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规划(2021—2035年)》.docx(7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泸州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规划(20212035年)目录前言3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4第一节发展基础4第二节面临形势7第二章总体要求9第一节指导思想9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发展目标11第三章优化商贸物流网络布局14第一节做大商贸物流枢纽15第二节增强两片区辐射功能21第三节构建“四向八廊”对外物流大通道24第四节构建多节点商贸物流配送网络体系26第四章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体系28第一节完善商贸市场体系28第二节构建多层次商贸网络32第三节创新驱动商业能级提升34第五章推进商贸物流集聚融合发展37第一节夯实商贸物流基础设施37第二节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40第三节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集群41第四节推进
2、产业融合协同发展44第六章促进商贸物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45第一节提升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46第二节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46第三节增强物流服务能力48第四节促进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49第五节推进特色商贸物流发展51第七章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54第一节构建对外商贸物流新路径54第二节打造对外贸易发展引擎55第三节提升高能级平台开放功能58第四节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61第五节促进区域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62第八章保障措施64第一节加强组织保障64第二节强化政策支持64第三节优化营商环境65第四节重视人才培养66第五节健全监测体系67名词解释69附件1泸州市商贸物流网络分布街道乡镇中转(周转)站点70附件
3、2,泸州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规划项目表72刖三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完善的“水公铁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及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合保税区、泸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叠加优势,以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大开放的商贸物流发展新格局,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服务支撑,特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泸州市当前和今
4、后一个时期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制定相关规划政策的依据。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商贸物流实现较快发展,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商贸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十四五”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精心描绘泸州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美好蓝图。第一节发展基础区位条件优势明显,辐射市场范围广大。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东与重庆市和贵州省接壤,南与贵州省相邻,西与云南省和四川省宜宾市、自贡市相连,北接四川省内江市和重庆市,是全省唯一与渝、滇、黔三省市接壤的城市,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川南经济区城际物流分拨的
5、重要支点之一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通道重要节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泸州、自贡、内江、宜宾、昭通、毕节、遵义、江津、永川等川渝滇黔结合部九市常住人口为3558.03万人,泸州市作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商贸物流,辐射市场范围广大。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十三五”以来,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泸州市GDP为2162.63亿元,较上年增长4.2%。经济总量居川渝滇黔结合部九市第三位,仅次于遵义市和宜宾市,经济增速居川南地区第二位,在川南地区仅次于宜宾。泸州市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十三五”期末,泸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
6、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56.5亿元、1042.4亿元、863.8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2.2%、29.8%、41.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2.7:53.2:34.1调整为11.9:48.2:39.%第一产业发展稳健,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精品果业、高效林竹、绿色蔬菜、特色经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休闲农业、加工物流等农业八大特色产业。第二产业提质转型,重点发展白酒(食品)、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能源化工、新材料、绿色建材七大工业产业。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初步形成以商业贸易、现代物流、文旅产业、金融服务、房地产为支柱,教育和人力资源、商务会展、医疗康养、泸菜餐饮、家庭社区加
