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49333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07.040CCSA77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CHTXXXXXXXX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Specificationforlarge-scalemappingbasedonObliquephotography3Dmodel(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准备工作46 空三及建模57 三维测图88 质量控制139 成果整理及上交14,Z,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2、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绘分技术委员会(SAC/TC230/SC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四川中水成勘院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引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建立的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具有纹理丰富、真实、视觉效果好、坐标精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市政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与传统测图比较,倾斜实景三

3、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的方式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和人为误差,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精度。作为一种新型测图方式,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已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为了适应当前测绘生产技术要求和发展水平,有必要制定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本文规定了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进行地物地貌要素的采集方法、采集精度、采集内容、外业调绘和检查方式等内容,规范了实景三维模型几何精度、纹理精度、地面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适用于利用倾斜航空摄影测量建立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幅数字线划图生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测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测

4、绘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的作业流程、技术要求及成果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进行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

5、258.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比例尺GB/T2323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7919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27920.1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3(X)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CH/T3007.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1部分: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9008.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3 术语和定义下列

6、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倾斜航空摄影ObIiqUeaerialphotography采用飞行平台搭载多视角倾斜摄影相机,贴近地物从垂直和倾斜的不同视角同步进行的航空摄影。3.2像控点photocontrolpoint位于影像特定位置和特定目标上,具有成图坐标系中坐标信息的,用于解算影像定向参数的测量控制点。采用外业实地测量获得点位三维坐标信息的像控点称为外业像控点;在空中三角测量过程中,用于解算影像定向参数布设在必要位置和必要数量的像控点称为基本定向点;用于检查成果正确性的像控点称为检查点(本规范中是指用于检查空中三角测量精度的像控点和其他测量控制点)。3.3连接点tiepoint能够构

7、建相邻立体模型或相邻影像之间连接关系的同名影像目标点。CH/TXXXXX-20XX3. 4数字航空影像定向参数OrientatiOnparametersofaerialdigitalimages描述数字航空影像在成图坐标系中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框幅式数字航空影像定向参数以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来表达。影像的内方位元素是确定摄影中心与影像相对位置的参数,由像主点坐标偏移值和航摄相机焦距组成;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是确定摄影中心与影像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的参数,由三个线元素(摄影中心在成图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和三个欧拉角元素(影像面在摄影瞬间的空中姿态)组成。4. 5光束法区域网平差bundlebloc

8、kadjustment以中心投影共线方程式作为平差的基础方程,以一幅影像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平差的基本单元,通过各个光线束在空间的旋转和平移,使区域网内各模型之间的公共光线实现最佳交会,并使用最小二乘方法使整个区域最佳地纳入到已知的控制点坐标系中去的区域网平差方法。5. 6实景三维模型real3DmodeI基于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形成地物几何结构,并映射纹理的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场景。6. 7库数据database分层组织的以点、线、面为基本单元的空间地理图形数据。7. 8制图数据CartograPhiCdata按图式表达、经过图廓整饰、具有符号和注记、可直接打印成图的数字线划图数

9、据。4总则4. 1空间参考平面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图投影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成图需要使用专业设计书中规定的平面坐标系、高程基准、投影和分带方式。4.2 影像控制资料用于倾斜摄影空中三角测量的像片控制资料的要求如下:a)外业像控点精度、测量要求及成果应符合CHZT3006的规定;b)像片控制点连线应完全覆盖成图区域,在四周和内部均匀分布,且全部布设为平高点。重点控制测图区域的角和边,在区域网凸角和凹角转折处进行布设。像片控制点的点间跨度应结合成图比例尺和下视影像地面分辨率共同确定,在满足每四幅图至少一个像控点的情况

10、下,根据分辨率适当调整。当有高精度IMU/GNSS辅助航摄时,像控点跨度可放宽至2倍;c)航摄分区分界处应布设像控点,布设的像控拐点应能同时控制各航摄分区,并尽可能公用。当遇到像主点、标准点位落水,水滨和岛屿地区,航摄漏洞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正常情况布设像控点时,视具体情况以满足空中三角测量和测图要求为原则布设控制点,最大限度控制测绘面积;d)像片控制点宜选在像片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点位在各倾斜影像上清晰可读,易于判读刺点和测量,宜选在交角良好(30150)的线状地物交叉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地面标志线的角点、像片上影像小于6义6像素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应是高程起伏较小、常年相对固定且易于准确定位和

