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中).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上课之前,我们还是要简单地回顾一下上次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我们上次课,谈了第一节当中的英国议会改革,也就是1832年和1867年的改革。首先,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两次改革所发生的历史时间是截然不同。1832年的改革,是发生在19世纪初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的一次改革。而1867年的改革,是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在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英国基本国策的情况下发生的改革。这种时间上的差别,就造成两次改革在形式、内容、结果上,产生很大不同。1.从形式来看,在1832年之前的改革中,工人阶级还十分幼小,思想还不成熟,而且在工人当中非熟练工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的生活极端困苦,所以这个时候的工人阶级是有极强的革
2、命性。因为,他们迫切地需要改善自己的待遇。所以在这一时期,就产生了卢德运动”和“彼得卢屠杀事件。到了1867年改革时,英国的工人阶级已经度过了最初的成长阶段。特别是在经历了宪章运动的多年斗争之后,此时的英国工人阶级,已经成长为能独立思考、指导思想多元的成熟的政治力量。他们已经学会使用法律、议会作为斗争武器。我们应该肯定他们的这种进步。2 .从内容和结果上看,1832年改革和1867年改革也有很大不同。1832年的改革,总体上是被辉格党利用的一次改革。它体现地是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在这次改革之后,工业资本家上升为统治阶层,而广大的工人和民众仍然处于无权或者少权状态。1867年的改革,是在自由党领导
3、下的对抗保守党的一次广泛的群众性运动。(这里要注意英国两党制的变迁。)它所代表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1867年的民主化改革,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它使得英国选民人口总数增长了1倍,从135万增长到了225万(73页)。在这次改革以后,英国有一半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这个结果在当时的西方世界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使得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3 .我们也要注意到英国议会改革的局限性,虽然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改革,但是英国仍然没有实现普选。英国仍有一半左右的男子没有选举权,在工人中只有高薪熟练工有选举权,而妇女没有选举权。(关于妇女是什么时候有选举权的,大概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
4、。关于妇女问题的,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在网易公开课上有一个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二、德国、意大利的统一(一)德国统一运动的兴起1 .关于德国的统一,我们的课本上是从1848年革命之后讲起的。关于1848年德国的革命,我们前面也简单地提到过。1848年德国的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整个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从1848年3月初的柏林起义、维也纳起义开始,一直持续到1849年7月法兰克福议会被解散。革命期间,在法兰克福议会的带领下,德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一,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宪法,就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形式上的组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并选举出了一个统一的君
5、主,就是奥地利的大公约翰。但是,1848革命所取得的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落实,在法兰克福议会被解散以后,德国又重新恢复到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去了。课本上讲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所谓的德意志邦联又复活了(74页)。不光如此,德意志各邦的君主还纷纷取消了革命期间颁布的宪法,恢复了革命前的专制统治。这里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奥地利皇帝宣布1849年宪法作废:另一个是普鲁士恢复了书刊检直制度,并把学校置于教会的统治之下,而且它的容克地主阶级仍然控制着国家的政府、军队和法院。当然,也不能说1848年革命,完全没有意义。革命之后,德国还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以普鲁士为例,普鲁士在1848年革命当中受到的冲击还是
