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013《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32013《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07.040CCSA77CH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CHTXXXXX-XXXX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forIMU/GNSSsupporteddataacquisitionoflow-altitudehyperspectralaerialphotography(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7月)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流程25工作准备24I航摄平
2、台和系统准备249航摄规划3K2空域使用申请4、4飞行前准备46数据获取5fi1基本要求5K)地面GNSS基站数据获取6RR地面定标场光谱测量6fi4地物光谱测量6fiG原始数据质量检查67数据预处理77I光谱校正77夕几何校正774条带拼接处理874预处理质量检查88数据产品分级与质量检查8R1预处理产品分级8fti)预处理产品检查89成果整理与移交9Q1成果整理9D0资料移交9附录A(资料性)航摄常用计算公式10附录B(资料性)飞行测量记录表12附录C(资料性)地面作业记录表15附录D(资料性)航带原始数据信噪比16附录E(资料性)反射率计算方法17附录F(资料性)航线示意图18附录G(资
3、料性)航摄资料移交书19参考文献2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绘分技术委员会(SACTC230/SC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振华、刘洪成、刘金沧、王斌、黄岩、黄小川、罗文斐、李琴、张广运、张洋、赵国凤、叶发旺、夏进亮、戴诗涛、梁森、鲁纳川、刘
4、文建、白航、陆迪雄。本文件根据国内低空高光谱航摄系统的技术水平、应用情况及相关软硬件生产现状,参照有关高光谱数据获取标准制定,对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工作进行规范。本文件中的“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非严密概念,仅作为代名词以区别于机载成像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传统数字航空摄影,其特点如下:1.相对航高较低,一般在100OIn以下;2 .采用高光谱成像仪作为传感器进行数据获取工作;3 .国内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传感器系统以推扫式为主,本文件主要针对推扫式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方式,框幅式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方式可根据本文件参考执行。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
5、了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的工作准备、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预处理产品分级及质量、成果整理与移交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自然资源领域的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工作,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精准农业等领域的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可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7919-2011DI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27920.1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GB/T27920.2数字航空摄影
