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9848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9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3)摘要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自2008年起联合编写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以期指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精准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开展综合治疗,达到预防肝转移发生、提高肝转移灶局部毁损率、延长长期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次修订后的2023版指南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随访、预防、MDT作用、手术及其他毁损治疗、可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无法达到无疾病证据

2、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等六部分,汇集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第一部分诊疗指南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cancerlivermetastases)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的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声刀。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8-叫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

3、无疾病证据(noevidenceofdisease,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1。-14。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根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或达到NED状态。因此,通过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15-16O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受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08-201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和结直肠外科学组、中

4、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起联合编写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以指导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并于2010年、2013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2016年、2018年和2020年联手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转移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等多次共同修订了指南。2022年再次一起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新进展,修订本指南。(本指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预防

5、、外科手术和其他综合治疗提出的建议,请各地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应用。本文中出现的推荐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分类的界定,详见附录一。)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随访(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按照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livermetastases)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livermetastases)117本指南为便于诊疗策略的制定,将按照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两方面阐述。(二)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除血清CEAxCA19-9

6、等肿瘤标记物检查、病理分期评估外,应常规进行肝脏超声和腹部增强CT等影像检查筛查及诊断肝脏转移瘤。对于超声或CT影像高度怀疑但不能确诊的患者可加行血清AFPx肝脏超声造影和肝脏MRI平扫及增强检查18)(Ia类证据,A级推荐),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检查对于发现1cm的微小病灶准确率更高,有条件时可考虑。PET-CT检查不作为常规推荐,可在病情需要时酌情应用19-21(2a类证据,B级推荐)。肝转移灶的经皮针刺活检仅限于病情需要时应用【22】。结直肠癌手术中必须常规探查肝脏以进一步排除肝转移的可能【23】,对可疑的肝脏结节可行术中超声检查,必要时考虑同步切除或术中活检(3a类证据,B级

7、推荐)。(三)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监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对患者定期随访124-26,了解有无肝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的发生。1 .每36个月进行一次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和检测血清CEAxCA19-9等适当的肿瘤标志物,持续2年,以后每6个月一次直至满5年W(1a类证据,A级推荐),5年后每年一次。2 .口期和W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腹、盆腔增强CT扫描,共35年28(1b类证据,A级推荐),以后每12年一次。对于超声或CT影像高度怀疑肝转移瘤但不能确诊的患者应加行肝脏MRI等检查,并建议在随访过程中保持影像检查方法的一致性。PET-CT扫描不作常规推荐。3 .术后

8、1年内应进行电子结肠镜的检查,若发现异常,需在一年内复查【29;如无异常则推荐术后第3年复查,以后每5年一次。如果患者发病年龄50岁、或确诊Lynch综合征,则应适当增加电子结肠镜的检查频度。对于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术前因梗阻等原因未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应在术后36个月内完成首次电子结肠镜检查291(1a类证据,A级推荐)。(四)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达到NED后的随访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达到NED后,对患者也应进行密切的随访,了解有无肝转移复发或出现其他远处转移的可能。1.建议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血清CEAxCA19-9和其他适当的肿瘤标志物,以后第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Ia类证据,A级推荐)

9、,5年后每年一次。2 .术后2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腹、盆腔增强CT扫描或肝脏MRI增强检查,必要时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检查。以后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共5年28(Ia类证据,A级推荐),5年后每年一次。不推荐常规PET-CT扫描。3 .其他随访内容和频次参照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的随访进行。(五)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相关基因检测1.欣S检测:推荐所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均进行KRAS第2、3、4外显子以及/V欣5第2、3、4外显子的检测【30-32。欣S基因是否突变不仅具有预后意义133-35,更是预测抗EGFR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36-37(Ia类证据,A级推荐)。其中Q

10、7/SG72U突变还有助于后线治疗对靶向药物的选择。尸检测:推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V600E突变检测38-39,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4542(1b类证据,A级推荐)以及疗效预测因子,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3 .错配修复基因(MMR)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推荐结直肠癌患者均进行检测43*(2b类证据,B级推荐),以便更精准地制定治疗策略,尤其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至关重要。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比较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微卫星序列长度的差异检测微卫星状态,是MSI检测的金标准【46-47。免疫组化检测伏的蛋白表达(包括MLH1、MSH2、MSH6和PMS2),因简便快捷已成为目前最