6、蛮大的,在1848年3月18日当天,普鲁士的群众和国王的军队发生激烈的交火。最后,有100o多名群众被打死、打伤。当时普鲁士的国王威廉四世还被迫向死难的烈士致敬。所以,在1848年革命之后,普鲁士确实也开始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课本上就讲了,颁布了两部宪法,成立了两院制的议会,使得普鲁士初步地具有了君主立宪制的外衣,但是课本上也说了,此时的普鲁士不过是议会装潢下的专制国家。2 .此时德国经济的发展。这里又讲了几个问题:1)德国工业建设的发展。在19世纪50、60年代德国出现了工业建设的高潮期,建立一大批的现代化工厂,课本上介绍了这么几个,一个是克虏伯的钢铁工厂,另一个是柏林的波西格机车工厂,
7、这些工厂在当时的世界都是赫赫有名的在基础工业方面,德国的煤铁工业和纺织产业也都出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说,课本上在这里提到的德国的煤炭产量,从1846年到1871年出现10倍以上的增长,到1871年上升到2940万吨,是当时法国和比利时的总和,与此同时钢铁产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地提高。那么当时德国的工业之所以得到了如此巨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第一,农奴制改革的效果,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第二,此时德国国内外对工人投资的热情很高,1德国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最初不过是个小小的铁匠铺,干些打铁之类不起眼的小买卖,传到老克虏伯(T9世纪中叶)手里时,只有三间茅草屋而己,后来老克虏伯创造出广耀钢”,又
8、用这种性能极好的钢造出广优良的后膛钢炮,克虏伯至此才名扬四海,李鸿章对于这个从三间茅草屋起家的德国人佩服有加,称其为有大本领人”,屡屡喜欢跟洋务企业的总办帮办们摆摆龙门阵,讲讲克虐伯发家史,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们也能变成中国的克虏伯。在洋务运动中,以及后来的国民政府时期,我们都从克虏伯公司买了很多的大炮,对我们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都增加了对工业的投入。2)在德国工业建设的发展中,发展最好的就是当时的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的鲁尔区、西里西亚和萨尔等地的工业发展在全德国、乃至全欧洲都是令人瞩日的新兴工业区。而普鲁士的发展,就完全体现了,我们前面在讲德国工业革命的几个特点:第
9、一,政府的干预;第二,重工业先行。3)德国的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术界有个名字叫做普鲁士道路”,也就指的是在农业中逐渐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的农奴制的经营方式的改良道路,它和所谓的美国式道路有很大的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赎买”。那我们下面来注意一下它的过程:75页。早在19世纪初,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各邦就开始对曾经出现的“再版农奴制”进行改革,废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允许农民赎买与土地有关的封建义务。第二,在48年革命之后,普鲁士加快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1850年普鲁士政府出台了一个名为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降低了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的赎金,同时允许农民通过
10、出让部分土地的办法赎买封建义务。此外,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普鲁士政府还设立了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在这种赎买的政策下,普鲁士的农业资本主义化进程很快,也很彻底,它为德国的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范例。首先,它使用和平的手段,掠夺了农民的土地和资本,实现了资本的积累,避免了圈地运动式的社会动荡,所以是一次不流血的革命。其次,它用国家担保的方式来推动改革,实际上开创了在落后国家中,政府积极作为的一种先例。第三,改革很好地兼顾了公平和发展的原则,并平衡了各方面的利益。一方面利用了农民渴望自由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利用了新兴资本家对金钱的渴望。当然农业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促
11、成了德国工业的发展。75页主要把它们归结为城市的发展、工业人口的增长和英国废除谷物法的作用,认为它们刺激了国内外的市场,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发展。3,统一运动的兴起。关于统一运动的兴起,我们课本上只强调的是资本家和工人对统一的渴望,也就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角度来谈这些问题。但实际上,统一运动是体现着绝大多数爱国群众的意志,不论是封建贵族,还是贩夫走卒,他们都倾向于统一。可以说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到19世纪50年代末,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运动。我们这里要注意到1859年的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对德意志统一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同年9月,所成立的民族同盟。这个同盟是由知识分子和一些