11、量测的地方;e)测区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像控点目标或者找到的像控点目标分布不均匀时,航摄前应铺设地面标志。农村地区尽量采用布标摄影;f)在提供像片控制点测量坐标时,同步提供记录详细量测位置的对应像控点点位信息表。4.3 倾斜数码航空摄影资料4. 3.1基本要求航空摄影资料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a)当采用数码航摄仪航空摄影时,航摄资料应符合GB/T27920.1的相关要求;b)当采用IMU/GNSS辅助航空摄影时,航摄资料应符合GB/T27919的相关要求;c)下视影像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均不应小于70%,城区等建筑物较密或较高时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需增加至75%-90%;d)按照测图范围,航线外

12、扩距离不应小于相对航高。8. 3.2航空影像航空影像应满足以下要求:a)多光谱影像辐射分辨率不应小于24bit,饱和度等级不小于IO级,色彩还原真实准确,不失真,无偏色,影像之间色调基本一致:b)影像上不应有云、云影、烟、大面积反光、污点等缺陷;影像应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色调柔和;应能辨认出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下视影像能够建立清晰的立体模型;c)倾斜航空影像下视地面分辨率应满足成图精度的要求,按照成图比例尺的不同,影像地面分辨率应优于表1中规定的指标。表1航空影像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成图比例尺地面分辨率1:5000.041:10000.071:20000.10注:1:500地籍图

13、倾斜航空影像下视地面分辨率应优于0.016米。4.4空中三角测量资料空中三角测量资料可直接收集已有加密成果,也可基于倾斜航空摄影资料和像片控制资料进行加密获取,但均应满足以下要求:表2加密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中误差单位为米成图比例尺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5000.150.150.210.210.1130.21(0.113)0.2630.3751:10000.30.30.4130.4130.21(0.113)0.2630.3750.751:20000.60.60.8250.8250.21(0.113)0.2630.60.9注1:表中加括号

14、处为0.5米等高距的高程中误差:注2: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沙漠、戈壁、沼泽、森林等)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可放宽至L5倍,但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规定;注3:1:500成图,平地、丘陵地加密点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不能满足表2规定的精度时,应采用平高全野外控制布点;1:1000与1:2000成图,加密点平地高程中误差不能满足表2规定的精度时,应采用高程全野外控制布点。CH/TXXXXX-20XXa)倾斜摄影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包含影像及其对应的相机参数和外方位元素,以空中三角测量平差区域网为单位进行组织,宜存储为XmI格式;b)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以区域网平差后加密点的精度来衡量,加密点对最近野外控制

15、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加密点中误差采用检查点(多余像片控制点,不参与平差)的中误差进行估算。4. 5DLG成果要求5. 5.1位置精度数字线划图成果位置精度的要求如下:a)数字线划图中图廓点、公里网、像控点的坐标值符合理论值或己测坐标值;b)图上地物点、高程注记点、等高线对邻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3的规定。表3数字线划图平面位置精度和高程精度单位为米精度类型比例尺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面位置中误差1:5000.30.30.40.41:10000.60.60.80.81:20001.21.21.61.6地物或高程点高程中误差1:50

16、00.20.4(0.2)0.50.71:10000.4(0.2)0.50.71.51:20000.4(0.2)0.51.21.5等高线高程中误差1:5000.250.5(0.25)0.71.01:10000.5(0.25)0.71.02.01:20000.5(0.25)0.71.52.0注1: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的森林、沙漠、戈壁、沼泽等)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按相应地形类别放宽0.5倍,高山地的高程中误差不宜再放宽。注2:最大允许误差为两倍中误差。注3:表中加括号处,括号前为1米等高距的高程中误差,括号里为0.5米等高距的高程中误差。6. 5.2成果要求数字线划图成果的要求如下:a)数字

