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2449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为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校护理教育教学质量,围绕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校中职护理教育教学体系,提出相对科学、切实、易操作的对策,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目前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执行的都是“2+1”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都做到了“工学结合”、“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思路。但是,由于医学在实践中面对的是病人这一特殊性,使得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把“教、学、做”一体化做实,因而在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我校

2、推出了“三个统一、两个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就是将5种教学改革实践融会贯通,专业教学与职业要求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三个统一、两个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统一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整合,以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争对性、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开展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融教、学、做为一体,使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二)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统一主要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如模拟病房,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缩小校内学习与临床工作的距

3、离。学校与相适宜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根据护理行业对护理技能人才的需求,院校共同协商并制定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实习教学计划、实习大纲及实习考核标准,让学生带着任务、按岗位技能需求到实践基地学习。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等隐性知识,受到医院文化的熏陶,加速了其职业素质的形成。(三)专业教师与护理专家及技术能手统一坚持“院校合作、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涵,一方面加强引进把握专业改革方向、精通行业工作程序的专业带头人和具有行业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行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另一方面建立院校共建师资队伍机制,每年聘请护

4、理专家及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让其参与教学改革,指导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学术交流等,实施共育。兼职教师可通过理论教学、行业实践指导、校内技能指导、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四)将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2009年国家开始允许在校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执考),如学生未能通过考试,则很可能失去当年毕业就业的机会。另外,执考通过率作为教育办学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将影响到各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提高执考的通过率,其意义是深远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执考大纲,并将其融入到平常教学中,在前三学期,紧紧围绕执业护士资格证书考试指导教材进行教学,第

5、四、第五学期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期间学校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第六学期围绕执考进行强化培训,以此来提高执考过关率。(五)将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是中职学生就业的内部隐性竞争力,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垂范和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和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学校立足卫生职业教育实际,抓好人文素质教育“五个育人”环节。通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抓好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环节;与德育活动课相结合,抓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抓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养成环节;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抓好

6、人文素质教育的育人环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抓好提升人文素质的心理环节。通过全方位引导,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增强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自觉性。二、具体改革内容按照护理专业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特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任务为引领,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并能体现工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三个统一、两个贯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一)、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广泛深入调研,与行业专家共同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准入的要求对中职护理专业岗位及其工作任务进行了岗位能力分析,明确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形成以岗位任务

7、为引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并能体现工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主要由4大模块组成:1 .公共基础课模块主要开设德育、语文、英语、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与基础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强调基础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情商。2 .专业基础课模块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整合为医学机能学,打破学科界限,形成新的护理教育知识体系,以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基础素质培养为目的,使学生为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3 .执业能力模块即职业核心课程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8、五官科护理学、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核心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的技术运用能力。4 .社会人文模块主要开设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哲学与人生、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养护生的职业礼仪和护患沟通能力,将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训课。(二)、教学方法改革将先基础、后专业、再实习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变为基础课、专业课渐次推进,实验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L注重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突出护生动手

9、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时数。2 .加大实践技能训练的力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课堂训练、结业技能考试、实习前综合技能训练并进行考试、实习期间的出科考试和毕业技能考试。3 .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互动式教学法等。(三)、教学手段改革L课堂教学:大量应用病案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视频短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专业课教学的形象性和真实性。2.临床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让护生在医院实际操作并了解课本上提到的医疗器械,使护生掌握更多与临床相关的、实用的技术,初步建立评判性思维,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考试模式改革1 .在考试题型上,专业科目考试以执考的题型出题,并且靠近执考难度。2 .在考试内容上,按国家执考科目整合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人文护理等考试内容。3 .在考试方式上多种形式并存,强化实践能力考核。理论考试打破传统的考试方法,考试前给学生复习题(即考点),要求学生课后自己独自完成,再采用闭卷考试,以学校期末考试为依据,来判定学生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试,采用口头提问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加大人文关怀护理的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