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精神性口苦分析病例分析.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473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针灸治疗精神性口苦分析病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针灸治疗精神性口苦分析病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精神性口苦分析病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治疗精神性口苦分析病例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针灸治疗精神性口苦分析病例分析冯X,女,60岁,初诊时间2017年2月10日。主诉:口苦半年余。病史:患者半年前因情绪紧张、易生气出现口苦症状,时轻时重,伴见情绪急躁易怒,夜寐差。曾口服黄连上清片、清胃黄连片无明显效果。既往高血压病史、小脑梗塞病史。查体:血压13080mmHgo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精神性口苦。中医诊断:口苦证候诊断:肝胆湿热证治疗原则:疏肝利胆,清泻少阳。针灸取穴:外关、足临泣。治疗过程:令患者取仰卧位,双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以0.3OmmX40mm华佗牌毫针针刺。外关刺入25mm左右施捻转泻法,患者产生强烈的酸胀感;足临泣刺入1520mm,施以捻转泻法

2、,局部产生酸胀感。手法的轻重视病人的体质状况及耐受程度而定。针刺后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治疗结果:针刺1次后,患者即觉口苦减轻,又针2次,痊愈。按语:中医认为胆汁为苦,其生化排泄与肝之疏泄有关,肝胆火旺、肝胆湿热引起胆气上逆,发为口苦;另外,过食辛辣导致胃火炽盛,脾胃湿热而反侮于木出现胃火上炎,胆气上逆而为之;又可多见于思虑劳倦过度,情志不达,肝胆气郁,失于疏泄而引发口苦。口苦作为一种症状在临床上多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伴随其他病症而出现,大多采用药物治疗。笔者针刺外关、足临泣治疗该症,其依据为外关、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中的一组,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二穴虽分布于四肢腕踝上下,但与所关联的奇经脉气相通,因此扩大了治疗范围,并加强了对于脏腑功能的调节。且此二穴出白手足少阳同名经,因手足同名经气相通,由此,针刺二穴可疏利胆经、调达胆气、清泻少阳之火,从而达到治疗口苦的目的。从中医文献记载,外关、足临泣配合应用多治疗颈、颊、外眼角、耳、胁肋、肩、下肢诸疾,很少提到治疗口苦。但笔者以此二穴配合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口苦,效如椁鼓。本法取穴少而精,简便易行且见效神速,较之药物治疗更方便易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