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41939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幼机构手足口防控培训.ppt(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校及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技术培训,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手足口病基本特点第二部分:201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安排,手足口病的特点,传染源广泛,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排毒(隐性感染比例大)发病前数天,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粪便排毒可持续几周传播途径复杂,主要粪-口途径,也可经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泡疹液及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其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及隐性感染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不同血清型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力。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手

2、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的特点-“冰山现象”,成人及少年儿童隐性感染者多;5岁前儿童显性病例多,严重并发症少数,死亡病例少数,散发期传染源主要为隐性感染者;流行期为病人和隐形感染者,手足口病的特点,病原复杂,柯萨奇病毒A组的 2、4、5、7、9、10、16 型等,B组的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近年EV71在一些地区成为主要流行病原;引起重症及死亡病例,危及婴幼儿潜伏期为3-7天,患者口腔粘膜首先出现溃疡性疱疹,疱疹直径为3-8mm,伴有低热,随后患者的手足甚至手臂和腿部相继出现水痘样疱疹,持续2-3天后逐渐吸

3、收,不留痂。呼吸道症状及咽炎是手足口等肠道病毒感染中常见的症状。除一般的卫生措施外,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手掌出现疱疹或斑丘疹,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口腔出现溃疡或疱疹,临床表现,足部出现疱疹或斑丘疹,临床表现,臀部出现皮疹,传播途径之一消化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又称为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经口摄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接触传播是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分为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皮-口传播。儿童通过直接接触隐性感染者和病人的疱疹液、粪便、唾液等感染病毒发病;或者通过接触被病人和隐形感染者的疱疹液、粪便、唾液

4、等污染的毛巾、手绢、口杯、餐具、内衣、床单、被罩等引起传播。传播的重要媒介是手。讲究手卫生是防控手足口的关键,传播途径之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病毒,预防措施,勤 洗 手,预防措施,喝 开 水 吃 熟 食,预防措施,勤 通 风,预防措施,晒 衣 被 不 扎 堆,晨 午 检,每日检查孩子有无发热、出疹,托幼机构消毒,每天对物体表面消毒,玩具消毒,每天对玩具进行浸泡消毒后清洗晾晒,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餐饮具消毒,首选蒸煮或消毒柜消毒,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趋势研判,手足口病作为肠道传染病,由于传播途径多样、人群带毒率高、儿童普遍易感等特点,防控难度非常大。预计2014年我县的手

5、足口病仍在5月中旬开始逐渐进入发病高峰,6-9月份为流行期,流行期后全县发病逐渐下降。如果控制效果好,高峰平台期持续时间短,那么全县防控压力将较小。如果出现多点爆发,则有可能出现全县范围的爆发流行。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多,出现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第二部分托幼机构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防控工作要求,托幼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晨午检,因病缺课、消毒记录,制度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少数幼儿园甚至连记录都不建立。二、消毒液浓度不达标、消毒不全面甚至个别幼儿园不消毒。具体体现在:1、餐饮具不采用蒸车消毒,毛巾口杯未实现“一人一巾、一人一杯”,每日不能正常消毒,要求毛巾每日先清

6、洗,后煮沸消毒20分钟,悬挂毛巾时毛巾之间要有间隙,不能互相接触,口杯要求每日蒸车消毒,摆放在口杯架上,口杯与口杯之间不能接触,防交叉感染。,存在的问题,2、多数幼儿园玩具不能每日消毒,普遍存在一周消毒1-2次。3、被褥不经常清洗、暴晒,个别幼儿园儿童被褥卫生极差。4、紫外线灯安装不合理,安装悬挂式的普遍存在离地面距离较高,使用紫外线消毒车的托幼机构,数量不够,达不到消毒效果,部分幼儿园紫外线灯管发黑,已超出使用寿命,照射强度已达不到消毒要求。部分幼儿园教室与寝室分开的,存在只在教室安装紫外线灯,寝室未安装。5、便池不能每日浸泡冲洗,厕所卫生较差,儿童使用肥皂数量较少,或悬挂不合理。,存在的问

7、题,6、托幼机构校车普遍存在不消毒,座套不及时清洗更换,校车的不消毒成为传播手足口病的一大隐患。三、幼儿园水龙头数量少、高度不合理、肥皂使用不合理。少数农村幼儿园未实现流动水洗手,更谈不上科学、规范洗手,。,防控措施及建议,一、每日进行晨检时,要让家长等儿童晨检完毕后方可离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让家长带其就诊,不能让患儿进教室;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对班里孩子所接触的地方要彻底消毒。对缺勤的儿童教师要做好电话随访,及时掌握情况。二、消毒要严密,消毒分擦拭、浸泡、热力、紫外线消毒及通风换气。在擦拭和浸泡消毒时注意消毒液的浓度要合格,按1:100比例暨浓度为500mg/L的含

8、氯消毒剂,对桌、椅、墙围、门把手、窗台、楼梯扶手、地面、及儿童活动场所,进行擦拭消毒,儿童玩具在配好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然后晾晒至干。,防控措施,餐饮具餐后清洗然后用蒸车热力消毒,要求未配备蒸车的幼儿园尽快配备,每餐后要对餐具热力消毒。毛巾、口杯要每人一巾、每人一杯,毛巾煮沸消毒,口杯蒸车消毒。合理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尽量安装固定式(悬挂式)紫外线消毒灯,悬挂距离为离地面2米,如悬挂过高会达不到消毒效果。紫外线灯安装要求:建议统一安装悬挂式紫外线灯,每日所有班级都消毒一次。消毒时间:统一为放学后幼儿离开教室消毒至少30分钟。,防控措施,教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幼

9、儿园要定期对儿童被褥进行暴晒,时间为2小时翻动一次。厕所卫生要搞好,墙壁每日要用消毒液擦拭,便池要用消毒液先浸泡后冲洗。三、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增设健康教育课堂,让教师、学生都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规范洗手、不吃手。,防控措施,与家长形成互动,通过开家长会或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掌握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在搞好家庭卫生的基础上,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少扎堆。,防控措施,校车的消毒:校车每日进行清扫、通风和消毒,并建立消毒记录,校车要有随车老师,在孩子上车前要进行晨检,如有发病不能入车,并建立晨检记录。三、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晨检完后学

10、生要洗手后再入教室;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防控措施-健康教育,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紫外线灯安装标准,1、托幼机构安装范围教室、办公室、活动室、卧室。2、消毒灯选择低臭氧紫外线灯,在灯管上装上铝制反光罩,安装在离地2米处。2、紫外线消毒灯的功率以每立方米不少于1.5W计算。每次照射时间30min。3、紫外线消毒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

11、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开关设置要离地2米以上,并加上醒目的警告标志。提倡架设专门的电路,配备统一带锁的总电源控制开关箱,由专人对紫外线灯的电源进行统一控制,以防止无关人员误开误用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办法,1、紫外线灯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在无人情况下使用。2、紫外线消毒时,每次照射时间30min。手足口流行季节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做好消毒记录。3、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h应及时更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办法,4、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5、紫外线消毒灯,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辐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6、加强对全体师生紫外线相关使用知识的培训,做到有专人负责,规范操作程序,明确安全责任,保证紫外线灯的安全有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