6、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IMUinertialmeasurementunit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高光谱数据获取瞬间影像的姿态参数。a,GNSSglobalnavigationsateI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用于测量高光谱数据获取瞬间摄影中心的位置参数。高光谱数据Hyperspectraldata从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光谱通道狭窄、光谱分辨率一般优于10nm、光谱范围可覆盖从可见光到近红外,甚至到中远红外、并且光谱连续的数据。峰值信噪比peaksigna-to-noiseratio信号与噪声的最大可能功率谱之比。辐射定标radi
7、ometriccaIibration将高光谱图像的数字量化值转化为辐射亮度值的处理过程。1AGNSS偏心分量GNSSIeverarms在以摄影中心为原点、摄影主光轴方向为Z轴(天顶方向为正)、航线方向为X轴(飞行方向为正)、垂直于XOZ方向为Y轴的右手坐标系中,GNSS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坐标。来源:GB/T27920.2-2012,3.3光谱漂移spectraIshift高光谱遥感器的通道中心因位置变化导致的波长漂移。光谱重建spectraIreconstruction将高光谱图像辐射亮度值转为地表反射率数据的处理过程。4技术流程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流程包括工作准备、数据
8、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产品分级与质量检查以及成果整理与移交,技术流程图见图1。工作准备成果整理,移交图I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流程图5工作准备4 1航摄平台和系统准备4.1.1 低空飞行平台低空飞行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有足够的载荷能力,满足安装成像光谱仪及相关配套设备的要求;b)保证卫星导航定位信号接收正常;c)应配有充足的电池或电源供电系统;d)满足工作环境温度要求。4.1.2 高光谱成像仪根据任务目标,选择符合要求、性能稳定的高光谱成像仪,其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谱段范围宜包含400nm2500nm,框幅式高光谱成像仪谱段范围宜包含400nmI
9、oOOnm;b)谱段范围(VNlR)400nmIoOOnm,光谱分辨率应优于10nm;谱段范围(SwIR)IOoonm2500nm,光谱分辨率应优于15nm;c)可见光近红外(VNIR)峰值信噪比优于200:1,短波红外(SWIR)峰值信噪比优于100:1;d)性能稳定,工作前应经过辐射定标。5 .1.3IMU/GNSS装置IMU/GNSS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 GNSS接收机应为动态多频GNSS接收机,采样间隔不应大于0.2s;b) GNSS天线应采用航空型产品,具有动态多频接收能力,并有精确定义和稳定的相位中心,能在低空、低速飞行状态下正常工作;c)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IMU数据记录频率以
10、不小于200Hz,框幅式高光谱成像仪IMU数据记录频率以不小于64HZ为宜;d)IMU/GNSS联合解算测角中误差:横滚角和俯仰角不应大于0.3,航偏角不应大于0.3。5.1.4地面GNSS基站地面GNSS基站应符合以下要求:a)基站GNSS接收机应为测量型多频GNSS接收机,最小采样间隔不大于0.5s;b)GNSS天线应带有抑径板或抑径圈,具有多频接收能力;c)应配有足量的电池或电源系统,能保证高光谱数据获取过程中供电不间断;d)应配有能适应满架次作业所需地面观测数据存储要求的存储器。5.1.5地物波谱仪地物波谱仪的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谱段范围为可见光一短波红外,波长为400nm2500