7、快发展,文化创意、科技信息和智慧城市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商业体系加快构建,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泸州市已形成一主三副”总体商业空间布局,正在打造“两层商圈”,拓展四个商业发展带,培育四主六副商业中心。目前,泸州市现有年交易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8个,2020年交易额达到72.1亿元,泸州市现有农贸市场184个,2020年交易额达到75.5亿元。西南商贸城、农产品和汽车市场等局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一定的对外辐射力。泸州市拥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96家(其中,批发零售企业654家,住宿餐饮企业142家)、居全省第2位。泸州市各类物流企业910家,主营业务收入406亿元,其中,国家A级物流企
8、业22家(5A级1家、4A级1家、3A级16家),数量居全省第二,收入1000万以上物流企业86家,快递物流企业38家O商贸物流通道改善,配送体系基本建立。“十三五”以来,泸州市基本构建“水公铁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泸州港是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四川第一大航运港,位列全国港口铁海联运集装箱码头前10名,拥有6条内支航线、3条近洋航线、11条铁水联运通道,年吞吐能力25.5万标箱,正在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一环八射一横”高速公路骨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5公里,居全省第2位、川南经济区第1位,覆盖程度广泛。铁路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泸州市客货运铁路建成总里程306公里,其中货运铁路
9、265公里,高速铁路41公里,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区,实现了铁路与大型工厂、港口、码头的无缝衔接。云龙机场于2018年9月运营通航,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10万人次,通航城市达47个,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泸州市已建成以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为核心,众多专业类物流园为补充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中国物流泸州城市配送物流园(一期)、川滇黔现代公路物流港、泸州市龙城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泸州华储物流园升级改造等项目建成投运,新建乡镇物流节点31个,乡镇覆盖率100%,累计建成物流网点781个,建制村实现全覆盖,以县域综合物流中心(物流园)、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城乡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初步建成
10、。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开放能级逐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13.8亿元。泸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94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9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云龙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62.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643.2吨。铁路货运量达406.59万吨,铁路货运周转量突破3亿吨公里。高速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00亿吨公里。物流方面,货运、冷链的需求逐年扩大。泸州同时具备自贸试验区、水运临时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七大对外开放平台,是长江上游除重庆外,开放平台数量
11、最多、开放能级最高的港口城市。第二节面临形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泸州市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泸州发展商贸物流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2年1月1日生效,中老铁路通车加速泛亚铁路网建设进程,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加快成势。从国内看,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以高质量供给和高品质服务,为商贸物流发展带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新时代西
12、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战略优势叠加,有利于泸州紧密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形成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从全省看,四川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有利于强化泸州与宜宾、乐山等地的港口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从泸州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消费目的地等加快建设,带来诸多投资利好、政策利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区县比较优势,整合资源,协调联动,激发商贸物流发展新动能。同时,泸州市建设区域商