11、常用的检测方式,可达到与PCR检测90%95%以上的一致率【4叫另外,有经过验证合格的二代测序法(NGS)也可用于MSI检测。4 .UG77/7检测:UGr7/7是伊立替康的药物代谢酶,其基因的多样性会显著影响该酶的活性。因此,建议尽可能获取G77/7基因检测结果据此慎重考虑伊立替康的给药剂量Haq2b类证据,B级推荐)o5 .检测:在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抗HER2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建议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日U检测【52】,为晚期患者后线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2b类证据,B级推荐)。6 .其他:二代测序(NGS)检测肿瘤突变负荷(TMB)15引、DNA聚合酶epsilon和

12、delta1(POLE/POLD1)、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融合基因54等,均可作为潜在的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的基因状态大多无差别55-57,对于无法获取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时可考虑液态活检技术(2b类证据,B级推荐)。有研究发现,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指导的微小残留病灶(minimumresidualdisease,MRD)评估可有效提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愈情况。因此,MRD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下一步治疗策略,但目前仍存在诸多困难。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防(一)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手术切除结

13、直肠癌病灶是迄今为止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愈方法【58,也是预防肝转移发生的重要环节。1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全部及其两端足够肠段和周围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和器官以及相关系膜、主要供应血管和淋巴引流区,具体手术方式依照肿瘤部位不同而异,但均应遵循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原贝62 .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范围应包括肿瘤全部及其两端足够肠段、周围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和器官以及相关的肠系膜和淋巴结。直肠中下段的肿瘤应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原则。3 .术中发现存在切除范围外的可疑淋巴结,应进行术中活检或

14、切除。(二)结直肠癌确诊时无肝转移(及其他远处转移)的新辅助治疗术前通过新辅助治疗杀灭未被影像学检测到的微小转移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根治性手术后的远处转移【59-61。1.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注:高位直肠癌,即肿瘤下缘距肛缘12cm以上者,其新辅助治疗参照结肠癌)(1)联合放化疗或放疗:建议术前诊断为T3期及以上或任何T、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在不伴有明显出血、梗阻症状、无穿孔以及其他远处转移等情况时应用。包括长程联合放化疗和单纯短程放疗62-64。近年来,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出现新治疗模式,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neoadjuvanttreatment,TNT)仿5,将直肠癌术后辅助化

15、疗提至术前,即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可获得更高的完全缓解率,有助于器官保留,还可以降低远处转移发生,改善长期生存66(2a类证据,B级推荐)。(2)肝动脉和肿瘤区域动脉联合灌注化疗:对于术前分期In期,且不伴有出血、梗阻症状或无穿孔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单位可考虑应用。5-FU(或其前体药物)并可联合奥沙利粕,经肝动脉、肿瘤区域动脉分别灌注,化疗后710d施行根治性切除术。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案虽不能明显降期,但对In期结直肠癌患者有预防肝转移的作用【67】,建议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不作为常规推荐。2.结肠癌的新辅助治疗结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术前判断为11I期

16、的患者可考虑肝动脉和肿瘤区域动脉联合灌注化疗,以减少肝转移的发生67,不作为常规推荐。(三)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化疗、腹腔化疗对于该治疗方案的探讨目前有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数据68,如能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将可以减少肝转移的发生。但这一结果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故不作为常规手段推荐,临床研究可关注。(四)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1 .对于11I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能延长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16叫因此,上述结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进行36个月的辅助化疗,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FOLFoX、CapeOXx5-FU+LV或卡培他滨单药(Ia类证据,A级推荐)。PMMR/MSS/M

