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性病变的钼靶X线征象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肿瘤性病变的钼靶X线征象分析.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乳腺肿瘤性病变的钼靶X线征象分析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第29卷第11期,概述 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使术前肿瘤定性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因不同良恶性的乳腺肿瘤关系到不同的治疗或手术方式,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术前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钼靶线摄影是目前乳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更是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提高乳腺肿瘤钼靶线诊断的准确率,现对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钼靶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月共133O例乳腺疾病患者钼靶线摄影中检出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1
2、76例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366岁,平均45岁,多以肿块、乳腺隐痛或乳头溢液就诊。其中乳腺良性肿瘤103例(纤维腺瘤8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脂肪瘤2例);乳腺癌7O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2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导管内癌5例,混合性黏液癌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3例。,检查方法 采用GE Senographe,2000D 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ghy(FFDM)全视野数字化钼靶乳腺摄影机,常规取侧斜位及轴位,必要时加照侧位摄影。乳腺导管造影采用泛影葡胺1ml,自溢液乳管注人。采用全自动曝光系数,适当加压力610N。记录显示病灶的大小、数目、形态、密度、边
3、缘特征,以及无钙化和(或)“晕征”(病灶周围出现低密度环)、有无增粗血管影等特点。,影像学评价 采用单盲法,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副教授以上医师对钼靶X线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对乳腺病变做出诊断,发生分歧时经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所得结果与手术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做对照,分析钼靶X线在乳腺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良性肿瘤的线表现 纤维腺瘤:85例,单发68例,多发17例。X线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81例,占95%;略有分叶或部分分叶4例,占5%。直径为0.57.5cm,其中28例伴结节状、团块状粗大钙化,占33%,65 例瘤周有透明晕,占76%(图1)。其中1例较大且边缘轻分
4、叶者误诊为叶状肿瘤,1例边界欠清者误诊为乳腺癌。,右乳内侧边界清楚的椭圆形结节影,其内见粗大钙化灶,周边见低密度“晕征”,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15例临床有乳头溢液或溢血,常规钼靶X线摄片未见异常,导管造影示受累导管近端扩张,粗细不等,管腔内见充盈缺损,直径约24mm不等,远端导管截断或部分显影(图2);1例无溢液,临床扪及质韧、可活动肿块,常规钼靶X线片示乳头后方乳晕处一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小约3.3cm 3.0cm(图3)。因无溢液,未做导管造影。该例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图2:导管造影示右乳外侧导管分支扩张,粗细不等,管腔内见充盈缺损,远端导管未见明确显示。,
5、导管内乳头状瘤,图3:线片示乳头后方乳晕处结节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欠清,密度均匀。,导管内乳头状瘤,脂肪瘤:2例,线均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脂肪密度透亮影,边界清楚,周围有纤细而致密包膜,长径34cm(图4),图4 脂肪瘤。右乳内圆形、卵圆形脂肪密度的透亮影,边界清楚,周围有纤细而致密包膜,脂肪瘤,上述良性肿瘤中,误诊为恶性或交界性2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8%。,恶性肿瘤的线表现(图57)表现为肿块56例(80%),其中星芒状边缘35例,浸润性边缘13例,分叶状边缘8例。微钙化46例(66%),钙化呈细颗粒泥沙样、短棒状、不规则形,数量多且分布不均,其中簇状钙化36例,区域性砂粒样钙化10例。肿块伴
