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9600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西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咽喉位居体内。咽,前通于口,下连于胃,为食道,属胃之所系;喉,上通于鼻,下连于肺,为气道,属肺之所系。(一)咽喉的解剖及部位名称咽喉有四个部分,即:顽赖、喉关、咽门、喉咙。其中,咽门为食道属咽,顽颤与喉咙为气道属喉,喉关既为食道,亦为气道,故既属咽也属喉。1 .顽颖:相当于解剖学之鼻咽部,属喉的范畴。别称喉颗。2 .喉关:广义者相当于口咽部;狭义者相当于咽峡。亦称喉口、咽门、喉道、咽关。悬雍垂:同解剖学。又称悬壅、帝中,亦作帝钟或蒂中,亦称蒂丁、小舌、喉花、帝珠、咙花。(2)喉旁:即喉关之两旁,相当于解剖学之咽侧壁。咽前柱、咽后柱:咽前柱相当于腭舌弓;咽后柱相当于腭咽弓

2、。咽后柱之后的索状纵行隆起,称喉间红筋,相当于咽侧索。喉核:即腭扁桃体。关前、关后:即喉关之前、喉关之后。喉关以咽前柱和咽后柱为界,分为关前与关后。咽前柱之前称关前或关外,咽后柱之后称关后或关内。喉底:即咽后壁。喉底肌膜表面常见有颗粒状隆起,称小蜃,即淋巴滤泡,亦称喉间红筋、气子。3 .咽门:相当于解剖学之喉咽部。4 .喉咙:广义者,泛指咽喉各部位;狭义者,相当于解剖学之喉部。按其上下部位,可分为会厌与声户两部分。别称喉门、喉窍、喉脱。会厌:同解剖学。别称吸门。声户:相当于解剖学之声门区。亦称咽门、吸门。解剖学之声门下区,中医无相应名称,仍属喉咙的范畴。(二)咽喉的功能1 .咽司吞咽,为饮食水

3、谷输入之道:灵枢胀论说:“咽喉小肠者,传送也。”太平圣惠方卷35说:“咽者,也,空可嗷物,又谓之噬,主通利水谷,胃气之道路,故为胃之系。”咽前通口腔,下接食管,通于胃腑。饮食经口腔的摄入、咀嚼,送入咽部,再经咽的吞咽作用,才能输入食管到达胃腑。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说:“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津关也。”生理上,咽司吞咽的功能主要与脾胃有关。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脾胃健,才能升降出入,咽的吞咽功能正常。2 .喉司开阖,为气息出入之道:太平圣惠方卷35说:“喉咙者,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于气息,呼吸出入,主肺气之流通,故为肺之系。”喉上通口鼻7下通于肺,中段(

4、喉关)又属食道。呼吸时,声户与会厌开阖通于气息,完成肺司呼吸的功能;而进食时,会厌闭阖,遮盖喉咙上口,以免食物误入喉咙或气管,起到保护作用。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说:“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道,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张开,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逆入喉脱,遂呛而咳矣。”3 .喉主发音:发音及言语之形成,是诸发音器官及多脏腑协同作用的结果。喉咙内有声户,是发音的主要器官,声音的频率及音色与声户形态结构有关,不同音色的声音又与口、齿、唇、舌、咽喉、鼻腔等各辅助器官(共鸣器官)的形态结构有关。

5、灵枢忧恚无言说:“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初步说明了多器官共同作用产生声音、言语的关系。生理上,声音的强弱与肺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而声音的有无与心肝关系较为密切。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仁斋直指说:“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声音由气而发,肺为气之主,声户受肺气的推动而产生声音;脾为生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肺气的盛衰与脾肾精气的亏盈密切相关。脾肾精气充实,则肺气旺而声音宏亮。心主神志,支配人体的意识活动,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管子水地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五脏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故心为声音之主。肝主疏泄,维系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而咽喉为气机升降之要道;又肝主筋,而声户属筋肌之体,肝气条达,气机升降得宜,筋有所主,则发声功能正常。4 .咽喉为抗御外邪之关隘: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犯肺者,侵犯肺系也。咽喉为肺胃之所系。六淫、疫疣之邪循口鼻而入,往往首先犯于咽喉,特别是喉关。故喉关是抗御邪毒的藩篱。简明中医辞典说:“喉关是抗拒病邪由口鼻而入的关隘。”这一作用主要反映为代脏受邪,但与脏腑功能的强弱有关,特别是与肺脾肾有关。如脏腑功能衰退,邪毒久滞咽喉,则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产生脏腑病变的根源(病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