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residentialbuildingsinhotsummerandcoldwinterzoneJGJ134-201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8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2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34-2010,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03(64、4.0.5、/0.。八八25,
2、03、6.0.606、t17衣为“力性条,必须严打执力HAm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I34-2001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3月18日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5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6.采暖、空调
3、和通风节能设计等。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重新确定住宅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和控制采暖空调能*指标的技才俏施;建立新的建筑围护结构”工壮让综什判断方法先定采暖上周Mn制和计方措施。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重庆大学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江
4、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哈尔滨天硕建材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耀华玻璃钢股份公司乐意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郎四维林海燕付祥钊冯雅涂逢祥刘明明许锦峰赵士怀刘安平周辉董宏姜涵林燕成王稚康玉范许武毅WE西平邓成对谓陌K轲L员:N年战Kt后导R好杨善防徐金泉胡吉土储兆佛张瀛洲郭和平目次1总则12术语2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3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9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11附录A面积和体积
5、的计算13附录B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14附录C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15本标准用词说明19引用标EEiy20附:条文说明21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CalculationIndexforIndrThermalEnvironmentalDesign34 BuildingandBuildingEnvelopeThermalDesign45 BuildingEnvelopThermalPerformanceTrade-off96 EnergyEfficiencyDesignonHVACSystem11Appendix A BuildingAreaa
6、ndVolumeCalculation13Appendix B CalculationfortheMean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XternalWa,is14Append.*7Sr4Iii.ation(n)uikunghadgCoefficient1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19ListOfQIOedStandards20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i211总则.o.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1.0
7、.2本标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1.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必须采取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应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圉内。1.0.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南华标准的押把。2.0.1热惰性指标(D)indexofthermalinertia表征围护结构抵御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各构造层材料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之和。2.0.2典型气象年(TMY)typicalmeteorologicalyear以近1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
8、各月接近1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2. 0.3参照建筑referencebuilding参照建筑是一栋符合节能标准要求的假想建筑。作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时,与设计建筑相对应的,计算全年采暧和空气调节能耗的比较对象。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3. 0.1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18C;2换气次数应取LO次h3.0.2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26匕;2换气次数应取L0次h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0.1建筑群的总体布置
9、、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4.0.2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4.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4.0.3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0.3规定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表4.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建筑层数3层层12Jg建筑的体形系数0.550.400.354.0.4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情性指标不应大于表4.0.4规定的限值。当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中的屋面、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外窗不符合表4.0.4的规定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
10、判断。三4.0.4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K)和热情性指标(D)的限值图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jK)热情性指标D25热情性指标D2.5体形系数25体形系数040户门3.0(通往封闭空间)工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应符合本标准表4.0.91、表4.Q.5-2的规定体形系数0.40扇面0.50.6外墙0.801.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1.0分户墙、楼板、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2.0户门3.0(通往封闭空间)2.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应符合本标准衰,0.5-1、表4.052的规定4.0.5不同朝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
