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9929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德保县地处广西西南部,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深度贫困县、滇桂黔石漠化区综合治理县。县辖7镇5乡、186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6.8万,共有8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6万户10.26万人。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575平方公里,石山区面积占70%,地处大石山区是德保发展产业的最大实际和最大的瓶颈,石山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生产条件差,产业规模小、生产管理水平粗放,生产效益差等,制约德保产业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摘穷帽、拔穷根,德保县始终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县级“

2、5+2”特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规模化“五个十万”工程、集约化“五在基地”格局、品牌化“龙头带动”模式,有效推动全县产业扶贫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德保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一、主要做法(一)全力做大,实施“五个十万”工程,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选准“5+2”特色产业。德保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从自治区认定的特色产业目录内选定“柑橘、山楂、桑蚕、生猪、糖料蔗、肉鸡、八角”为“5+2”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精准选择符合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实施“五个十万”工程。集中力量,定准目标,力争到“十三五”末期,脐橙、山楂、桑蚕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以上,八角低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出栏生猪10万头

3、以上,确保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柑橘14.3万亩、桑园6.39万亩、山楂724万亩、分别比2015年增4.8万亩、5.9万亩、4.94万亩;肉鸡出栏加存栏319.06万羽,同比2015年增27.98万羽;生猪年出栏加存栏13.8万头,八角面积13.9万亩,同比2015年持平。全县百亩以上连片产业基地(园)159个,其中,发展“5+2”特色产业的产业基地(园)117个,“5+2”特色产业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322户,覆盖率为98.79%o(二)聚力做强,探索新模式开发新动能,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一是构建“五在基地”资源投入格局。着力构建组织建设在基地上、资源活在基地上、产业壮大在基地

4、上、群众富在基地上、能人培育在基地上的“五在基地”产业模式,发挥党支部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推进基地生产效益覆盖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推动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技能培训、资金政策、金融保险等5个要素对基地的集中投入,强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初步形成以柑橘、种桑养蚕等两大产业为重点的脱贫奔康产业基地(园),建成多村连片脱贫奔康产业园(区)5个、乡(镇)脱贫奔康产业园51个,辐射带动贫困户16389户,带贫减贫效果逐步显现。二是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在村级创设“党群致富共同体”,即按每个村“建设1个产业基地、结对1个党支部、引进或创办1个企业(专业合作社)、培育1批致富带头人、带动

5、1方贫困户”等“五个一”为要求,以“党组织+经营主体+产业基地+群众”为模式,让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形成“建一个共同体,兴一项产业,活一村经济,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实现“村集体经济、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三方共赢目标。2019年,德保县12个乡(镇)成立“党群致富共同体”139个,加盟党员共有1000多名;全县行政村全部实现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排名百色市第二;共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68名,带动5138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三)奋力做优,打造新型特色农业,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一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近年来,经过精心打造和创建

6、,德保脐橙、德保山楂、德保矮马、德保黑猪等4个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德保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柑橘产业基地等8个基地、德保脐橙等9个产品通过农业农村部无公害产地认证。德保茴油享有“没有天保(德保)茴油,巴黎香水不香”的美誉。充分运用商标品牌助力脱贫攻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品牌优势带动产业升级效应逐步凸显。二是打造新型经营主体。精心打造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引导它们进入贫困村、带动贫困农户,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全县累计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533家,获得自治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认定2家(广西百乐德投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百色红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市

7、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广西实味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德保华宏糖业有限公司、广西德保辰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帮扶、技术指导、劳务就业等带动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2020年,全县89个贫困村中,有74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79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并获得增收脱贫o三是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加大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截至目前,通过认定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个(广西百乐德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市级示范园1个(德保县健茂柑橘产业示范园),县级示

8、范区3个(百色市德保县善缘柑橘产业示范园、德保县海升现代化柑橘产业示范园、德保县石山铁皮石斛产业示范园),乡(镇)级示范园13个、村级示范点121个。全县89个贫困村中,有67个产业示范基地(园)带动2487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带动脱贫。二、主要经验(一)因地制宜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德保县严格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制定德保县产业扶贫工作方案,规范全县产业扶贫工作。坚持长短结合、以短促长、点面兼顾发展产业,即侧重“短平快”产业的稳步发展,又推进“长稳远”产业的扎实推进,既抓好贫困户这个“点”的发展,又注重村和县这个“面”的整体打造,解决贫困户能够持续收入的问题,增强其“造

9、血功能”。针对短期收入问题,重点推进桑蚕、养猪、养鸡、糖料蔗、烤烟、食用菌等年内可实现经济效益的产业项目,在贫困户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引导和扶持其适度扩大发展规模,实现贫困户更快增收。针对长期收入问题,通过政府扶持果苗引导贫困户种植柑橘类、山楂、芒果等实现持续增收的产业。同时,抓好示范区建设捆绑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户有产业覆盖并能实现长期收入问题,确保有劳动力在家的每个贫困户发展一个以上产业。(二)“龙头”带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以说,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火车头”,它们的引领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贫困农民的增收快慢程度。德保县完善“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帮扶、技术指导、劳务就业等带动方式,激发了农村群众发展扶贫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三)品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长效保障产业精准扶贫贵在创新,只有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脱贫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脱贫保障长效机制,才能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脱贫。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产业精准扶贫的新模式,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互联网+物流+农产品”、“五在基地”模式、党群致富共同体模式等,打造特色品牌、新型经营主体、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助推产业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