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感染与免疫.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感染与免疫.ppt.ppt(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感染与免疫,免疫功能的分类:,免疫的类型,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nonspecific immunity)获得性免疫(特异性的免疫)acquired immunity(specific immunity),本章主要内容:,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机体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重点:病原体的感染及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作用,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病原微生物(pa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P392第一段),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
2、一定条件下相互作 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P392第二段),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 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P392第二段),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主要来自病人、健康 带菌(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内源性感染: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致使机 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1.感染的途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垂直传播,(P393 P394),2.感染的部位及方式,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a)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穿过完整的
3、皮肤,而是通过机体的自然开口、皮肤表面的创伤裂口,或通过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医源性的途径,进入机体内部。,b)极少数能穿过皮肤(如布鲁氏菌、血吸虫、钩虫);,c)有的能穿过粘膜(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诊病毒、淋球菌、沙眼衣原 体),然后通过血循 环达到特定组织部位、造成病变;有的(如白喉杆菌)能附着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形成局部病灶,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症状。,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和造成病变的方式:,细胞外感染,细胞内感染,兼性细胞内感染,专性细胞内感染,某些细菌、真菌、弓形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反而在细胞内增殖,称为兼性细胞内感染;,所有的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少数细菌和原虫只能在靶细
4、胞内增殖,它们必须存在于细胞内才能引起感染,为专性细胞内感染。,许多病原体有亲器官性:,肝炎病毒,肝细胞,肺炎球菌,呼吸道粘膜,微生物的致病能力,感染,致病,?,宿主与病原菌斗争的后果(感染后的表症),二、微生物的致病性,1.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致病!,(P394),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侵袭力,毒素,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
5、、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P394第三段),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1)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龋齿。,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
6、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2)繁殖与扩散能力:,通过水解性酶类,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链球菌,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作用,能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a)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的能力,有 助于病原菌在体内存活,例如肺炎球菌的荚膜。,b)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c)分泌一些活性物
7、质如溶血素,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d)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吞噬细胞内寄生;,2)毒素(toxin),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外毒素,内毒素,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1)外毒素(exotoxin):,特点:,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参见P394第四段),举例: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
8、spamin)和 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与其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进入细胞后通过轻链毒性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导致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强直痉挛。,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足以致病,而毒素与神经突触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预防特别重要。,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
9、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对破伤风的防、治:,广西成功以甲型流感康复者血液救治重症患者 http:/2009年11月13日00:30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宁十一月十二日电(庞娟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王建政十二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西成功实践了以甲流康复者血液救治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他说,十月三十日,南宁市报告了广西首例甲流重症病例。医疗部门采集了两份甲流康复者血液。甲流康复者血液送到医院后,立即用于该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这名重症患者已经解除了重症警报,病情正在逐渐好转。王建政指出,甲型H1N1流感痊愈者血浆是治疗甲型H1N1流