13、贸物流中心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商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现有大中型零售网点主要集中于江阳区,批发市场主要集中于龙马潭区,其他区县商业发展不足,难以满足泸州市商业均衡发展需求。二是新兴消费场景打造滞后,现有消费场景仍以传统百货商超、批发市场为主,存在同质化竞争,社交电商、社区拼团、无人零售、零售新物种等商展结合、商娱结合新消费场景打造滞后,消费潜能激发不足。三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规模以上的物流园区较少,生产生活配套功能不完善,仓储冷链设施配套不足。四是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占比较低,港口航线运输能力有待释放。“十三五”末,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仅占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的0.93%,铁路货物运输周
14、转量占比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四分之一。长江、沱江实际航运通行能力未得到深入的挖掘,与宜宾及重庆港口联运不足,岸线资源尚未充分整合利用。五是周边区域竞争态势严峻,内江、自贡、宜宾产业发展与泸州相似,物流政策更加优惠,对物流企业吸引力更强,特别是成都、重庆虹吸效应导致泸州资源要素流向两地。六是开放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拉动经济成效不明显。“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已形成七大“国字号”平台联动发展新格局,开放平台数量居全省第二,但2020年末泸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01亿美元,仅居全省第5,开放平台的经济助推作用有待加强。总体来看,泸州市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充分发挥优势条件
15、、牢牢抓住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商贸物流结构,克服挑战、补齐短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培育商贸物流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商贸物流新体系,推动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大开放格局。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泸州市“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水公铁空”综合交通优势,以推进服务业现代化为主线,以“繁荣大商贸、发展大物流、培育大市场、引领大开放为目标,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优化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体系,推
16、进商贸物流集聚融合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全面提升泸州市商贸物流网络化、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水平等“七化”水平,促进生产与消费高效衔接、流通与制造协同联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内外贸易有机融合,打造服务川渝滇黔、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第二节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在商贸物流发展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发挥政府的资源整合和引导作用,统筹制定并完善产业规划、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积极营造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
17、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优化布局,协调发展。按照“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体系运行要求,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商贸物流发展格局。推进城市配送与农村电商、物流园区与县乡村物流网的协调联动,建设双向循环、经济高效、深度下沉的城乡配送体系,促进城乡生产、生活要素自由流动。推进现代物流业与商贸流通业深度融合,加快商贸物流与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协调发展。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坚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商贸物
18、流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着力打造数字商贸、数字物流场景,培育商贸新业态,推广物流新模式。以绿色低碳作为转型突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建设绿色商场,促进绿色产品销售,大力推广节能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与物流装备,支持绿色配送、绿色仓储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区域协同,集聚发展。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深度融入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互联互通能力。进一步整合优化重点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积极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的商贸物流专业园区,完善配套产业,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引进一批
19、有实力的供应链物流企业,打造功能互补、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畅通高效、协同共享、标准规范、智能绿色、融合开放、辐射川渝滇黔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商贸物流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初见成效,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初步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大开放的商贸物流发展新格局。商贸物流网络布局更加优化。基本形成以“水公铁空”枢纽、市场聚集区与市场集群为重要载体,高效衔接市级物流枢纽园区和物流通道体系的“一枢纽、两片区、四通道、多节点”商贸物流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内联外畅、智慧高效、安全绿色、保障有力、