6、钙化辊例(60%),结构扭曲5例,局灶性致密影3例。合并征象:血管增粗11例,皮下脂肪层浸润”例,皮肤增厚18例,乳头凹陷10例,“导管征”7例,“漏斗征”6例,腋窝淋巴结增大9例。,图5:示右乳分叶状肿块,周围放射状毛刺,内部见簇状钙化,周围见小结节状类似密度灶。,乳腺癌,图6:示右乳乳腺结构紊乱,皮下脂肪层次不清,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图7:示左乳游离于正常腺体之外的局灶性致密影,边界尚清,与正常增生腺体密度相似。,乳腺癌,70例恶性肿瘤中误诊为良性5例:2例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1例误诊为皮下皮脂腺囊肿;漏诊2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交界性叶状肿瘤的
7、X线表现 3例:2例线表现为浅分叶状肿块,密度高于邻近乳腺腺体,边界清楚,邻近皮肤无异常改变(图8);1例患侧乳腺显著增大,质硬,整个乳房呈一巨大肿物,X线表现为于显著增厚的皮下脂肪层后方见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致密影,未见明确正常腺体,类似假体(图9)。该例术前误诊为肉瘤。3例均未发现静脉血管影增粗、钙化、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扭曲等征象。,图9:示左侧乳腺增大,皮脂肪层次显著增厚、不清,正常腺体观察不清,肿块呈团块状居于增厚皮下脂肪层后方,类似假体。,叶状肿瘤,图8:示左乳外侧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高而均匀。,叶状肿瘤,讨论 乳腺X线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在线片
8、上得到充分显示并具有典型线征象的乳腺肿瘤,诊断不难,但即使在最佳的摄影和诊断条件下仍有误诊或漏诊病例的发生,为进一步提高乳腺钼靶线的诊断准确率,现将本组病例所包含的各种常见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征象分析如下,并将各型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对误诊或漏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乳腺肿瘤线诊断价值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迄今为止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据报道X线诊断良恶性病变准确性分别为92.3%和94.3%。本组病例中诊断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98.0%和90.0%。本组病例良性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略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组良性病例占比例较少有关。,乳腺肿瘤X线特征性表现 纤维腺瘤:X线多表现为圆形或椭
9、圆形肿块,密度均匀,等于或略高于周围腺体组织,边缘光滑、锐利。病灶周围可出现细窄透明带,即“晕征”2。肿瘤边缘有时出现分叶或小叶切迹,少数纤维腺瘤可发生钙化,钼靶线上呈斑点影或粗颗粒影,密度较高,边界较清晰,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具特征性3。,女 64岁,左乳晕稍外上方见一团块影约4.2cm4.3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斑片团块状钙化影。纤维腺瘤伴钙化,导管内乳头状瘤:常规钼靶线摄片多无异常发现,部分可于乳晕下见小结节状均匀致密影,边界尚清,密度均匀,无钙化影,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等恶性征象均未见报道。乳管造影是诊断乳腺导管扩张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最准确、最有效的检查方法4。导管造影示导管内
10、单个或多个充盈缺损,近端导管扩张,远端导管及其分支导管显影或不显影。若合并感染,则相应导管管腔粗细不均、变形、扭曲,管壁毛糙,若病变发生于大导管,可见断端呈光滑杯口状,以远端可截断。,女 54,左乳晕稍内下方见类圆形结节影约2.2cm2.5cm,密度尚均匀,未见钙化影,边缘见浅分叶但较锐利,部分见透亮晕。导管内乳头状瘤,脂肪瘤:线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脂肪样密度的透亮影,边界清楚,透亮影内可见纤维分隔,周围有纤细而致密包膜,病灶可大可小,周围乳腺腺体受推压移位,较具特征性。,乳腺癌:常见征象有肿块、微钙化、肿块伴钙化、结构扭曲、局灶性致密。X线上肿块的边缘常表现为浸润、星芒状及分叶状;微钙化形态为
