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7392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素书分享和心得范文2023-2023年度(精选5篇)素书分享和心得篇1素书中不仅包含治国安邦的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它帮助。“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成就了不世之功。只可惜历史记住了张良,记住了刘邦,记住了大汉王朝,却把素书弄之脑后,以至于强良逝后几百年人们不知素书为何物。如今我们能一睹其风采,还得感谢晋朝的那个盗掘张良基的盗墓城。珍惜这灭之不易的因缘,让我们细细品味素书的奥妙所在,你将受益无穷。素书的作者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但含义却很深邃,其学说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他知道秦朝就要灭亡,汉朝即将兴起

2、,因此把素书传给了张良,让他替天行道,帮助刘邦灭秦兴汉。张良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秦始皇为一统天下而灭韩,张良为报灭国之仇,于公元前218年组织一干人马密谋刺杀秦始皇。但由于计划不胄仓促行事,整个行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秦始皇毫发无损,张良却被迫远走他乡,亡命天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给年轻的张良大致地勾勒出性格的”轮廓:血气方刚、做事冲动、有勇无谋。显而易见,以他此时的品性和做事能力,很难成就一番真正的伟业。转机就在张良沦落到一个叫下邳的地方时出现了。具体的过程到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当时的张良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场合遇到了一个老人。经过了种种苛刻的考验,老人认定张良“孺子可教矣”,遂收其

3、为徒,将一卷帛书交予其手,并另行交代:读此书者可为帝王者师,十三年后你再到济北的谷城山下找我(“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三年,子求:我与济北谷城山下”)。这本书正是素书。西汉谋略家张良的智蒙书,此书: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寿;用之治国,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听以此书著者黄石公说:读此书可为帝王师矣。素书分享和心得篇2素书中不仅包含治国安邦的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它帮助。“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成就了不世之功。只可惜历史记住了张良,记住了刘邦,记住了大汉王朝,却把素书弄之脑后,以至于强良逝后几百年人们不知素书为何物。如今我们能一睹其风采,还得感谢

4、晋朝的那个盗掘张良基的盗墓城。珍惜这灭之不易的因缘,让我们细细品味素书的奥妙所在,你将受益无穷。素书的作者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但含义却很深邃,其学说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他知道秦朝就要灭亡,汉朝即将兴起,因此把素书传给了张良,让他替天行道,帮助刘邦灭秦兴汉。张良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秦始皇为一统天下而灭韩,张良为报灭国之仇,于公元前218年组织一干人马密谋刺杀秦始皇。但由于计划不胄仓促行事,整个行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秦始皇毫发无损,张良却被迫远走他乡,亡命天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给年轻的张良大致地勾勒出性格的轮廓:

5、血气方刚、做事冲动、有勇无谋。显而易见,以他此时的品性和做事能力,很难成就一番真正的伟业。转机就在张良沦落到一个叫下邳的地方时出现了。具体的过程到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当时的张良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场合遇到了一个老人。经过了种种苛刻的考验,老人认定张良“孺子可教矣”,遂收其为徒,将一卷帛书交予其手,并另行交代:读此书者可为帝王者师,十三年后你再到济北的谷城山下找我。这本书正是素书。书中颇为注重道德二字。道乃天地万物运行、变化之规律,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小而随机,因正反而动,相互作用而成;大而有规律有趋势,万物恒生恒灭,必有盛有衰,成长与消亡如水向下之必然,人必趋利,或趋大利或趋小利,大

6、利既广义的利,善良正义骨气皆大利也。能够领悟万物之道,就是有大智慧,如庖丁之解牛,游刃有余,无往不胜。德就是尽量满足别人的欲望,使人遂其志,遂其愿。德是一种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构成的基石,以至可以说是社会的灵魂与全部;社会是一种合作形式,也是以合作为目的,而德就告诉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要与别人合作,要帮助别的成员实现他的愿望,而反过来,别的成员也会帮助你实现愿望,德就是这种约束,也被每个成员默认遵守,于是在这个由德所组成的组织里,谁越能满足别人的需要谁就越被认可。有小德者,就是能帮助某些人实现欲望,有大德者,就是能帮助很多人实现欲望。反过来,没有社会也就无所谓德了。道德乃根本,无枝叶便成枯树,还