12、政治家组成的,它的宗旨是支持普鲁士来领导德国的统一事业。在参加这个同盟的人物中,有一些是在当时德国都非常重要的人物。其中在历史学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特列茨克和德洛伊森。这两个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关于这两个人物,我们谈三个问题:1)他们的基本情况,我们这里看一下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对这两个历史学家的论述2)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呢?(76页)3)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谈这两个人呢?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两个人来理解当时的历史。他们的经历向我们说明了,“兰克”史学中所提倡的纯粹、客观的历史不存在的。我们历史研究者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中的人,它是一定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思潮所影响。即使是兰克本人
13、,他的作品也是带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定和政治倾向的,对此我们也应该保持很清醒的认识。(兰克在1841年以后,是做了普鲁士的史官,从那以后,他的写作归根到底都是为普鲁士这个政权服务的。)4)为什么这些人会支持普鲁士领导统一呢?一个是知识分子对普鲁士力量的主观上的认识,看课本76页,有四点从军事、经济、议会民主和民族主义这个方面。客观上,普鲁士拥有什么样的特殊之处呢?看课本78页,也是谈了四个方面,容克阶层的领导、军事力量、经济和行政、教育系统。而且,课本上也提出来了,虽然当时德国有三种力量可以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但是实际上从力量对比,也就只有普鲁士能够完成统一
14、的任务。因此,统一只能走普鲁士道路。5)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普鲁士要想统一德国就那么轻而易举吗?从国家实力上讲,普鲁士早就应该统一德国了。但是它迟迟统一不了,在腓特烈大帝时普鲁士就应该统一德国,在1848年就应该统一。那为什么统一不了呢?因为德国的统一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在德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反对统一的力量。(77页)反对统一的不仅有奥地利,还包括德国中南部地区的小邦国。在国外,从1648年三十年战争以后,欧洲各大国其实都是反对德国统一的,因为他们担心在欧洲中部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会对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严重的挑战。普鲁士虽然很强大,但是它是不可能与全世界为敌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两方
15、面的反对力量随时都可以联合起来,将普鲁士的统一事、也扼杀在摇篮中。那怎么办?历史证明,普鲁士迟迟不能统一德国,是因为它所缺乏的一个精明能干的领导人,他就是俾斯麦。(二)俾斯麦与德国统一关于俾斯麦的情况,课本78页,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俾斯麦的家世。1 .俾斯麦出生于1815年,家乡是在柏林以西100公里左右,一个名叫申豪森的小镇,所以是属于勃兰登堡省的。他的家庭是容克家庭,也就是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地主阶层,他的爸爸就当过军官,而且也俾斯麦日后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军官。他的母亲则是出身于豪门世家,他的外公曾经做过普鲁士的内务大臣。所以俾斯麦的母亲,很小就在王宫里面和王子、公主
16、就认识了,包括后来的威廉四世、威廉一世都和他母亲很熟,所以俾斯麦的母亲则希望俾斯麦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光宗耀祖。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俾斯麦的父母对俾斯麦兄弟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俾斯麦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的父母送到柏林去读贵族学校。但是,因为俾斯麦是来自乡下的,在学校里受人歧视。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使得他养成了比较孤僻、很倔强的性格。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是有很多收获的。他在贵族学校里学会了多门语言:俄语、法语、葡萄牙语,古拉丁文等,这就为后来他走上外交道路奠定了基础。后来,俾斯麦又考上了哥廷根大学,最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在大学期间,他那种桀瞥不驯的性格,最终就形成了。据说当时的俾斯麦就是学校里