11、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表4.0.5T规定的限值。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4.0.5-2规定的限值;综合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0.52的规定。当外窗为凸窗时,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表4.0.5-2规定的限值小10%;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面积应按洞口面积计算。当设计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或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不符合表4.0.5-1和表4.0.52的规定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表4.0.5-1不同朝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限值朝向窗墙面积比北0.40东、西0.35南0.45每套房间允许一个房间(不分朝向)0.60表4.0.5-2不同朝向、不同黑墙面
12、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限值龙筑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KW(11PK)外畲综合遮阳系数SG,(东、西向/南向)体形系数0.40窗墙面积比0.204.70.20窗墙面积比0304.0-I-0.30窗墙面积比40.403.2夏季0.40/夏季0.450.40窗墙面积比OSS2.8夏季035夏季0400.45窗墙面积比0.602.5东、西、南向设置外流阳夏:季025冬季20.60体形系数0.40窗墙面积比0.204.0-/-0.20窗墙面积比03012T一03(K窗墙面积比0402.8夏季0.40/夏季0.450.40围墙面积比0.4S2.5夏季Q.35/良季0.400.45Vsl墙面积比0.6
13、02.3东、西、南向设置外遁阳夏季025冬搴0.60注:1表中的“东、西”代衰从东或西偏北30,含30)至偏南60(含60)的范围;“南”代表从南偏东30至偏西30的范围。2楼梯间、外走廊的窗不按本衷规定执行。4.0.6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面积和体积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计算确定。2外墙的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3当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满足本标准表4.0.4的限值要求,但热情性指标D2.0时,应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L1条来验算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隔热设计要求。4当砖、混凝土等重
14、质材料构成的墙、屋面的面密度p200kgm2时,可不计算热惰性指标,直接认定外墙、屋面的热惰性指标满足要求。5楼板的传热系数可按装修后的情况计算。6窗墙面积比应按建筑开间(轴距离)计算。7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应按下式计算:SC=SCCXSD=SCBX(I-FFQSD(4.0.6)式中:SC-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c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b玻璃的遮阳系数;Fk一窗框的面积;FC窗的面积,FJFc为窗框面积比,PVC塑钢窗或木窗窗框比可取030,铝合金窗窗框比可取0.20,其他框材的窗按相近原则取值;SD一外遮阳的遮阳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计算。4.0.7东偏北30至东偏南60西偏北30至西偏南
15、60范围内的外窗应设置挡板式遮阳或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南向的外窗宜设置水平遮阳或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各朝向的窗户,当设置了可以完全遮住正面的活动外遮阳时,应认定满足本标准表4.0.5-2对外窗遮阳的要求。4.0.8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5%。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4.0.9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4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6级。4.0.10当外窗采用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
16、定:1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本标准表4.0.52中的相应值小10%J2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面积按窗洞口面积计算;3对凸窗不透明的上顶板、下底板和侧板,应进行保温处理,且板的传热系数不应低于外墙的传热系数的限值要求。1. 0.11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平屋顶宜采取绿化、涂刷隔热涂料等隔热措施。4. 0.12当采用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含风管机、多联机)B寸,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稳定牢固,不应存在安全隐患;2室外机的换热器应通风良好,排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之间应避免气流短路;3应便于室外机的维护;4应尽坦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热影响和噪声影响。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5.
17、 0.1当设计建筑不符合本标准第4.0.3、第4.0.4和第4.0.5条中的各项规定时,应按本章的规定对设计建筑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5.0.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应以建筑物在本标准第5.0.6条规定的条件下计算得出的采暖和空调耗电量之和为判据。5.0.3设计建筑在规定条件下计算得出的采暖耗电量和空调耗电量之和,不应超过参照建筑在同样条件下计算得出的采暖耗电量和空调耗电量之和。5.0.4参照建筑的构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参照建筑的建筑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平面划分均应与设计建筑完全相同;2当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超过本标准表4.0.3的规定时,应按同一比例将参照建筑每个开间外墙和屋
18、面的面积分为传热面积和绝热面积两部分,并应使得参照建筑外围护的所有传热面积之和除以参照建筑的体积等于本标准表4.0.3中对应的体形系数限值;3参照建筑外墙的开窗位置应与设计建筑相同,当某个开间的窗面积与该开间的传热面积之比大于本标准表4.0.5-1的规定时,应缩小该开间的窗面积,并应使得窗面积与该开间的传热面积之比符合本标准表4.0.5-1的规定;当某个开间的窗面积与该开间的传热面积之比小于本标准表4.0.5-1的规定时,该开间的窗面积不应作调整;4参照建筑屋面、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的传热系数应取本标准表4.0.4中对应的限值,外窗的传热系数应取本标准表4.0.5中对应的限值。5.0.5设计建
19、筑和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应采用动态方法计算,并应采用同一版本计算软件。5.0.6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信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栋建筑每套住宅室内计算温度,冬季应全天为18C,夏季应全天为26C;2采暖计算期应为当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空调计算期应为当年6月15日至8月31日;3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应采用典型气象年;4采暖和空调时,换气次数应为1.0次/h;5采暖、空调设备为家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制冷时额定能效比应取2.3,采暖时额定能效比应取L9;6室内得热平均强度应取4.3Wm20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6.0.1居住建筑采暖、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
