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21698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全成产管理中的“三识六制”摘要: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小概率事件,安全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控制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危害程度,保障人身免受意外伤害,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应用“三识六制”工作模式,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关键词:三识六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雏形,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和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一、三识六制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应用“三识六制”的工作模式,

2、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效能。“三识”是指: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主要途径,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或安全活动,通过吸取直接或间接的安全经验或教训,以便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作业观念,防控人的失误行为引发事故的发生。完善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包括完善物的标识和环境的标识等,物的使用、贮存和保管应形成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相应的标识,对物的状态进行动态跟踪与评价,及时消除物的隐患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防止物的能量不受控逸散而造成伤害事故;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应醒目清晰,隔离与防护措施可靠实用,不断

3、改善物的本质安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应对危险源不定期进行辨识与评价,按ABC法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与排序,集中优势资源对主要危险源进行治理与控制。以系统工程的观点优化系统安全方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危险源的现场状态,消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误区和死角,提升系统安全工作的质量。“六制”是指:安全提醒制;安全互保制;信息确认制;考核连带制;资质亮牌制;事故应急救援制。安全提醒制指在分配工作或任务时,务必对安全工作和现场危险源进行交底,对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实践技能进行交待,对人员配置的安全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安全提醒制应层层分解落实,并应有相应的可追溯记录

4、,以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相互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实践技能;实施安全提醒制应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价和责任追究。安全互保制是指通过安全互保、联保、结对子的方式来实现共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现场可通过签订师徒安全保证合同,班组可通过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作业时可通过合理配置安全互保人员的方式,来实现安全互保制的具体落实与实施;对出现的问题应追究互保人员的相应责任。信息确认制是指信息沟通与交流必须进行现场确认后才能传递,以保证信息流有序无误进行转移,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作业时,由于信息失误引发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电器检修操作,设备检修、作业过程等信息必须进行专人、专项确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息管

5、理控制细则,经确保信息通路畅通无阻,为安全工作提供有利的屏蔽效应。考核连带制指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进行责任追溯剖析,考核时不讲客观条件全部实施连带制,以便提高各层级与安全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当然,在匹配管理职责时应本着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以便调动与安全有关责任人的积极性,挖掘其智力潜能,通过开展专项检查与系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反三违防事故。资质亮牌制是指与安全工作有关的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与安全工作有关的人员从一定层面上来说是指全员,员工入厂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质,班组长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任职资格证,特种操作人员应具有特种行业操作证,安全管理工作者应具有相应的安全考核任职资格证;对

6、于没有资质的人员应亮红牌不能上岗作业,对于考核不合格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应亮黄牌进行待岗培训,以此来保证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工作者的安全素质,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操作水平。事故应急救援制是指未出事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做到发生事故时都够有序地组织应急救援;企业应不定期组织专项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组织对危险源的危害后果进行模式评价分析,强化日常性的事故预防响应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将危险源控制在可控状态。下面我重点阐述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二、风险的基本概念风险是某个事件产生的后果和其发生概率的积,即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表示方式:风险二事件后果义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管

7、理包括:风险识别:利用各种方法找出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风险分析:针对不同的风险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风险控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采用包括技术和管理的手段控制风险发生的后果或减少发生的几率,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措施跟踪: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措施的落实;文件记录:记录风险的识别、分析结果和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及措施的完成情况。三、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1、风险分析的原则没有任何一种分析、评价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风险,分析、评价的方法也不是越复杂越精确越好。选择评价方法应从简单的、定性的分析开始。复杂的、定量的分析可能会非常昂贵而且耗时很长,只

8、有在经过简单分析后认为有必要时才采用比较复杂的分析。2、风险分析的步骤(1)识别风险系统地识别风险因素或者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风险识别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经验判断法:由公司不同层面有经验的人员参加,集思广益,可以为风险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调查表法:用检查表格的方式列出风险,多用操作现场,简单易行。结构化识别技术:常见的结果化识别技术有危害性识别(HAZID).危害性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应用这些方法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参与。(2)评价风险评价的第一步是判断识别出的风险可能产生什么危害、造成什么后果,根据评价对象和深度的不同,可以使用讨论、表格等简单方式,或使用事

9、故分析方法、计算机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风险的评价需要考虑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对人员安全健康、环境、公司财产以及公司声誉、业务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公司对该风险的控制能力。四、控制方法优先原则控制风险的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即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二是降低事故发生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尽量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在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下列优先顺序:采用无害化工艺彻底消除危害性;从工程设计上尽量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对无法消除的危害性采用安全监控和保护系统;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采用报警信号、提示标志等措施;采用人身防护设备和器材(PPE);应急反应。在选择措施时还应遵循ALARP原则,既根据经验或可行性研究判断哪些措施是合理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需要考虑工程可行性、费用、进度等诸多因素。可能有多种方法降低风险,但总的来说,采用减少事故发生几率的措施要比靠增加安全设备或系统来控制风险要有效的多。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面对的风险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种风险分析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理念,各级管理人员(不仅是安全部门)要用合适的方法识别风险,并采取合理的方法有效地降低风险。总之,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时,应牢牢地抓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为本,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来管安全、防事故,长期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