17、线划图分幅与编号按照GBZT13989的规定执行,表示内容及方式见GBZT20257.1中相关规定;b)分类代码、数据分层及其名称、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内容等相关定义应符合GB“20258.1的规定;c)基本等高距、逻辑一致性、现势性、完整性、表征质量、元数据等应符合CH/T9008.1的规定;d)数字线划图的存储格式宜满足应用需求,一般为图形数据库格式。5准备工作5.1 资料收集5.1.1 影像控制资料收集的影像控制资料包括测区基础控制测量和像片控制测量的全部成果资料及技术设计、总结文CH/TXXXXX-2()XX档等相关资料。5.1.2 倾斜航空摄影资料收集的航空摄影资料主要包括:a)数码

18、航摄仪获取的影像数据;b)测区航摄略图,包括航摄分区划分、航线分布、图幅分幅;c)测区像片索引图、航摄分区航线、中心点结合图;d)航摄仪鉴定表;e)辅助航摄资料,包括摄站点坐标、像片姿态参数、GPS数据等相关的数据或资料;f)航摄质量验收报告;g)其他有关资料。7. 2资料分析7.1.1 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查看控制测量成果验收报告以及技术设计书,分析控制测量的基本情况,包括像片控制点的数量、分布、目标点位情况等。5. 2.2倾斜航空摄影资料查看成果验收报告,分析航摄资料的基本情况,包括航摄单位、航摄时间、航摄飞行记录表、航空摄影鉴定表、飞行航高、分区范围、影像重叠度、航摄覆盖率等,并检查以下内容

19、:a)摄影质量:摄影质量是否满足4.3.2中的规定;b)飞行质量:下视影像地面分辨率、像片重叠、航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差、影像覆盖情况是否满足4.3.1要求;c)航摄仪鉴定资料:航摄仪的焦距、畸变差、像素大小、像幅尺寸是否完整、可靠,航摄日期是否满足航摄仪鉴定日期431的规定;d)数码航摄仪获取的影像:影像数据色彩是否满足431、4.3.2的规定;e)辅助航摄资料:摄站点坐标、像片姿态参数、IMU检验参数、GPS数据等是否完整,精度是否满足4.3.1的规定;摄站点坐标采用的坐标系统、分析摄站点坐标、像片姿态参数使用的方法及可供使用的程度。6. 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下:a)项目设计或

20、专业设计中涉及空中三角测量时,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特殊情况不能达到时应明确说明原因,并通过项目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b)项目设计书、专业设计书的编写要求及主要内容应符合CH/T1004的要求。7. 空三及建模7.1 空中三角测量7.1.1 测量方法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分为GNS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IMU/GNSS或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两种。当航空摄影时仅利用GNSS设备获取了摄站点三维坐标信息时,可采用GNS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当航空摄影时利用机载IMU和GNSS设备或POS系统(定位定向系统)同时获取了摄站点三维坐标信息和影像姿态参数时,可采用IMU/GNSS或POS辅助空中三角

21、测量方法。7.1.2 作业流程倾斜航空摄影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流程见图K图I倾斜航空摄影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流程图7.1.3 构建平差区域网区域网根据航摄分区、像片控制点分布以及地形条件等情况灵活划分,允许不同航摄分区、不同地面分辨率的航空影像组成一个平差区域网,但同一个平差区域网内的下视影像地面分辨率差异不应大于1.5倍。7.1.4 连接点量测空中三角测量连接点量测的要求如下:a)连接点采用影像自动匹配方法获取,宜均匀分布于模型内和相邻模型重叠区内;b)除区域网边缘外,每个模型内影像自动匹配的连接点数量应大于30个。当影像自动匹配的连接点分布不均匀或数量不足时,应采用人工量测方式进行补充;c)人工加

22、点时,连接点距离影像边缘不应小于15个像素。7.1.5 像控点量测参照像控点点之记将像控点量测至相应影像目标上。7.1.6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倾斜摄影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平差的要求如下:a)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时对连接点、像控点、检查点进行物方粗差点检测,对检测出的粗差点进行剔除或修测,直到残差满足要求;b)利用影像自动匹配方法获取的连接点像点残差中误差不大于0.7个像素,最大残差不大于2个像素;像控点和由人工判读/量测的连接点像点残差中误差不大于1个像素,最大残差不大于3个像素;特殊资料或特别困难地区可按以上规定放宽至L5倍执行;c)区域网平差计算结束后,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区域网间公共点较