20、择,应根据当地能源情况,经技术经济分析,及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综合考虑确定C6.0.2当居住建筑采用集中采暖、空调系统时,必须设置分室(户)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及分户热(冷)量计量或分摊设施。6.0.3除当地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不应设计直接电热采暖。6.0.4居住建筑进行爱季空调、冬季采暖,宜采用下列方式:1电驱动的热泵型空调器(机组);2燃气、蒸汽或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3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方式;4燃气(油、其他燃料)的采暖炉采暖等。6.0.5当设计采用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作为采暖热源时,其热效率应达到国家标准家用燃
21、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665-2006中的第2级。6.0.6当设计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或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或采用蒸气、热水型澳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演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作为住宅小区或整栋楼的冷热源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能效比(性能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规定值;当设计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户式集中空调(采暖)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
22、-2008中规定的第3级。6.0.7当选择土填源热泵系统、浅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淡水、海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水源热泵系统作为居住区或户用空调的冷热源时,严禁破坏、污染地下资源。6.0.8当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空调和(或)采暖时,宜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M55中规定的节能型产品(即能效等级2级)。6.0.9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鼓励居住建筑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在居住建筑小区采用热、电、冷联产技术。6.0.10居住建筑通风设计应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厨房、卫生
23、间应安装局部机械排风装置。对采用采暖、空调设备的居住建筑,宜采用带热回收的机械换气装置。附录A面积和体积的计算A.O.1建筑面积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面积的总和计算。.0.2建筑体积应按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围成的体积计算。A.0.3建筑物外表面积应按墙面面积、屋顶面积和下表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面积的总和计算。附录B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B.0.1外墙受周边热桥的影响(图B.O.D,其平均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RO. 1)FP + FBl + FiE + Frj_KPFP+KRIFBl+KbzFIg+KpFr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W(nK)
24、,应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计算;Km、KB2K0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m2);Fbi、F困、F&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m2)。抗震柱或根架梁图R 0.1外墙主体部位与周边热桥部位示意附录C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C.0.1外遮阳系数应按下式计算:SD=ar2+tel(Q0.1-1)工=A/B(C,0.1-2)式中:SD一外遮阳系数;X-外遮阳特征值,1时,取1=1;*b拟合系数,宜按表CO.1选取;A、B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宜按图CO1T图C.0.1-5确定。图co.1-1图C0.1-2水平式外遮阳的特征值垂直式外遮
25、阳的特征值图C.0.1-3挡板式外遮阳的特征值图CO.1-4横百叶挡板式外遮阳的特征值图Co.1-5竖百叶挡板式外遮阳的特征值表C0.1外遮阳系数计算用的拟合系数a、b气候区外遮阳基本类型拟合系数东南西北夏热冬冷地区水平式(rac.o.i-1)a0.36O.500.380.28b-0.80-0.80-0.810.54垂直式(ffiCO.1-2)aO.24O.33O.240.48b-0.54-0.72-0.53-0.89挡板式(图CO.1-3)a0.000.350.000.13b-O.96-1.00-O.96-0.93固定横百叶挡板式(图CO.1-4)a0.500.500.520.37b-1.2
26、0-1.20一1.30-0.92固定竖百叶挡板式(图C0.1-5)a0.000.160.190.56b一0.66-0.92.-O.71-1.16活动横百叶挡板式(图CO.IY)冬a0.230.03O.230.20b-0.66-0.47-0.69-0.62夏a0.560.790.570.60b-1.30-1.40-1.30-1.30活动登百叶挡板式(SCO.1-5)冬a0.290.140.310.20b-0.87-0.64-0.86一0.62Ka0.140.420.120.84b一O.75-1.11-0.73一1.47C0.2组合形式的外遮阳系数,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式遮阳的外遮阳系数的乘积来确
27、定,单一形式的外遮阳系数应按本标准式(C.0.1-1)、式(CO.1-2)计算。C0.3当外遮阳的遮阳板采用有透光能力的材料制作时,应按下式进行修正:SD=l-(l-SD)(l-7)(C.0.3)式中:SD-外遮阳的遮阳板采用非透明材料制作时的外遮阳系数,按本标准式(C.0.1-1)、式(Co.1-2)计算。7,遮阳板的透射比,按表C.0.3选取。表C0.3遮阳板的透射比遮阳板使用的材料规格7,织物面料、玻璃钢类板0.40玻璃、有机玻璃类板深色:OSe0.60.60浅色:0.6VSe080.80金属穿孔板穿孔率:00.20.10穿孔率:O.2VO.40.30穿孔率:04V060.50穿孔率:0
28、6Vff080.70铝合金百叶板0.20木质百叶板0.25混凝土花格0.50木质花格0.45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二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9、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4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665-20066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7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条文说明修订说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3月18日以第523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
