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42525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二、望色.ppt(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二、望 色,概念 观察病人全身皮肤(面)色泽变化,诊察病情的方法。意义 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变性 质,病情轻重,预后吉凶皆可 通过面部色泽变化而了解。,素问 五脏生成论:“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tai者死,赤如pi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这些色泽,都是死症的征象;(死色、恶色)“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这些色泽,都是有生气的表现;(病色、善色),(一)原理,1.望色诊病的原理 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另外面部皮肤薄嫩外露,易于观察。,人体的肤色随精气的充养而光彩于外,而

2、精气又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产生。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望诊遵经:“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临床上不论出现哪种色,凡有色有气,表示脏腑精气内藏未衰;若有色无气,表示脏腑精气泄露衰败。五色之中,凡明润含蓄为气至,晦暗暴露为气不至。气与色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吉凶比色更重要。,(二)色与泽的意义,望面色 颜色 光泽(血液)(精气),色-色调变化(属血)分青赤黄白 黑五种,属性阴意义 生理:血液盛衰 运行情况病理:疾病性质 脏腑疾病例如灵枢 五色: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 白为寒五色分属五脏,当五脏有病时,可显露相应的颜色。,泽光泽、明度变化(属气)指肤 色的荣润与枯槁,

3、属性阳意义 生理:脏腑精气外荣 病理:脏腑精气盛衰 病情轻重和预后例如 面色润泽-精气未衰 晦暗枯槁-精气已衰,(三)常色与病色,常 色 正常生 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特点: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意义:精充神旺1、主色 与生俱来 基本不变2、客色 季节 气候 环境,病色,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特点:晦暗 暴露1、善色-光明润泽 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气至 新病 轻病 阳证 易治 预后好2、恶色-枯槁晦暗 精气衰 胃气不能上荣-气不至 久病 重病 阴证 难治 预后差,(四)五色主病 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又称“五色诊”。,病色-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白色,

4、机理:气血不荣 气虚血少 阳衰寒盛主病:虚证(气、血、阳虚)寒证 脱血 夺气 淡白-血虚 脱血 恍白-阳虚水泛 苍白-阳气暴脱 阴寒内盛,黄色,机理 脾虚机体失养 湿邪内蕴,脾失运化主病 脾虚 湿证 萎黄-面色淡黄无华-脾胃 气虚 黄胖-面黄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面目、身、小便俱黄-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湿热 阳黄-黄而鲜明如桔色 寒湿。,赤色,机理 热加速血行,面部脉 络充盈扩张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 面红如妆,游移不定-虚 阳上越,青色,机理 寒凝气滞,瘀血内阻 筋脉 拘急 面部脉络血行瘀阻。主病 寒证 疼痛 气滞 血瘀 惊 风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心气衰 心阳暴脱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青-惊风,黑色,机理 肾阳虚衰 水寒内盛 血失温养 脉络拘急主病 肾虚 寒证 水饮 血 瘀 剧痛 面色暗淡-肾阳虚 面色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肾虚水饮 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 久瘀,(六)望色的注意事项,1 病色与常色的比较,知常达变2 整体为主,荣枯为要3 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4 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 光线 昼夜 情绪 饮酒 饥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