17、SI-L的II期患者如不存在复发转移高危因素(T4、组织分化差、肿瘤周围淋巴管神经侵犯、肠梗阻、或T3伴有局部穿孔、切缘不确定或阳性、淋巴结活检数量12枚),术后两药联合的辅助化疗在许多临床研究中获益不显著,故建议接受临床观察和随访【7。】(Ib类证据,A级推荐),或建议氟尿哪咤单药治疗。但对于高危U期患者应予以辅助化疗,方案参照11I期患者【71-72(2a类证据,B级推荐)。dMMR/MSI-H的II期患者,无论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均可接受临床观察和随访;但T4患者是否需辅助化疗目前尚有争议17叫2 .T3及以上和任何Tz淋巴结阳性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如术前没有进行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放化

18、疗能提高3年无病生存率及降低局部复发率74-7叫但对于能否减少直肠癌肝转移方面研究有限,与辅助治疗的结合方式也需更多临床试验验证。术前接受过放疗或联合放化疗的患者,术后也应接受辅助治疗,但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总而言之,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规范化治疗结直肠癌。三、多学科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作用对于肿瘤性疾病,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治疗模式是有效的手段76-74因此建议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进入MDT治疗模式【78】(Ia类证据,A级推荐)。结直肠癌的MDT以患者为中心,成员应包括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肝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

19、介入科、放射和超声影像科、病理科及其他相关专业有一定资质的医生7叫MDT治疗模式可以减少个体医生做出的不完善决策砌,其重要作用还包括:更精确的疾病分期】;减少治疗混乱和延误82-83;更个性化的评估体系和治疗84;更好的治疗衔接85;更高的生活质量【86;最佳的临床和生存获益【87;最优的卫生经济学88-91OMDT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年龄、器官功能、合并症和肿瘤的分子病理特征等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患者最合理的检查和最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U*(a类证据,A级推荐)。1 .患者全身状况较差,不适合进行高强度治疗时,建议单药(或联合靶向药物)、减量的两药方案或最佳支持治疗,以提高生活质

20、量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如全身情况好转,可以再进行高强度治疗。2 .适合高强度治疗的患者,应依据肝转移的具体情况和是否伴有其他转移等,制定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肝转移灶初始即可以RO切除,且手术难度不大、肿瘤生物学行为良好的患者,其治疗目的是获得治愈19文应该围绕手术治疗进行相应的新辅助和/或辅助治疗,以降低手术后复发的风险。肝转移灶是否可以Ro切除的判断应由肝外科、肿瘤外科、影像科专家联合进行。肝转移灶可以RO切除,但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时,也应积极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如射频消融或(和)立体定向放疗等,以达到NED状态【94】。(2)肝转移初始无法切除,但经过一定的治疗,

21、有望转为可以NED状态,且全身情况能够接受包括转移灶切除手术在内的局部治疗手段和高强度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最大程度地缩小瘤体或增加残肝体积,应采用最积极的综合治疗,即转化治疗。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无法达到NED的肝转移1 )结直肠癌原发灶存在出血、梗阻症状或穿孔时,应先行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病灶,继而进行系统性化疗(或加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可联合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Ib类证据,A级推荐),其中dMMR/MSI-H患者可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治疗后每68周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CT增强扫描并依据REClST标准予以评估。临床重大决策时,建议MRl平扫及增强扫描。如果肝转移灶转变成可

22、切除或有望NED时,即予以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如果肝转移灶仍不能达到NED,则继续进行综合治疗。2 )结直肠癌原发灶无出血、梗阻症状及无穿孔时可以行系统性化疗(或加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可联用分子靶向治疗(IC类证据,B级推荐),其中dMMR/MSI-H患者可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每68周评估一次,如果转移灶转化成可切除或有望NED时,即手术治疗(-期同步切除或分阶段切除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或手术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如果肝转移灶仍不能达到NED,则视具体情况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病灶,术后继续对肝转移灶进行综合治疗。此类患者也可选择先行切除结直肠癌的原发病灶,继而进

