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57859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二篇)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团员和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实引领服务联系工作,不断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凝聚青春力量。一、坚持为党育人,筑牢各族青年民族团结思想根基团区委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工作主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坚持听党话、感党恩

2、、跟党走,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一是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线上+线下”进一步创新丰富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学习形式。一年来,积极发挥“星火宣讲团”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史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理论宣讲*次。利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教育,丰富学习形式,面向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截至目前已完成*期学习,累计学习人次*万人次。二是团属宣传提质增效。积极发挥团属新媒体作用,在公众号新开设“二十大精神天天学”“书香润青春”“心灵树洞”等专题,拓宽线上服务内容,今年累计发布

3、公众号*篇,浏览量突破*万人次。扩大共青团工作宣传力度。一年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等国家级媒体发稿*篇,省级媒体发稿*篇,市级媒体发稿*篇。三是榜样典型示范带动。一年来,团区委始终强化示范带动,积极宣传典型榜样,发挥先进典型引领,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开展“线上宣传+线下宣讲”活动,创新“红领巾小小寻访员寻访身边的青年榜样力量”,畅通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截至目前选树集体和个人全国荣誉*个,省级荣誉*个、市级荣誉*。二、坚持贴近青年,畅通各族青年成长路径团*区委坚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少年的原则,不断创新服务困境青少年的方式方法,努力解决服务对象实际困难,改善家庭生活环境,促进其健康

4、成长和全面发展,切实增强各族青少年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紧贴青年,引领带动更有效。为引领带动广大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增长见识、提升才干,开展2023年度青年阅读暨首届“书香润青春奋斗正当时”活动,自7月份开始,每月一读书主题,每月一活动形式,现已开展了“国学知识竞赛”“诗词大会”“好书分享会”“好书推荐”等四个系列活动,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动力,获得智力支持,让阅读成为青年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青年人文环境。二是需求为向,服务青年更高效。创新探索在创业社区新建“创业社区青年服务站”*处,搭建“青年会客厅”,今年以来,“青听”活动已开展3场,同*余名青少年面对面促膝长谈,收到意见

5、建议*余条。完善自习室、绘画室、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等各类功能室,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娱乐场所。紧紧为绕青年需求,搭建“青学堂一青联盟-青成长-青健康-青公益-青创业-青声音”七彩阶梯服务体系,每大类细分为*小类服务,围绕红色教育、青年社团、青年健康、青年创业就业等各类贴近青年人的需求开展活动。围绕青年日常需求,打造“约吗”服务项目。联合区人社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司法局、区检察院、区金融机构等部门共同设计实施,青年可到社区青年服务站进行一站式咨询和面对面预约办理,将创业就业、法律咨询、金融支持政策等青年服务项目送到青年家门口,服务青少年100余名。三是融合力量,综合帮扶更有力。团区委出台“小橘灯”

6、助残接力计划实施方案联合民政、残联等多方力量聚焦我区残障儿童实际困难和需求,以帮扶残障、孤独症儿童为突破口,针对我区*名残障、孤独症儿童因需治策,其中*名儿童已与志愿者进行结对。积极拓宽社会化资源筹措渠道,为*名贫困儿童争取助学金和物资*余万元,争取足球*个等物资。三、坚持凝聚青年,展现青春担当作为团*区委积极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参与“创文”“创卫”工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城乡社区,积极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充分展现广大团员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担当作为,彰显青春风米。一是积极搭建好青年志愿服务平台。为进一步做强志愿队伍发展后台,搭建志愿服务舞台,拓展志愿风采

7、展示平台,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成立“*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内成员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该组织成立3年来,累计吸纳会员*名,开展志愿活动*场次,服务时长1200小时。二是做好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围绕“四个一”开展社区活动,以争创省级城市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和全国青春社区实施点为契机,研究探索社区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青鹰还巢”和“青鹰行动”,探索团属+团组织共建新模式,联合鹰城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爱心协会,以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多彩假期”“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做好“青”字号品牌培育工作。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开展“寸

8、草心爱老敬老”“鹰城青少年励志先锋行动”“与爱童行陪伴计划”“青鹰行动”“助梦鹰城公益林”等公益项目,以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巡河护河”“助力创城”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志愿汇签到时长活动时长上万小时。近年来“鹰城青年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鹰城青少年励志先锋行动”被评为“河北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市志愿服务创新项目”“河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青鹰行动”“助梦鹰城公益林”“与爱童行”项目被评为“*市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思想铸魂,打造“学习圈”,上好“团结课”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

