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方案(2024-2028年)(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节市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方案(2024-2028年)(征求意见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毕节市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方案(20242028年)(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推进毕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毕节体育强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发展,推动全市体育事业充分发展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奋力开创毕节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推进体
2、育强市建设。(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把体育事业发展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扩大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解决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强人民体质,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生活品质。坚持目标导向。对标国际、全国、全省重大赛事,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实现省运会保位进位,全运会、亚运会参赛人数和参赛成绩双增,奥运会夺牌突破。
3、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补齐短板弱项,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制约毕节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难题。深化体育改革,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培育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发展。坚持统筹推进。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对体育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发展。(三)主要目标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扩大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全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2024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L9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
4、到90.0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人以上,在训运动员达550人,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达10个。2028年,体育强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体育健身人人参与的意识显著增强,全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9.2%,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0.1虬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以上。建成国家级训练基地(青训中心)2个,县(自治县、市、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在训运动员达800人,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达7个,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达30个。承接省级及以上体育赛事,竞技体育综
5、合实力明显提升,省运会成绩保三争二,力争实现奥运奖牌突破。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体育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城乡体育设施全面完善,体育发展主要指标名列全省第一方阵,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体育强市目标。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 .加快推进体育场馆建设。整合资源,调整项目规划,优化设计,精简投资,多渠道融集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毕节高新区体育“一场两馆”建设,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体育综合体。加快三板桥体育场未竣工验收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尽快投入使用。盘活空闲土
6、地资源,用好公益建设用地,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按照贴近群众、方便可达、经济实用的原则,统筹建设县(区)公共体育场(或田径场)6个,中小型公共体育馆2个、全民健身中心7个、体育公园3个、夯实举办、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硬件基础。2 .持续完善15分钟健身圈。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有效开发城乡公共休闲场地,充分利用山体公园、口袋公园、沿河步道、城市“金角银边”、公共活动场地、旧厂房、旧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资源,建设健身步道,配建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区按要求和规定配建健身设施。建成体育口袋公园100个、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100个、健身步道667公里,打造群众健身新空间,构建群众身边的多层次多样化
7、健身圈,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加强基层老旧损毁公共健身设施管理维护,实施农体工程维护更新300个。3 .推动健身场地开放共享。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所属健身场地设施,做到能开尽开;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500所学校分时段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4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发展,培育10个市级体育社会组织等级达4A级及以上,县级体育社会组织等级力争达3Ao大力发展各级