11、细沙样、短棒状及曲线样,钙化点直径(0.5mm,具有5个特征:微小性、多形性、聚集性、不均性和众多性。结构扭曲是指正常乳腺结构被扭曲但无肿块可见,包括放射状影和局灶性收缩。结构扭曲及局灶性致密是乳腺癌相对少见、不典型的表现,本组8例上述表现的乳腺癌中有2例误诊。合并征象常见为血管增粗、皮肤增厚、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增大等5,女 56岁,左乳外上象限见肿块影,约2cm2.1cm,其密度不均,未见明显病理钙化。肿块边缘不规则可见轻度分叶似见长短毛刺。乳腺癌,叶状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部分出现清楚的“晕征”,肿块密度高而均匀,钙化及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
12、扭曲等恶性征象均未发现6:。本组2例与之相符,1例出现患侧乳房显著增大,皮下脂肪层显著增厚、不清,正常腺体观察不清,肿块呈团块状居于增厚皮下脂肪层后方,类似假体.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肉瘤可能),术后病理示交界性叶状肿瘤并灶性恶变。该种X线表现的叶状肿瘤目前文献尚未见报道。,女 40岁,右乳外上象限见肿块影约2.4*2.5cm,,密度尚均匀,边缘部分尚光滑,部分较模糊,可见轻度分叶。病理证实为叶状肿瘤,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多表现为均匀圆形、椭圆形或浅分叶状,边缘多光滑、锐利,周围可见晕征”“包膜征”,密度多均匀,呈等或低密度,偶见粗大点状、结节状、蛋壳样、爆米花样钙化,一般无血
13、管增粗、增多,无皮肤增厚,无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一般不大,长径5枚/cm2),可见血管增粗、增多,累及皮肤可出现皮肤增厚、橘皮样变、“酒窝征”、乳头凹陷,晚期腋窝淋巴结可增大,长径15mm,且密度增高,正常淋巴结门形态消失。,叶状肿瘤的鉴别诊断 钼靶X线上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高密度、边缘光滑的肿块影,体积往往较大,与纤维腺瘤极为相似,Yilmaz等9提出叶状肿瘤的密度比纤维腺瘤高,且认为超声检查在其后方出现回声增强及肿块内囊变的病灶,应考虑乳腺叶状肿瘤可能。本组1例巨大、分叶状的纤维腺瘤误诊为叶状肿瘤,单凭靶线有时两者较难鉴别。,误诊原因分析乳腺分型:对于致密腺体型乳腺合并肿瘤,肿瘤结节被部
14、分遮盖或与腺体密度差异微小,肉眼不能识别。本组1例致密型腺体患者,临床触及一质硬结节,较固定,大小约2.0cm 1.8cm,钼靶线因腺体致密,未见明确结节影,术前仅诊断为乳腺增生而漏诊。回顾分析,此种情况,可结合临床触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技术原因:肿块生长在乳腺边缘与胸壁较接近,投照时受限制未将病变部位包括在内而产生漏诊,本组l例乳腺癌,因位于乳腺下部近胸壁处,常规乳腺侧斜位及轴位摄片未将病变包括在内而漏诊,经进一步MRI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乳腺触及肿物或仅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肿物触及不明显的患者,应加做侧位,必要时行MRI检查以减少漏诊率。,医师诊断经验不
15、足:本组1例62岁患者,临床可触及质硬肿物,活动可;1例53岁患者,发现肿物3年余,近2个月增大,伴隐痛。钼靶线表现均不典型,呈不对称致密影或结构扭曲误诊,结合临床病史及肿块触诊情况,应警惕乳腺癌可能。2例年轻女性患者,因钼靶线表现为边界尚清的结节影而误诊为纤维腺瘤,其中1例尚伴有数处粗大钙化影。该2例回顾分析,结节影部分边界与周围腺体组织分界不清,局部可见少许小毛刺,结合临床触及质硬、活动欠佳的肿物,不能排除恶性可能。详细了解既往史、两侧乳腺影像对比分析、并结合仔细触诊,发现其他异常征象或体征有助于鉴别。,其他误诊原因:(1)乳腺导管内原位癌,钼靶X线及临床表现均不典型者。本组1例年轻患者,
16、临床扪及皮下小结节,活动尚可,边缘欠清,钼靶X线表现为皮下结节状稍低密度影,直径约1.0cm,其内密度低于周围乳腺组织,周围似可见一环形包膜,其内尚可见点状小钙化灶。因病灶较表浅、且密度较低,临床触诊无特殊,术前诊断为皮下的皮脂腺囊肿可能,术后病理提示导管内原位癌。(2)多种疾病并存,乳腺内慢性炎症瘢痕、既往手术史等可导致组织结构紊乱,掩盖乳腺癌的X线征象.,目前,许多国家已将乳腺钼靶X线作为妇女健康普查的常规检查。掌握各种类型乳腺肿瘤的X线常见及不典型征象,并结合临床检查及病史,可显著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读后感:这篇文章教指出总结临床经验的方法,就是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养成随访的习惯,巧妙的运用统计方法。对于误诊和漏诊的疾病,应当深刻从影像学角度分析原因,从而不断对影像中异病同影的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不典型的疾病,要在不典型的表现中寻找代表其性质的征象,这样不断的对自己临床技能提出更多的挑战,才能使研究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更现实的融为一体。本文所说的都是一些常见病,对于刚刚踏上临床工作的医生,提供了一个佷实用的工作和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