17、非常刺头的学生,脾气暴躁,很爱打架。据统计,俾斯麦在入学一年内,就进行了27次决斗。而且,俾斯麦还在学校里养狗,每天他就牵着他的大狼狗在学校转。可以想见,当时的俾斯麦是多么不讨人喜欢。而且,据说在1835年,俾斯麦20岁的时候,他就受到了威廉亲王(后来的威廉一世)的接见。当时,威廉亲王看到俾斯麦一表人才,个子很高大,很英武的样子。就问他,你长这么高怎么不去参军呢?俾斯麦冷冰冰地回答到,我的身体不适合当兵。这次会见,给威廉一世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如果历史停留在这里,俾斯麦可能也就没什么出息了,甚至他的父母对他不抱希望了。2 .但是事后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第一,俾斯麦虽然脾气很暴躁,
18、很难和人相处,但是他是一个有经营头脑的人。78页。1839年,24岁的俾斯麦回到家乡经营农场,结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十年之内,俾斯麦成为当地有名的商人。我们课本上讲,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这个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证明了俾斯麦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后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家里有些关系,就让俾斯麦当上了萨克森的议员,走上了政治舞台。这是在1847年的5月。第二件让俾斯麦出头的事情,就是1848年的勤王行动。虽然这次勤王行动,没有真正的行动起来。但是,却为俾斯麦赢得了头号保守派容克”称呼,而且当时的威廉四世对俾斯麦的忠诚也非常满意。所以,在48年革命之后,就委派给俾斯麦一个优差,去法兰克福的德意志邦
19、联当大使,年薪3000塔勒(1个雇工一个月的工资就1塔勒)这一干就是八年,后来俾斯麦又去了俄国、法国。其实,俾斯麦在外交岗位上长达十数年的经历,对他的历练是相当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俾斯麦不仅洞悉了欧洲国际、国内政治的奥秘,而且还和法国、俄国皇室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才是俾斯麦日后成功的基础。其实,对俾斯麦的认识,人们长期以来就有一种误解,我们往往是从他的外号“铁血首相”来理解,认为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崇尚暴力,认为当时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决定的,而是要用铁和血二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推导,那么希特勒、拿破仑和后来的日本之所以战败,就是因为它们不够铁血。这是一种借误的逻辑。所
20、以,俾斯麦之能够带领德国,走向统一,不是因为他的铁血。要说铁血,菲特烈大帝比俾斯麦狠多了,希特勒比俾斯麦也狠多了。俾斯麦能够带领德国走向统一,靠的就是他对国内、国际政治的理解程度。他完全吃透了国际政治的运行规则,也摸透了当时德国人的心理,所以他在政治斗争中无往不胜。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政治手腕。1)对国内政治的手腕,可以体现在宪法纠纷”这个问题上.俾斯麦在这里用到了三个手腕。第一个转化矛盾,我们知道“宪法纠纷”的源头,本来其实是先是自由党,后是进步党同政府之间关于如何进行军事改革方面的意见冲突。但是,到了俾斯麦这里,就把它拔高上升为政府和议会的纠纷。然后,他从1850年宪法的角度来解释。
21、看一下81页。第二抓弱点,宪法纠纷中,普鲁士资产阶级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敢和普鲁士政府翻脸。因为普鲁士的专政武器很强大,没有人敢和政府硬碰硬。所以,俾斯麦在暂停议会以后,没有人敢起义。而且,俾斯麦一贯强硬的作风,谁也不敢乱动。第三,分化瓦解。注意81页下方,1863年拉萨尔和俾斯麦的秘密会晤。在会谈当中,俾斯麦和拉萨尔达成协议,就破坏了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联盟。为俾斯麦的对外战争赢得了良好的国内局面。2)在国际舞台上。俾斯麦更是用尽了各种阴谋诡计。第一,煽动民族情绪,打民族主义的牌。这个最体现在两个事情上,一个是德丹战争,另一个是普法战争。我们先看德丹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对于普鲁士来讲,好处太大了
22、。第一,把德意志民族压抑许久的民族感情充分地调动起来。本来丹麦要求合并赫尔施泰因和石勒苏益格,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本来就是丹麦国王的私人领地。这本来就是说的过去的,但是,俾斯麦就抓住了这个问题,大做文章,把德意志民族主义完全给煽动起来,并且在这个问题普鲁士态度积极,俨然就成立德国民意真正的代表。第二,普鲁士在事后也假借赫尔施泰因的归属问题,挑起了普奥战争。在普法战争中,俾斯麦又巧妙地借助民族感情。在普奥战争之前,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曾经有过密谈,也就是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但是在事后普鲁士应该满足法国的领土野心,82页。但是,普奥战争之后,俾斯麦不仅不履行承诺,反而把拿破仑三世的野心公之
23、于众,在德国南部的诺侯中引发了恐慌,85页。接着在顺势在普法战争中统一了德国南部。第二,用外交手段,争取各国对普鲁士的支持。在德丹战争之后,德国的民族感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实此时普鲁士已经进入到了统一全国的轨道上来了。其实,当时的欧洲列强都已经看出来了。那怎么稳住这些列强呢?对英、俄两国,俾斯麦打亲善牌,因为普鲁士和英国、俄国有传统的王朝友谊,这几个王室之间有着传统的姻亲关系。当然,英、俄两国对于普鲁士的支持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当普鲁士严重的破坏了国际秩序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出手扼杀普鲁士。对法国,俾斯麦许了一个空头支票。82页。难道拿破仑三世看不出来?那为什么法国会同意呢?因为,法国没有料想