23、一步治疗,具体方案同上。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无法达到NED的肝转移:1 )采用5-FULV(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粕或(和)伊立替康的两药或三药方案作为一线化疗,并可加用分子靶向治疗,或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95(1b类证据,A级推荐),其中dMMR/MSI-H患者可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96】。对氟尿嚏咤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雷替曲塞(2b类证据,B级推荐)。2 )在肝转移发生前12个月内使用过奥沙利粕为基础的化疗作为辅助治疗的患者,应采用FOLFIRI方案【9刀;化疗结束后12个月以上发生肝转移,仍可采用FOLFOX或CapeOX化疗方案,并可加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或联用肝动脉灌

24、注化疗(3a类证据,B级推荐),其中dMMR/MSI-H患者可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停叫治疗后每68周检查肝脏超声、CT增强扫描予以评估,临床重大决策时建议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肝转移灶转为可切除或可以达到NED的患者,即应接受肝转移灶切除手术或手术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术后再予以辅助化疗;如果肝转移灶仍不能达到NED,则应继续进行综合治疗。3 )还有一部分患者,其肝转移灶可能始终无法切除或达到NED状态,但全身情况允许接受较高强度的治疗。对于这类患者是以控制疾病进展为目的进行治疗,应该采用较为积极的联合治疗。对于结直肠癌原发灶无出血、梗阻症状及无穿孔时合并始终无法达到NED的肝转移灶的

25、患者是否应该切除原发灶目前仍有争议【9叫因此,需要MDT综合考虑肿瘤和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是否切除原发灶。四、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手术及其他毁损治疗(一)手术治疗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目前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99-104。故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应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手术治疗。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患者,经治疗后转化为可切除病灶时,也应适时接受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是否适合手术切除的标准一直在演变,但主要应从以下3方面来判断”/W(2a类证据,B级推荐)。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性切除。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完全(Ro)切除,且要求保

26、留足够的功能性肝组织(肝脏残留容积30%40%,采用三维CT或3D数字成像技术等有助于评估残肝体积【I。”)。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或毁损的肝外转移病变,或仅为肺部结节性病灶,但不影响肝转移灶切除决策的患者。随着技术的进步,肝转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等已不再是影响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适宜手术的单一决定因素。另外,当前的文献资料已经将切缘不足1Cm【1。8-10叫可切除的肝门淋巴结转移【110-1121、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肺、腹腔)【112-116等也纳入了适宜手术切除的范畴(4类证据,C级推荐)。(2)禁忌证(3a类证据,B级推荐)结直肠癌原发灶不能取得根治性切除。出现不

27、适合局部处理的肝外转移。预计术后残余肝脏容积不够。患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2 .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1)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期同步切除:在肝转移灶小、且多位于周边或局限于半肝,肝切除量低于60%,肝门部淋巴结、腹腔或其他远处转移均可手术切除的患者可建议一期同步切除117-12有研究认为,一期同步切除肝转移灶和原发结直肠癌病灶手术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可能高于二期分阶段手术1122-126。故患者的选择上应较为慎重,尤其是需要在两切口下完成的同步手术。急诊手术由于缺少完备的术前检查资料和较高的感染发生机会,不推荐原发结直肠癌和肝脏转移病灶一期同步切除【127】(2C类证据,B级

28、推荐)。(2)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二期分阶段切除:术前评估不能满足一期同步切除条件的患者,可以先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病灶,二期分阶段切除肝转移灶,时机选择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46周;若在肝转移灶手术前进行系统性治疗肝转移灶的切除可延至原发灶切除后3个月内进行。可根治的复发性结直肠癌伴有可切除肝转移灶的治疗按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处理,但倾向于进行二期分阶段切除肝转移灶。先切除肝转移灶、再切除结直肠原发灶的肝优先模式(liverfirst叩ProaCh)也已开展应用【128/31】。其手术的并发症、病死率和5年生存率均与传统模式的二期分阶段切除相同1132-133(3b类证据,B级推荐)。3

29、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既往结直肠原发灶为根治性切除且不伴有原发灶复发,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且肝切除量低于70%(无肝硬化者),应予以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也可考虑先行新辅助治疗(3b类证据,B级推荐)。诊断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应当有两项以上的影像学检查依据,包括肝脏超声、增强CT及MRl等,必要时可结合PET-CT扫描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有无肝外转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134。4 .肝转移灶手术方式的选择135-138(3b类证据,B级推荐)(1将转移灶切除后至少保留3根肝静脉中的1根、且残肝容积40%(同时性肝切除)或3O%(异时性肝切除)。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应符合R