10、感重症患者的有效方式,广西下一步将根据甲型H1N1流感重症者的病情,适量使用,同时不放弃其他治疗方式,综合全面医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王建政鼓励甲型H1N1流感痊愈者出院半个月后和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满一个月的爱心人士到当地的血站献血浆。广西卫生厅十二日宣布,截止十一月十一日,广西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一千六百四十八例,已治愈一千一百七十九例。重症病例八例,已治愈出院二例,死亡一例,其他五例病情稳定。十二日,广西卫生厅紧急出台了十项措施,防御甲型H1N1流感大面积爆发。这十条措施包括:实行分级分类救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加强医疗救治的物资准备、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
11、种工作、组织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痊愈者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人员病毒抗体血浆采集工作等。(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2)内毒素(endotoxin),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
12、杀死1000只豚鼠。,三、感染后的表症,病原体,不同的个体,相同个体的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的结果,病原体侵入其宿主后,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着传染的结局:,隐性传染,带菌状态,显性传染,隐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带菌状态:,如果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二者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伤寒玛丽”(真名:Mary Mallon):一个健康带菌者,
13、被证实在美国有7个地区多达1500个伤寒患者都是她传染的。,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包括生理屏障、体液因素和细胞因素。(P397第一段),天然免疫的组成(P397表141),一、生理屏障
14、,皮肤与粘膜,生理上的屏障结构,1.皮肤与粘膜:,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的化学性 屏障作用。,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共生菌群,3)共生菌群,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结
15、膜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鼻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外耳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假单胞菌属,胃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皮肤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属,尿道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分支杆菌,口腔和咽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肺炎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放线菌属,小肠的正常菌群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肠道球菌、梭菌属肠杆菌属、分支杆菌属,大肠的正常菌群大肠杆菌、拟杆菌属、梭菌属消化链球菌、乳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分支杆菌属,阴道的正常菌群乳酸杆
16、菌属假丝酵母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消化链球菌属,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1)血脑屏障:,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妨碍母子间
17、的物质交换。,2)血胎屏障:,二、细胞因素,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物的能力。,1.吞噬细胞(phagocytes)的种类:,吞噬细胞分为大、小吞噬细胞两类。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等颗粒的能力,并且由于吞噬细胞表面存在补体受体、抗体受体等多种受体,当有相应配体存在并与之结合时,将刺激吞噬细胞活化,大大增强其吞噬杀伤能力。,(P400),分泌,IL-1,IL-6,IL-12,TNF-,a,IL-8,GM-CSF,细胞因子,酶,其它因子,杀伤,肿瘤细胞,抗原,呈递作用,前列腺素,白三烯,补体成分,纤维蛋白,结合蛋白,凝血因子,溶菌酶,酸性水解酶,赖氨酸酶,酯酶,胶原蛋白酶
18、,弹性纤维蛋白酶,伤口修复,吞噬并杀伤,病原微生物,巨噬细胞的功能,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以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较其它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P400),三、体液因素,正常体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分:,补体系统,干扰素,溶菌酶,等,
19、1.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存在于正常机体体液中的非特异性的杀菌物质,包括廿余种蛋白质成分,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体液中。当在一定条件下促发补体系统的一系列酶促级联反应,使补体由无活性形式转变为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的活性形式称补体激活。,(参见P 398),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溶解和杀伤细胞;趋化作用;免疫粘附作用;中和病毒;过敏毒素(促进炎症)作用。,补体活性形式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引起膜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红细胞和有核细胞),炎症细胞的募集,炎症激肽活性释放组胺趋化性嗜中性粒细胞吞噬
20、,甘露糖蛋白结合于病原表面的甘露糖,具重复化学结构的分子:内毒素、多糖、脂多糖、磷壁酸或IgA、IgE,启动,扩大,攻膜复合物,对抗原的调理作用与吞噬细胞上的补体受体结合调理病原,除去免疫复合物,攻膜复合物,插入、细胞溶解、死亡,杀死病原,经典激活途径,凝集素途径,替代途径,2.干扰素(interferon,IFN):,宿主淋巴细胞在病毒等多种诱生剂刺激下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糖蛋白,分a、b、g三组。,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控制病毒蛋白质合成,影响病毒的组装释放,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同时,还有多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参见P399),3.溶菌酶(lys
