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防护.ppt(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2,学习内容,1、,2、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3,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垃圾危害性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造成疫情扩大。将面临危害医护人员病人后勤人员废物收集与处置人员公众,4,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背景 2001 年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清洗后,买卖,重新使用引起多人死亡的事件曝光。2002 年 2 月,塑料医疗用品制作塑料饭盒、饮水桶等生活用品的事件。2002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卫生部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5,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背景,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2003年6月4日经国务院第1
2、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于同年6月16日以380号国务院令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的管理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6,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或联合制定以下配套文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7,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废物概念:医院废物:泛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弃物,它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所有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指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免疫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弃物(包括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3、产生的生活垃圾)。,8,医疗废物的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9,10,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收集、密闭转运黑色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收集医疗垃圾黄色利器盒收集锐器交接登记:双签名,11,锐器盒,损伤性废物应放入标准利器盒内收集,以防污染利器损伤。装载量不能过满,应不超过容器3/4。如:各类注射缝合穿刺针尖、载玻片、刀片、受污染的碎玻片、碎玻璃试管吸管等,12,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要求,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
4、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13,医疗废物的暂存,标准设施、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专人管理、储存时间2天,冷藏7天、定期消毒、做好交接记录(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医疗废物只能交给持有环保局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处理。,14,医疗废物管理中禁止哪些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15,注意预防针刺伤,16,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SARS,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SARS的最
5、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7,如何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暴露暴露后预防,18,广州“艾滋惊魂”事件再敲职防警钟,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病人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6小时抢救中,病人鲜血喷到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进行麻醉;手术中医生的白大衣、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术前紧急,院方没有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查,而三天后的检查结果: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经CDC复查证实,是HIV携带者,9名医护人员不能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19,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
6、染、皮肤感染等飞沫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空气传播: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等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 相应的隔离与预防,20,接触隔离,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接触隔离标识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21,飞沫隔离,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飞沫隔离标识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与患者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
7、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22,空气隔离,患者应隔离治疗负压病房悬挂空气隔离标识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23,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手卫生PPE:帽子、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防水鞋等污染物品的处理小心处置锐器环境控制正确处理医疗废物,24,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
8、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25,口罩的类型,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26,口罩的分类及使用,医用防护口罩:能防止吸入直径5m的感染因子,如结核杆菌、SARS病毒等和含有感染原的粉尘。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医用外科口罩:由外、中、内3层材料构成,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止接触直径5m的感染因子。适用于:1、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2、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3、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适用于普通环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2
9、7,28,2023/12/13,suoyao,28,不宜用于烈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护,消毒后供临床作普通护理用或灭菌后供常规手术防护用,29,滤过率可达90%,滤过率仅达20%,30,正确使用口罩,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2、佩戴时应注意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一侧在上,将鼻夹压紧至鼻梁。3、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4、口罩应保持清洁,当口罩潮湿及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5、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31,隔离衣或防护服选择,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和其周围环境时
10、。B、对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C、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接触某些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32,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使用,1、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2、为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33,如何预防
11、针刺伤,34,美国CDC报道,每年至少有1000万次针刺伤(440医务人员中),在1985-1999年统计有55名医务人员感染HIV,一名护士的职业生涯中发生针刺伤平均为4.3次/年,35,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36,医疗安全促进合作项目,2010年3月10日,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与美国BD公司签约 在全国7省开展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试点工作 2011年5月我们在全院各科室进行锐器伤回顾性调查和监测,37,开展基线调查,发放锐器伤调查表48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99.58%调查478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116名,发生率24
12、.27%合计发生锐器伤次数202次,人均0.42次,38,锐器伤分布,工作5-10年临床护士、医生高发病房、手术室高发安瓿损伤率高,39,结果显示护士、工勤人员、其它人员主要以输液器头皮针及注射器针头损伤为主医生主要以手术缝针及注射器针头为主医技人员主要以注射器针头及采血针为主,40,造成锐器伤主要的医疗器具,静脉输液头皮针注射器针头缝合针,41,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环节,回套针帽手术缝针医疗废物二次分拣针头入锐器盒,42,职业暴露的预防,43,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
13、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预防原则-标准预防,44,安全处置锐利器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容器中,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45,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杜绝回套针帽,46,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锐器盒,47,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
14、,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48,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弯盘传递器械禁止手持锐器物随意走动,49,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锐器伤:由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挤压局部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局部消毒 出血冲洗消毒上报黏膜暴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冲洗上报报告: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等相关职能科室,根据暴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50,发生职业暴露评估和预防,患者HBsAg(+):1、医务人员抗-HBs10mIU/ml或乙肝携带者,不做特殊处理,立即检测乙肝标志物。2、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未接种
15、过乙肝疫苗,立即注射HBIG200-400U,同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20ug),于1、6个月分别接种第2、3针疫苗(各20ug),接种过的加强接种一次。3、暴露后当时、3月、6月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51,患者抗-HCV(+):医务人员抗-HCV(-),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暴露后分别在当时、3月、6月进行丙肝标志物检测梅毒苄星青霉素G 240万u,分两侧肌注,1次/周,连续2周。患者抗-HIV(+):CDC评估暴露级别,确定是否预防用药。暴露后当时、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52,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1-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 24小时或暴露1-2周,仍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53,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消毒因子大多是对人有害的,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防止消毒事故和消毒操作方法不当对人的伤害。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防止爆炸事故及操作人员的灼伤事故。紫外线、微波消毒:防止对人的直接照射。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有毒消毒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气体的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还应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过敏和对皮肤粘膜的伤害。处理锐利器械:应避免对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