30、O原则,切缘至少1mm1139-i42(2)如是局限于左半或右半肝的较大肝转移灶且无肝硬化者,可行规则的半肝切除。(3)建议肝转移手术时采用术中超声或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未能诊断的肝转移病灶。(4)应用门静脉选择性的栓塞(PVE)或结扎(PVL)可以使肝转移灶切除术后预期剩余肝脏代偿性增大,增加手术切除的可能。此方法被用于预计手术切除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30%的肝转移患者。对于那些剩余肝脏体积在30%40%,并且接受了强烈化疗而有肝实质损伤的患者,同样也可从中得益143-145(4类证据,C级推荐)。放射性同时门静脉和肝静脉栓塞(radiologicalsimultaneous

31、portohepaticveinembolization,RASPE),又称肝静脉剥夺术四创(livervenousdeprivation,LVD)o其对比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liverpartitionandportalveinligationforstagedhepatectomy,ALPPS)t147l,不仅可使残余肝迅速增生,而且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亡低于ALPPSn4叫具有操作简捷、创伤小、安全等优点,但目前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评价,临床研究可关注。(5)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可使残留肝脏的体积在较短时间内明显增大而

32、获得更多二期肝切除的机会,但此手术复杂,并发症及病死率均高于传统肝切除,故建议在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由经验丰富的肝脏外科医师实施手术【149-150。(6)肝移植对于经过肝切除、局部消融治疗、系统性化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或序贯治疗仍无法达到NED但仍局限于肝转移的患者,可酌情谨慎选择肝脏移植151-152O5.肝转移灶切除术后复发和肝外转移灶的切除:在全身状况和肝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可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的复发病灶,经MDT讨论后,可再次选择手术切除或其他局部治疗,文献报道显示,其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并不高于第一次肝转移灶的切除,而且可获得相同的术后生存

33、率1153-155(3b类证据,B级推荐)。同样,在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时,如果肺7和腹腔156-157等的肝外转移病灶可完全切除也应进行同步或分阶段切隐3b类证据,B级推荐)o(二)可以达到NED状态的肿瘤局部毁损治疗除了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外,有些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放射治疗)也能使病灶发生彻底毁损,所以对于手术切除难度较大的个别肝转移灶应积极联合此类手段,以使更多的患者有机会达到NED状态,提高5年生存率。五可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一)新辅助治疗对可达到NED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考虑进行新辅助治疗,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窗口期,观

34、察有无新的无法切除的转移灶的出现,减少没有必要的手术”叫新辅助治疗可增加Ro手术的机会,增加术后残余肝脏的体积【159-160。新辅助化疗可作为评价化疗方案敏感性的依据,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161-165。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161/66。新辅助化疗结合辅助化疗,可能改善接受治愈性手术患者的预后167-168O新辅助治疗在应用时也应关注如下情况的发生:化疗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如与奥沙利粕治疗相关的肝窦阻塞综合征【169-175;与伊立替康治疗相关的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等6.17叫这些损害均可能增加肝切除术后的并发症1179-180。影像学检查消失的转移灶术中仍应积

35、极探查181-183。例如术中超声造影等184,若病灶有残存,应积极切除;若病灶消失而无法精确定位者应慎重考虑是否切除C6。,185。转移灶进展致使无法达到NEDoL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在原发灶无出血、梗阻症状或无穿孔时,除肝转移灶在技术上切除容易且不存在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如临床危险评分(Clinicalriskscore,CRS)3外,可考虑应用新辅助治疗15/86-188(2a类证据,B级推荐)。尤其是肝转移灶体积较大、转移灶数量较多或存在原发灶淋巴结可疑转移的患者。系统性化疗的方案包括FoLFOX、FOLFIRIxCapeOX或FOLFoXlRl1189-192。可否联