21、ozyme):,14.7KD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并可分泌到血清及各种分泌液中,能水解革兰氏阳性菌胞壁肽聚糖而使细胞裂解。(P400第二段),溶菌酶也存在于鸡蛋清和某些细菌中,可提纯并加工制成各种制剂,用于治疗中耳炎、咽喉炎、副鼻窦炎等慢性疾病。,四、炎症(inflammatory),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作是非特异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作用: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P401第一段),有害刺激包括各种理化因素,但以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病原体感染,组织和微血管损伤,旁路途径激活补体,5-羟巴胺、凝血因子等,趋化因子、过敏
22、毒素,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流变缓,血管内细胞和血清成分逸出,各种白细胞吞噬杀灭病原体,活化的补体攻击、溶解病原菌,其它血浆成分扩大炎症反应,内、外源性热原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导致发热(发烧),吞噬细胞的溶酶体酶释放或泄漏会损伤自身组织成分,各种毒性产物与活性介质将刺激正常机体组织,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化脓),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炎症),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原体的积极方式:,动员了大量的吞噬细胞聚集在炎症部位;血液中的抗菌因子和抗体发生局部浓缩;死亡宿主细胞的堆积可释放抗微生物物质;炎症中心氧浓度下降和乳酸积累,进一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适度的体
23、温升高可以加速免疫反应的进程;,病原体,外源热源,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发热,增强宿主白细胞的移动和解聚,增强宿主的防御能力,宿主白细产生内源热源EP(IL-1),降低血浆和血管外组织的游离铁,EP使嗜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是一种强的铁螯合剂,刺激肝脏对铁的吸收,增强T和B细胞对IL-1的应答,增强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一、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1.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的概念(见P401),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如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特点:,记忆性,获得性,高度特异
24、性,2.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1)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等。,周围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居住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参见P402),1、在胚胎时期由第、对咽囊内胚层分化而来,位于胸骨的后方,分成左、右两叶。体积小2、新生儿胸腺的重量为1015g,后逐渐增大,青春期最重,为3040g;后逐渐退化,大部分为脂肪组织替代,生理功能退化,胸腺,中枢免疫器官,骨髓 1、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2、为其
25、它血细胞、淋巴细胞的发源地及分化增殖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法式囊(bursd of Fabricius)1、是鸟类特有的免疫器官2、为B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而人类和其 它的哺乳类动物的在骨髓中进行,中枢免疫器官,1、为圆形淋巴器官,人体约有500600个,主要分布在肘、腋下、腘窝、腹股沟、肠系膜等非粘膜部位。2、淋巴结内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3、淋巴结的功能:淋巴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T细胞:70%75%B细胞:30%25%过滤淋巴液,参与淋巴再循环 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lymph node),外周免疫器官,脾脏(Spleen)1、是体内最大淋巴器官,血循环的重要滤器。2、功能 造血器
26、官 滤血及贮存和调节血量的血库功能 淋巴细胞居留及免疫应答场所,脾脏,白髓,红髓:由脾索围成脾窦,充满血液和巨噬细 胞、树突状细胞,淋巴鞘:为T细胞定居部位,淋巴小结:为B细胞定居部位,外周免疫器官,(P385 倒数第二段),2)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广义地还包括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其各类细胞的祖细胞。,它们均来自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肥大细胞,免疫活性细胞:,一类能接受抗原刺激,并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然后转移到外周淋巴器官,其功能是执行细胞免疫。参与抗肿瘤、抗细胞内感染微生物、移植排斥、迟发型超敏反应
27、;对部分体液免疫发挥辅助功能。,T细胞,调节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促使B细胞活化为浆细胞抑制性T细胞Ts:抑制其它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迟发型超敏T细胞TD:结合抗原后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毒T细胞Tc:杀死带抗原的靶细胞,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再分化成前B细胞,进一步发育成为成熟B细胞。当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进行体液免疫。,B细胞:,3)免疫分子:,膜表面免疫分子,体液免疫分子,膜表面分子,主要包括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B细胞和T细胞表面有各自的特异性膜表面抗
28、原受体BCR和TCR、能识别不同的抗原并与之结合,启动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抗体、补体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具有对细胞功能的多方面调节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细胞毒性(如肿瘤坏死因子)和抗病毒功能(如干扰素),直接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过程。补体和抗体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分。,(P404),抑制增殖,趋化,分化,增殖,细胞凋亡,代谢激活,二、抗原和抗体,1.抗原(Antigen,Ag),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
29、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inogenicity):,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或免疫原(immuno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参见P404 408),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基础:,异物性;分子量大小;化学结构与组成;,抗原物质上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应答并与其产物特异反应的化学基团。它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所携抗原决定簇的
