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沁园春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沁园春雪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沁园春雪教案2023沁园春雪教案要点:1、分析下阕部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题。2、理解议论抒情相相结合的特点。3、朗读和背诵。4、练习测试。教学内容与步骤:1.进入上阕“概括”界面,复习旧课。2 .全班背诵上阕。.分析下阕:1.老师操作电脑进入下阕的“思考题”界面,显示思考题:思考题内容:1、前两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2、“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相近?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5、“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6、
2、这一部分在表态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五分钟),然后老师停止电脑广播功能,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显示各题的分析及答案,不懂的向老师提出(七分钟)。(有小喇叭符号的,单击它,可播放配音分析)答案要点:1.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2 .其作用与上阕的“望”相近,都有领起下文的作用。3 .“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
3、,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4.不同。对前两者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后者的惋惜之情近于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5,“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2023沁园春雪教案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所写景物雄浑壮丽,所抒胸襟博大宽广。在这首词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词人,一位壮志满怀、豪情万丈的英雄。感情激昂、豪迈,是对学
4、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还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励志熏陶的最佳范本;更是走进毛泽东心灵、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2、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2、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3、理解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是谁?我们眼中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他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
5、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今天就来领略其中的一篇沁园春雪。二、介绍背景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此时,国放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以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走抗日前线。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嫄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课下注释一)三、回顾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
6、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四、听雪,把握基调1、听准重音、停顿、速度、节奏2、读出怎样的气势3、强调字音分(fen)外成吉思汗(hn)还看今朝(zhao)数(shu)风流人物五、读雪,读出气势1、自由读,读准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2、点名读,自由评价(教师先评,学生跟评)3、齐读,注意停顿(投影展示停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
7、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六、看雪,整体感知1、上下阕各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上阕写北方雪景,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阕评历代帝王,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2、上阕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用四个字概括。(长城、黄河、群山和高原。共同之处是雄伟壮丽或雄浑壮阔。)3、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描述一下。4、下阕评论了哪几位帝王?这些帝王在统治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秦皇汉武、唐
8、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共同之处是长于武功短于文治)5、作者认为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七、小结: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八、作业:积累写雪的诗句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2、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齐读课文、温习上节课内容上下阕各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二、赏雪,局部感知(一)、小组内男女分读上阕1、前三句有什么作用?2、哪一个字领起了
9、写景?领起的句子有哪些?3、写景的句子你喜欢哪一句?赏析一下。(小组交流,从修辞、个别动词的使用的角度来答)4、哪几句诗是虚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最后三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山河的赞美)(二)、班级内男女分读下阙1、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2、哪一个字领起了对历代帝王的评论?领起的句子有哪些?怎样理解这个字的含义?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10、。3、作者认为,要成为当今的风流人物,应该具备怎样的才能?请用四个字来概括。(文武兼备或文武双全。“文”指的是文学才华,“武”指的是军事才能。在作者看来,只有即懂军事,又懂文化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时代英雄。4、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要建功立业的自信和报负,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赞美。三、评雪,拓展探究你认为我们今天的风流人物有哪些?那谁又是将来的风流人物呢?四、比较阅读:2023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11、(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2 .过程和方法(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教学策略1.以协作式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
12、读课文感知词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解决问题;b.学生通过竞争式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同桌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调整思路并和全班同学交流。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2、资源准备:教学PPT、拓展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
13、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城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一一沁园春雪。(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1 .学生出示生字词,教师选有代表性的用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教师示范,学生纠正自己的读音
14、,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沁qin莽莽mngmng分外妖烧fenro数风流人物Shti折腰Zh玲思汗han稍逊风骚xunsao还看今朝zhao2 .听第二遍时,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对全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感性上的认识,通过范读给全词定下一个磅礴大气的基调,也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朗读树立一个较好的模仿的范例。)三、读课文,理解词意。(一)学生自由朗读全词,要求读准确、流畅。(二)齐读上阕,感知内容。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学生可能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
15、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太宽泛,不准确。3 .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二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望”字应该好找,但教学不应停留在找出这个领字,教师还是应当适当传授一些有关知识,但应点到即止,不可深究。)4 .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5 .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嫄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是作者视野开阔,但这些景象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说明,这个“望
16、”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分?想象。6 .想象仅限于这几句吗?还有后三句。7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著名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J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哪位同学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这是一个很好的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学生在想象和表达的过程中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也能得到感悟。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能够在此有机融合。)(三)齐读下阕,感知内容。1.祖