36、合分子靶向治疗目前仍有争议,同时也可以考虑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1193-195。为减少化疗对肝脏手术的不利影响,新辅助化疗原则上不超过6个周期71,196(1a证据,A级推荐),一般建议23个月内完成并进行手术1197-1981。2.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原发灶切除术后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或者发现肝转移12个月前已完成化疗的患者,可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法同上),时间23个月1196,199(2a证据,B级推荐)。而肝转移发现前12个月内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一般认为新辅助化疗作用可能较为有限,宜直接切除肝转移灶,继而术后辅助治疗186(2a类证据,B级推荐)。也可考虑更换化疗方案进

37、行新辅助化疗182,195;或术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19巩(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建议肝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12。-2。2。特别是没有进行过术前化疗及辅助化疗的患者,推荐手术前后的化疗时间总长不超过6个月(2c类证据,B级推荐)。对于术前接受过肝动脉灌注化疗且有效的患者,术后也可考虑同时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12。3-2。叫经过术前化疗(包括联合分子靶向药物)证实有效的方案,术后如无禁忌应该作为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案。六、无法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对于无法达到NED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包括系统性化疗和介入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以及针对

38、肝脏病灶的局部治疗如消融治疗、无水酒精注射、放射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对患者治疗前的精确评估。部分初诊无法达到NED的肝转移患者,经过系统的综合治疗后,即转化治疗,可转为适宜手术切除【2。7-2。8或达到NEDo其术后5年生存率与初始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的患者相似2。9-21叫此类患者应当采取较为积极的诱导方案,应用有效的强烈化疗,并考虑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于肝转移灶始终无法达到NED的患者,综合治疗也可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控制疾病快速进展,明显改善生存质量1211-214。因此,积极的综合治疗对于适合强烈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同样意义重大。(一)系统性化疗和肝动脉

39、灌注化疗化疗开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分期,事先规划好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计有严重化疗毒性反应时剂量和方案的调整。开始治疗时必须考虑患者的分类(详见多学科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作用节)、化疗的安全性以及将来手术或(和)局部病灶毁损治疗的可能性。1.初始化疗(1)对于肝转移灶有潜在NED可能的患者进行的转化治疗至关重要。转移灶出现的早期退缩(earlytumorshrinkage,ETS)更是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215-2171。对于pMMR/MSS/MSI-L的患者,5-FU+LV(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粕或(和)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具有较高的转化切除率(Ib类证据,A级推荐),应

40、该作为首选的化疗方案。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化率1218-220(1b类证据,A级推荐)。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有良好的疾病控制率和转化切除率【221】;而RAS野生型患者还可以采用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1222-223。(1b类证据,A级推荐)对于dMMR/MSI-H的患者,相较于化疗土靶向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率和转化切除率【97,224。可以作为首选。)尸的状态是重要的预后指标,BRAFV600E突变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大多预后较差。有数据提示,对该类患者化疗联合抗EGFR治疗的获益比较有限【225。因此,对BRAFV6U0

41、E突变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初始治疗采用化疗联合抗VEGF单抗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有数据提示,对于/MS野生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抗EGFR治疗的疗效与肿瘤部位存在相关性1208,222,226。原发灶位于左半结肠(脾曲至直肠)肝转移患者使用抗EGFR单抗在客观缓解率和总生存上优于抗VEGF单抗,而原发灶位于右半结肠(回盲部至脾曲)肝转移患者,抗EGFR单抗在客观反应率上优于抗VEGF单抗,但总体生存不如抗VEGF单抗。以Folfoxiri为代表的三药化疗方案也有较高的切除转化率227.22叫在分子靶向药物无法使用且综合患者年龄、体能状况及肝功能状态等因素均适宜的情况下应该作为首选,但该方案

42、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关注。目前,三药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研究有了较好的临床数据229-232;可在选择性的患者中谨慎地应用212,228,231(2b类证据,B级推荐)。还有研究发现,三药化疗联合抗EGFR单抗比单纯三药化疗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能潜在提高R切除率,改善总体生存226-227(2b类证据,B级推荐)。(2)对于肝转移灶始终无法达到NED的患者,5-FU+LV(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船或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是首选,也可以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PG201,212(2b类证据,B级推荐)。含奥沙利粕和伊立替康的三药化疗尽管有较高的反应率,但毒性也较大,是否应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尚不明确。

