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创新工作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创新工作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德育工作创新案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结合实际,在我校德育工作中注重加强劳动教育。从社会背景来看,学校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与培养非常关键,这不是某一个学校的个体问题,这是整个社会和国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德智体美劳这四个字,“劳”字是最后加进来的,也是当代青少年最需要做“营养补给”的。当下的学生都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社会,千金少爷和千金小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2、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动手劳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远不如我们上一辈。因此,对他们而言,在生理上形成强健的体质和心理上的独立自立能力并不容易。这也使得我们在今天将教育改革的目光聚焦到劳动教育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劳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弱化问题,都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通病。所以学校应该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劳动的窗户,为他们走好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从学校背景来看,在学校的德育建设活动中,学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积极响应时代对育人的新要求,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搭建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体系,探索构建涵盖动手实践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
3、劳动教育为切口,融合学校体育、美育、智育、德育工作,推进五育并举。一、具体目标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二、基本原则(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
4、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5)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
5、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6)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三、主要任务(1)低年级同学。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开展“整理小房间”“我自理,我能干”等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将劳动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
6、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意识,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爱劳动的热情,争做“劳动小能手”竞争意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而成的,而且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我校坚持“以细节促习惯,以习惯促修养”的理念,注重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受益于一生的能力。(2)中年级同学。帮助妈妈做家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
7、洗衣服、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家校一体,使得家校共同培养孩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家长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指导并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并且提供给孩子良好的心理空间,鼓励孩子享受劳动,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快乐。学校为家长提供指导方法: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与方法并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与完成;给孩子自我完成的空间和信心;对孩子提出要求和任务,家庭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不可半途而废。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鲜活的课堂”。家校合作,统一战线:劳动教育重“术”,更要重“道”。孩子挑
8、食、随意剩菜剩饭是因为不懂得“一粒米”“一滴油”“一寸布”的来之不易。劳动教育还要从尊重劳动者开始,将珍爱劳动成果这一修养根植于孩子内心,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高年级同学。学习歌曲劳动最光荣,在劳动课上齐唱,激发学生地劳动激情。教师及时评价点播,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我们高年级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成为学校劳动的榜样。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作为一种外在于学生
9、的教育资源,越是与学生远离,劳动教育的效果越差,所以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要对全体学生全面开放,他们才是基地的主人。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柳树、白蜡树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些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我们将划分给小组包干,负责定期拔草、浇水、修剪等工作。对于如何做,我校在尊重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再给予他们科学指导,对学生的劳动评价不能只聚焦劳动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进步。对劳动教育的实施,不论是从学校层面出发,还是基于学生视角,都要基于发展人、培养人的目的。只有当学生站在劳动教育基地,不觉得自己是被动劳动的时候,他享受着最好的劳动教育。同样,当学
10、校让学生喜欢上劳动甚至主动要求参与劳动的时候,它实施着最好的劳动教育。“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过百炼,难以成钢。”在劳动过程中磨练坚强意志,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和发展创造思维,在劳动实践中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让同学们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将来必须能成为一个德、技双全的有用人才。四、拓宽实施渠道,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
11、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劳动教育要以学校为主阵地,统筹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的资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其中,家庭在劳动教育中起基础作用,家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生活技能展示、节假日社会劳动等鼓励孩子积极动手,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引导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应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
12、安排,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社会在劳动教育中起支持作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应充分利用自有资源,通过开放实践场所、增加劳动体验等方式为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提供保障。各方主体相互补充,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实习实训等劳动实践,努力画好劳动教育同心圆,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育人合力。五、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组织劳动课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劳动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
13、定的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小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活力。结合美术课,学生制作许多精美的手工作品。在寒假期间,学生们剪窗花,包饺子,做美食,做虎头帽,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
14、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结合场所根据季节,学校合理选择劳动方案,组织学生到场所对本校月季花、柳树、白蜡树等进行修剪、锄草、浇水、施肥,建立评比制度,对各班场所内劳动成果进行点评与奖励。植树节来临之际,教师通过班会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植树节的来历,了解植树的意义和保护树木的常识。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春日里的劳动实践。学生亲手栽种植株、给植物浇水、松土、施肥,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春日里增添了一抹绿意。既激发了学生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还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下了大雪,同学们带着工具一起扫雪,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六、收获和成果: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我们通过劳动在物质有了收获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劳动
15、的快乐,物质上的收获固然可喜,更主要的是在精神上有了丰硕的成果:(1)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既使学生获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又锻炼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比如端午节时,学生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饮食文化并尝试制作包粽子;春节时,学生们置身于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又享受于制作灯笼、窗花的喜悦。(2)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引导学生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农作、怕脏怕臭的思想烟消云散,并使得他们获得劳动的体验,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了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3)扩大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免戴五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高帽。大自然的课堂,让学生不再是鲁迅先生描述的生活在封闭
16、的环境中只知四角天空里的“少爷”,而是各种能力得到开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知事甚多的“少年闰土”。(4)快乐生活,享受生活。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劳动的过程却是愉悦的,特别是除去杂草,保护绿色植物,看着劳动成果茁壮成长,使师生有了学习如禾如苗,懒惰如蒿如草的人生感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生活快乐。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大部分学生都增强了劳动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这段时间劳动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劳动课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只要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教育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炫丽的火花。劳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加强劳动教育是责任,更是使命。我校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并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