7、得需要“法”作为甘露,方可长出绿叶,吸收天地精华,成帝王之业。“法”有以下几点。1、“不慎而始,而祸其终二明代张瀚在松窗梦语里的一段记录:张瀚任御史时,有一次,他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给张瀚讲了一则乘轿见闻:某一天他乘轿进城办事,不巧下了雨。而其中的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他开始时小心翼翼的寻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鞋To王廷相最后总结说:“处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样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现在有多少人不小心犯了错误而后养成了习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人定胜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

8、的。人们听惯了上面口号式的总结,认为只要努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可是事实证明,这是人们的一相情愿。现在的口号应该改为“顺应自然”,而不是战胜它、逆转它。3、人对待模糊的自然。什么是自然?老子曰:“自然而然”,也就是没有外力影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人们对待自然的概念非常矛盾,即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时常把自己放置在自然之外,甚至于将自己看成一个能影响自然的外力。4、什么是真正的学问。清醒的头脑、足够的学识和阅历、平日里细心观察和思考、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的实践,“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把世间的事物都能通过本质看实质,并以此来指导人生实践。“世事洞明皆学问,认清练达是文章。5、要经受起

9、挫折的打击,学会用势。守得云开见明月,终得梅花扑鼻香。经历过一些挫折,真正的贤能之人终有出头之日。适当的把握时机,适时掌握主动权,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要旨。做好一件事情,客观条件极其有限,但只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善于动脑,主观能力自然会发挥到极致。6、真诚的做人,诚信是成大事的根本,真诚的做人,就算暂时吃一些亏,但日后必然回带来丰硕的回报J付出桃李,回报琼浆”只要你是个真诚的人,你的人生就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只要你真诚,就会很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并且能够与他人愉快的合作。诚信无价。虽然一时的坦诚可能会损失眼前的利益,但换来的却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信任,收获的

10、是长远的利益。但有的人却不这样想,他们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很好的发展机会。7、可以犯错误但不要犯同样的错误。8、下决心的过程。人们有时会很自然的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们有时也会毫无根据的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的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的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9、物质追求和享受。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离不开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所以在今天,我们追求个人利益是合乎道德的。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对利益追求的权利,即不损人利己。但是,从个人修养来说,淡漠的物质欲望仍然是很推崇的。一个

11、脱离了庸俗趣味的人,一个有崇高理想和高雅志趣的人,对于物质享受都看得很淡。10、辩证的看待生活。生活有美好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不能因为生活的残酷就去否定生活的美好,也不能因为生活的美好而不正视生活的残酷。11、俭,德之共也。俭朴的生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质。升华俭朴的人具有顽强的意志,能经受得住艰苦的磨练,胸怀开阔。无心于考虑物质生活,更不会受钱财的诱惑。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有仁慈、正直的朋友相伴左右,他们可以使你在逆境中得到帮助。13、人们对人才的偏见。“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长中之短,不知人之短中之长J焦躁的现代人连了解你一些的时间都没有吗?学历只能

12、证明一个人过去受教育的程度,并不能说明他就学识渊博,也不能因此就认定他能力非凡。学历和能力之间不一定成正比,有学历不一定就有能力,学历低也不一定能力低。“合适的就是最好的”。14、小人祸害别人的几种方法:栽诬:把自己的过失转嫁给别人,诬陷他人。造怨:假借其人怨恨,挑其与他人矛盾,借刀杀人。沐患:伪造某人之阴谋,挑起人主的猜忌,谓其隐患而加害之。买毁:用金钱来收买敌人,使其诋毁上级领导,然后进行反间计。阴陷:暗地教人写匿名信,罗列罪状,揭露当权者及其至亲,以激起当权者的愤怒,然后旁敲侧击,嫁祸于竞争对手。15、对付小人的方法:先不得罪他们、保持距离、小心说话。等时机成熟讲其铲除。16、淡泊明志,

13、不以物移。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保证Q17、做事。做事不要太张扬,假如张扬,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别人一等,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嫉妒,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回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想法。18、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有才是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19、明智:明辨是非,看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本质,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20、吉莫吉于知足,苦默苦于多愿。人在心理必须追求一个平衡,欲望过少缺乏动力,欲望过多心烦意乱,把握你的心,不要让多余的不着边际的欲心扰乱你生命的脚步。21、贪图私利是人的本性,避害趋利,是人

14、的本能。人的自私本性决定了人的行为,大多数人所做所为都必然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22、正确的看待法律,不要有抵触情绪。法是统一天下人行动的准绳,是维护社会公正和安定的工具。23、管理人的最终目的:”是把事情做好二2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25、有恩于人,也不要有什么优越感,更不要时刻盘算着怎么让人回报。人类的天性是容易忘记感激别人。26、人们对比对象的改变使自己更加痛苦。过去,一般人的生活标准只以邻居家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但现在许多消费者把一些他们并不认识的陌生人当作攀比对很。一个人试图与比其自身所属的经济阶层更高的人群相比时,他便很可能会被消费债务缠身而无法自拔。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物质上的

