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4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11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26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314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419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1XXX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五个一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走深走实。建强一批党组织,夯实阵地建设基础。通过开展一条主线“塑形铸魂”、双网融合“强基固本”、三个品牌“康续血脉”、四项行动“富民兴边”1234边疆党建建设,引领民族团结纵深发展。一是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罗家坪大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育培训和持续实施
2、“红旗飘飘”工程,让边境地区17700余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得到升华,“塑形铸魂”成效明显;二是构建党建引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乡镇党委一村党委(总支)一村党支部一党员中心户”4级联防联控网格体系两网融合,全县完成网格划分2998个,配备网格长2998名,设立网格党支部620个,实现边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服务辖区群众“一网兜底”;三是创新打造以“感恩”“坚守”“望京”为主题的3个特色党建品牌,红色血脉得以度续和传承;四是实施绿美建设行动、实施人居环境提升整治行动、“产业富镇”行动、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行动,全县1951个村小组绿美建设全部达
3、标,实现了“环境美”、“生活好”、“产业兴”、“边疆稳”的新突破。开展一批主题宣传,搭建“融媒体”+“民族团结”宣传矩阵。一是主抓主流媒体+民族团结。积极承办“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全国民族媒体XXX行”活动,新华社、香港每日电讯、国际商报、中国网、云南政协报、新浪新闻、今日民族杂志社、民族时报、今日头条等10余家媒体记者对XXX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报到。二是创新宣传载体+民族团结。在XXX潮APP、微信等新媒体开设“红色故事我来讲”栏目,推出点燃希望的火种等22期红色故事,制作穷人苦滇南春雷等情景剧、专题片,在“指尖”媒体推广运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宣讲民族团结红色故事。举办一
4、批传统民族文化节日节庆活动,诠释“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是举办好传统节日,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视觉形象深入人心。以举办元旦、春节、端午、元宵、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在县城安平广场、民族文化广场等地举办“感党恩送福进万家”题写春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花山节、“新风新貌新XXX”图片展、“闹元宵猜灯谜”等,用多样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构建民族节日节庆+乡村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3年以来,相继举办苗族“花山节”、壮族“锦壮花饭节”、彝族“火把节”等一系列民族节日节庆文化活动,将民族节日节庆文化活动的举办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以线代
5、面,构建出XXX县十条乡村旅游路线26个旅游点,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平台。2023年1至IO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41.37万人次,旅游收入24.48亿元。打造一批主题教育基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创新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载体。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用好用活民族团结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基地,全面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重培育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截止目前,全县共打造命名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基地5个、主题广场(公园)2个,新孵化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基地1个(茅坪国门),依托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等活动300余场次,铸牢中华民
6、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弘扬好五种伟大精神,奠定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思想根基。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盘活红色资源,编排大型原创史诗话剧春漫边关,讲好李国定发动八寨农民武装暴动创立中共XXX县第一个党支部、对越自卫还击战收复罗家坪大山等红色故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铭记党的恩情,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迅速处置“408”疫情,“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百名民兵轮换支边、千名干部轮流守边、万名群众轮值护边”的“戍边大军”,6.3万边境干部群众“强边一条心、固防一家人”,2400余名医务人员奋战抗疫一线死守边境、守住边境,守住各族人民生命
7、线的抗疫精神。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强边有我、请党放心”的坚强意志扛稳为国守门、为国把关政治责任,凝聚起“国门就是家门、家门就是国门”的守土固边强大共识。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县乡村三级联动,组建200余支1000余人“国门宣讲团”,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红色故事我来讲”等主题,开展讲历史、讲文化、进农村、进校园等“六讲七进”教育活动,不断增进各民族交流融合,让伟大的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把中国结、国旗等“中国红”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边境沿线全面实施“红旗飘飘”活动,各族群众的“爱我中华”和守士固边的意识更加强
8、烈。选树一批典型示范,打造XXX创建新样板。一是创新提炼“守边即守家,界碑就是传家宝,3代人73年16万公里见证XXX精神”“致富感谢共产党,感恩不忘党中央,守边宣誓70载见证XXX坚守”“打造国门文化品牌,创新发展民族文化,边地乐章见证XXX魅力”等8个创新案例,锻造出“国门家门大梁子、民族团结老懂寨、一心向党张家湾、饮水思源凉水井”、“镇守边关、视死如归”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金厂镇以“云岭楷模”熊光泽为代表的“镇守边关、视死如归”“强边有我、请党放心”为代表的边境民族团结示范长廊,深刻诠释边疆各族儿女“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决心和坚守。截至目前,全县共打造命名示范单位4
9、82个、州级示范单位253个、省级示范单位71个,正在申报省级示范单位5个。通过媒体推荐宣传,XXX县在中央电视台大美云南、七彩云南、最美云南选播中崭露头角。各主流媒体、自媒体刊播民族团结进步等各类新闻稿件、视频20000余条,其中被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省级、州级、县级等媒体刊播新闻稿件2000余条。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2近年来,XXX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深入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眼大目标,着力细微处,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10、一、完善“三个机制”,在工作格局上打造升级版一是完善领导机制。XXX市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把示范市创建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成立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部署民族工作,推动民族政策落实落地。XXX市先后召开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推进会、全市民委委员全体会议、民族宗教协调会议,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完善责任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每年对市直机关和旗县市区开展政绩考核,分值占比15%o把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内容,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