11、nm;b)可见光范围光谱分辨率优于3nm:短波红外范围光谱分辨率优于7nm;c)光谱采集视场角为125;d)地物波谱仪性能稳定,配带标准定标板。“航摄规划5.2.1资料收集5.2.1.1测区资料航摄前进行测区地理、地形和气象等资料的收集,作为航摄规划的依据。5.2.1.2底图资料飞行设计底图应选择满足任务需要的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或数字高程模型(DEM)O对于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底图比例尺宜优于1:5000o5.2.2地面分辨率地面分辨率应根据测区的地物目标大小和地形特点,在确保满足影像用途和数据精度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缩短作业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测量综合效益的原则,在表
12、1的范围内选择。也可根据待识别地物目标的尺寸而定,分辨率不宜低于待识别目标地物尺寸大小的50%。表1地面分辨率测图比例尺地面分辨率/cm1:50051:1000WIO1:2000201:5000501:100001005.2.3测区分区5.2.3.1分区原则a)应根据测区大小、形状、地形条件等因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分区;b)当测区过长时,按照地面卫星导航定位基站有效控制范围、高光谱成像仪性能限制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区;c)当地形起伏较大时,按照测区高差不大于五分之一相对航高(以分区的平均高程为基准)进行分区设计。5.2.3.2分区编号根据分区原则,在设计底图上将测区划分为若干个分
13、区,并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编号。5.2.3.3分区基准面高度依据分区地形起伏和飞行安全条件等确定分区基准面高度,具体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中的A.1。5.2.4航线设计5.2.4.1设计原则a)航线一般沿测区长轴方向,或综合考虑地貌条件、工作效率、气象条件和具体工作需要等因素而定,或者沿地理南北、东西方向飞行;b)旁向重叠度一般不低于30%,在陡靖山区、高大建筑物密集的城镇地区、海岛、道路、管线、河流等摄区航摄时,旁向重叠度设计宜适当加大:框幅式高光谱成像仪航向重叠度般不低于65%。具体应根据测区地形情况和飞行条件选择;c)位于测区边缘的首末航线应设计在测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cl)每条
14、航线首尾应超出数据采集区域至少一个航线间距的长度。5.2.4.2飞行速度计算飞行速度(地速)根据高光谱成像仪扫描周期和地面分辨率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中的A.2。5.2.4.3飞行高度计算飞行富度(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根据5.2.2所确定的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成像仪的瞬时视场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中的A.3。5.2.4.4设计内容航线设计内容包括:a)测区代号;b)分区编号;c)航线及编号;d)测区角点坐标;e)重要城镇、河流、湖泊;f)国界及禁飞区;g)航线长度。5.2.4.5飞行方案编写、审批根据数据采集任务需要和本方案要求,编写飞行方案,并经委托方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K4空域
15、使用申请查询空域管制区范围,根据工作任务和航线参数计算的结果,依法向空域管理部门申请空域使用。B4飞行前准备5.4.1野外踏勘野外踏勘应开展以下工作:a)应选定基站架设地和飞行器起降场地,初步确定同步观测点。航空飞行器起降场地应远离高压线,周围视野开阔且无高塔、高楼、大树等阻挡物,应远离住宅楼;b)查实研究区是否在禁飞区范围内。5.4.2定标场选择5.4.2.1选择标准在飞行实施前,应根据以下要求选择定标场:a)应选择合格的定标板/布作为定标场;b)定标板/布应具有光谱均匀性;c)定标板/布要均匀、平整,具有良好的朗伯体特性;d)定标场应分别选择反射特性均匀、面积宜不小于当前地面分辨率下5X5
16、个像元的黑板/布、白板/布或灰板/布;白板反射率大于07,白布反射率大于0.5,黑板/布反射率小于0.3,灰板/布反射率介于白板/布与黑板/布之间;e)定标场宜设置在测区内或测区附近的醒目平坦处,宜采用移动定标场来保证每个架次都有对应的定标场。5.4.2.2定标场航线根据定标场位置、地形起伏和飞行效率等,必要时需特别设计定标场航线。5.4.2.3定标场航线要求计算定标场航线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经纬度),应保证航线经过定标场。5.4.3仪器安装与检查高光谱成像仪安装与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a)安装前确保飞行器电源电量充足,能够持续稳定供电,电流、电压满足设备正常工作需要;b)按照仪器设备操作手册
