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降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特种设备以及特种设备作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三、定义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3.3安全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3.4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
2、、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2、职责1)总经理是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全面负责。2)分管副总负责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3)安全员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特种设备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5)岗位人员负责本作业区域的特种设备风险辨识管控及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五、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
3、价方法1、辨识评估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制定两个体系实施方案,抽调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厂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2、风险评价方法(1)风险度评价准则本公司在选择适当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辨识后,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在
4、进行风险评估时,从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b.设计规范、技术标准;c.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d.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e.相关方的投诉。(2)风险评价及方法本公司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各系统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方法的详细情况参照特种设备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30782017)*本公司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
5、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评价人员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如下:E级5级蓝色稍有危险:可接受危险,岗位管控。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岗位管控。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车间级、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将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六、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1、根据安全风险评价,针对特种设备风险类型和
6、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车间、岗位”三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2、由公司总经理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3、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价出的重大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隐患排查的结果,布置风险管控重点。4、由安全员牵头,各岗位负责严格对
7、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5、公司领导带班上岗过程中,跟踪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6、各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存在较大、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7、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七、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1、在全公司要重点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
8、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综合部每半年至少组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公司所有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特种设备风险
9、分级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3、各部门要探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八、文件管理保存完整的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一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九、持续改进1、评审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企业应该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
10、评价。2、更新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一一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风险程度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十、考核办法针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的,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处罚: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活动的单位;2、各系统针对安全风险,未按规定建立安全风险记录、安全风险清单:编制内容不全,编制不合格的;3、本单位作业区域安全风险分析记录编制不认真或弄虚作假的;4、岗位员工上岗前未严格按照要求对上岗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5、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九、附则1、本制度由安环管理部负责解释。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