8、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扩大社会组织规模,加快推进各县(自治县、市、区)成立体育总会,促进社会体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为主体的社会组织网络。加强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事项,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提升举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的能力和水平。5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不同年龄群体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基础好、赛事氛围浓厚的篮球、足球、广场舞、路跑等运动项目,推广武术、健身气功、射弩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办好“民族团结杯”篮
9、球赛、“三好杯”篮球赛、“希望杯”乒乓球赛、“兴毕杯”足球赛等品牌赛事。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大会、社区运动会、全市老年人运动会。组织开展好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农民等全民健身活动,保障重点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权益,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6 .提升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社会体育指导5000人,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质量,组织到社区、乡镇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持续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加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和“六进”工作,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提高群众科学
10、健身水平,打造多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新格局。(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7 .夯实学校体育基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青少年体质健康,坚持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逐步补齐场地短板,配齐体育器材,夯实青少年体育教育硬件基础。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培养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每年至少举办1次校运会或体育节。推进专项体育进校园,发展体育兴趣小组和社团,支持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大力推动学校“三大球”“三小球”普及与提高,并列入学校体育教学、校本课程、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
11、品”要求,组建学校运动队,打造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培养一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幼儿园推广小足球、小篮球、快乐体操、趣味田径等幼儿体育游戏,培养幼儿体育兴趣和体育素养。8 .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实施“项目布局计划”,根据地方区域优势和项目布局,每个县(自治县、市、区)成立业余体校,恢复青少年业余训练,培养业训队伍,重点打造优势项目,兼顾其他项目,开展包括田径在内的不少于3个项目的基础训练。整合学校、社会资源,采取市队校办、市队协会办、市队俱乐部办模式,形成项目结构合理、资源要素配置精准的新模式,培育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主,着力巩固田径、水上、射击、拳击等具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夺
12、牌点项目。9 .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青训中心)。加快推进威宁高原训练基地建设,针对威宁县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有地理环境,整合威宁县民族中学新校区、贵州省工贸职业学院、草海北坡体育设施资源,逐步完善功能训练房、体科研、运动员公寓等配套设施,建成“威宁县环草海马拉松(自行车)智慧赛道(训练道)”项目。力争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国家级高原训练基地”,建成集训练、体能、康复、营养等多功能于一体满足多梯度、多维度训练的国家级高原训练基地,承接国家级、省级专业训练队伍到威宁转驻训。抢抓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倾斜支持的机遇,依托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国家足球青训中心总部和毕节市分中心,到2025年,建成集竞赛
13、、训练、科研、教育于一体,以足球青训中心总部为主阵地、县(自治县、市、区)基础训练基地、训练点相融合的“1+9+N”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扎实推进足球训练工作,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聘请国内、国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员执教,形成优秀人才“小学一初中一高中一高校”贯通式培养机制,覆盖贵阳、遵义、黔南、黔西南分中心,组建精英足球运动队伍,扩充足球人才培养渠道,打造拼劲足、耐力强的毕节“体教融合创新示范”足球品牌。至2028年,覆盖其他市(州)分中心,逐步与国际接轨,向国家队输送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10 .完善赛事体系。构建四级联动、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体系。出台毕节市
14、综合性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四年举办一次毕节市运动会、毕节市青少年运动会,优化赛制和项目设置,在年龄结构、项目设置上与省运会保持衔接,提升竞赛规模和办赛水平,争取承办省级及以上青少年射击、跆拳道、轮滑等系列单项赛事,持续办好市级青少年系列单项锦标赛。以足球青训中心为载体,建立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组织开展足球青训分中心对抗赛、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女足邀请赛。推动县(自治县、市、区)每23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综合性运动会。(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IL充实教练员力量。强化教练员队伍建设,通过“四不唯”人才引进、招聘、外聘等方式充实专业教练员47名,重点补充田径、水上、射击、拳击等优势项目教练员。鼓励学校聘用
15、符合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每年开展至少3期教练员培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教练员执教水平,建设多样化、年轻化、专业化的高水平教练员团队。健全激励机制,出台毕节市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落实基层教练员、体育教师业余训练待遇,将承担课外体育活动、竞赛组织、青少年体育训练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充分调动训练、选才、输送体育苗子的积极性。12 .培育裁判员队伍。每年开展6期裁判员培训班,规范等级考评,围绕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等竞技优势明显、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培养一批执裁水平高、服务意识好的裁判员,选派裁判员执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赛事,根据相应资质(等级)合理发放劳务费