30、是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1-200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参编单位是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中国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墙体改革和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市建工科研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重庆市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欧文斯科宁公司上海科技中心、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爱迪士(上海)室内空气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是:郎四维、付祥钊、林海燕、涂逢祥、刘明明、蒋太珍、冯雅、许锦峰、林成高、杨维菊、徐吉浣、彭家惠、鲁向东、段恺、孙克光
31、、黄振利、王一丁。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了体形系数限值、窗墙面积比限值和围护结构热工参数限值;并且规定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或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超过限值时,应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规定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的方法,细化和固定了计算条件。3.“采暧、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在满足节能要求的条件下,提出冷源、热源、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提供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措施。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
32、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在使用中如果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总则25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28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30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39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44附录C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521.0.1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国务院
33、制定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也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要求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原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建筑节能技术政策规定“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民用建筑2000年起开始执行建筑热环境及节能标准工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其确切范围由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确定,图1图1夏热冬冷地区区域范国是该规范的附录八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中的夏热冬冷地区部分)。该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二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全部,四川、贵州二省东半
34、部,江苏、河南二省南半部,福建省北半部,陕西、甘肃二省南端,广东、广西二省区北端,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该地区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人口55亿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8%,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该地区的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地采取措施,自行解决住宅冬夏季的室内热环境问题,夏季空调冬季采暖日益普及。由于该地区过去一般不用采暖和空调,居住建筑的设计对保温隔热问题不够重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很差0主要采暖设备也只是电暖器和暖风机,能效比很低,电能浪费很大。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该地区的采暖、空调能源消耗必然急剧上升,将会
35、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推进该地区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该地区正在大规模建设居住建筑,有必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更好地贯彻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1.0.2本标准的内容主要是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从建筑、围护结构和暖通空调设计方面提出节能措施,对采暖和空调能耗规定控制指标。当其他类型的既有建筑改建为居住建筑时,以及原有的居住建筑进行扩建时,都应该按照本标准的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必须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居住建筑,其中包括住宅、集体宿舍、住宅式公寓、商住楼的住宅部分
36、、托儿所、幼儿园等。近年来,为了落实既定的建筑节能目标,很多地方都开始了成规模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由于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在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与新建居住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标准并不涵盖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1.0.3夏热冬冷地区过去是个非采暖地区,建筑设计不考虑采暖的要求,也谈不上夏季空调降温。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差,室内热环境质量恶劣,即使采用采暖、空调,其能源利用效率也往往较低。本标准的要求,首先是要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同时要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1.0.4本标准对居住建筑的有关建筑、热工、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中所采取的
37、节能措施作出了规定,但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也规定了节能规定。所以,该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3.0.1室内热环境质戒的指标体系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壁面温度等多项指标。本标准只提了温度指标和换气指标,原因是考虑到一般住宅极少配备集中空调系统,湿度、风速等参数实际上无法控制。另一方面,在室内热环境的诸多指标中,对人体的舒适以及对采暖能耗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指标,换气指标则是从人体卫生角度考虑必不可少的指标。所以只提了空气温度指标和换气指标。本条文规定的18七只是一个计算参数,在进行围护