11、会议,以政治考察和巡察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印发XXX市委、市政府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X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实施方案测评指标任务分解表xxx市民委委员工作规则,将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各旗县市区和各单位,构建纵横到边的责任体系。三是完善制度机制。XXX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x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四五”发展规划。建立民委委员工作机制、党的民族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评估认定机制、民族法规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机制、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研判处置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
12、了有力制度保障。积极推动创建工作融入城市、乡村、机关事业单位与各行各业均衡发展中。二、坚持“三个深入”,在增进文化认同上打造升级版一是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XXX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体系,利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党校主题班、党史学习教育和各类培训,实现全市“关键少数”和党政机关、统战民委系统和乡村(社区)干部学习研讨“四个全覆盖”。累计开展主题党日11843次,举办培训班47期8537人次。动员各旗县委书记带头撰写落实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署名文章11篇。开展宣讲活动1030多场,受众超过20万人
13、次,开设宣传专栏30个,发布各类报道1万多条。二是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今年实现市、旗县两级同步启动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其间,举办启动仪式11场,现场发放民族政策宣传资料2万份,接受政策咨询200次,张贴横幅、海报1000多条(幅),参加人数2500多人,宣讲100多场,文艺演出40多场。市、旗县两级同步开展微信有奖答题活动,市内外受众达20多万人。各地各部门在门户网站、“三微一端”和文化长廊、公园街区等设置标语,开展主题征文和网络知识竞答活动,吸引各地网民广泛参与。三是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蕴含的历史和精神价值,推动文化创造性转
14、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高度重视民族古籍保护传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对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的指示,出版了蒙汉合璧道德经,开展了全市民族古籍普查摸底和中国少数民族图谱(内蒙古卷)的编纂工作,逐步形成了从市到旗县市区的民族古籍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建立了XXX市民族古籍保护网、民族古籍展阅室,建立民族古籍电子档案,有效推动民族古籍数字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博物馆、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街道、车站等公共场所注重突出铸牢中华民
15、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呈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建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和“红星照耀中国”大型浮雕、中华诗词村、国旗主题展厅、数字国学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展厅),举办了“草原母亲都贵玛”连环画展,编演了草原母亲都贵玛情景居L长城那边是故乡话剧、盛世如你所愿舞蹈,创作了诗语的北方图书诗集、胡服骑射连环画、信念之花红石榴等歌曲。三、突出“三个有力有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打造升级版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有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安装节水灌溉计量设施L7万余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前三年实现全覆盖。18处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处置。扎实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
16、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恢复植被5.5万亩。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与保护修复任务11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23.3%,草原植被盖度37.5%,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环境突出问题有效解决。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6天,“XXX蓝”成为市民生活的“标配”。全市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列入考核的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二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有效。XXX市举全市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10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7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我市加力助推巩
17、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把握“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中心任务,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2021年底,全市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15元,较2020年纯增1231元。今年,我市推进乡村振兴仍然力度不减,目前,11.8亿元“衔接”资金已下达,实施项目241个。三是坚定不移改善民生有力有效。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8719人,登记失业率4.2%,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各类社会救助标准稳步提高,兜牢兜实47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在全区率先推行残疾儿童康复住院按床日付费方式,国家级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获得优秀等次。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009户、棚户区改
18、造7537套,累计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516个12.4万套,1448户危房改造项目竣工,群众的“安居梦”稳步实现。公共服务日益增进。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新建续建幼儿园12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市县疾控机构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四、依托“三大平台”,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打造升级版一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三交”。XXX市顺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新形势,将流动人口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和市民化网格化管理,出台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措施,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签
19、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协议书,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有序流动,帮助解决就业、上学、住房等实际困难。二是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平台,促进“三交”。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创建进社区+党建”模式,推动各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活动,组织“手拉手”“心连心”“党旗照耀石榴红”“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主题活动上千次,逐步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各民族居民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和谐相处。三是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促进“三交”。举办“红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视频暨摄影大赛,在美术馆展出