23、差的最大限值不大于表4的规定;d)区域网平差计算检查合格后,输出畸变差改正后影像及影像定向参数。表4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公共点较差最大限值单位为米成图比例尺点别平面位置限差高程限差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500基本定向点0.1130.1130.1580.1580.0850.158(0.085)0.1970.281检查点0.150.150.210.210.1130.21(0.113)0.2630.375公共点0.30.30.420.420.2260.42(0.226)0.5260.751:1000基本定向点0.2250.2250.310.310.158(0.085)0

24、.1970.2810.563检查点0.30.30.4130.4130.21(0.113)0.2630.3750.75公共点0.60.60.8250.8250.42(0.226)0.5260.751.51:2000基本定向点0.450.450.6190.6190.158(0.085)0.1970.450.675检查点0.60.60.8250.8250.21(0.113)0.2630.60.9公共点1.21.21.651.650.42(0.226)0.5261.21.8注1:表中限差取值原则为:基本定向点残差限值约为加密点中误差的075倍,检查点误差限值约为加密点中误差的1倍,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限

25、值约为加密点中误差的2倍;注2:表中加括号处为0.5米等高距的精度要求:注3: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沙漠、戈壁、沼泽、森林等)的平面和高程限值均可放宽至L5倍,应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规定。7.1.7 区域网接边利用相邻区域网间的公共像片控制点或同名连接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接边,其平面和高程较差应满足6.1.6中规定的公共点较差限值要求。6.2实景三维模型生产6.2.1作业流程实景三维模型生产作业流程见图2o/倾斜航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成果II-,J密集点云匹配,TIN网构建纹理自动映射模型修饰1:质量检查(实景三维模型成果)图2实景三维模型生产作业流程图CH/TXXXXX-20XX6. 2.2

26、模型生产基于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模型重建生产要求如下:a)设置合适的切块原点和模型原点,进行正方形切块,保证模型无抖动,构建覆盖测图范围的实景三维模型;b)用于大比例尺测图的实景三维模型平面位置精度和高程精度应优于表5的规定;表5实景三维模型平面位置精度和高程精度单位为米精度类型比例尺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面位置中误差1:5000.250.250.340.341:10000.50.50.690.691:20001.01.01.381.38高程中误差1:5000.170.34(0.17)0.430.61:100()0.34(0.17)0.430.61.31:20000.34(0.17)0.

27、431.01.3注1: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水域、玻璃、植被、遮挡严重等)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按相应地形类别放宽0.5倍。注2:表中加括号处,括号前为1米等高距的模型高程中误差,括号里为0.5米等高距的模型高程中误差。C)模型质量需满足测图要求,对几何结构缺失严重,影响测图精度的个别区域进行修饰;(J)模型格式为通用数据格式,整体结构完整,纹理清晰,与实际环境保持一致;e)数据成果主要包括实景三维模型以及对应的含模型原点的坐标信息文件;f)根据需要,基于实景三维模型成果或空中三角测量成果,生成真正射影像。7三维测图7.1 资料收集收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a)带坐标的实景三维模型;b)畸变差

28、改正后的单片影像数据;c)全数字空中三角成果;d)已有像控点数据。7. 2资料分析对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对于影响后续生产的问题应及时处理:a)分析影像资料是否满足需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b)根据控制点资料检查实景三维模型精度,分析实景三维模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c)查看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包括坐标系、成果文件是否完整齐全、数据格式是否满足要求、精度报告等。7. 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主要要求如下:a)技术设计根据需要可与控制测量、空中三角测量合并或独立编写;b)技术设计应根据项目总体要求、资料分析结果等编写;c)技术设计应满足本标准规定技术指标和要求,不能达到时应说明原因并明确处理措施:d

29、)技术设计的编写要求及主要内容应符合CH/T1004的规定。7.4作业流程测制数字线划图作业方法依据外业调绘与内业测图的顺序,为“内、外、内”法,即先在内业环境中利用立体模型、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采集地物地貌要素,制作调绘底图;然后外业实地核实调查相关要素的正确合理性;最后通过内业编辑的方式制作数字线划图入库和制图成果。图3三维测图作业流程图7.5等高线采集根据测区地形地貌概况,结合所设计的技术路线,采用下视影像恢复立体模型采集等高线、基于实景三维模型采集等高线或利用数字表面模型滤波生成等高线三种等高线采集方法。7.5.1下视影像恢复立体模型采集基于倾斜摄影的下视影像,根据重叠度情况抽稀后