38、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时用来计算采暖能耗,并不等于实际的室温.实际的室温是由住户自己控制的。换气次数是室内热环境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冬季,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室内的卫生条件,另一方面又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换气次数。一般情况,住宅建筑的净高在2.5m以上,按人均居住面积20r112计算,1小时换气1次,人均占有新风50r113本条文规定的换气次数也只是一个计算参数,同样是在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时用来计算采暖能耗,并不等于实际的新风量。实际的通风换气是由住户自己控制的。3.0.2本条文规定的26匕只是一个计算参数,在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时用
39、来计算空调能耗,并不等于实际的室温。实际的室温是由住户自己控制的。本条文规定的换气次数也只是一个计算参数,同样是在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时用来计算空调能耗,并不等于实际的新风量。实际的通风换气是由住户自己控制的。潮湿是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一大特点。在本节室内热环境主要设计计算指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相对湿度设计指标,但并非完全没有考虑潮湿问题。实际上,空调机在制冷工况下运行时,会有去湿功能而改善室内舒适程度。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0.1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在春秋季和夏季凉爽时段,组织好室内外的自然通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室内的热舒适程度,而且可减少空调运行的时间,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
40、耗。因此在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和单体建筑的设计时,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4.0.2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增加制冷负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采暖负荷。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南北朝向的建筑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但由于建筑物的朝向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为南北朝向,所以本条用了“宜”字。4.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外表面积所包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体形系数越大,则表现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面积大,体形
41、系数越小则表现出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小。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体形系数越小,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越小。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是,体形系数不只是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它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紧密相关。体形系数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因此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来确定体形系数。当体形系数超过规定时,则要求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并按照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确保实现节能目标。表4.0.3中的
42、建筑层数分为三类,是根据目前本地区大量新建居住建筑的种类来划分的。如(13)层多为别墅,(41D层多为板式结构楼,其中6层板式楼最常见,12层以上多为高层塔楼。考虑到这三类建筑本身固有的特点,即低层建筑的体形系数较大,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较小,因此,在体形系数的限值上有所区别。这样的分层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有所不同。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1-3)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两者考虑如何分层的原因不同,节能标准主要考虑体形系数的变化,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主要考虑建筑使用的要求和防火的要求,例如6层以上的建
43、筑需要配置电梯,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更严格等等。从使用的角度讲,本标准的分层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分层不同并不会给设计人员带来任何新增的麻烦。4.0.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文规定了墙体、屋面、楼地面及户门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限值,其中分户墙、楼板、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户门的传热系数限值一定不能突破,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如果超过限值,则必须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基于如下的考虑:按第5章的规定进行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只涉及屋面、外墙、外窗等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与分户墙、楼板、楼梯间隔墙等无关。在更热冬冷地区冬夏两季的采暖和
44、空调降温是居民的个体行为,基本上是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采暖和空调,因此要减小房间和楼内公共空间之间的传热,减小户间的传热。夏热冬冷地区是一个相当大的地区,区内各地的气候差异仍然很大。在进行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时,既要满足冬季保温,又要满足夏季隔热的要求。采用平均传热系数,是考虑了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在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暧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小于标准的要求,不至于造成由于忽略了热桥影响而建筑耗热量或耗冷髭的计算值偏小,使设计的建筑物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将这一地区高于等于6层的建筑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值统一定为1.0(或0.8)W(K)和1.5(或LO)W/Im?K),并不是没有考虑这一地区的气候差异。重庆、成都、湖北(武汉)、江苏(南京)、上海等的地方节能标准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气候差异,这些标准对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的规定与本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根据无锡、重庆、成都等地节能居住建筑几个试点工程的实际测试数据和D0E-2程序能耗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在这一地区改变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时,随着K值的减小,能耗指标的降低并非按线性规律变化,当屋面K值降为1.0W(m2K),外墙平均K值降为1.5W(m2K)时,再减小K值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已不明显。因此,本标准考虑到以上因素和降低围护结构的K值所增加的建筑造价,认为屋面K值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