20、,在XXX市云展播;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排演草原母亲都贵玛情景剧,大力宣传“人民楷模”都贵玛老人的感人故事;察右后旗举办“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活动,讲述身边的“草原上的铁姑娘旭仁花”的故事;集宁区开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号“民族团结进步”公交专线;察右前旗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举办了球类、棋牌比赛,以文化活动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商都县妇联开展“传承优良家风,争当最美家庭”恳谈会,倡导家庭要发挥民族团结作用;各宗教场所开展党的民族政策专题培训,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不断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五、构筑“三道防线”,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上打造升级版一是铸
21、牢基层治理防线。XXX市把民族事务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施以党建为统领,社区、乡镇配备统战委员参与民族宗教基层治理模式,推进风险联排、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建,实施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到”制度,将民族事务治理融入基层治理。二是铸牢依法治理防线。将民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宪法宣传周”“法律便民”系列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全市共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家,设置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治宣传等功能区,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城
22、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牧区半天”的法律服务圈。三是铸牢意识形态防线。加强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加强涉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监测,实现舆论焦点、热点、隐患点排查化解,常态化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网络新生态。对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民族工作的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调解促稳定喜迎二十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和市域社会治理专项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构建民族领域网上网下“同心圆”,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今,XXX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23、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凝聚起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4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47个、市级示范单位280个,6个旗县区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XX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要求,XX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聚焦中心任务、突出重心目标、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落实,经过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嵯峭区、庄浪县等16个县(区)和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
24、示范区示范单位,华亭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丰硕、民族团结事业繁荣发展。一是聚焦强化组织领导聚合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综合组、督导组、宣传组、信息组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创建各项工作。按照“1+4+N”的创建目标体系,围绕“六大工程”“两大行动”制定“1188”创建工作计划,做到“六个纳入”,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主动开展创建工作、共同推动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聚焦深化宣传教育浓氛围。创新宣传方式
25、、活化宣传载体、延伸宣传链条,形成“全景式”宣传教育格局。突出实体宣传阵地建设,打造实体化宣传广场、公园42处,制作宣传展牌1062面、主题灯箱524个,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公交专线9条,布设电子宣传屏580面,印制宣传资料、宣传用品15类10万多份,实现宣传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推动“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动,依托“XX统一战线”“XX民宗”“丝路红石榴”等微信公共号,抖音快手平台,转载政策解读5000余条、刊播公益视频100余条、各类宣传标语1万余条,制作发布图解、海报等1000余幅,编发工作简报165期,拍摄专题宣传片1部,举办文艺惠民巡演、交响音乐会、歌咏比赛、知识竞赛、
26、成就展览、书画交流、专家义诊和微视频展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千余场(次),有效提升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真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聚焦突出示范引领树品牌。秉承“突出时代气息、展现XX特色、促进民族团结”的理念,找准XX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记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民族元素融合点,围绕打造“丝路红石榴XX民族工作品牌,建成宣传街区、示范长廊、主题广场、特色村镇和居民小区共70余处,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地域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路,从机关、学校、乡镇、村(社区)、宗教场所、军(警)营、旅游景点、两新组织等8个方面,
27、全方位打造创建示范点、挖掘创建示范典型383个。积极融入“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联创共建,探索形成“一线五化八同”工作法,培树联创共建示范典型108个。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8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1l个,教育基地9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6个,四是聚焦深化创建内涵促提升。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凝聚团结合力、服务中心大局,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创建形式、深化创建内涵。峪峭区“全力推进八个融合、全面筑牢八个基础”,全力抓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示范点,积极探索散杂居地区开展民族团
28、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路子;华亭市深度挖掘乡话乡音、乡土乡情、乡文乡史中民族团结生动故事,建成砚峡村村级村史馆,创作关山红遍等文艺作品,用文艺精品筑同心,用文创“小物件”凝聚民族“大团结”;泾川县精准施策,分类分层指导城市社区、各级学校、各阶层举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情暖端午粽香溢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灵台县不断巩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持续优化工作思路,采取“四上门”措施,坚持政策上门、帮扶上门、管理上门、服务上门,将创建触角向“基层末梢”进一步延伸,夯实了民族工作基层基础;崇信县坚持以“八进”活动为抓手,把创建工
29、作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培树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党建+民族团结”“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一系列示范典型,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庄浪县紧盯“九大重点产业链”建设,引导民族聚居村大力发展红牛、种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新篇章;静宁县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创融合,打造崇文路民族团结暨文明城市创建“双创”示范一条街等示范点,开展“石榴籽”杯民族团结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五是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强基础。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围
