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启发性追问推动思维向深度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文:启发性追问推动思维向深度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论文:启发性追问,推动思维向深度发展提问是课堂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教师提问,去引领学生启动思维,积极思考,进而有所发现,有所收益。然而,因为教师的提问往往充满了个人的主观色彩,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与学生认知最近发区间存在距离。这时,启发性追问便能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的桥梁,同时,追问又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再向前一步,促进他们的深度思维。教学中,我们不妨从问题再聚焦、叙述具体化、支架式引导等多种追问方式,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一、问题再聚焦:让探究目标更明晰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问题后,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有可能出现认知的模糊、理解的误差或者方向的偏离,这时,我们就要及
2、时寻找学生此时认知所处的位置,通过适切的追问让问题再聚焦,从而让学生把握核心问题,明晰探究思路,调整思考方向,实现理解和表达力的发展。如教学花钟一课(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放手学生质疑、读通他们认为比较难读的第二自然段后,自然转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她抛出这样的探究性话题:“课文不仅仅向我们介绍了娇嫩的昙花,还介绍了其他许许多多的花儿。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各种花儿的名字,并用笔把它们的名字、开放的时间画出来。“学生在默读、批注中,很快找到了课文所介绍的花名及开放的时间。窦老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方式让学生进行花儿开放时间的交流,并抓住“左右”一词让学生
3、品味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了那么多的左右,是不是有点重复和单调?可以去掉吗?“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左右不能去掉,否则表达就不准确了。”窦老师即时展开换词说话,学生先后给出“大约五点,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艳丽的蔷薇大致在五点时绽开了笑脸”“艳丽的蔷薇大概在五点绽开了笑脸”如此,窦老师在原提问“找出花名和开花的时间”基础上不断追问,让探究的问题越来越聚焦到语言文字的品味上,学生在提取信息、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品味课文表达,感悟到课文用词表达的准确性,而后,在换词表达中进一步明白:看似不精确的时间,恰恰让表达变得更加准确,更符合生活真实。礼记学记中说,高明的老师不应该牵着学生,
4、直接把认识、结果告诉学生,而要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当我们发现最初的发问范围较广时,可以借助机智追问对阅读目标进行逐步聚焦,引导学生由粗到细地进行阅读,最后实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语言表达意蕴的课程目标。二、叙述具体化:让探究内容更清楚教学中,为了避免提问的零碎和松散,教师往往对学习文本进行一定的统整、概括,这样提问的叙述性语言容易多艺术性和抽象性成分,而少对学生的认知友好关怀,从而造成学生认知上难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补充,以便让学生对即将探究的学习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如学生在阅读赵州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提取课文相关信息时,眉毛胡子一把抓
5、,将课文里提及的“雄伟”“坚固”“美观”“节省石料”“没有桥墩”都作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罗列出来,这显然是对课文阅读认知的浅表化。为让学生阅读不浮光掠影,笔者继续追问:“我们知道,要清楚地介绍一种事物,我们要写出它的特点。那么,是不是在一篇文章里得把所有的特点都介绍具体呢?”“是的,每篇文章的写作都应有侧重,这篇课文,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你觉得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个特点?”由此,学生在清楚的写法认知中,对课文的阅读不再走马观花。他们惊讶地发现,虽然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但后面的句子并不是围绕“雄伟”来写的,而是写了赵州桥没有桥墩的拱形结构。由此,笔者再借助桥梁专家
6、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话语“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加以验证。如此阅读,学生明白了“读书不能走马观花,而要专心潜读”的道理,树立了“要抓住主要特点描写一个事物”的意识,学会了“准确提取信息”的方法。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J教学中,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力求贴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方能让他们听得明白,悟得真切,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积极实践、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语言实践能力。三、支架式引导:让探究过程递进化课堂上,我们为学生设计的每个探究模块
7、都是要有具体的实践过程的,只有在这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而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慢的艺术,因此,在课堂探究的大问题的统领下,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引导,给学生搭建思考表达的支架,从而在步步为营、真实又扎实的实践中,实现他们思维、表达的真发展。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中并不是真的画,而是用优美凝练的文字勾画出来的三首小诗。在教学本课时,笔者围绕“虽然课文不是真正的水墨画,但是如果我们边读边想象,那么,在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二在学生兴趣盎然的阅读交流中,笔者给予适当的追问、引思、点拨:街头是一幅怎样的画
8、面?(一个小孩在喧闹嘈杂的街头聚精会神地读书,不时被书中的精彩描写所吸引,忍不住会心一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让你想到了什么?(小孩子读书的时间很长,从早晨一直读到中午。)从“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你能猜到小孩子正在读着什么书?(他正在读水浒传。)如果让你来画这幅水墨画,你会画些什么?(川流不息的车辆、行人,高高挂在电线杆上的广播,石凳,坐着看书的小孩,天空的太阳睁大眼睛。)这样的支架式引导,学生将小诗里的每一个字都读出了丰富的画面感和生活的气息,心中也洋溢着对读书小孩的赞美和敬佩。受到榜样的示范、引领,便树立下热爱读书、专心读书的志向。接下来的两首小诗,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支架
9、,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诗中描写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感受作者轻快、愉悦的心情,从而爱上这温馨、优美的表达。最后,笔者在学生声情并茂、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眼中温馨美好的画面,模仿着课文中三首小诗的写法,也用文字“绘出”心中的水墨画。学生情绪高涨,写出了笔力稚嫩但情趣满满的小诗。世界名著爱弥儿的作者、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是在于引导他们在探索中懂得怎样发现真理。语文阅读的过程,正是一个实践探究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以陪伴者、鼓励者、启发者的身份在一旁跟着学生前行,耐心等待他们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我发现,自我建构,实现能力、素养的主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