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以金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学习党课共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以金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学习党课共五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以金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学习党课(共五篇)第一篇同志们: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
2、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目标,而且科学阐明了金融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赋予了金融系统以金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使命。一、准确把握金融强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金融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无论是
3、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物质技术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迫切需要以金融强国建设为目标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金融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有力支撑。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国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加之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同步推进发展和安全,既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高质量发展,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
4、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和化解发展进程中的各类风险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维护金融安全对于大国崛起的意义重大。金融强国建设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为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金融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速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之一,强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金融具有资金融通、资产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等功能,是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
5、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强国建设将通过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普惠性金融服务,有效解决造成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地区差距的金融堵点与痛点,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添强劲的金融动力。二、深刻理解金融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正处于由“大”向“强”跨越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有效解决金融领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各种矛盾问题,也需要积极应对日趋加剧的国际金融竞争以及国际金融风险,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与化解风险的关键变量。金融强国建设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
6、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要求坚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创新发展,以金融实践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历史经验,金融工作要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主要是把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以推动金融调控体系、金融市场制度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等深化改革为基础,为实践创新落地见效以及理论创新向实践转化提供根本保证。金融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金融高质量发展乃至金融强国建设应把握以下导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
7、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中央要求全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金融强国建设应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其全面体现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实践之中。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应积极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上下功夫、谋突破。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重要导向。金融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金融系统应强化使命担当,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金融强国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有机契
8、合与融通互促,以金融强国建设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实现金融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共赢为重要导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金融强国建设应积极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大规模、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以高水平供给促进金融服务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度适配,形成金融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共生共荣格局。中国特色金融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自身国情的鲜明特色,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必须做到八个坚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最大制度优势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金融强国建设离不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
9、一政治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强国建设必须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优质金融服务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强国建设必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面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强国建设既需要以市场机制激发金融创新活
10、力,又需要以法治化工具促进金融创新健康有序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是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处理好秩序与活力关系的必然要求。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强国建设应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驱动力,持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不断破解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金融强国建设需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提升,需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但越开放就越要重视安全,要以安全为基石推进金融开放走深走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方法论,金融强国建设要强化底线思维,把握
11、好“稳”与“进”的关系。这“八个坚持”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干、怎么看,既是我们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也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三、牢牢把握以金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激励与保障作用,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为金融强国建设保驾护航。首先,加快形成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优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
12、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强化政府资金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引导功能和激励作用。注重完善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示范作用,设置合理的容错和激励机制,提高财政激励保障政策。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再次,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通过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制度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等路
13、径,建立有利于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的机制体制和政策环境。注重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强化金融政策与产业、区域、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释放金融市场化改革效应。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金融强国建设必须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切实提升服务理念、能力和质效,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与互利共赢。首先,建立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健全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金融体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薄弱环节,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切实以优质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支持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
14、差异化需求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服务。构建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供给体系战略性优化调整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大对养老产业及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养老金融供给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中小微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金融机构应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数字金融赋能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其次,着力打造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