30、数目称为抗原价,一般抗原是多价的。(P389第一段),抗原决定簇(antign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表面抗原:细胞壁外层的抗原,主要是荚膜或微荚膜菌体抗原: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抗原鞭毛抗原:存在于鞭毛上的抗原菌毛抗原:菌毛蛋白抗原外毒素和类毒素:,细菌细胞的包含的抗原,1 无应答-抗原浓度太低或者宿主已经处于耐受状态 2 抗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正性应答)宿主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该抗原处于免疫状态 3 超敏反应 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伴有较强的炎症反应或损伤 4 诱导免疫耐受(负性应答)宿主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该抗原处于无反应状态,外来抗原进入体内可能产
31、生四种不同的结果:,2.抗体(antibody,Ab),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称为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抗体是由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人的抗体有五类:IgG、IgA、IgM、IgD、IgE。,(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三、免疫应答,1.感应阶段:机体接受抗原刺激的阶段,抗原,巨噬细胞(抗原递呈细胞,APC),T细胞,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所以能够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表面只有一种抗原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当它们结合后,抗原刺激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免疫
32、应答。,2.反应阶段: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即被活化进行增殖、分化,被特异性抗原激活的T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再增殖、分化,成为有免疫效应的致敏淋巴细胞。细 胞免疫,被特异性抗原激活的B细胞被活化后,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体液免疫,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细胞在中途停顿下来,不再增殖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在体内能较长时间存在。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化增殖成大量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别产生大量淋巴因子及抗体。,初次免疫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多为IgM,效价低,维持时间短再次免疫应答:潜伏期短,抗体以IgG为主,效价高,维持时间长,3.效应阶
33、段:抗原成为被打击的对象,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体液中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与抗原特异结合,激活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致敏淋巴细胞通过与相应的抗原接触直接杀伤病原靶细胞,或释放多种可溶性的生物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如果将人的机体比做一个国家,免疫系统就是这个国家的“军队”,它时时刻刻呵护着我们的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扰。,固有免疫系统具有持续紧张即可应答的特点。补体就像遍布体液的“水雷”,能够准确的炸伤进入机体的病原体;巨噬细胞是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中的“常驻边防部队”,具有较强的吞噬和杀伤能力,是微生物穿过体表之后
34、所遇到的第一道主要防线;中性粒细胞是不停地随血液巡罗机体的“野战部队”,一旦机体的任何局部被微生物感染,中性粒细胞能够在趋化介质的作用下,迅速穿出血管,抵达“出事地点”,吞噬并清除入侵的微生物。中性粒细胞的寿命仅有几天,堪称免疫系统的“敢死队”。获得性免疫系统是现代化免疫军队,由T和B淋巴细胞组成。B细胞活化后分化为浆细胞,制造并分泌抗体分子。这些抗体分子与微生物特异结合、阻止微生物继续感染体内的其它细胞或者使其尽快被吞噬细胞所吞噬,或者通过补体直接引起其损伤。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进行指挥与调控,有些T细胞还能直接杀伤被病毒或其它微生物感染的靶细胞。T和B淋巴细胞对曾经侵犯过机体的
35、外来抗原具有免疫记忆能力,成为免疫预防接种的基础。,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日常起居 营养补充 精神调适 睡眠好 多吃蛋白质 开怀大笑 交朋友 喝茶 学会放松 多运动 补充维生素 多听音乐 避烈日 吃一些动物肝脏 情绪乐观 多喝水,第12章思考题1.病原微生物是怎样侵害机体的?为什么说感染不是疾病 的同义词?2.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若遇 到刚产生外伤的病人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处理?3.补体、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4.什么是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试举例说明二者之间并 无截然界限。5.机体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免疫力?,肥大细胞(mast cell)P403页,组织中的肥
36、大细胞含有大量致密细胞颗粒(左)。,胞浆中含组胺颗粒,存在于皮肤、肠粘膜下层,含丰富的类胰蛋白酶。参与极慢性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分泌细胞因子,起调节作用.近来发现肥大细胞可作为APC,能加工、呈递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超敏反应 P415页,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常见疾病,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血清过敏性休克(如破伤风抗毒素)呼吸道过敏反应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输血反应(ABO抗原、Rh抗原、HLA)新生儿溶血症(Rh抗原、ABO抗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红细胞抗体)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药物结合于血细胞)肺-肾综合症(型胶原)甲状腺功能亢进(TSHR)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Arthus反应(动物,马血清)吸入性型超敏反应:农民肺、养鸽者病血清病(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溶性抗原)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DNA、RNA等抗核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性IgG抗IgG抗体),常见疾病,肉芽肿病变接触性皮炎(如油漆、染料、农药)结核菌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