43、2 .诱导化疗后病情缓解或稳定,但肝转移灶仍无法Ro切除时可考虑进入维持治疗(如采用毒性较低的5-FU+LV或卡培他滨单药,均可联合贝伐珠单抗)【233-237或单独使用贝伐珠单抗238或暂停化疗,以降低持续高强度联合化疗的毒性反应1238-239。3 .初始化疗病情进展后的化疗选择(1)FOLFOX(或CapeOX)方案分子靶向治疗,如果病情进展后可以考虑改用FOLFIRI(或mXELIR11229)方案;FOLFIRI方案分子靶向治疗,如果病情进展可考虑改用FOLFOX(或CapeOX)方案,仍可考虑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240-242。如果病情第二次进展,可以使用瑞戈非尼33或吠瞳替尼【

44、244)或西妥昔单抗245-246(未用过此类药者仅限/MS野生型,可联合伊立替康威曲氟尿首替匹口密噫TAS-102)士贝伐珠单抗1247-248或最佳支持治疗61(2a类证据,B级推荐)。(2)5-FU+LV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后如果病情进展,应改用FOLFOXxFOLFIRI或CapeOX(均可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病情再次进展时推荐瑞戈非尼或吠瞳替尼或曲氟尿首替匹喀D定(TAS-102)或进行最佳支持治疗【249(3b类证据,B级推荐)。(3)已有研究表明,对于dMMR/MSI-H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用于二线及三线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255253。对于未使用过该类治

45、疗的dMMR/MSI-H患者可以优先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4)对于三线失败后的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方案。据文献报道,联合抗BRAFV600R伊立替康+抗EGFR+BRAF抑制剂,或抗EGFR+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的治疗方案38-39,254-257、抗HER2治疗(HER2阳性患者)258-26。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考虑到上述药物的适应证和可及性问题,仅建议在临床研究中谨慎使用,不做常规推荐。4 .对于肝转移为主的肿瘤负荷较大且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或者难治性患者,或者不能耐受系统治疗的患者,可在适当时机联合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HAl)、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有助于延长疾病无

46、进展时间和总体生存期【261-263。尤其是药物洗脱微球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1264-265。但是单独应用这些治疗并不比全身化疗更具优势1266-267。(二)局部毁损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灶,应根据其位置、治疗目标、治疗相关并发症及患者自身情况,在系统性化疗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局部毁损工具(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治疗、放射治疗等)以加强局部病灶的控制,具体应由MDT进行决策并结合患者意愿。1.消融治疗(1)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术使用方便,安全性好1268-270;且能高效破坏肝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对于始终无法达到NED状态的晚期结直肠肝转移患者,现有资料表明

47、,单独使用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的生存率仅略微高于其他非手术治疗1271-274。目前仅作为化疗无效后的治疗选择或肝转移灶术后复发的治疗。建议应用时选择肝转移灶最大直径3Cm275且一次消融最多5枚15。对于预期术后残余肝脏体积过小时,可先切除部分较大的肝转移灶,对剩余直径3cm的转移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或对于一般情况不适宜、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也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但应注意避免肝外热损伤276-277、针道转移、感染和消融不彻底等问题。(2)微波消融:微波的传导不受组织干燥碳化的限制,使肿瘤内部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产生较高的温度和更大的消融带,而使肿瘤细胞的坏死更彻底【

48、27叫与单纯化疗相比,结合微波消融治疗经过选择的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生存率1279-281。(3)冷冻治疗:尽管冷冻治疗严格挑选的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存率1282-284;但是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达35%,包括ARDS和DIC等内勺)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2.放射治疗:对于直径3cm的肝脏寡转移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可以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SBRT是一种精确的外放疗技术,采用单次高剂量(530Gy)大分割(15次)照射,以取得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又称之为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生物等效剂量(BED)与肿瘤控制率正相关,BED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