24、到普奥战争只打了一个多月就结束了。所以,法国很不甘心,战争一结束,法国就迫不及待地向俾斯麦所要莱茵河西岸的这些地方,其实就是要主动挑起战争。对意大利,俾斯麦是想让意大利牵制奥地利的后方,虽然俾斯麦许愿对奥战争结束后,同意让意大利收复威尼斯。但是,最初意大利政府不愿意卷入战争。俾斯麦就威胁意大利国王,如果意大利政府不谈,他就找马志尼和加里波第谈。第三个,伪装受害者。在这几场战争中,普鲁士都扮演了悲情英雄的角色。在德丹战争中,普鲁士是这样的。在普奥、普法战争中,也是这样,坚决不打第一枪,让人们认为普鲁士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实在是奥地利和法国欺人太甚,我们不得已才把他们收拾了。第四,见好就收。在普
25、奥战争中,普鲁士占了很大的便宜,那么普鲁士能不能顺势拿下奥地利呢?单纯从军事角度上看是可以,所以当时威廉一世和老毛奇,他们就主张顺势拿下奥地利和南德诸邦。但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果普鲁士消灭了奥地利则会彻底地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到时候不光是法国,就连俄国、英国都会把普鲁士当做敌人,联合绞杀。所以,俾斯麦在1866年8月23日的布拉格合约当中,不仅没有割占奥地利一寸土地,而且就连当时站在奥地利一边的南德诸邦也没有受到惩罚。甚至在普奥战争之后,普鲁士建立的也只是北德意志联邦。就是不想刺激其他的国家。关于北德意志联邦看84页。直到1870年,普鲁士彻底打败法国以后,它才正式地
26、吞并南德组成“德意志帝国这个时间是1870年Il月。第二年,也就是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虽然当时欧洲各国没有干涉德国最后的统一,但是德国统一这件事情已经深深地刺激到了其他的列强。所以在德国统一之后,俾斯麦一直很低调,对外一出宣称德国是爱好和平的。它就是害怕西方列强会联合起来,压制德国。但是没想到,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德意志帝国就在协约国的打击下灰飞烟灭了。(三)意大利的统一关于意大利的统一,就不详细讲了。我们主要是通过意大利和德国的比较,来理解意大利的统一过程。1 .从表面上看,统一前的意大
27、利比德国复杂多了。因为它不仅分裂,而且还面对着外部列强的压迫。课本上85页也提到了它的很多地方还驻扎着外国军队。所以,意大利要统一不仅要消灭各个诸侯国,还要打跑外国侵略者,此外还要把教皇从罗马赶出去。2 .所以,它的过程就比较长。从1848年,一直到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从福罗伦萨迁往罗马,前后二三十年。也经过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59年法撒奥战争,撒的王国获得了伦巴第和意大利中部。当然这个过程是比较崎岖的,看课本89页。:第二个阶段,I860年,加里波第远征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在这次远征之后,撒丁王国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并在1861年3月17B,成立了意大利王国,91页。最后是在
28、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完成统一,普奥战争中收复了威尼斯,在普法战争后又将教皇赶到了梵蒂冈,收服了罗马。3 .在统一的过程中,法国也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因为法国是当时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国家,所以在撒丁王国统一过程中必须要得到法国的首肯,于是从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88页,撒丁王国和加富尔就有意地讨好英国、法国。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事实上就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不久,撤丁王国就和法国秘密举行了普隆比埃会晤,发动了法撒奥战争。但是,在法撒奥战争法国没有履行它的诺言,这里注意比照88页普隆比埃协定和89页的维拉弗朗加和约。也就是在法撒奥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法国突然退出。不仅使撒丁王国没有
29、得到威尼斯,而且撒丁王国建立一个上意大利王国的计划也落空了。然而,法国却如愿得到了尼斯和萨伏伊。也就是说当时的法国,是愿意让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的。但是后来形势的发展却出乎法国的意料,在英国支持下,中部意大利以投票的方式,并入了撤丁王国。4 .在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线之争。92页。这并不是说,意大利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就比德国强,而是说,当时意大利没有一个国家具有普鲁士一样的强大军事力量。5 .在统一的过程中,优秀的历史人物,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意大利统一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加富尔、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特别是加富尔,他一直平衡着、利用着资产阶级和王朝对外战争,同时推进统一事业。所以,当1861年6月,加富尔去世以后,意大利的政治局势就陷入了不断地动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