20、特色突出”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建成高效绿色城乡物流示范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和长江上游航运供应链中心。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完善商贸体系,培育年交易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13个,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650家,新增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200家。加快推进传统运输、仓储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培育一批物流与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构建一批商贸物流服务网络和专业物流服务平台。壮大一批大中型品牌物流企业,A级物流企业达28家,5A、4A级物流企业总量超过3家,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元的物流企业达100家以上。商贸物流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政务办事流程,促进通关便利化
21、。继续推进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发展,持续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积极推行统一配送”“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降低至13.8%,商贸物流运行更加高效。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力发展即时配送、众包配送、分(定)时配送、无接触配送等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市县镇三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不断提I=Jo区域消费目的地建设加速推进。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100亿元。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消费品质供给更加丰
22、富,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加快形成,区域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业态融合、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商贸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明显增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大开放的商贸物流发展新格局。专栏1泸州市“十四五”商贸物流发展指标体系类别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基础设施1铁路总里程(公里)265500预期性2公路网总里程(公里)1970821000预期性3高速公路里程(公里)509650预期性4民航通航城市(个)4550预期性5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万吨)212
23、22500预期性6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15.525预期性产业规模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13.81500预期性8进出口总额(亿元)88.5150预期性9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338.5600预期性10货运量(万吨)10829.314838预期性11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122.9132预期性12快递业务量(万件)4222.27600预期性物流设施设备13高标仓比例(%)815预期性14冷链仓储设施库容(万立方米)10.740预期性15新能源物流车辆数量(辆)12003900预期性16冷藏车辆数量(辆)3860预期性17年交易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个)813预期性1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
24、8161300预期性市场主体1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60360预期性20A级物流企业数量(家)2228预期性214A、5A级物流企业数量(家)23预期性22年营收超千万物流企业数量(家)86100预期性23快递营业网点(个)7811500预期性运行效率24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4.1%13.8%预期性第三章优化商贸物流网络布局紧扣泸州市“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部署,全面融入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以“水公铁空”枢纽(物流功能区、市场集群)、通道、节点为基础载体,以“一体”为商贸物流核心枢纽,以“东翼”“南翼,为战略辐射支撑,着力构建一枢纽、两片区、四通道、多节点的商贸物流总体布局。
25、对接通道网络体系,做大做强枢纽、做优做特“两翼”,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商贸流通网络。第一节做大商贸物流枢纽构建“16253”商贸物流枢纽体系。充分发挥“三区一体”商贸物流市场规模大、要素资源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等综合优势,统筹推进城市商业设施、物流设施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商贸物流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借助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契机,依托三区的市场集群,运用“水公铁空”四种运输方式,以聚焦特色、功能互补、产业聚集、功能配套和区域合作发展为导向,着力建设以“一核、六园(中心)、两环、五射三联”为载体的“16253”商贸物流枢纽体系。其中,“一核”,即泸州港;“六园(中心)”,即临港