15、充足代替不了精神上的空虚。27、要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的人,不考虑琐碎。28、识人:认识评定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人的许多外在的情感都是装出来的,尤其是当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时,人心更是难测。所以必须深入观察,真正看透一个人的内心,谨防误识、误交、误用。暂时难以看清的,不妨冷淡处之。29、人人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需要,如生存、稳定的收入、被人接受、希望别人尊敬、渴望成功等。无论在哪个领域,金钱是冲锋在第一线的人的最根本的需求之一。30、人的差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气质、性格类型都不同,导致想法和做法都会有差异。31、刘备临死时教导他儿子的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

16、毋以恶小而为之。”32、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相信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子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J大家都讨厌的人或事,不要轻易相信,必须自己考察后做判断;大家都认为好的人或事,也不要随从,还要自己观察后做定论。33、”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J34、了解一个人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做事方法和途径,考察他的爱好。这样,这个人的品质还怎么能隐藏得了呢?35、彼此间的不满可以消除在开诚布公的交流之中。36、更正失败的人走,自己难免失败;向成功的人靠拢,自己也会逐步取得成功。一定要学会与比自己更成功的

17、人合作,他们能带给你的,除了有形的帮助外,更有一些无形的影响力。正是因为成功人士的能力较强,社交圈子大,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资源。因此,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可巧妙的借用他们的人际关系,这也是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其作用还不仅仅是财富所涵盖的。37、“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J39、人生在世,立身为本,处世为用。立身要以仁德为根基,处事要以谋为手段。以仁德为出发点,同时又善于运用权谋,有了机遇,可保成功;如若时运不至,亦可谋身自保。40、两个人心中想着一样的东西,争执在所难免。世上的问题多起于争。文人证明名,商人争利,勇士争功,艺人争能,强者争胜。争并不是坏

18、事,能促使人向上,促进事业的发展。但争要合乎规矩,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干损人利己的事。反过来说:不争不抢无患无忧。41、子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J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升华,自己的心灵也被他们照亮。对朋友不要求全责备,自己本来就不是完美的,朋友都是双向的。如果人人都要求结交比自己有学问的人为友,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谁也没有朋友。42、成大事者必须得借助外力,要保持和维护长期合作必须要求有双赢的结果。谁也不甘心花费了心血和精力最终

19、却毫无所获,克服同艺相窥,同巧相胜。此书: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寿;用之治国,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听以此书著者黄石公说:读此书可为帝王师矣。素书分享和心得篇3素书中不仅包含治国安邦的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它帮助。“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成就了不世之功。只可惜历史记住了张良,记住了刘邦,记住了大汉王朝,却把素书弄之脑后,以至于强良逝后几百年人们不知素书为何物。如今我们能一睹其风采,还得感谢晋朝的那个盗掘张良基的盗墓城。珍惜这灭之不易的因缘,让我们细细品味素书的奥妙所在,你将受益无穷。素书的作者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

20、,词语虽然简略,但含义却很深邃,其学说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他知道秦朝就要灭亡,汉朝即将兴起,因此把素书传给了张良,让他替天行道,帮助刘邦灭秦兴汉。张良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秦始皇为一统天下而灭韩,张良为报灭国之仇,于公元前218年组织一干人马密谋刺杀秦始皇。但由于计划不胄仓促行事,整个行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秦始皇毫发无损,张良却被迫远走他乡,亡命天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给年轻的张良大致地勾勒出性格的轮廓:血气方刚、做事冲动、有勇无谋。显而易见,以他此时的品性和做事能力,很难成就一番真正的伟业。转机就在张良沦落到一个叫下邳的地方时出现了。具体的过程到现在已经

21、无从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当时的张良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场合遇到了一个老人。经过了种种苛刻的考验,老人认定张良“孺子可教矣”,遂收其为徒,将一卷帛书交予其手,并另行交代:读此书者可为帝王者师,十三年后你再到济北的谷城山下找我(“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三年,子求:我与济北谷城山下这本书正是素书。西汉谋略家张良的智蒙书,此书: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寿;用之治国,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听以此书著者黄石公说:读此书可为帝王师矣。素书分享和心得篇4有一天,爸爸给我了一本名叫素书的书,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智慧之禁果,治人之兵法,成功之操典”的字样。当时看到这15个字我就被这本