9、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学习教育,积极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引导各族团员和青年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牢固树立体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抓系列活动,打造“社交圈”,搭建“连心桥”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作用,切实履行思想政治引领主体责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3、抓先进典型,打造“榜样圈”,铸牢“同心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表彰工作中为民族团结创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情况一、

1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从远古的荒蛮时代演进到今天的现代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勾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脉络。(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从学术史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较早出现于考古学家夏鼐于1962年发表的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他在该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现今全国的少数民族还很多,他们虽和汉族不同,但各兄弟民族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与汉族的祖先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今日大家一

11、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历史演进来看,每一个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的人类群体在其中繁衍发展。中国古代典籍尚书禹贡对中华民族栖息之地有大致描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就是古代先民生存的地域空间,地理单元内的各民族自力更生、互通有无、生息繁衍。正如费孝通所言,“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3。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格局。从秦朝建立统一的王朝一直到清代,我国大一统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两千多年来,各民族

12、之间在文化上兼容并包、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为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奠定了共同的文化、心理、情感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慢慢孕育成长。(二)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间,面对帝国主义和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灾难深重的混乱局面。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日益迫切。危难之际,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结成了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危机不仅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得以唤醒,开始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在五四运动中,逐步觉醒了的中国各民族人民,以强烈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捍卫着中华民族

13、的整体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4,各族人民骨子里的共同体意识极大地迸发出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圾、顽强抗战,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共同对抗一切外来的侵略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鼓舞各族人民的思想动力。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认和彰显。(三)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新中国的名称,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进一步

1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一词反复出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这些都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我国也把中国各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得以明确呈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工作、事业和生活中,中华民族逐步成为团结、统一、强大的民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四)新时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论述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在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出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高度关注。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党和政府夯实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社会心理基础的坚定决心。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至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正式确定下来并写入党章。“铸牢”二字体现出了不可撼动的国家意志,构筑中华民族

16、共有家园,汇聚强大的精神合力,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一)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所谓“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各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价值、社会风俗各具特点。所谓“一体”,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这种一体性,是国家的一体、版图的共有,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17、,在风雨同舟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明确的认同感,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共同体中,“一体”起着凝聚“多元”、把握方向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稳定平衡的前提所在;“多元”起着支撑“一体”、合力前进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力量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lo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共同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旗帜下。(一)进一步

18、增强“五个认同”意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增强“五个认同”意识,一要树立国家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热爱国家、心系国家是自觉情怀,建设国家、保卫国家是神圣使命,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构筑民族团结大厦的核心力量,是爱国主义情怀的真挚表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二要树立民族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每

19、一个民族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紧密相连,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各民族的权利才能保障、发展才能持续,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三要树立文化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四是树立政治观,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都取得重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20、,审时度势,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巨轮奋勇向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繁荣富强的坚强政治保障。五要树立历史观,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谱写了灿烂篇章,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统一和国家稳定,推动中华民族大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三)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切实夯实物质基础,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核

21、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6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通过发展,能够使各族群众在共享祖国繁荣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从温饱到小康,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1年,“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但是,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与全国整体的经济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要夯实均衡发展之基,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区域支持政策,激发民族地

22、区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使各民族都搭上现代化的快车,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才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民族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更加牢固。(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强的制度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制度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

23、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制定并成功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民族法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宪法有关规定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不断完善各族群众联系制度、代表座谈会制度、民族事务协商制度、矛盾纠纷处理制度等具体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确保各族人民真正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共享社会治理和改革发展成果,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进一步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彼此了解和认同。

24、这一系列制度安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首先,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面临诸多复杂局面,这就需要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铸起反渗透、反颠覆的坚强壁垒。党的十九大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全体中华儿女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人心凝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共同应对前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

25、险挑战,才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迸发力量。其次,要从全球视野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融地缘、血缘与精神为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所涵盖的各族人民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大陆,还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世界各地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意识,凝聚起天下华人一家亲的力量,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宽广历史舞台上,智慧充分涌流、力量竞相迸发。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华人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致力的内在目的,只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动与双赢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