26、物流园区、双加综合物流园区、纳溪区石龙岩现代商贸物流园、黄版物流中心、安宁物流中心、江北大件物流中心两环”,即二环路以及三区高速公路所组成的环线;“五射三联”,即五射:泸州一内江/自贡成都、泸州一宜宾云南东盟、泸州重庆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三角、泸州一叙永/古蔺一毕节一贵阳一北部湾/粤港澳、泸州一赤水一遵义一贵阳一北部湾/粤港澳;三联:重庆一赤水一叙永一筠连盐津、遵义一古蔺一叙永一兴文一宜宾、习水一古蔺一叙永一威信。高速环线物流中心高速遇IfiD洌慵图例黄般吸中心纳浪区石龙岩现g贸物施II安宁物漉中心II晚极福区j11tnttcI.I初畸w三s区“一核六园两环”“五射三联”图3-1”16253”商
27、贸物流枢纽体系一核:泸州港。泸州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四川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战略依托和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是泸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战略资源。重点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大宗散杂货、重大件、汽车滚装运输等。六园(中心):临港物流园区。以泸州港为依托,结合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发展区域性综合保税物流、临港集装箱物流等,打造西部物资贸易集散基地、西部陆一空一江一海多式联运基地、西南能源转移基地、西南临港产业基地。发挥国家临时开放水运口岸、长江黄金水道、进港铁路专用线、“长江眼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优势,以国际物流
28、、粮食物流、大宗物流、商品车物流为核心功能,构建干线货物大进大出、共仓共配的商贸物流运作体系。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港口物流等现有产业为支撑,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双加综合物流园区。依托隆黄铁路双加站、云龙机场,发展特货货运、航空物流、城市综合物流。发挥隆黄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临空经济产业园优势,以多式联运、大宗物流为核心,构建干线货物快进快出、共仓共配的商贸物流运作体系,打造成为川南综合集散中心。实现以白酒、建材、钢材、粮食、蔬菜、肉类、纺织等产业为主的企业在铁空物流园集聚发展,以电子产品、冷冻食品、医药产品等高价值商品为核心的企业在空港物流园集聚发展
29、。纳溪区石龙岩现代商贸物流园。依托石龙岩港区与隆黄铁路进港专用线,发展大宗散货物流、粮食物流、城市综合配送物流。充分发挥公、铁、水基础设施优势,以临港加工、综合仓储为核心功能,构建通道干支结合、货物快进快出、共仓共配的商贸物流运作体系,打造综合物流商贸基地。以散货、件杂货、化工品、成品油等运输为主,主要为纳溪及叙永、毕节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临港工业发展、煤炭等矿产资源外运、矿建材料运输服务。黄版物流中心。依托隆黄铁路东迁设置的铁路货运站,发展酒类存储、包装、配送物流。充分发挥标准穿梭式立体仓等自动化设施设备,围绕白酒产业链,完善基础酒酿造、基础酒储存、灌装生产、包装材料供应、仓储物流等功能,
30、打造酒类存储和配送基地。依托白酒产业供应链节点,规划园区业态,提供供应链咨询、金融等服务,提升园区信息化、专业化、智慧化、绿色化、自动化水平。安宁物流中心。依托安宁铁路货站、国道G246等运输条件,联结城市内外环线,发展工贸配送、城市电商配送、农产品配送等。整合中国物流、西南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完善园区物流设施,完善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强化检验检测、仓储运输等功能,构建货物快进快出、冷进冷出、共仓共配的快速运作体系。按照“一园多中心”搭建物流资源集聚平台和营运平台,建设城乡配送中心、电商快递分拨中心、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建材加工中心、钢材集散中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等。整合主城区老旧市场
31、,引进一批龙头批发商,打造立足泸州、服务川南、辐射川渝滇黔结合部的设施现代化的一站式采购综合性物流园。江北大件物流中心。依托江北大件码头、大件路和专用铁路等,发展大件仓储运输。充分发挥进港铁路、进港公路等集疏运优势,建设仓库、堆场、停车场及铁路装卸场站等配套物流设施,打造服务于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的大件仓储运输物流中心,为重装产业园及周边产业服务,推动泸州市运输结构调整。两环:二环路。以主城区内部二环路为基础载体,面向城区,打通货物“快进快出”和“严进宽出”的城市物流通道,建成中心城区城市配送与分拨的主要通道。高速环线。以蓉遵高速、厦蓉高速、成渝环线所围成的高速环线
32、为基础载体,面向三区,打通以干线配送为主的货物“大进大出”和“宽进宽出”的城市物流通道,建成中心城区与三区其余部分之间的集散配送与中转分拨通道。五射三联:以既有规划和通道布局为基础,并充分考虑未来交通发展需要,形成五射三联”综合运输通道格局,面向川渝滇黔结合部周边区域,开展干线配送与城乡支线配送,打通以货物“快进快出”和“直进直出”为主的城乡物流通道,实现货物不进中心城区,就地完成快速集散配送与中转分拨。专栏2商贸物流网络重点建设项目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扩建):推进“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泸州分中心、综合保税区仓储设施扩建、泸州港综合能源服务中心、长开片区智慧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规划
33、建设粮食保障物流项目、冷链仓储加工项目等。黄触物流中心(完善):对仓库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智能穿梭式立体货架改造、智能设备添置、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部分地面升级处理、信息化项目升级的进程;拟建设一个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成品酒包装、仓储物流基地。安宁物流中心(续建):推进园区入驻企业二期建设,整合主城区老旧市场,引进成渝两地上游的龙头批发商,拓展进口农产品业务,建设冷库。纳溪区石龙岩现代商贸物流园(续建):重点建设多式联运示范区,加快建设由纳溪火车站引入石龙岩码头的专用疏港铁路。双加综合物流园区(新建):建设配套航空物流企业的转运中心、分拨中心,发展国内中转物流。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契机,建设