30、,恢复立体模型采集等高线,要求如下:a)下视影像恢复立体模型时,应基于预处理后影像和区域网平差成果,根据全数字测图软件功能按步骤恢复立体模型。模型的定向精度应符合CHZT3007.1中5.1的要求:b)基于立体模型采集等高线,在模型重叠区域应保证等高线完全接边。7. 5.2基于实景三维模型采集基于实景三维模型,裸眼采集等高线的要求如下:a)在实景三维模型上,按照设计要求等高距,锁定高程值依次采集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等地貌曲线;c)使用拟合曲线而非折线方式采集,线上的采样点应贴合到地面无变形处,在地形复杂区域加密采样点,使曲线与实际地貌套合。林地需估计平均树高,将采样点改算到地面。8. 5.3

31、滤波方式生成等高线基于点云数据或数字表面模型,生产数字高程模型后,转换生产等高线的要求如下:a)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生成数字表面模型,并滤除高于地面的建筑物、植被等要素,或者基于点云数据经过去噪、分类、滤波等操作,生产数字高程模型,其精度应符合本规范4.5.1中等高线高程中误差的要求;b)由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等高线,部分区域需进行内插、光滑、抽稀与编辑处理,保证其形态与实际地貌保持一致,走势自然。CH/TXXXXX-20XX9. 6.1基本要求数字线划图要素采集的基本要求如下:a)对能够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上准确判读的地物、地貌要素,应尽量采集;对因模型损坏或精度不满足要求的要素,应恢复立体模

32、型补充采集;对不能准确判读或无法采集的要素(如隐蔽地区)应做出标记,由外业调绘确定或进行实地补测;b)对于仅要求平面位置的二维要素,可使用真正射影像作为采集的数据源;c)地物地貌采集应无错漏、不移位、无变形,要素采集的平面位置精度和高程精度应符合本规范4.5.1中地物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的要求;d)所有要素的采集应符合空间地理数据的要求,连续、贯通的地物不应中断。点状地物采集定位点,线状要素采集中心线或定位线,面状要素采集外围轮廓线并闭合有向点和有向线的方向应正确。10. 6.2要素采集要求按照图式规范,除等高线以外的各类地物地貌要素采集要求如下:a)要素采集包含GB/T20257.1规

33、定的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等地物地貌要素的空间坐标、属性和几何信息;b)无宽度的线状地物按地物中心采集,如栅栏、铁丝网、篱笆、活树篱笆等。凡依比例尺的独立地物(如烟囱、水塔、纪念碑、塑像、宝塔、微波传递塔等),应测绘其范围线,中心配置相应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时,符号定位点在图上与地物中心点应一致;c)要素采集宜优先采集居民地、道路、水系,再采集其他要素。测量控制点按其真实坐标值直接录入点要素,境界由已有矢量数据直接转换为线要素或面要素;d)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上采集水系及其附属设施。河流、湖泊、水库等按模型的水域范围采集,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

34、河流、沟渠宜采集为单线,对模型异常的区域,应在立体模型上采集或外业调绘补充;e)在实景三维模型上采集房屋、围墙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切准墙面采集边线,消除房檐。正形房屋优先采集长边,异形房屋采集边线后相交产生房角点。房屋附属设施如阳台、檐廊、柱廊等按实际情况准确表示;f)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上采集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公路与其他双线道路应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采集,桥梁、隧道、隔离带等附属设施表示与道路的关系正确。路灯、艺术景观灯、路标、交通信号灯等采集地物底部中心。路堤、路堑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符号的方向正确。模型表现缺失或正射影像模糊的附属设施,应恢复立体模型补充采集;g)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