15、功能。再次,积极建设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健全债券发行、交易和管理制度,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以高水平公司治理促进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以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有效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建设应加强监管、严防风
16、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安全保障。首先,建立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协同,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全面压实金融监管责任。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其次,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与处置机制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强化源头管控,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
17、,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再次,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体系建设等路径,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增强金融机构主动发现风险、及时处置风险的防控能力。与此同时,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
18、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金融迫切需要为科技创新提供更精准的深度服务,助力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首先,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鼓励构建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支持探索建立跨省(市)联合授信机制,优先满足科技产业及重大合作项目融资需求。优化科技企业的债券融资机制,实行科技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渠道,鼓励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其次,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助力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
19、加强科技企业评价标准、知识产权交易、信用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探索安全高效的科技金融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共享提升投融资效率。建设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机构发展,为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再次,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提质增效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将主体信用与交易信用相结合建立数字风控体系,着力提升金融风险识别及处置能力,有效提升为科技企业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能力。推进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创新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
20、交易清算、征信等金融场景的安全应用。依托数据互联互通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作用。以着力推进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金融强国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综合实力,也要具备全球领先的国际影响力,这就决定了必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要通过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路径,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更好地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高水平开放成为激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动力源。一方面,以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供给与现代化产业体
21、系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之间的适配性。通过加快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形成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强大吸引力,通过“引进来”将国际金融资源有效地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通过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扩充金融市场主体,促进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健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Zrfir第一篇同志们: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习近平总
22、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建设金融强国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23、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具体安排来看,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都涉及金融支撑和保障。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是时代的呼唤。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以及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等,显示出党和人民构筑现代化强国大厦的雄心壮志和奋斗方向。从世界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金融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同没有坚实的物质
24、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样,没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作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不可能实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发了信心和动力。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金融强国必不可少、不能缺位。建设金融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作为血脉,对经济社会的畅通循环极为关键。血脉通,则循环畅;金融强,则经济强。金融血脉通畅,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建设
25、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力度、广度、深度和实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动能转换、效率提升需要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重大战略、重要主体、重点领域需要更强大的金融支持,基础设施、规则融合、制度开放需要更深度的金融保障。建设金融强国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金融工作来讲,这个本质要求要落到实处,就要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有所作为。金融工作具有政治性、人民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金融要真正得到发展,也必须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
26、信任和支持。各种金融创新和各项金融服务,也必须有深厚的市场和群众基础。因此,金融工作要服从国家战略安排,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人民追求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提供支撑,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建设金融强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要在这个动荡变化的世界中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发挥好金融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国际合作竞争来看,都需要金融做优做大做强。从自身发展看,金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要
27、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重要方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从对外开放看,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要在金融开放的同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从全球竞争看,金融竞争是重要领域,要在金融竞争中不断健全金融体系,增强金融监管能力,提升金融综合实力。二、建设金融强国面临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工作攻坚克难,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总结了金融工作的经验和原则,强调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8、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继承好、运用好。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破解难题。要看到我国金融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与经济、科技实力不匹配,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以及第二大保险、股
29、票和债券市场的规模地位不匹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一方面,金融本身的质效不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一些堵点,在发挥宏观调控中的提高效率方面还有欠缺。金融体系国际化程度水平有待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较为缓慢等,这些都是金融本身质效不高的表现。另一方面,金融作用于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一些金融资源被低效占用,沉淀在“僵尸企业”、低效环节、传统领域,挤占了高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空间。而亟待金融支持的最前沿的一些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智慧产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一些行业和产业,却
30、存在着“贫血”甚至“缺血”等问题。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尚不健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跟过去的从无到有相比,确实有了长足进步。但资本市场发行、交易、重组、退市、转板等基础制度尚不健全,导致资本市场乱象丛生。各层次资本市场间流动不顺畅,存在着堵点、痛点和难点,亟待打通。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亟待提高,A股市场估值水平长期低位徘徊,与宏观经济形势背离的问题亟待解决。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够,重融资轻投资的问题积弊甚深,导致财富“蓄水池”和经济“助推器”等功能未得到有效施展,甚至挫伤了一些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三是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互联网金融的网络
31、借贷和“套路贷”“套路保”,银行、证券、保险的一些产品创新过度,邮币卡骗局,场外市场借现货名义做期货,资金空转套利,“逃废债”,等等,扰乱了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同时,金融领域成了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多发区。四是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我国金融业正处于混业发展阶段,各金融机构之间经营边界交叉重叠、模糊不清,金融业务呈现隐蔽化、交叉化、复杂化特点。在金融监管实践中,权责界定不清导致监管空白、监管盲区,监管利益多元化导致地区不协调、部际不协调,监管和发展双重职能导致监管成本较高、监管效率较低,治理能力薄弱导致前瞻性监管、主动性监管不足等。这些问题暴露出我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水平比较有限,技术领域也存在着
