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提升产业论证和监管工作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立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提升产业论证和监管工作机制.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建立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提升产业论证和监管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施创新驱动,加速“1+4+N”产业体系打造,形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推进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空间要素保障助推新制造业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印发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审批操作细则的通知、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工作指引(2021年修订部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存量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产业论证和监管工作机制。一、适用范围本机制适用于存量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和改造提升的产业论证和监管工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转型不转“姓”,严格产业论证。存量
2、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应以新制造业产业为核心,围绕“1+4+N”产业赛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制造业、传承经典产业,以及对应总部、研发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等为主。(二)坚持“产”字当先,提升准入条件。提高存量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率,须以改造提升后的产出、贡献为目标导向,强化指标要求,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产值(或营收)、税收和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指标的起步标准按照同片区或周边出让工业用地的8折核计,其他指标不低于产业门类标准。周边无出让的区域或地块可实行“一事一议”,一般税收指标不低于64万元/亩/年。(S)坚持鼓励规范并行,完善动态监管。鼓励企业盘活低效利用土地资源,加
3、大改造提升支持力度,同时完善产业论证和考核管理等前后置流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三、工作流程(一)产业论证1、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提升项目产权单位研究明确改造提升项目的产业定位、相关指标,编制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向属地街道、管委会提出申请;2、属地街道、管委会初步审核,并提出增补准入指标、招商引资等相应条件要求,报送区发改经信局;3、区发改经信局组织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投促局、规划资源拱墅分局、生态环境拱壁分局等部门召开产业论证会议,并明确产业、指标和履约协议相关内容;4、区发改经信局将项目和论证情况报请产业、招商、城建等条线区政府分管领导复核;5、区发改经信局报送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4、6、规划条件变更取得规划资源部门审批同意后,产权单位与属地街道、管委会签订产业履约监管协议。(二)验收考核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年产值、单位能耗增加值指标由区发改经信局主管评价,亩均年税收指标由区财政局主管评价,单位排放增加值指标由生态环境拱壁分局主管评价,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指标由区科技局主管评价。1、竣工投用3年内,项目单位应向属地街道、管委会提出验收考核申请;2、属地街道、管委会负责材料初审并出具审查意见;3、项目单位将各达产指标相关考核材料报送主管评价部门审查;4、区发改经信局组织各部门召开产业考核验收会议,审查履约协议完成情况;5、区发改经信局审查情况报请产业、招商、城建等
5、条线区政府分管领导复核;6、报送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S)动态监管1、由各属地街道、管委会负责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每年编制履约监管实施情况;2、区发改经信局组织各部门召开履约监管实施情况审查会议,形成全区履约监管实施情况报告;3、实施情况报告报送区政府常务会议。四、组织管理(一)区发改经信局牵头产业论证和考核监管工作,做好市、区两级部门和属地对接,严格把控产业准入门槛,加大项目产出提升力度,推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二)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准入条件和指标验收工作,细化指导产业指标定制、项目开发建设,有效推动产业精准导入。(S)属地街道、管委会负责项目全程监管工作,在存量用地开发建设基础上,重点把握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要件,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