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9586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咽喉的解剖及功能咽喉位居体内。咽,前通于口,下连于胃,为食道,属胃之所系;喉,上通于鼻,下连于肺,为气道,属肺之所系。一.咽喉的解剖及部位名称咽,别称咽路。灵枢.五味:“咸入于胃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绝,绝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又称咽系。三因方卷16:“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烙伤,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又称食喉。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俗名食喉。”亦名谷喉。澹寮方:“咽接食管以通胃,故以致咽物;喉通五脏以系肺,故以候气。气喉、谷喉,皎然明白。”喉,亦称气喉。中医古代文献对咽与喉的认识,特别是部位名称,不如解剖学那样明确。咽可指喉,喉亦可指

2、咽,其称谓常较混乱。张氏医通卷8说:“咽喉二窍同出一皖,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主出而不纳;咽系柔空,接胃本,为饮食之路,主纳而不出J为统一认识,现根据古代文献并结合解剖学的划分,将咽喉分为四个部分,即:顽颠、喉关、咽门、喉咙。其中,咽门属咽,顽颤与喉咙属喉,喉关既属咽,也属喉。1 .顽颖:相当于解剖学之鼻咽部,属喉的范畴。灵枢.忧恚无言:“顽颠者,分气之所泄也。”黄帝内经太素:“喉咙上孔名顽。”别称喉题。类经.针刺类:“顽,颈也;顽颖,即颈中之喉颗颖前有窍,息通于鼻,故为分气之所泄。”又称喉屋。类经卷8:“畜门,即喉屋上通鼻之窍门也。”2 .喉关:广

3、义者相当于口咽部;狭义者相当于咽峡。亦称喉口。诸病源候论卷12:“喉口生疮。”万病回春:“治乳蛾喉痹上为细末,吹入喉口即愈。”亦称会厌。医学正传卷5:“其会厌之两旁肿者,俗谓之乳蛾,难治。”亦称咽门、喉道。外科正宗卷2:“又有喉痈、喉痹、乳蛾、上腭痈等症,虽肿而咽门半塞半开。其病虽凶,而喉道又宽又肿,此皆标病,虽重无妨。”又称喉头。重楼玉钥:“夺食风,此症或在喉头上腭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或数小泡。”又称咽关。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上腭及咽关小爆”。悬雍垂:同解剖学。灵枢.忧恚无言:“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又称悬壅。亦作悬痈或悬膺。诸病源候论卷30:“悬壅为音声之关也。”太平圣惠方:“夫悬痈者,

4、为音声之关也。”疡科通玄:“夫锁喉疮者注于悬膺之侧闭塞咽喉生肿痛。”又称帝中,亦作帝钟或蒂中。世医得效方:“帝中风,喉间帝中长肿,有长数寸者。”又称蒂丁。医学心悟:“凡使刀针,不可误伤蒂丁,损则不救。”又称小舌。简明中医辞典:“小舌即悬壅垂。”又称喉花。尤氏喉科:“以喉花即为蒂中。”亦称帝珠、咙花。喉旁:即喉关之两旁。张氏医通卷8:“又有两块结于喉旁,甚则大如鸡卵。”医学心悟:“喉瘤生于喉旁。”咽前柱、咽后柱咽前柱相当于腭舌弓;咽后柱相当于腭咽弓。咽后柱之后的索状纵行隆起,称喉间红筋,相当于咽侧索。喉核:即腭扁桃体。中医喉科学(二版教材):“乳蛾发病部位在咽喉部两侧的喉核处。”关前、关后:即喉

5、关之前、喉关之后。喉关以咽前柱和咽后柱为界,分为关前与关后。咽前柱之前称关前或关外,咽后柱之后称关后或关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乳蛾关前易治关后凶。”喉底:即咽后壁。简明中医辞典:“喉关以内名关内,有喉底(咽后壁)”喉底肌膜表面常见有颗粒状隆起,称小凛,即淋巴滤泡,亦称喉间红筋、气子。3 .咽门:相当于解剖学之喉咽部。灵枢.肠胃:“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4 .喉咙:广义者,泛指咽喉各部位;狭义者,相当于解剖学之喉部。按其上下部位,可分为会厌与声户两部分。喉咙,别称喉门。三因方卷16:“五脏久咳则声嘶,嘶者喉破也,非咽门病。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与喉门自别。”断病提纲:

