金融、传统金融及其他行业三个方向,详细展示各细分行业的企业情况、风险情况、核查处置情况及数量走势,并从五个维度进行风险评分,全面展示全省企业的运行状态及行业分布等信息;从最新热点、舆情态势、企业排行、数量走势等多个方面展示全省及各地市地方金融相关舆情情况。结合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的情况,本项目共计需要61个数据接口,所需接口清单如下:序号子专题接口名称1金融风险总览监测情况总体概览2地区分布特征3行业分布特征4正常监测企业数量变
13、化情况5黄色预警企业数量变化情况6橙色预警企业数量变化情况7红色预警企业数量变化情况8凤险爆发企业数量变化情况9己处置企业数量变化情况10企业风险特征11金融风险监控地区监测企业数量排名T0P512地区风险企业数量排名T0P513地区监测行业企业数量排名TOP5(地方金融)14地区监测行业企业数量排名TOP5(传统金融)15地区监测行业企业数量排名TOP5(其他行业)16地区风险行业企业数量排名TOP5(地方金融)17地区风险行业企业数量排名TOP5(传统金融)18地区风险行业企业数量排名T0P5(其他行业)19黄色预警企业风险指数排名20橙色预警企业风险指数排名2J红色预警企业风险指数排名2
14、2风险爆发企业风险指数排名23地方金融风险指数走势24每月注销企业数量走势25每月注册地变更企业数量走势26每月工商状态变更企业数量走势27每月分类变更企业数量走势28企业运行监测每月新纳入监测企业数量走势29行业正常监测企业数量走势(地方金融)30行业正常监测企业数量走势(传统金融)31行业正常监测企业数量走势(其他行业)32行业风险企业数量走势(地方金融)33行业风险企业数量走势(传统金融)34行业风险企业数量走势(其他行业)35风险企业数量走势36地区风险维度评分37行业风险企业数量(地方金融)38行业风险企业数量(传统金融)39行业风险企业数量(其他行业)10行业正常监测企业数量(地方
15、金融)41行业正常监测企业数量(传统金融)42行业正常监测企业数量(其他行业)43行业已核查处置企业数量(地方金融)44行业已核查处置企业数量(传统金融)45行业已核查处置企业数量(其他行业)46地区正常监测企业数量47地区风险企业数量48地方金融舆情最新热点信息49区域舆情态势50行业舆情态势51舆情预警企业52舆情相关企业热度排行(日榜)53舆情相关企业热度排行(周榜)54舆情相关企业热度排行(月榜)55舆情相关企业热度排行(总榜)56每日舆情数量走势57每日舆情相关企业数量走势58每周舆情数量走势59每周舆情相关企业数量走势60每月舆情数量走势61每日月舆情相关企业数量走势4.2.1.3
16、.政务云短信服务对接开发支持对接到广东省公共支持系统的短信接口。4.2.1.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开发支持对接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功能。4.2.2.密码改造开发服务目前已建成的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主要利用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分析等科技手段,实时追踪类金融企业失信、关联关系、知识图谱、投诉举报等信息,从收益率、涉众面、危害性、传染度、投诉率5大维度建立金融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等级评分,建立企业全息画像,实时监控区域企业异常行为,提前预警企业风险。本次项目主要是在原有的系统功能基础上升级改造,增加大型企业涉金融风险监测模块,在原有数据基础上,采集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负面舆情
17、信息、债券违约信息、投融资信息、关联证券及资产情况、与地方金融行业的业务关联信息等,形成大型企业完整画像,设置大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及涉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分析大型企业涉金融风险情况。在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将针对已建的防控平台实施商用密码应用改造服务,保障防控平台的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4.2.2.1.系统维护安全性改造系统部署SSLVPN网关安全产品,运维人员在系统维护过程中首先通过USBKEY数字证书登录SSLVPN网关认证成功后,进入堡垒机,再访问相关网络物理设备。4.2.2.1.1.密码服务和算法系统运维过程中,将满足如下密码服务:(1)维护人员使用数字证书登录,保障身份的可鉴别性;(2)维