17、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惜秦皇汉武射大雕”2 .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相应历史知识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词的内容,也应帮学生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学生历史知识丰富的同时为学生不完善的介绍作补充。)3 .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惜。“只识弯弓射大雕”。4 .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讨论)5 .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
18、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这里不仅指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指治理国家方面)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学生的发言还可能不够深入,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原因,结合时代背景等方法使思考更深入。如:这些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作者惜前人(对前人表示惋惜),就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自信自己必定胜过前人。6 .在下阕中,作者
19、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有,“俱往矣今朝二(当学生的发言或片面或肤浅时,教师不应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同时教给方法,注意引导,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的思维,并在今后的思考中运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7 .由这句话,老师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的毛泽东,在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式,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毛泽东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一一
20、谁主沉浮呢?学生可能直接从注释中照搬“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说具体。“无产阶级及其革命领袖和人民大众”或“当代英雄”。.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江山折腰9 .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承接上文的写景,总结上文,“引无”领起下文,正因为有了这句话,才使这首词的上下阕更加浑然地有机的成为了一个整体。(过渡句的作用应具体分析,避免学生形成只会说空洞的套话的习惯。)四、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第二课时一、用朗读表达对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1.每个人自由朗读课文,为在全班展示读作准备。10 请几名学生
21、朗读,然后自评、他评优点和不足,在纠正读和模仿读中明确朗读要点。11 .小组讨论设计全班分部表演读(轮读)。12 全班交流,确定轮读方案和领读人选。13 全班合作朗读,要求读出豪迈的感情。(通过朗读回忆、巩固上节课对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兴趣,朗读的知识、方法在实践中揣摩、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二、品味、赏析词语。1.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但没有一个“白”,请问作者用了哪些词表达洁白?讨论明确:冰、雪、银、蜡、素2.作者在写景和评论历史人物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简单知识七年级
22、上册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应该不陌生。)写景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动静结合,淳朴净美,意境广阔,气魄宏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驰”:化静为动,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一片。“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失”是“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评论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
23、的激烈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的雕”的“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这首词值得品析的地方很多,从词语开始,是本着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处起步的原则,圈定了词语这个范围,学生思考的方向清晰,可以避免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局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多一些指导,为下一环节的多角度赏析作好思维方法的铺垫。要注意的是,学生不可能说得面面俱到,教师不必强求。)三、多角度赏析这首词除了词语经过千锤百炼,运用得贴切、传神以外,精妙绝伦之处可以说比比皆是的。请你以“沁园春雪
24、妙就妙在一一”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评课文。参考:A.妙就妙在写景变化多端,特色鲜明。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动静结合:山、原一一舞、驰,化静态为动态。纵横结合:写景一一空间;议论一一时间。B.妙就妙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比喻兼对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拟人:红装素裹,欲与天公试比高C.妙就妙在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由于“情”由“景”生,“议”由情“发”,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D.妙就妙在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时间:从秦、汉、唐、宋、元到当代。空间:从
25、千里大地,到万里长空,从长城黄河到雪山高原。E.妙就妙在雄壮豪放的崇高美“千里”、“万里”、“长城”、“大河”、“高山”、“高原”这些高大雄伟的形象衬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豪放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雄壮的情感,衬托现实的“英雄人物”,产生阳刚之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J则雄视千古,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形成彪炳千秋的崇高美。(这一环节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通过相互补充进行全班合作。)四、背诵比赛沁园春雪诗意充沛,有声有色。全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认真朗读品味,会给人留下淳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进行背
26、诵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课文。(当堂背诵,趁热打铁,有利于仍沉浸在词的情感氛围中的学生带着理解和感悟记忆积累,应该比课后背诵效果好。)五、课堂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拼音:沁()分()外妖姨()逊()数()风流人物2、阅读课课文完成下列题目:A、写出采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B、写出词中过渡性的句子:C、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D、词中押韵的字:;韵脚是:。E、“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词的一;“雪”是词的。F、说说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答:-OG、简要的说说这首词的写作特点。答:-O六、结束语朗读诗人领袖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
27、最长一行。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噫亮了东方!七、作业与练习赏析重阳北戴河2023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 理解、积累重要词语 感知词中形象,理解作者思路和全词的主题 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品味凝炼贴切的诗歌语言,领会诗歌意蕴理解诗人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
28、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名师讲析这首词是毛泽东1936年2月在陕西清涧指挥红军准备渡黄河东征时所写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政党谈判,应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的请求,亲笔书写相赠并得以公开发表全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娇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典型地代表了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可谓中国词中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侧重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抓住“望、欲、看”三个动作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融情于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下片用一个“引”字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历代英雄人物,借评古来论今,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宏伟抱负通篇将抒情
29、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交相辉映,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分析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写景、抒情之中也兼议论.而且水乳交融,不能截然分开解答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娇”三句,更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下半片议论,即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