30、绕全市“3659”发展思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和“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通过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社会帮扶等措施,全市9个民族乡、66个贫困村、3.38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认真落实差异化区域支持政策,争取省市各级资金2570万元,在民族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民生项目20多个。明确民宗委委员单位帮扶责任,落实“四到村三到户”的帮扶机制,整合各类资金4亿多元,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通村道路硬化、背街小巷改造等项目,实现所有行政村硬化路、动力电、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
31、享工程全覆盖,民族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六是聚焦加强依法治理稳大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于“法治XX”“平安XX”建设的全过程,制定出台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确保民族事务管理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实施方案,形成多部门合作、多方位保障、多领域推动的工作模式。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山东省、河北省、临夏州等省市州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协议书,构建流出地和流入地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衔接互补、共同
32、负责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行“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模式,把民族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及时掌握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和合理诉求,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活动,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积极防范和纠正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选择性执法和歧视性做法,结合扫黑除恶、综治维稳、禁毒反邪等工作,着力查处侵占少数民族利益的问题,妥善开展清真概念泛化治理,切实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强化网络舆情管控,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4为进一步推动全街道民族团
33、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XXX街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党建引领民族工作协同发展,以“六项措施”为切入点,建强民族团结“主心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机制激活民族团结进步“源动力”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责任机制,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过程、各方面,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各社区通力合作、全街道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依托
34、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协商作用,充分建立辖区党员、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力量齐参与的议事协商格局,及时了解各族群众需求,协商解决了邻里矛盾纠纷、社会救助、老旧小区改造、亮化等30余件群众关切问题。建阵地搭好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和“规范化、特色化”原则,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组建了红色蓄能站、红石榴家园、统战之家、暖心驿站、妇女儿童之家等多个阵地,搭建各民族群众民事联商、矛盾联调、信息联享、危困联帮、就业联创、法律联助、活动联谊、五社联动、问题联办、志愿联盟等“多位一体”的民族事务联动服务平台。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
35、务中心、阅览室、“红石榴家园”等载体,开展交流研讨、辅导讲座、文艺汇演等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60余次,不断延伸民族工作触角,促进各族群众思想融合、生活融合、感情融合、心理融合。组队伍当好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重视培养选拔使用善做民族工作的各族干部,选优配强民族工作助理员,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街道全覆盖,组成以民族宗教助理员、网格员、各族群众代表、党员志愿者为主力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开展空巢老人帮扶、儿童关爱、困难帮扶、就业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管理工作放在城市民族工作的整体格局中去谋划去推动。积极整合辖区两新组织资源,提升两新组织党
36、组织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引导新业态及新就业群体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参与辖区治理,形成“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循环体系,推动两新组织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引向深入,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融合力。广宣传传递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统筹用好传统宣传载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教育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石榴花开”专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增量,集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200余条,全方位展现街道在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基层治理、民生
37、保障改善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让民族团结清风吹入家家户户。坚持把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增进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结合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群众性活动为契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宣传和“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慰问等活动200余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辖区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民生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深入挖掘创建工作内涵,不断拓展创建工作外延,坚持创建工作与利民惠民相融合,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同胞。积极组织发动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密切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健全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特殊
38、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全力以赴做细做实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工作,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生活逐年向好。同时,利用传统节日活动节点开展爱心义诊、义剪等各项“一站式”便民服务活动30余次,通过支起“摊位”吸引居民前来“赶集”,增加城市烟火气,提升辖区各族群众幸福感。保稳定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畅通各族群众合理表达诉求渠道,依法妥善处理和积极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纠纷,逐步优化管理服务,定期开展形势分析研判。依托综合治理网格,探索构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网格化治理、平安防控、物业管理、共建共享、为民服务”为内容的平安社区治理模式。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为各族群众构筑权益保护屏障,采取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文化活动等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各族群众维权意识,着力开创城市基层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