22、书吸引了。我觉得这本书里一定讲了不少的“大道理。”所以我决定阅读它,并且背下它。这本书的作家名叫黄石公,他是战国末期的大智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原来是个只知道快意恩仇的江湖之人,公元前218年,他组织一伙人在博浪沙寻机刺杀秦始皇的机会,但最终没有成功,被迫流浪。然而,当张良浪迹到下邳的时候,他意外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就是黄石公。这位老人故意将鞋抛在桥下,让张良帮他捡鞋又穿鞋,最后认定“孺子可教矣”,便把一卷书传给了他,并告诉他:“读书则为王者师矣J这本书就是素书。素书彻底改变了张良,使他从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变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王者之师。他帮助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王

23、朝,化解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的危难之局。素书原文并不长,仅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就是这样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篇的第一句就是:“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J道就是正心,德就是修身,仁就是齐家、义就是治国、礼就是平天下。所谓道,就是人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所谓德,就是指人在生活中的所得。所谓仁,就是友爱。所谓义就是办事时要合时宜,处事要得体,要让别人感觉到舒服。所谓礼,就是尊重别人,要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敬畏之心。从第一句就能看出,这是整个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看出素书讲的就是道与德两个字。读完这本书后,我领悟颇深。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豫定谋。福

24、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惰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这本书所讲述的道理,虽然表现的方式不相同。但是道理却是相同的。这些道理虽然不深奥,但却是无数人经验、智慧的总结。今天的”我们,如果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细节之处。那么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还是管理都可以用的上。这本书正如爸爸说的那样,是一本让我们受益匪浅,值得深入学习的一本好书。素书分享和心得篇5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也要做到修身律己,亲近有仁德的人。素书原始章第一中说:“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意思是所谓仁是指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惠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

25、,有所成就。慈爱施惠恻隐同情是仁爱的具体手段,虽然不刻意去和天下万物亲近,但是天下万物都愿意主动亲近他。就在5月14日的晚上,吃过晚饭以后陪着老妈去百泉快速路上散步,大概八点左右往回走。回来时发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蹲坐在路边哭泣,在她的不远处停着一辆电动车。当时在非机动车道上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但都是默默地看看就走开了,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人来人往却没人搭理。我和老妈从她的身边经过以后,她哭得更厉害To我一边放慢了脚步一边问老妈,她这是咋了呀?撞车了?我们相互看了看,大概走出了五六米的距离,我说:八点多了,一个小姑娘老这样哭也不是办法,肯定遇到难事了!我们回去问问她需要帮助不?于是来到小姑娘身

26、边问她怎么了?为什么哭啊?车坏了吗?问她家在哪里?可是她一直避而不答,哭得更加伤心了?口里说我不想活了!我一看小姑娘情绪这么激动,什么也不说,还有轻生的念头,不行,事态严重,我得赶快报警!老妈在一旁安慰小姑娘,这时也有几个路人过来围观帮忙试图联系她的家人。过了二十多分钟,110警车从由南往北经过,我怕他看不到,从非机动车道上出来站到路边冲警车挥手。由于天色变暗的原因,警车没看到我开走了!又过了十来分钟警车没找到案发地又从北往南折返回来,这次不能再错过了!夜晚钢铁南路车流量特别大,我小心翼翼来到马路的中央,拦停了这辆警车,并把警车引导到非机动车车道上。配合警察做好了现场的笔录。在做笔录的同时,小

27、姑娘的家人也感到了现场,在众人的帮助下,小姑娘终于安全的回到了家。这是我看了看表已经九点一刻,虽然耽误了回家的时间,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我和老妈的帮助下挽救了一个有轻生念头的小姑娘!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有一个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去帮助他人、感激他人,那么人与人就会自然亲近。仁爱的人,总是能充满仁爱之心,将成全别人放在第一位,让周围的的人都能快乐的生活。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仁者,也才是真正的强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如果只为自己着想,那将是做人策略上的巨大失败。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言行举止倘若都能多为他人着想一些,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这不但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大为提高,更能给自己带来人气,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拥戴,令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素书中还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素书就是一部神奇的书,它行文简朴,语言高度锤炼,却蕴涵了极大的智慧,囊括了众多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生活策略。相信我们通过后续的学习,让我们能够对素书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好的指导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我们此生都能做一个上等智慧上等人!素书分享和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