32、短板,整体能力还有待提高。三、如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
33、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其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
34、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抓好会议精神宣传贯彻,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其二,加强党中央
35、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通过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全局性。一是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中央金融委员会发挥统筹协调把关作用值得期待。二是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激发金融系统活力,规范金融系统秩序。三是落实属地责任,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在属地金融中发挥主体作用,促发展、防风险、强监管。四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金融干部人才既要专业能力过硬,又要行事作风过硬,更要政治思想过硬。五是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
36、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六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以法治促进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提升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其三,充分发挥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功能,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着力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要加强三方面举措落实:一是货币政策方面,始终保持稳健性,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做好科技金融、绿色
37、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方面,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推动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各专其业,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三是金融开放方面,既要将金融“引进来”,又要让金融“走出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
38、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发挥上海和香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作用。其四,努力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其枢纽功能,稳步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并改善预期和信心。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股票发行注册制已经落地实施,但需要走深走实,走深在于完善相关制度规则,走实在于将制度规则落到实处。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根据经济主体的不同需求,采取股权质押融资、股权交易增值融资、股权增资扩股融资和私募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使金融之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大力提高上市公司
39、质量,把好事前上市关,把好事中监管关,把好事后退市关。持续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工具,保护好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民的积极性,稳步增强资本市场投资的财富效应,改善资本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大力培育面向国际的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其五,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领域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统筹发展和安全,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各级监管机构要承担起重大责任,促进金融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是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金融是“持牌经营”的特殊行业,必须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
40、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二是加强金融各领域监管,构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加强外汇市场管理等。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第二篇同志们: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
41、的目标要求,并系统性地提出了主要任务,对我国金融业中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金融强国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会议首次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笔者认为,金融强国是在强大的外交、军事和经济金融基础上,拥有关键国际货币发行权、重要国际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全球金融治理和规则制定主导能力的国家。金融强国应该具有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拥有丰富的高质量人力资源、高水准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此相适应,我国已经作出过“
42、科技强国”“制造业强国”“海洋强国”“网络强国”等多项重要部署。我国的金融业成长迅速,银行业规模已位于全球第一,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都已是全球第二,金融对国内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的金融业虽大却不强,其产品功能、市场拓展能力、交易能力、服务方式与质量以及风控水平与发达国家金融业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不相匹配,不利于强国战略的实现。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成为强国,不可能没有金融强国的支撑。强有力、高质量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必将有助于国家崛起之势的形成和发展。金融强国实现意味着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程度、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境内资本市场开
43、放,境内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将在现有水平上跨越式提升,为中国真正成为强国保驾护航。金融强国将是未来一个时期金融业的奋斗目标。实现金融强国奋斗目标,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会议首次提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
44、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的作用。今年3月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二是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本次会议是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后首次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
45、机制是金融强国建设的组织保证。实现金融强国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会议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其内涵涉及现代金融体系和中国特色两个维度,应该至少包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以高质量发展作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主题,加强国家金融治理建设,全面推动
46、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地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实现金融强国奋斗目标,金融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会议为今后的全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一问题,本次会议重点作出了三个部署。首先,“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明确了今后几年我国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搞大水漫灌,将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货币
47、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通过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以应对国内外多重冲击与经济波动。其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这是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未来仍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9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贷款余额总计达7万亿元。最后,金融要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西部基建、新能源产
48、业链、农业现代化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金融业自身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金融监管部门应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综合运用资本、流动性、集中度、拨备等监管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强科技赋能,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三农”、小微企业、老年人等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持续完善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二、金融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根据会议精神,金融强国建设具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不
49、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完成一系列艰苦的工作任务,包括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更高水平的市场开放、更加强化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是纲,各项任务是目,纲举目张。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首要任务。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这与此前中央多次提及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的要求一致。在打造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方面,会议首次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未来可能会出台更多政策支持投行机构和投行业务发展,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融资渠道。会议强调要完善机构定位、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形成大中小机构合理分布,分工明晰,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各类政策性银行强化其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方面,会议再度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目前注册制改革已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未来将积极支持和发展多层次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