16、用,推荐优秀裁判员为高水平赛事执裁服务。13 .提高运动员水平。充分调动基层业余体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后备人才基地等基础训练点的积极性,向市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发挥市体育运动学校“育选培送”主阵地作用,面向全市选拔优秀体育苗子,组织开展集中训练,在训运动员每年稳步增长,至2028年稳定在800名左右,重点培养田径、水上、射击、拳击等有国际国内竞争力项目的运动员,持续培育游泳、跆拳道等省运会夺牌点项目运动员,兼顾其他项目运动员发展,不断增加全市运动员储备,向上级专业队输送更多精英运动员,引进体育科研保障团队,提升科学助训能力。利用东西部协作发展平台,国家体育总局定点帮扶织金县等重大机遇,促进竞
17、技体育备战训练、技术人才交流跨地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14 .做优“体育+”融合产业。鼓励重点产业与体育融合互动,建立以体育为内核的关联产业生态。发展“体育+旅游”,依托重点景区旅游资源,培育漂流、滑翔伞、路跑、骑行等新兴运动业态,打造体育旅游黄金线路,大数据赋能,组织线上赛事活动。15 .打造毕节山地户外体育名片。发挥赛事活动辐射效应,拉动体育消费。依托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逐步形成“全市多品”“一县一品”的赛事格局,培育市、县(自治县、县、区)共建十大自主IP赛事,进一步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提升毕节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16 .培育体育产业体系。加大体育产
18、业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力度,以高端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制造和体育旅游为重点,引进和培育体育器材装备制造、健身器械制造、体育休闲娱乐用具及配套设施生产等企业。全方位开展好体育彩票公益宣传活动,优化体彩销售布局布点,做好玩法推广和引导,不断培养壮大彩民数量,提升体彩销售业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场馆建设运营、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培训机构创办、体育产业市场开发。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推进落实机制,研究解决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如期完成体育强市建设目标。(二)加强支持保障。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要科学
19、制定本区域落实体育强市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要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完善配建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动责任落实。(三)加强投入保障。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强市建设需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事业建设。将体育事业专项经费、重大体育比赛奖励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划拨体育教育经费,保障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类赛事正常开展。(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报、网、台、微、端”等各种渠道,围绕体育赛事、重大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创新模式,多角度、立体式、全方
20、位宣传报道,讲好毕节体育故事,助力毕节体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强市赋能增效。(五)加强督促考核。将体育强市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县(自治县、市、区)考核体系。牵头部门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对照重点任务清单,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逐项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办法,严格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附件:毕节市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方案(2024-2028年)(征求意见稿)重点任务清单附件毕节市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方案(2024-2028年)(征求意见稿)重点任务清单序号重点任务具体内容完成时限牵头部门责任
21、部门备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1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体育场馆建设L实施三板桥体育场项目实测、通信覆盖设计及施工、项目审核,完成现状移交。2 .开展安全检测。3 .根据检测结果,对部分设施及电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灯光系统等设施进行维修,达到开放条件,完成整改,投入使用对社会开放。2024年市体育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4.整合资源,调整项目规划,优化设计,精简投资,多渠道融集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毕节高新区体育“一场两馆”建设,2026年建成投入使用。2026年七星关区政府、毕节高新区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35 .全市建成体育场(或田径场)6个
22、。2025年,完成赫章县体育场建设;2026年,完成百里杜鹃管理区体育场建设:2027年,完成大方县体育场建设;2028年,完成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体育场建设。6 .全市建成体育馆2个。2025年,完成赫章县体育馆建设;2026年,完成百里杜鹃管理区体育馆建设。7 .全市建成全民健身中心7个。2024年,完成织金县、黔西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2026年,完成金沙县、百里杜鹃管理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2027年,完成大方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2028年,完成威宁县、赫章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8 .全市建成体育公园3个。2024年,建设毕节人民公园体育设施;2027年,完成金沙县体育公园建设;2028年
23、,完成黔西市体育公园建设。2028年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4持续完善15分钟健身圈L在全市新建、改扩建口袋公园,因地制宜选择100个配置体育设施器材,每年完成20个。2.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健身步道667公里,2024年完成157公里、2025至2027年每年完成150公里,2028年完成60公里。2028年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 .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100个,每年完成20个。4 .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