17、正确安装高光谱成像仪、自稳云台、IMU、GNSS等所有部件;c)检查高光谱成像仪镜头视野是否正常,记录镜头安装的方向;检查电缆连接是否正确;d)安装完毕,对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查仪器设备运行、数据记录和存储是否正常;C)按照GB/T27920测量设备的GNSS偏心分量并录入飞行记录表;f)起飞前再次检查高光谱成像仪及其它设备状态,确保仪器设备正常工作;g)高光谱成像仪每次拆卸安装,或设备各部件相对关系发生改变后,均应重新进行检校:h)检查完成后填写检查记录表(见附录B中的表B.1)。5.4.4基站布设基站性能应符合5.1.4要求。基站的布设和测量应符合GB/T27919-2011的规定。5.4
18、.5其他准备起飞前,应按飞行设计方案要求上传航线设计图、设置好飞行参数。其中积分时间应通过数据试采集进行确定。6数据获取61基本要求6.1.1 飞行环境要求飞行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a)天气晴朗、光照良好、无云且风力较小,太阳光辐射强度大于等于5000lux,能见度大于15km,风力不宜大于5级;b)太阳高度角应大于30,以10点到15点为宜;地物主体为水域时以9点到11点,14点到15点为宜。6.1.2 飞行质量要求飞行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旁向重叠度一般不小于15%,最小不得小于8%o框幅式高光谱成像仪航向重叠度一般不小于60%,最小不得小于53%;b)航线弯曲度小于等于3%,应不影响成果
19、几何校正精度;c)航线飞行俯仰角小于等于3。,且不大于自稳云台的可调整角度范围;d)航线飞行横滚角小于等于6。;e)飞行上升、下降的速率小于等于10m/s;f)航线内航高变化不应超过相对航高的5乐分区内实际航高不应超过设计航高的5乳g)进入航线飞行过程中,飞行地速应按照GB/T27920执行;h)摄区边界覆盖应按照GB/T27920执行;i)测区范围内数据采集不完整或有漏洞,应补飞;原始数据图像不清晰,图像亮度有过曝和或者过暗的现象,应重飞;单航带云和阴影面积大于5%,应重飞;数据采集中出现的相对漏洞和绝对漏洞均应及时补摄,应采用前一次航摄飞行的高光谱成像仪补摄,补摄航线的两端应超出漏洞之外两
20、个扫描带宽的长度;定标场不合格时,应重飞;j)每次飞行结束,应填写航摄飞行记录表,航摄飞行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B中的表B.3。飞行记录表要求清晰、准确、完整,内容齐全,参数设置与飞行设计一致,飞行航迹数据满足飞行方案设计要求。6.1.3 高光谱数据获取要求高光谱数据获取应满足以下要求:a)每日作业任务开始前需填写飞行任务书,格式见附录B中的表B.2,并由数据采集现场负责人向飞行员(领航员或操作员)详细说明当日飞行任务,双方签字确认;b)起飞前数据采集根据无人机定位设备的需要,在起飞前静止状态下采集定位数据;c)数据采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监测航迹、航高、航速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监测气象条件(云量、能
21、见度),填写飞行记录表(见附录B中的表B.3)o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重飞,重飞按原设计要求进行;d)每架次数据采集应进行定标场航线的飞行,以获取定标场光谱数据;e)飞行结束后,根据无人机定位设备的需要,在静止状态下收集满足定位要求的数据后,及时备份数据。C地面GNSS基站数据获取使用地面GNSS基站数据做后差分计算时,飞行前半小时应打开地面基站,在卫星导航定位基站搜索卫星成功后,采用静态测量模式记录数据。飞行结束半小时后停止记录,关闭地面基站,导出基站数据并备份。h?地面定标场光谱测量地面定标场光谱数据应满足以下条件:a)飞行测量过程中,应采用地物波谱仪进行地面定标场或同步航线地面光谱测
22、量;b)明暗地物或黑白布辐射定标场的同步或准同步地面光谱测量,测点应均匀分布于定标场,每一定标场地光谱测量不少于30个测点;c)同步或准同步航线地面光谱测量的采集路线应兼顾飞行路线条件与地面地物条件,每条航线围内至少一个地面光谱采集点,每个采集点的纯净地物面积应不小于3X3像元;d)测量过程中应记录地面定标场所在的位置和对应的架次及航带;e)地物采集避免房屋建筑、树木等遮挡,同一地物采集光谱不少于5条:f)采集同步地物光谱应填写飞行同步地物波谱采集记录表,表格样式见附录C中的表C.1。AA地物光谱测量地物光谱测量应满足以下条件:a)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进行飞行区内定标板/布以及典型地物的光谱数据