35、影像上采集铁塔、电杆等管线要素,依比例尺的范围表达准确,单点表示的定位点位于地物的几何中心,对于模型或影像上不清晰的应在立体模型下补充采集;h)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上采集田填、陡坎、斜坡等地貌要素,正确反应地貌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在实景三维模型上采集高程点,高程点应量测在无遮挡且模型无变形的裸露地表上,首选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如山顶、鞍部、谷底等处),密度为图上IoOCnl2(以成图比例尺计)内520个;i)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上采集地类界。当存在树冠等枝叶的干扰时,采集时翻转实景三维模型,保证土地等地物的完整合理;j)利用实景三维模型和真正射影像采集的要素,与资料源的相对精度应

36、满足: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优于4.5.1中DLG成果地物位置精度的0.5倍,对于地物遮挡严重区域可放宽至1.5倍。7. 6.3要素采集数据整理以要素重要程度及地域特点,对采集要素按照用图需求进行取舍与整理,要求如下:a)建筑物、构筑物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5mm时可综合表示,临时性地物可舍去;b)河流、水渠等水系及附属构筑物按实际位置和形状准确表示,水系应标记水流方向,渠道系统应表示完整:CH/TXXXXX-2()XXC)各级道路应完整相互连接成网状表示,通过关系正确。山区、人烟稀少以及偏僻地区的小路应详尽表示,水运航行标志和通航情况应正确表示;d)地上管线应准确反映实地点位、走向特征和管线类别

37、,当直线部分的支架线杆或附属设施密集时,可适当取舍;e)坡、坎较密或较短时,应根据图面负载情况适当取舍;D量注干渠、水坝、大型冲沟、路堤等重要地物地貌的比高,其数值精确到0.1米。在实景三维模型和立体模型中量注困难时,由外业量注确定;g)数据按作业范围连续采集,不同作业单元间完成预接边,再按标准图幅范围进行数据裁切;h)制作电子或纸质调绘工作底图,要素的符号、颜色和注记设置应以方便调绘人员准确判读为原则;i)采集数据和调绘工作底图应先经过检查再提供调绘使用。7.7外业调绘与补测7.7.1外业调绘根据图式规范,结合内业标注情况,进行外业调绘,具体要求如下:a)收集调绘资料,制定调绘计划,选定调绘

38、线路,熟悉测区特点,组织安排调绘人员;b)调绘应走到、看到、问到、绘准,做到判读准确、描绘清楚,各种符号运用恰当、注记准确无误;c)调绘应与要素采集、数据编辑保持有效衔接,及时沟通处理,保证上下工序间地物要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d)结合实景三维模型进行房屋层数和结构、道路铺面材料、池塘使用类型、植被和土质覆盖类型等要素属性室内判读调绘;e)实地核查已有数据的符合性,对错、漏要素进行修改和补充,对航摄后拆除地物做好标记。重点对内业标注的疑问处进行实地量测及核查;f)调绘以航摄时影像所能反映出的地物为准,对于摄影后新增的一般地物可不补调;g)调绘时属性值应标注在调绘底图商,或记录在要素属性表中,并在

39、图面予以注记;h)相邻调绘范围之间应接边,并确保调绘范围覆盖测区;i)房屋调绘以墙基为准,对内业标注需要房檐改正和遮挡特征的部分,现场实测距离和位置,并在调绘底图上注明;j)补调要素属性、注记以及地理名称,补调的地物内容符号要表示正确、清楚易读,名称性质的文字注记端正;k)图名应选择图幅内最有代表性的居民地名称,同一测区内图名不能有重复,当图幅内无居民地时,也可选用其他地理名称。7.7.2外业补测外业实地补测实景三维模型和立体模型无法采集的要素,以及因航摄时相而新增或变化的重要地物地貌要素。补测精度满足本规范451中的相应要求。7.8数据编辑7.8.1基本要求数字线划图数据编辑的基本要求如下:

40、a)依据采集成果,叠加等高线数据,结合外业调绘成果进行要素数据的图形修编,录入属性信息,并进行接边;b)按照要素取舍原则对数据进行编辑,做到不失真、主次有别、层次分明,重要地物要素正确突出表示;c)等高线与水域、陡坎、房屋等关系应合理;d)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等级、位置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当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应以较高一级境界符号表示;e)编辑形成库数据后,配置符号、注记进行符号化处理及图廓整饰,形成制图数据。7.8.2库数据编辑要求数字线划图库数据(非符号化数据)编辑的要求如下:a)全面检查和修改各类定位错误、拓扑错误、图层错误、属性错误,确保要素表达全面,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正确;b)库数