24、新300个,每年完成60个。5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室内人均建设面枳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2024年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6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健身场地开放共享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市范围内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7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分时段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4年开放121所学校,2025至2028
25、年,每年新增开放90所左右学校,至2028年,全市共500所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8年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8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加快体育总会成立推进各县(自治县、市、区)成立体育总会,实现体育总会全覆盖。2024年,完成七星关、大方县、黔西市、威宁县体育总会成立;2025年,完成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2025年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体育局、市民政局百里杜鹃体育总会成立。9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建设2026年、2027年、2028年每年培育1个5A社会组织,2024年、2025年、2026年分别培育1个4A社会组织,2027年、20
26、28年分别培育2个4A社会组织。2028年县级体育社会组织等级力争全部达到3A。2028年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0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举办群众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群众基础好、赛事氛围浓厚的篮球、足球、乒乓球、广场舞、武术、围棋、路跑等赛事,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大会、社区运动会、全市老年人运动会。市级每年开展不同类型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8种以上,各县(自治县、市、区)每年开展5种以上。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每年全市举办县级以上的赛事活动100个以上。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民宗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自治县、市、区)
27、政府(管委会)11推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武术、健身气功、射弩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赛事活动。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民宗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2培育群众赛事活动品牌每年举办“民族团结杯”篮球赛、“三好杯”篮球赛、“希望杯”乒乓球赛、“兴毕杯”足球赛。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3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每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O人左右。其中:每个县(区)每年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以上,每年推荐符合条件人员5
28、人以上参加市一级指导员培训、5人以上参加市二级指导员培训;市级每年举办培训一级社体指导员培训班一次(培训人数不少于150人)、二级社体指导员培训班一次(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4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活动1 .每年开展1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测试活动,市级每年参与测试人数不少于200人,各县(自治县、市、区)不少于100人。2 .每年开展1次国民体质测定工作,样本量IoOO人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2024年达到90.06%,2025年达到90.07%、2026年达到90.08%,2027年达
29、到90.09%,2028年达到90.10%3 .学校每学年开展1次全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5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动员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部队、进农村“六进活动”,市级每年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不少于5次,各县(自治县、市、区)每年不少于3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2024年达37%,2025年达38%,2026年达38.4%,2027年达38.8%,2028年达39.2%。16提升竞技体育综合
30、实力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每年城乡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新增100所,至2028年,1500所学校体育场地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28年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7保障学生体育运动L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 .培养青少年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3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校运会或体育节长期开展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8专项体育进校园1 .每个县(自治县、市、区)至少有5所学校选择性开展游泳、攀岩、轮滑、跑酷、霹雳舞
31、等新兴项目进校园。2 .游泳进校园示范县2个(黔西市、织金县),每年游泳专项进校园人数2000人以上。长期开展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9三大球、三小球项目发展每个学校结合实际,选择“三大球”“三小球”项目,组建3支及以上学校运动队。2025年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0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培养七星关区10所、其他县(自治县、市、区)6所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共58所。2028年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1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幼儿体育发展小足球、小篮球、快乐体操、趣味田径等幼儿体育游戏(公办幼儿园至