23、采集;b)地物光谱测量应避免房屋建筑、树木等遮挡,每个采集点的纯净地物面积应不小于3X3像元,同一地物采集光谱不少于3条;c)光谱测量同时应进行坐标测量和现场拍照;d)采集地物光谱应填写地物光谱采集记录表,表格样式见附录C中表C.2。64原始数据质量检查6.5.1飞行质量检查飞行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检查飞行记录中的参数设置与飞行设计的一致性;b)飞行航迹数据与飞行方案设计航迹的一致性;c)对每架次的惯导定位数据进行完整性、准确性检查。6.5.2高光谱原始数据质量检查高光谱原始数据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测区范围内数据采集完整性,如有漏洞,漏洞面积占比应不大于1%;b)原始数据影像清
24、晰度、影像亮度不存在过饱和或过暗的现象;c)统计各条带的云量、阴影的百分比情况,单航带云和阴影面积应小于5%;d)图像重建波谱与经重采样后的同名地物实测地物光谱或标准光谱库光谱相似度不低于80%,典型吸收特征的位置光谱漂移小于光谱分辨率;e)不同条带之间应有较好的光谱一致性,消除光照等因素带来的影响;f)波长在660nm处的信噪比应大于400,波长在2120nm处的信噪比应大于100,信噪比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D。6.5.3其他检查其他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应检查基站数据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检查记录中的参数设置与设计的一致性;b)对质量不合格航带应及时补飞或重飞。7数据预处理71光谱校正1
25、 .1.1辐射亮度转换根据传感器定标参数,将经过初步处理的机载高光谱数据DN值转换为辐射亮度值,公式为:SRij=DNijXgij(1)式中:SRij为波段i的第j个像元辐亮度值;ON”为波段i的第j个像元灰度值,该值经过校正(去除暗电流、内部散射、帧转换损失、电子偏置);治为定标的波段i的第j个像元校正参数。2 .1.2光谱重建对经过辐射亮度转换的机载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重建,生成反射率数据。反射率计算可采用经验线性模型法或改进型经验线性模型法,具体计算公式参见附录Eo7 )几何校正8 .2.1几何粗校正a)将机上定位与姿态测量数据与地面卫星导航定位基站数据或其它数据结合差分处理,生成影像几何
26、校正所需要的空间定位与姿态测量文件,文件应包含以下信息:时间、经度、纬度、高程、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b)进行坐标投影转换,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投影坐标;c)根据空间定位与姿态测量文件,将辐射亮度转换或反射光谱重建后的数据赋予坐标信息,进行几何畸变的粗校正处理。如果工作区地形富度差大于飞行高度的1/10,需要结合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正射校正,消除地形因素的影响。9 .2.2几何精校正在几何粗校正的基础上,利用采集的控制点对所有航带进行几何精校正。10 1条带拼接处理a)拼接的条带应具有相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且在同一坐标系下;b)同地物在相邻条带间的光谱差异小,保证拼接后的影像反差一致;c)
27、条带拼接后形成的镶嵌影像上同名点几何位置应对齐。11 4预处理质量检查a)几何粗校正后,影像中的地物目标没有严重的变形和缺失,几何中误差小于6个像元。如不符合需要重新进行几何粗校正;b)几何精校正后,影像中的地物目标没有严重的变形和缺失,几何中误差小于3个像元。如不符合需要重新进行几何精校正;c)在每条航线选取应不少于3种地物的检查点,获取检查点的光谱反射率曲线,与实测地面光谱或光谱库中的标准光谱进行对比,要求二者光谱曲线形态和变化趋势一致、谱带位置和谱带特征无明显变异。如不符合需要重新计算光谱反射率。8数据产品分级与质量检查fi1数据产品分级数据产品分级见表2。表2数据产品分级表产品分级产品