34、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仓储区,打造综合配套服务区;推进高铁物流发展,打造电商快递区域分拨中心、快运货物集散基地。江北大件物流中心(新建):推进江北港码头一期工程,建设仓库、堆场、停车场及铁路装卸场站等配套物流设施。第二节增强两片区辐射功能核心区为重点,以成渝环线高速、泸永高速、泸蓉高速、厦蓉高速、隆泸铁路、长江黄金水道为辐射通道载体,推进泸县、合江协同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的配送体系。依托渝昆高铁泸州东站,大力发展高铁枢纽经济。以绿色低碳、鱼米之乡、区域融合为特色,着力推进绿色低碳优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白酒、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等特色商贸物流。面向重庆市
35、江津区、永川区、荣昌区,内江市、自贡市等地进行生活物资集散和商贸物流辐射,形成跨省商贸物流区域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发展格局。泸县物流配送中心图3-2 “东翼商贸物流融合发展区总级所流配送中心k-现状水系l-T市域边界卜. 4铁is I . ,通通路I I高速公路1在建高速II市所在埴I I区县所在地I I演所在地It ISfil边界拓展“南翼”商贸物流特色发展区。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抓手,以隆纳高速、宜叙高速、叙威高速、叙古高速以及叙毕铁路、叙大铁路等为辐射通道载体,推进叙永、古蔺协同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的配送体系。以红色资源、生态本底、气温优势为特色,着力推进“农商旅”融合
36、创新发展,重点发展优质酱酒、农特产品、道地药材等特色商贸物流。面向宜宾、昭通、毕节、遵义毗邻地区进行辐射,形成滇黔跨省商贸物流区域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发展格局。叙永拗流配送中心古麓锄流配送中心P-TF-g七二“隹SiCBifcRbIT卜T-专栏3商贸物流拓展片区重点建设项目泸县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神仙桥二期项目建设,优化基础设施,扩大港口承载能力,积极做好大宗散件货物中转、仓储、配送服务工作;建设集冷链物流、检验检测为一体的医药产业物流基地,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泸县潮河镇冷链物流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冷链物流O合江县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加快鑫阳钢铁物流园项目及县域统仓共配物流分拨
37、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县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及快递中转站改造项目规划进程。叙永县物流配送中心(续建):推动叙永北站龙凤物流园规划建设,构建泸州“南翼大宗商品储备交易、货物中转集散及其相关配套服务的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推进川滇黔现代公路物流港二期建设,完善仓储、展示交易、信息处理、信息平台等设施。古蔺县物流配送中心(完善):推进东城物流园、龙山川南优质建材物流园等项目进程,打造区域现代化农产品和建材供应中心;整合县内仓储设施,推进智慧仓储建设,实现成品酒包装与仓储一体化;在金兰街道规划建设一个冷链物流园和一个商贸物流园。第三节构建“四向八廊”对外物流大通道依托区位及交通优势,构建陆海互济、
38、东西畅达、南北贯通“四向八廊”的对外物流大通道,实现畅达全球的交通格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新空间,深化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强化东向。依托长江生态航道、泸永高速、泸荣高速、成渝环线高速、渝昆高铁等,建设泸州一重庆一武汉一长三角综合交通走廊、泸州一遵义一长沙一海西经济区综合交通走廊,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长江中下游城市联动,对接泛太平洋地区。突出南向。依托隆黄铁路、乐宜琪叙遵铁路、泸遵高铁、厦蓉高速、蓉遵高速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干,建设泸州一昆明一东南亚综合交通走廊、泸州一贵阳一北部湾综合交通走廊、泸州一贵阳一粤港澳综合交通走廊,与滇黔桂粤港澳等城市联动,对接东南亚地区。深化西向。依
39、托厦蓉高速、蓉遵高速、宜泸北线高速等,建设泸州一雅安一西藏综合交通走廊,泸州成都兰州欧洲综合交通走廊,与成都、自贡、内江、资阳等城市联动,积极对接俄罗斯、中东、东欧及独联体地区。提升北向。依托泸蓉高速、荣昌至合江高速等,建设泸州一南充一西安一京津冀综合交通走廊,深化与石家庄、沈阳等国内陆港型枢纽的联系,融入中蒙俄。图3-4“东南西北”四向物流辐射通道专栏4对外物流大通道重点建设项目东向:推动渝昆高铁、长江生态航道、重庆经泸州至宜宾沿江铁路、泸永高速建设。南向:推动乐宜琪叙遵铁路、渝叙筠高速、泸州至古蔺高速规划建设及泸州经古蔺至金沙高速公路(古蔺至川黔界段)、叙毕铁路建设,完成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
40、段扩能改造。西向:推进宜泸北线高速、自贡至永川高速规划建设及雅眉乐泸渝城际铁路建设。北向:推进荣昌至合江高速规划建设。第四节构建多节点商贸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实施城乡配送网络建设工程。依托“一核心、六园(中心)”的干线接卸、货物集散、前置仓储、分拣配送功能,构建以县域综合物流中心(物流园)、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城乡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各区县依托县级物流中心、产业园区、商品交易市场统筹建设区域性的分拨中心,完善集货、分货、加工以及送货功能,畅通城乡商贸物流通道。在泸州市各街道、乡镇均按需建设二级配送站,助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打通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
41、、商务区、居民小区建设城市末端配送网点,着力构建节点,完善功能,布密末端,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物流企业(市场)整合各种资源。将商贸物流基地(园区、大型市场)、区县分拨配送中心(市场)、乡镇村(街道社区、商贸企业)末端网点有机衔接或联络起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力争实现城乡配送网络全覆盖。构建农村村级和城市社区末端物流网络体系。鼓励各区县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自主统筹规划代表性强、覆盖面广的分拨中心、城乡配送网络节点以及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建设城乡、市场主体多元的商贸物流节点,实现纵深、全面覆盖。依托基层供销合作社、村邮站、益农信息社、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夫妻店、便利店、电子商