32、少选择一项长期开展)长期开展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2构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发展结构。重点项目布局1 .七星关区:田径、射击、游泳、乒乓球、体操2 .大方县:田径、乒乓球、跆拳道3 .黔西市:田径、游泳、摔跤、武术、速度轮滑4 .金沙县:田径、羽毛球、足球、篮球5 .织金县:田径、足球、武术6 .纳雍县:田径、足球、武术7 .威宁县:田径、跆拳道、攀岩、速度轮滑8 .赫章县:田径、乒乓球、篮球9 .百里杜鹃:田径、速度轮滑、山地自行车10 .市体育运动学校:重点田径、水上、射击、拳击等具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夺牌点项目。同时发展游泳、跆拳道、举重、摔跤、射箭、体操、击箭、山地自
33、行车等项目。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3业余体校各县(自治县、市、区)成立业余体校,恢复青少年业余训练,组建包括2024年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田径在内的不少于3个项目业余训练队。24市队校办、市队协会办、市队俱乐部办项目L毕节一中:排球2 .毕节梁才学校:篮球、足球3 .毕节市第二实验小学:陆地冰壶4 .毕节一小:乒乓球5 .黔西市少体校:武术套路、武术散打6 .毕节市轮滑协会:速度轮滑、滑板7 .毕节市攀岩协会:攀岩8 .金沙阳光体育俱乐部:羽毛球2025年市体育局、市教育局25后备人才基地1.培育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4年
34、达10个、2025年达15个、2026年达20个、2028年达30个。2.至2028年培育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7个2028年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6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青训中心)威宁高原训练基地建设1 .整合资源逐步完善功能训练房、体科研、运动员公寓等配套设施。2 .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国家级高原训练基地”。3 .承接省级以上专业训I练队伍到威宁转驻训每年至少一次。2028年市体育局、威宁县人民政府27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青训中心)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建设1. 2024年,春节前力争青训中心挂牌到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2. 2024年8月底前,完成
35、青训中心2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建设。3. 2024年聘请高水平教练团队,每年组织开展基层教练员培训2次,提升基层训练点执教水平。4. 2024年底完成U12U14精英队伍组建(4支)。5. 2025年12月底,青训中心总部和分中心体校构建完善,队伍组建齐全。2025年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毕节高新区28完善赛事体系综合性运动会2024年办举办第四屈市运会,2027年举办第四届市青会。此后按四年一个周期举办。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9县(自治县、市、区)
36、每23年举办一届中小生综合性运动会2025年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0单项赛事活动建立系列青少年竞赛体系,开展足球青训分中心对抗赛、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女足邀请赛。每年举办青少年系列单项锦标赛(单项锦标赛在市运会年和市青会年酌情举办)。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1承接省级及以上赛事每年向上争取承办2个以上青少年系列单项锦标赛。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实教练员力量教练员团队1通过“四不唯”人才引进、招聘、外聘等方式,充实教练员力量。到2028年市体育运动学校配齐田径6名、水上5名、射击5名
37、、拳击5名等重点项目教练员。2. 2024年外聘竞技项目教练20人以上,初步满足我市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需要。3. 2024年引进体育科研保障团队(体能、康复、医疗)一支。4. 2028年,专业教练队伍达100人以上。2028年市体育局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33定期开展教练员培训1 .市级每年组织开展3次以上的教练员业务培训。2 .县(自治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1次教练员业务培训。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4培育裁判员队伍裁判员管理与培训1 .市级每年开展二级、三级裁判员培训至少6次。2 .每年推荐10人以上裁判员参加省级赛事制裁工作。长期
38、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35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储备1 .每年各县(自治县、市、区)选派10名以上运动员到市级运动队试训。2 .市级每年选拔50名优秀运动员苗子外训。3 .全市注册参赛运动员人数每年新增400人以上。4 .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输长期开展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送。市体育运动学校2024年在训运动员达550名,2025年达650名,2026年达700名、2027年达750名,2028年达800名。5.市体育运动学校每年向省专业队输送60名以上运动员参加集训,试训获正式进队2名以上。36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39、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做优“体育+”融合产业推进体旅融合1. 2024年,完成百里杜鹃自驾露营地建设。2. 持续培育黔西市漂流、滑翔伞、自然岩壁攀岩、水西悦跑,金沙县山地竞速,织金县洞穴穿越,威宁县马拉松、高原山地自行车,赫章县高原山地穿越,百里杜鹃管理区山地自行车、越野跑、全国围棋邀请赛。3. 2025年,打造“磅礴乌蒙花海毕节”山地康养、“遵义赤水乌蒙体育”体育旅游黄金线路,大数据赋能,组织线上赛事活动。2028年市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县(区)政府(管委会)37打造毕节山地户外体育名片市、县(区)共建培育十大自主IP赛事1. 2024年至206年,各县(区)结合地方特色,培育打造自主品牌赛事1-2个。2. 2027年至2028年,市、县(区)共建培育全市十大IP赛事。2028年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38培育体育产业体系培育体育市场主体1 .培育一批体育器材装备制造、健身器械制造、竞赛表演、体育休闲娱乐用具及配套设施生产等企业。2 .每年新增100家,至2028年新增2028年市体育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体育市场主体500家;培育规上企业3家,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别培育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