28、名称产品说明0级原始数据产品未经任何处理的飞行原始数据,辅助数据。1级系统辐射校正产品经系统辐射校正的数据。2级系统几何校正产品经系统辐射校正、系统几何校正和投影变换的数据。A,数据产品质量检查12 2.1总则采用自检和同行业专家抽检两种方式进行质量检查,自检率100%,抽检率不得低于30%,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修正,检查完成后填写数据产品质量检查报告。8.2.2各级数据产品质量检查方法8.2.2.10级产品目视检查原始数据图像是否清晰、完整,获取图像直方图,目视检查图像直方图是否正常。在每条航线选取10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检查点,获取检查点的光谱曲线,目视检查光谱曲线是否连续、平滑;统计每条
29、航线云和阴影的面积,检查数据日志信息是否完整。8.2.2.21级产品目视检查图像是否清晰,获取图像的宜方图,目视检查图像直方图是否正常。在每条航线选取10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检查点,获取检查点的光谱曲线,目视检查光谱曲线是否连续、平滑。8.2.2.32级产品在每条航线选取10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检查点,获取检查点的光谱曲线,目视检查光谱曲线是否连续、平滑。8.2.3各级数据产品质量要求8.2.3.10级产品合格产品为预览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图像清晰、亮度正常;光谱曲线连续、平滑;云和阴影面积应小于5%,没有出现漏洞;数据日志信息完整、准确。如以上内容有不符合项为不合格产品,需要进行重飞。8.2.3.21级
30、产品合格产品为图像清晰完整,图像的光谱和直方图处于正常合理的范围。如以上内容有不符合项为不合格产品,需要重新进行系统辐射校正。8.2.3.32级产品合格产品为图像清Mi完整,图像的光谱和直方图处于正常合理的范围;单条带图像中的地物目标没有严重的变形和缺失。如以上内容有不符合项为不合格产品,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几何校正。9成果整理与移交Q1成果整理成果整理的内容应包括:a)符合质量要求的原始数据、辅助数据和分级数据产品:b)飞行方案(包括航线敷设图、航空飞行主要技术参数表);c)飞行记录;d)检查记录;e)产品清单。Q)斐料移交移交的资料应包括:a)原始数据、辅助数据和分级数据产品;b)标明飞行方向
31、、起止影像扫描线编号的航线示意图(参见附录F);c)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d)飞行记录表(参见附录B中的表B.3);e)航摄资料移交书(参见附录G);f)其它有关资料。附录A(资料性)航摄常用计算公式A.1摄影分区基准面高程A.1.1摄影分区基准面高程是将分区个别突出最高点与最低点舍去不计外,使分区内高点平均高程与低点平均高程面积各占一半的平均高程平面。A.1.2采用DEM设计时,摄影分区基准面高程计算公式%i=l式中:力基摄影分区基准面高程,单位为米(m);九一一分区内DEM格网点的高程值,单位为米(In);n一一分区内DEM格网点数。A.1.3在地形图上选择高程点计算分区平均平面高程公式。A
32、.1.3.1在平原和地形高差不大的平缓地区,用下式计算:式中:某一一摄影分区基准面高程,单位为米(m);%分区内最高高程,单位为米(In);坡低一一分区内最低高程,单位为米(m)。A.1.3.2在丘陵和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用下式计算:九高平均+力低平均式中:%平均一一分区内高点平均高程,单位为米(m);低平均一分区内低点平均高程,单位为米(m),A.2飞行地速式中:GS地速,单位为米/秒(m/s);GSD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m);CT一一高光谱成像仪扫描周期,单位为秒(s)。A.3航高fGSD式中:H摄影航高,单位为米(Dl);f一一镜头焦距,单位为毫米(mm);a像元尺寸,单位为亳米(mm
33、);GSD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m)。A.4航线间隔d=ZT(I-分)式中:%像片上的航线间隔宽度,单位为亳米(mm);Dy实地上的航线间隔宽度,单位为米(In);1.y像幅宽度,单位为毫米(mm):四一一像片旁向重叠度(以百分比表示);f一一焦距,单位为亳米(mm);H摄影航高,单位为米(m)。A.5航线弯曲度(A. 10)E=1(X)%L式中:E航线方曲度,%;4扫描线中心点偏离航线首末扫描线中心点连线的最大距离,单位为毫米(mm);1.一一航线首末像主点连线的长度,单位为亳米(mm)附录B(资料性)飞行测量记录表表B.1仪器检查记录表测区号:工作日期:年月日架次号:检查项目状态备注供电系