42、务服务站点等便民商业设施,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构建农村进乡入村、城市普及小区的末端物流网络体系。专栏5泸州市物流配送节点分布区域区县物流配送中心街道、乡镇中转(周转)站(个社区配送点(个)村级配送点(个)三区枢纽江阳区19+68180龙马潭区18+35536纳溪区131031127东翼融合发展片区泸县11+1946248合江县12+1940177南翼特色拓展片区叙永县10+2339192古蔺县13+2032236合计71263241096第四章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体系坚定不移推进商贸现代化,做大做强做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着力打造活力商圈,建设特色商业街,发展社区便民商业,加强县域商业体
43、系建设,提质发展会展经济,强化数字赋能,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新兴业态,为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第一节完善商贸市场体系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落实国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实现制度规则、流通体系、要素配置、商品和服务市场、市场监管五个方面的全国统一。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开展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工作。统一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机制,推动各领域市场公共信息互通共享。加快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鼓励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积极对接全国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促进泸州劳
44、动力、商贸专业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健全泸州商品质量体系,推动白酒、医药、农特产品等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打破商品跨区域流动壁垒,推动更多泸州商品和服务进入全国高水平统一市场。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探索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间衔接联动机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完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动执法。做强特色专业市场。按照“划行归市,分类专营”的原则,推进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外迁和转型升级,推动专业市场集群
45、化发展。借助“互联网+”对有条件的专业市场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新型智慧市场”,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专业市场示范基地。充分挖掘泸州特色(商)产品市场潜力,打造酒业、特色农产品、汽车、建材、大宗工业化工产品等重点领域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与现代物流、展会、电子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相结合的市场集群。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繁荣二手车市场,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重点发展辐射川渝滇黔的特色农副产品市场、产地型工业品市场以及服务于周边区域的新兴消费品市场。引进知名品牌,开发在线门店、布局线下体验中心,为入驻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平台化服务,推动“实体店体验+网络订购”模式,集聚线上消费群体。完善专业市场信
46、息服务、品牌展销、供应链金融、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功能,推进专业市场从批发卖货向业态融合的综合交易场所转型升级。专栏6专业市场重点建设项目特色农副产品市场:辐射川渝滇黔,重点发展蔬菜、甜橙、荔枝、龙眼、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的展贸、交易、物流功能,打造集展贸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安全检测信息于一体的平台。产地型工业品市场:辐射川渝滇黔,重点包括食品饮料、机械、化工、能源产品市场,打造周边城市工业品展示、交易、采购中心。新兴消费品市场:服务周边区域,依托龙马潭区的西南商贸城、跨境电商商品集散中心,江阳区的江南科技产业园区、白酒产业园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纳溪区的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资源协同共享、产品转型升级的新兴消费品专业市场园区。做大商品零售市场。围绕十大核心商圈建设,加快完善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仓储会员店、大中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布局。推进购物中心差异化定位,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及授权代理商在泸开设省内市(州)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专营店和连锁店等。支持企业在商圈、社区、车站、写字楼、旅游景区等布局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自提柜等“无接触”零售服务终端。鼓励购物中心、百货店引入在线娱乐等新型消费场景,运用VR、AR、AL5G等技术,增加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