18、护人员通过登录SSLVPN网关设备维护,结合GM/T0025-2014SSLVPN网关产品规范的产品规范性,满足运维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机密性。SSLVPN网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将使用到SM2算法、SM3算法、SM4对称密钥算法,符合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中的算法规范。4.2.2.1.2.密码应用实现网络通信层面的安全性,主要是面向系统维护的场景中,针对系统维护人员,为了解决服务平台接入客户端身份的真实性、重要数据的传输机密性和完整性的密码服务需求。(1)安全接入:广东省金融产业指数及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部署了SSLVPN设备,解决网络接入
19、设备的用户身份识别的安全需求,同时构建加密传输的安全通道。(2)身份认证:采用SM2数字证书,实现基于PKl的身份认证;通过采用终端安全硬件,实现基于硬件数字证书的强身份认证、双因子认证;(3)数据传输完整性和机密性:部署SSLVPN设备,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通过服务端安全网关和USBKEY数字证书的配合完成保护,同时对运维数据采取信源加密从而保障信息安全。4.2.2.2.用户登录身份鉴别及登录行为不可否认性的安全改造4.2.2.2.1.密码服务和算法在身份鉴别过程中,通过电子签名的密码技术服务,保障工作人员用数字证书登录过程中身份的真实性。登
20、录过程中,将使用到SM2算法非对称密钥算法,利用数字证书的私钥,结合非对称SM2算法对登录日志形成电子签名的结果,提交到服务端,待服务端的签名验签服务器验证签名结果中证书的合法性和签名内容的完整性。4.2.2.2.2.密码应用实现流程说明如下:1、工作人员持有USBKEY数字证书,并安装好数字证书驱动程序后,访问平台登录页面。2、服务端接收客户端登录的访问请求后,在服务端生成随机数,并将登录页面返回给客户端,工作人员可看到登录页面的信息。3、工作人员点击证书登录按钮后,客户端的中间件将与数字证书交互,工作人员输入数字证书PlN码成功后,中间件将访问数字证书的私钥,通过SM2非对称密钥算法,对登
21、录日志(随机数、IP地址、用户名等)调取电子签名的客户端接口,形成电子签名的签名凭证提交到服务端验证。4、服务平台收到签名凭证后,请求密码中间件的验证服务,该密码中间件由省政务云的密码资源池提供相关的接口套件。待验证证书的合法性、签名结果的完整性通过后,将验证通过的结果,返回到服务平台。5、服务平台收到验证成功的结果后,将签名凭证存储到数据库中,作为数据完整性的依据,同时返回登录成功的提示到客户端。6、登录日志的签名凭证将作为登录系统行为不可否认性的认证依据。4.2.2.3.口令数据存储机密性的安全改造4.2.2.3.1.密码服务和算法在机密性保护过程中,通过调取云服务器密码机的SM3哈希摘要
22、密码技术服务,保障密码口令的存储机密性。机密性存储通过密码技术使用过程中,将使用到SM3摘要算法的HMAC消息鉴别码的密码技术,符合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中的算法规范。4.2.2.3.2.密码应用实现核心流程说明如下:注册时提交密码口令信息:工作人员登录访问,进入注册页面,输入密码口令信息后,并提交。基于SM3算法的HMAC消息鉴别码加密接口:平台服务端获取到密码口令原文后,请求密码中间件的基于SM3算法的HMAC消息婆别码的加密接口,经云服务器密码机加密完成后返回加密后的密文,由平台服务端将加密后的密文存入数据库中保存。4.2.2.4.重要数据存储机
23、密性的安全改造4.2.2.4.1.密码服务和算法在加密与解密过程中,通过调取云服务器密码机的SM4对称加密与SM4对称解密的密码技术服务,实现重要数据存储的机密性。对称密钥加解密密码技术使用过程中,将使用到SM4对称密钥算法,符合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中的算法规范。4.2.2,4.2.密码应用实现核心流程说明如下:对称加密:对称加密过程中,将调取云服务器密码机的生成SM4对称密钥接口和SM4对称密钥加密接口。对称解密:对称解密过程中,将调取云服务器密码机的SM4对称密钥解密接口。4.2.2.5.重要数据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和机密性改造4.2.2.5.1.密
24、码服务和算法用户使用国密浏览器访问SSL域名服务地址时,可支持单向认证或双向认证服务,提供对称密钥SM4算法加解密、非对称密钥SM2算法加解密的密码服务。完整性保护密码技术使用过程中,将使用到基于SM3摘要的HMAC消息鉴别码技术,符合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中的算法规范。4.2.2.5.2.密码应用实现在服务端区域部署SSLVPN网关,支持国密算法传输通道和非国密算法双安全通道,在SSLVPN网关配置国密服务器证书及SSL全球服务器证书。如下两类用户可以访问:1、区经办人、街道办工作人员:可保护原有的操作习惯,通过IE内核或其他谷歌浏览器PC电脑端访问、