6、“马喉风痹喉门主。”又称喉窍。景岳全书卷28:“一女子喉窍紧涩,息难出入。”又称喉脱。张氏医通卷8:“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逆入喉皖,遂呛而咳矣。”会厌:同解剖学。黄帝内经太素.肠胃:“会厌,舌后喉咙上,出气入鼻口之孔,上有肉厌盖孔,开阖气之出入也。”儒门事亲卷1:“会厌与喉,上下以司开阖,食下则吸而掩,气上则呼而出。是以舌抵上腭,则会厌能闭其咽矣。”别称吸门。难经44难:“会厌为吸门。”声户:相当于解剖学之声门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四版教材):“慢喉瘩发音时可见声户闭合不全。”亦称咽门。备急千金要方卷12:“咽门破而声嘶。”亦称吸门。儒门事亲卷1:“会厌之下为吸门。”解剖学之声门下区,中医无相

7、应名称,仍属喉咙的范畴。二.咽喉的功能1 .咽司吞咽,为饮食水谷输入之道:灵枢.胀论说:“咽喉小肠者,传送也。”太平圣惠方卷36说:“咽者,咽也,空可咽物,又谓之噬,主通利水谷,胃气之道路,故为胃之系。”咽前通口腔,下接食管,通于胃腑。饮食经口腔的摄入、咀嚼,送入咽部,再经咽的吞咽作用,才能输入食管到达胃腑。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说:“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津关也。”生理上,咽司吞咽的功能主要与脾胃有关。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脾胃健,才能升降出入,咽的吞咽功能正常。2 .喉司开阖,为气息出入之道:太平圣惠方卷35说:“喉咙者,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于气息

8、,呼吸出入,主肺气之流通,故为肺之系。”喉上通口鼻7下通于肺,中段又属食道。呼吸时,声户与会厌开阖通于气息,完成肺司呼吸的功能;而进食时,会厌闭阖,遮盖喉咙上口,以免食物误入喉咙或气管,起到保护作用。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说:“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道,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张开,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逆入喉皖,遂呛而咳矣。”3 .喉主发音:发音及言语之形成,是诸发音器官及多脏腑协同作用的结果。喉咙内有声户,是发音的主要器官,声音的频率及音色与声户形态结构有关,不同音色的声音又与口、

9、齿、唇、舌、咽喉、鼻腔等各辅助器官(共鸣器官)的形态结构有关。灵枢.忧恚无言说:“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初步说明了多器官共同作用产生声音、言语的关系。生理上,声音的强弱与肺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而声音的有无与心肝关系较为密切。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仁斋直指方说:“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声音由气而发,肺为气之主,声户受肺气的推动而产生声音;脾为生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肺气的盛衰与脾肾精气的亏盈密切相关。脾肾精气充实,则肺气旺而声音宏亮。心主神志,支配人体的意识活动,为五脏六

10、腑之大主。管子.水地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五脏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故心为声音之主。肝主疏泄,维系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而咽喉为气机升降之要道;又肝主筋,而声户属筋肌之体,肝气条达,气机升降得宜,筋有所主,则发声功能正常。4 .咽喉为抗御外邪之关隘: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犯肺者,侵犯肺系也。咽喉为肺胃之所系。六淫、疫厉之邪循口鼻而入,往往首先犯于咽喉,特别是喉关。故喉关是抗御邪毒的藩篱。简明中医辞典说:“喉关是抗拒病邪由口鼻而入的关隘。”这一作用主要反映为代脏受邪,但与脏腑功能的强弱有关,特别是与肺脾肾有关。如脏腑功能衰退,邪毒久滞咽喉,则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产生脏腑病变的根源(病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