41、据要求图面清晰、易读,要素编码、分层、符号、颜色和线型应符合GB/T20258.1及GB/T20257.1的规定,所有地形图要素的编辑应符合空间地理数据的要求;c)要素的几何类型、数据层、属性表和拓扑关系应正确;d)线要素光滑,严格相接,相交处形成实交节点,不得有多余悬挂、自相交和重复要素;e)双线河、房屋、植被、道路等依比例尺地物构面表示,面要素之间拓扑关系正确;f)高程点、等高线宜加赋高程值属性,区分首曲线和计曲线,且不应存在异常高程值;g)数据编辑时,应保证数据成果空间参考和投影信息的正确性。图内没有要素的层,应建立相应的空层和属性项。7.8.3制图数据编辑要求数字线划图制图数据(符号化

42、数据)编辑的要求如下:a)制图数据一般直接从库数据转换得到,需要对不符合图式要求的部分注记和符号进行编辑、调整和处理;b)制图数据中各种地物定位点或定位线位置应准确,各类要素的制图表达、符号和注记应符合GB/T20257.1的规定,图面应清晰易读,符号、注记密度合理配置;c)符号冲突和注记压盖时,应突出表示主要要素符号,移动、共线或取舍次要符号和注记,处理时要保持图形和符号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且不能影响地物判读;d)注记与符号冲突时,应移动注记,减少注记对符号压盖的影响程度;e)两种及以上地物相重叠或立体交叉时,按投影原则下层地物被上层地物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地物保持完整;f)除允许符号交叉和

43、结合表示外,各要素符号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应小于0.3mm;g)点状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他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间隔0.3mm,以保持独立符号的完整性;h)房屋、铁路、公路等建筑物或构筑物,需按实际位置准确绘出,路堤、陡坎、地类界等其他地物要素与其相距较近导致符号压盖时,移动、中断或共线其他要素符号,并保持相互位置关系正确;i)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道路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衔接处,应留0.2mm间隔;j)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通信线可不连接,但应绘出连线方向;统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中主要的线路,但各种线路走向应连贯,线类要分明;

44、k)水涯线与陡坎重合时,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时,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D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双线渠、水库、池塘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当等高线的坡向不能判别时,应加绘示坡线;m)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时,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时,将地类界移位03mm绘出。地类界范围内的植被符号均匀配置。n)文字注记要使所表示的地物能明确判读,字头朝北;对于道路河流名称,可随线状弯曲的方向排列,名字侧边或底边,应垂直或平行于线状物体;高程点注记一般位于点的右方,距离点位0.5mm,等高线注记字头应指向山顶或

45、高地;o)图廓整饰应符合GB/T20257.1的规定。7.8.4数据接边数字线划图各分幅或分块数据之间均应进行接边处理,具体要求如下:a)同期成图同比例尺图幅间要素应完全接边,数据连续无缝隙;不同比例尺图幅接边时,同一要素低精度图幅往高精度图幅对齐;b)不同时期成图只对未变化要素进行接边;c)接边时要素表示合理,连续过渡,平滑自然,几何形状无异常,如道路、等高线、输电线路、管道等不应再接边处出现转折点;d)同一要素在相邻图幅的位置、属性、关系正确一致;e)制图数据要保持符号图形形状特征的正确性,图形过渡自然,避免生硬。7.9相关文件制作相关文件制作包括:a)制作元数据,内容包括数据源、产品归属、空间参考系、数据质量、图幅接边等信息;b)其他相关文件制作,如补充要素的描述,数据文件存放结构形式说明、图层说明,数据使用所需要的软硬件要求以及附属资料等。8质量控制8.1基本要求数字线划图成果质量检查的基本要求如下:a)技术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b)作业员分阶段进行全数自查或互检;c)成果质量应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各级检查工作独立进行,不能省略或代替;d)数字线划图成果的位置精度可利用实景三维模型或真正射影像进行套合检查,也可利用高精度成果(含野外实测检查点)或空中三角测量成果中的备查点进行检测;e)根据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