25、移动端访问时,访问非国密算法的https的加密通道,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机密性;2、重要岗位(如省经办人、市经办人工作人员):该类用户将配置国密浏览器,通过国密浏览器访问,输入https开头的访问地址,由SSLVPN网关提供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保障。4.2.2.6.密码改造系统测试1,测试证书制作为业务系统提供测试证书(个人证书两张),系统集成对接过程中用于测试使用.2,系统接口联调测试(1)联调测试信息系统中集成的接口是否会出现调用缓慢、无返回结果、接口地址访问有无响应等。(2)联调测试信息系统中集成的接口是否按照标准执行,验证接口返回数据的正确性.(3)联调测试信息系统中
26、集成的接口。3,系统密码应用功能点联调测试(1)测试信息系统中集成的相关CA登录认证、签名验签、加密解密等应用点是否正常。(2)联调测试信息系统调用服务器相关接口地址是否正常,调用的网络地址是否畅通等。(3)联调测试信息系统使用USBKEY登录时,识别是否出现异常。(4)SSLVPN网关测试,测试是否可以正常通过SSLVPN通道进行访问信息系统,访问效率是否在可控范围内。(5)测试加密与解密是否正常运行,存储和传输数据是否正常等。4、性能测试主要是对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进行评测和评估。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5、测试报告测试完成后,出具详细的测试报告文档。5.服务要求
27、5.1.管理要求5.1.L服务人员投标人须书面承诺,如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生项目经理不能按采购文件要求胜任相关工作的,采购人有权要求更换项目经理,投标人需在两周内调整为符合采购文件要求且能胜任相关工作的项目经理并到位开展工作,否则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并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投标人承诺的项目经理和开发实施的主要人员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调整;投标人如中途更换项目经理和主要开发技术人员,应征得用户同意,否则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服务商应指派固定的团队为本项目提供专业服务,服务团队成员不得少于3人。项目经理应具备5年以上项目管理经验。如须调整服务团队成员,须书面向采购人提出申请,说明申请理由,经采购人书面
28、同意方可调整团队人员,调入人员的资历和从业经验不低于调出人员,否则视为违约行为,采购人有权终止服务合同。5.1.2.进度要求本项目服务周期12个月。5.1.3.组织实施要求为使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及有序实施,建立完善、稳定的项目团队、内部组织管理方式及管理机构、协调机制、技术基础,支撑保障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在项目日常管理和条件保障方面,从行政组织、后勤保障和支撑条件各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5.1.4.文档管理要求投标人应在项目完成时,将本项目所有文档、资料汇集成册交付给采购人,所有文件要求用中文书写或有完整的中文注释。验收后,投标人按国家、省以及采购人档案管理要求,向采
29、购人提供装订成册的纸质文档至少1套,电子文档1套。5L5质量保证要求为保证本项目能按时高质的顺利完成,规避项目风险或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投标人应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岗位责任、问题处理计划、质量评价、整改完善等内容,并建立奖惩制度。5.2.验收标准项目验收按照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项目验收的有关规定执行。项目验收的具体组织工作由项目采购人承担。本项目的验收应符合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同时应遵循下列标准:D实现合同和根据招标文件所编写的投标文件中列举的全部内容。2)项目验收包括按照合同和根据采购文件所编写的投标文件中相关的技术文档、使用
30、说明书及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项目相关验收管理办法所要求的全部文档。5.3.其他要求5.3.1.标准规范要求符合以下标准规范:1、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2、信息技术互联国际标准(IS0/IEC11801-95);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o5.32培训要求人员的技术培训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投标人需为用户提供各类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培训。5.3.3.服务响应要求(1)服务方式包括:电话服务、远程服务和现场服务等。(2)根据进度要求投标人及时提供有关项目实施情况报告。5.3.4.资产权属1.本合同不会引起任何已申请、
