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后感——《我与地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后感——《我与地坛》.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读后感我与地坛我与地坛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所著的一篇哲思抒情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主要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以及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韩少功说过,即使今年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只要有我与地坛,就是文学的丰收年。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自打懵懂间懂得“死亡”这个词的含义,我便对其产生了恐惧。不敢想象在漫长的岁月逝去之后,不再有空气、不再有阳光、不再冷、不再热,甚至丧失了一切思维的虚无会是什么样子。人生而是惧怕死亡的,我想。不懂事的小孩畏惧死亡。懂事的
2、大人害怕死亡,却又不得不装作坦然,一遍又一遍地教育小孩每个人都是要死亡的,与此同时不动声色地宽慰着自己,这没什么可怕的。可即便是再怎么假装毫不在意,死亡也足以使算得上稳重的成年人在面临死别之时痛哭流涕。或许是生命太美好。我们能沐浴阳光,拥抱黑暗,能欣赏星辰大海,也能领略高山河流,能尽情欢笑,也能放声大哭,能品尝甜蜜,也能静味苦涩。我们有不计得失的父母,有亦师亦友的师长,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携手一生的家人。生命实在是命运的恩赐。于是,我们理解魏晋时人大肆炼丹吃药追求长生的的执念,理解其因害怕随时到来的死亡而及时行乐,理解兰亭集序中“死生亦大矣”的哀痛,理解赤壁赋中吾生须臾之哀,理解千百年来人们对
3、于鬼神的敬畏。海德格尔说亡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的消亡,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人的存在就是向死。初读之下,多么可怕。原来我们都在不知不觉间,无限地接近死亡。而人生不过俯仰一世,须臾间今夕早已不是昨日。即使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也无法改变老之将至的命运。而昨日的欢欣、愉悦、精彩、平淡甚至痛苦,都将不复存在。这确乎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于是乎,我们逃避。不去想任何关于死亡的事情,仿佛不许想,它便不存在。当死亡迫近,不得不面对它时,我们慌乱、恐惧、不知所措。于是,各种方法齐上阵,只为延长生命。各类庙宇中对神佛的供奉,甚至对鬼神的
4、敬畏,大抵来源于此。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怕是不屑于这类行为的。生都没有弄明白,去想死的事情干什么呢?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不如好好生活,不去想死亡。这固然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其让未来的死亡影响到现在的心情,还不如专心于当下,只一心好好活着便好。只是,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没有睁大眼睛去直面死亡。但我们终究要直视死亡。直视死亡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人生是有限的,就像一个巨大的沙漏,虽然一时看不到尽头,但它终究会空。更残酷的是这个沙漏,无法被翻转,我们的生命也仅有一次。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意义之所以凸显就在这里。如何才能在这个“只此一次”的人生当中让它过得有意义。如果不
5、考虑“只此一次”,不考虑“人终有一死,又怎么能让它过得有意义?在这种直视之下,每个选择都变得至关重要。因为每分钟都无法被复制,每个选择都有可能是你的最后一个选择。因此,不再把时间浪费在睡梦中,想要唱歌时不再担心会被嘲笑亦不会嘲笑他人,想要去学习乐器时不再担心年纪大而是珍惜每一秒,发生冲突时不再互不让步而是换位思考,更加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想要再见到家人,更加阳光明朗因为即使是不开心,时间也不会因此而停滞。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提前到死中去”。“提前到死中去”不是要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若是连死也不怕,还有什么会难得到我们。正因为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了死,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为明天的一切可能性有所作为,不再选择庸庸碌碌,也不会迷失在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次要的事情中无法自拔。人生苦短,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不枉此生。不向死,何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