34、统电源供电电压伏器备况查仪准情检短波红外相机镜头打开口封闭可见光相机镜头打开口封闭数据收录电脑网线完好口破损GPS定位设备主天线插头口插紧口脱落从天线插头口插紧口脱落备电态查设加状检短波红外相机状态正常口异常可见光相机状态正常口异常惯导设备状态正常口异常稳定云台状态正常口异常数据收录电脑系统启动正常口异常量束测结数据拷贝情况VNIR已拷贝未拷贝SWIR己拷贝未拷贝POS口已拷贝未拷贝IMU已拷贝未拷贝仪器电源状态已关口未关镜头盖已关口未关系统防水、防火等措施已做未做检查人:审核人:表B.2飞行任务书起降坪位置架次号飞行路线示意图航线公里飞行时长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任务:注意事项:测区名称:飞行
35、日期:日任务编制者:接收任务者:项目负责人:年月表B.3航摄飞行记录表机组日期从时分到时金摄区名称摄区代号航摄分区地面分辨率绝对航高摄影方向航线条数地形地貌飞行器型号飞行器编号导航仪航摄仪型号航摄仪编号焦距mm基站名偏心分量m:v/m:Gj/m:天气状况水平能见度垂直能见度操控手地面站人员摄影测量员机械师航线飞行示意图备注:填表人:送片人:接片人:附录C(资料性)地面作业记录表表C.1飞行同步地物波谱采集记录表测区名称:起飞时间:着陆时间:日期:天气情况:能见度:温度:操作员:记录员:审核人点号记录时间坐标位置地物名称波谱文件名照片编号备注XYZ表C.2地物光谱采集记录表日期:天气:温度:风力
36、:能见度:设备型号:仪器平台:波长范围:视场角:标定日期:操作员:记录员:预处理人:审核人:采样编号文件名观测时间I出、名称坐标位置测量方式描述照片编号XYZ高度次数方向附录D(资料性)航带原编数据信噪比分别对航带波长为660nm、750nm、1100nm、1310nm、1640nm、2120nm几个波段进行信噪比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SNR=-(D.1)SDM=LaNDNi(D.2)NJTSD=QEWN(D.3)式中:SNR信噪比:M灰度平均值;SD灰度的标准差;DNi一一第i个像元的灰度值;N样本数量。附录E(斐料性)反射率计算方法E.1经验线性模型法本方法适用于以下工况:天气晴朗,万里无
37、云,在同一天内完成航拍作业。该模型是假定地面辐射亮度与反射率之间呈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回归每个波段的记录值和实际测量值,得到一个线性增益系数和偏差值,从而校正其它值。成像光谱仪探测器获得的信号与反射率的换算关系如下:Dn=KR+b(E.1)式中:”一一波段上给定像元的辐射亮度值;R一该像元所对应的地面目标的反射率值;K影响值的倍增项,如大气透过率与仪器因子;b一一加性因子,如大气程辐射和传感器的零响应。E.2改进型经验线性模型法本方法适用于以下工况:天气晴朗,连续多天航摄作业。本方法在前述经验线性模型法的基础上,增加固定的地面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匹配出的地面实时观测光谱数据和筛选出的同步航
38、线地面光谱数据,建立航空高光谱辐射亮度值与反射率之间的线性模型。附录F(资料性)航线示意图099第8条014第1条图F.1面状摄区附录G(资料性)航摄资料移交书航摄资料移交书应包括航摄任务说明、航摄面积统计表和航摄资料统计表。具体格式和内容如下:根据XXXX年XX月XX日合同执行XX摄区航空摄影任务,完成航摄面积及移交资料(见表G.1、表G.2)。表G.1航摄面积统计表地区类别完成航摄面积(km2)地面分辨率(m)影像类型像幅旁向重登备注表G.2航摄资料统计表项目规格单位份数数量备注航摄影像套航线示意图张附电子文档相机检校参数报告张附电子文档航摄技术设计书本附电子文档航摄资料移交书本附电子文档航摄飞行记录本附电子文档航摄军区批文套附电子文档其他以上经甲、乙双方代表确认,并核实清点无误。接收单位(章)交出单位(章)验收代表交出代表接收代表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参考文献1 GB/T39612-2020低空数字航摄与数据处理规范2 CH/T3005-2021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3 DB32/T4123-2021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规程4 DB43/T1496-20181:5001:10001:2000基础数据数字航空摄影规范5 DD2014-14机载成像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技术规程6 DD2014-13岩矿波谱测试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