31、登记的知识产权所有权的转移。2.投标人、采购人双方一致同意,本合同所涉服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按下列第(2)种方式处理:(1)投标人为履行本合同义务所形成的服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采购人所有。(2)采购人基于本合同约定委托投标人提供的产品、程序、服务等的知识产权归采购人、投标人(含投标人合作商)共同所有,投标人应按采购人书面要求交付该共有部分的源代码;投标人(含投标人合作商)在共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及对二次开发形成的产品、程序等财产进行处置的,需经采购人书面同意,二次开发所形成的产品、程序、服务等的知识产权归开发者所有,共有部分仍归采购人、投标人(含投标人合作商)共同所有。3.本合同所涉及的
32、数据所有权归政府所有。投标人只能用于履行本合同之义务。4.投标人提供的相关软件应是自行开发的产品或具备合法、合规授权,满足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5.投标人保证向采购人提供的服务成果是其独立实施完成,不存在任何侵犯第三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因投标人提供的服务成果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导致该第三方追究采购人责任的,投标人应负责解决并赔偿因此给采购人造成的全部损失。5.3.5.保密要求1.投标人应签订保密协议,对其因身份、职务、职业或技术关系而知悉的采购人商业秘密和党政机关保密信息应严格保守,保证不被披露或使用,包括意外或过失。2.投标人不得以竞争为目的、或出于私利、或
33、为第三人谋利而擅自保存、披露、使用采购人商业秘密和党政机关保密信息;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向无关人员泄露采购人的商业秘密和党政机关保密信息;不得向不承担保密义务的任何第三人披露采购人的商业秘密和党政机关保密信息。投标人在从事政府项目时,不得擅自记录、复制、拍摄、摘抄、收藏在工作中涉及的保密信息,严禁将涉及政府项目的任何资料、数据透露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给项目以外的其他方或投标人内部与该项目无关的任何人员。3.投标人对于工作期间知悉采购人的商业秘密和党政机关保密信息(包括业务信息在内)或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政府机关文件(包括内部发文、各类通知及会议记录等)的内容,同样承担保密责任,严禁将政府机关内部会议、谈
34、话内容泄露给无关人员;不得翻阅与工作无关的文件和资料。4.严禁泄露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政府机关科技研究、发明、装备器材及其技术资料和政府工作信息。5.3.6.监理要求投标人须承诺,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接受采购人指定的咨询监理机构的监理。6.付款方式本项目计划分3期支付,具体支付方式和时间如下:1.首期款:签订合同后15个工作日内,中标人书面提出支付申请函及拟支付金额等额的符合采购人财务管理要求的相应发票,采购人确认后启动首期款支付流程,约占合同总金额的30,如财政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进度款:服务实施6个月后,中标人提供服务进度报告,经采购人确认后,书面提出支付申请函及拟支付金额等额的符合采购人财务管理要求的相应发票,采购人确认后启动进度款支付流程,约占合同总金额的40机3.尾款:项目验收后15个工作日内,中标人书面提出支付申请函及拟支付金额等额的符合采购人财务管理要求的相应发票,采购人确认后启动尾款支付流程,约占合同总金额的30%。项目实际支付总金额按采购中标总金额计算,项目支付计划按合同约定执行,对于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应当自收到发票后15日内将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的中标人账户,不得以机构变动、人员更替、政策调整等为由延迟付款,不得将采购文件和合同中未规定的义务作为向中标人付款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