30、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炉,水乳交融,使主题非常鲜明突出,从而收到强烈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总结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注意“服从文体、服从主旨、增强效果”的原则第1课时例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姨”描写的是否诗人所见景致?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作用如何?分析诗人创作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取决于其创作的目的,本词作者写景,既是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又为后文引出历代英雄人物争着为大好的河山奔走操劳,并进而评论他们张本解答这几句是从眼前所见展开的想象,是虚写展现了一个红白交映生辉的景象雪中的景色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晴朗中显得娇艳,借助想象
31、,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气象万千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红日映照下的北国河山比作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一样格外艳丽动人;两种色彩,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青春气息用“分外妖姨”结束上片,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油然生出热爱祖国的情感总结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例2分析这首词的写景、议论与抒情是怎样结合的?1 .沁园春雪选自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本文的体裁是,“沁园春”是,“雪”是2 .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折腰()分外()妖姨()略输。成吉
32、思汗()今朝()3 .根据注音写汉字红zhung()素gub()顿失taotao()原chi0蜡象江山多jido()稍XOno风Sdo()一代天jiao()4.解释下面加点字词惟余莽莽()顿失滔滔()须晴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稍逊风骚()(6)俱往矣()5 .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姨()6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7 .写出两句古诗词中有关“雪”的句子(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北国风光,千里
33、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姨8 .前三句在上片中的作用是怎样的?9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在情态的描写上有什么不同?10 .“望长城内外”一句中的“望”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IL诗人写“山”与“原”时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为什么要赋予静止的“山”和“原”以动态?12 .选文是如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的?13 .选文重在写景,而写景又有实有虚,试作分析例1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分析本词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议论的艺术典范它将本来
34、可能枯燥的议论,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生动可感,耐人寻味解答下片中评论以“惜”字为统领,定下批评的基调,意味非常丰富:“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惜”中寓志,蕴涵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总结采用衬托的手法,以古代帝王来突出当今的英雄人物.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本词语言含蓄、凝练、富于表现力,例2试结合文中具体例句作分析分析诗词是具有浓
35、烈情感的文学样式,但旧体诗词往往受到篇幅、字数等的限制,用词造句极讲究凝练解答此题要领悟诗中的情、诗所描绘的意境,必须进行推敲、品味解答沁园春雪全词仅114个字,却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的抱负其用词的含蓄、凝练可见一斑如,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一一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又如,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惟”字强调了白雪覆盖之广;“顿”字强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总结这首词用词准确、精练,而且形象鲜明,给人很深的印象1.填空(1)词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
36、子是,(2)词中描写作者想象的景物的句子是,(3)上片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4)词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是,(5)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2.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诫他们要文武并重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3.判断正误(1)这首词的上下片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2)“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姨”()(3)“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字()(4)描写群山、高原的两句话中作者
37、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方法()(5)“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6)不论是上片还是下片,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4仿照例句,以物为话题,写句子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仿句:5 .作者描绘雪景,未出现一个“白”字,却有多处突出了“白”,如原驰蜡象”中的“蜡”就有“白色”之意,请再举出两个例子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 .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句中指7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全句表达
38、的感情是8 .下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具体指哪些历史人物?9 .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哪些内容?包含着怎样的感情?10 .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IL如果将“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中的“只”改为“却”字,行不行?为什么?12 .应当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风流人物”?2023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2 .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 .领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立志超越前人。4 .教育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教学过程:导入:由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教师
39、补充:诗歌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想象。语言精练。押大致相同的韵。初读全词:1 .检查预习、正字正音、完成练习PI第一题。2 .听录音(或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音。3 .齐读全词: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色,初步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怀。精读上阕:回答下列问题。1 .上阕可分为几层,每一层的层次意思是什么?2 .找出上阕中的概括描写,具体描写和想象之景的句子。3 .“望长城内外”中的“望”是什么意思?“望”中所见,那些是静景,那些是动景?4 .把静景写成动景的句子是?5 .小结: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风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6 .齐读上阕,体会词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和赞
40、美之情。精读下阕:1.按照学习上阕方法,自己先分层理解,简单分析。7 .师生研讨:分几层、层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8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毛泽东:顾炎武:陆游:范仲淹:9 .含“雪”字的成语。10 写雪的古诗。齐读全词,体会感情及语言特点。闲.总结:附:板书设计2023沁园春雪教案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4、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41、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一、自主学习1、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嫄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政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介绍毛泽东:3、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正音:分姨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4、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
42、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阙:)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二、合作、探究、展示(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置身于毛泽东描绘的冰雪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娇”、“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毛泽东站
43、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二)、学生听录音跟读,小组展示(三)、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I、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
44、白象在奔跑?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四)、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1、提问:下阕可分几层?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