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传达会议上讲话及宣讲提纲【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传达会议上讲话及宣讲提纲【共3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宣讲稿同志们:2023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两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确立的行动指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全国两会勾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施工图。新征程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全国两会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鼓足干劲、勇毅前行,凝聚起磅礴力量。踏上新征程、阔步春风里,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202
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因此,今年的“两会”意义非凡。为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读懂“两会”背后的深刻内涵,感悟民生情怀、度续担当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党支部组织此次“解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担当有为精神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学习“两会”精神专题党课。今天,我们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一是2023年两会基本概述;二是2022年成绩回顾;三是今年的
3、总体形势;四是2023年发展目标;五是2023年重点工作。第一部分,2023年全国两会基本概述2023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在北京召开。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赵乐际主持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国务
4、院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草案,推选监票人等。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2年工作回顾;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3年政府工作任务。第二部分成绩回顾今年两会恰逢换届之年,这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作的第十份报告。相比往年,今年的报告不仅对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还系统性回顾了过去五年的重点工作
5、,可以通过以下几组数据进行总结:44.23%:经济大省勇挑大梁。李克强总理表示,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都占全国四成以上。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稳经济,稳定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稳经济也是稳财源。财政净上缴中央的省要完成上缴任务。最终,六个经济大省稳住阵脚,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52万亿元,占全国44.23%,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贡献了重要力量。13万亿元:“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过去十年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除2020年受疫情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有所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稳定增长。十年累计收入达171.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5.39%。尤
6、其是2021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入“20万亿时代”。与此同时,十年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亦从2013年14.02万亿攀升至2022年26.06万亿元,累计支出达207.04万亿元,年均增长6.56o4.59亿人:就业是最大民生。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亦是过去十年的一大亮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十年L4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L1%;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再创新高。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200万人左右。如何进一步稳就业,不仅事关民
7、生福祉,更事关各地经济的持续性恢复乃至城镇化进程。57.21万亿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过去十年,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唱主角”。从2013年至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32.93万亿元增长至57.21万亿元,跨过两个十万亿台阶。从投资占GDP比重来看,从2013年的55.54%增长至2015年的58.93%的高峰,转而逐年走低,已经连续两年跌破50%。不过整体而言,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仍然较为严重。从L99%到2.55%:创新是第一动力。过去十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从1.18万亿元跃升至3.09万亿元,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从投入强度看,则从L99%上升至2.
8、55%。这也反映出,过去十年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17%: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透露,过去五年,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报告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1891.3亿美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91.3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对外开放水平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同时,压力和挑战仍不容忽视。具体来看,此次报告提出,今年将“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
9、域开放力度”“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等。25%以上:节能降碳“成绩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5%,重污染天数下降超过五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这是报告公布的过去五年生态环保与节能降碳“成绩单”。“千亿斤”计划:端牢中国饭碗。近年来,我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
10、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2.8亿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最新报告,过去五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L4亿、覆盖10.5亿人。这也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定位“保基本”的第一支柱,已具有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截至2021年底已有7200多万职工参加,补充养老作用初步显现。第三部分,今年的形势和总体要求据报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
11、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报告还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6DP预期增长5%左右。2023年是我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年,是经济从疫情模式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首年,稳增长必然成为最重要的任务。综合考虑到外部压力和国内的不确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5%左右的预期GDP增速目标,为经济增长可能的超预期表现保留灵活空间,是科学而又合理的。实现5%的目标,主要靠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稳定扩大消费。预计今年出口或全年负增长,关键领域的投资则非常重要,消费要发挥基础作用,摆在优先位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
12、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点工作之首,表明在出口增速承压的背景下,扩内需是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的首要任务。为了提振消费信心,一是要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二是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水平;三是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五是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财政支出保持扩张态势。根据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国际标准和外国财政工作经验,中国财政处于安全运行区间,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是安全的、合理的。2023年整体的财政
13、支出保持扩张的态势,对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财政支出的投资方面上,要注意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率,降低低效和无效投资。投资的着力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制造业投资,让民间投资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和短板领域投资力度。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国内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可控。从国内看,很多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都面临着过剩的状况,因此2023年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胀,而是稳增长、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主要矛盾,是提高有效投资,更要扩大消费。国内物价温和可控,不会对宏观支持政策构成影响。一是国内消费和内需处于恢复阶段,生产供给恢复保持领先;二是,粮食
14、连年丰收,生猪产能恢复,工业生产能力强,居民生活必须品供应充足;三是,国内能源、原材料、居民生活用品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力度不减;四是,国内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等。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有望明显恢复。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实现今年1200万新增就业岗位目标。今年防疫进入新阶段,疫情对经济活动干扰趋势减弱,加上纾困帮扶政策有力支持;像零售、餐饮、文旅、住宿服务业有望加快复苏,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有望明显恢复。同时,这也有助于改善就业结构等。各级政府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
15、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第四部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第一,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是关键。针对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逐步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刺激整体消费需求。第二,大宗消费的关键是住房消费。房地产下一个“风口”主要是由城镇化带来的,近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进展显著。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空间,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第三,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
16、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近年来通信服务、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正在成为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疫情以后,不少服务消费具有恢复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文旅、体育、互联网医疗等相关行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分阶段分步骤补齐短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要聚焦可行的重点方向,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加以突破,重点在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的基础前沿技术领域实现攻关突破,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
17、产业先进技术上仍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以开放的思维对待技术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不仅事关粮食供应安全,还涉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来改造和提升农业,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农业。三是加强能源、资源和重要物资产品的生产与储备,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必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确保传统能源探明储量增加和产能扩大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提升新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要有风险观念和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各种
18、突发情况,对一个大国可能遇到的包括原料、食品、药品在内的物资供应短缺风险要做出提前预判,全面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四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开辟新赛道,创建产业发展新优势。五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塑国家竞争的新优势。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国际经济竞争格局。发展数字经济,最具有潜力的领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效率,下大力气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民
19、营经济的重要性,明确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别让“污名化”言论干扰民营经济,从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再次要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进
20、一步发挥好全国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利用专班加强同跨国公司、外国商协会常态化联系,推动工作从收集反映诉求转向开展深度调研,从跟踪解决问题转向优化营商环境,从服务外资企业转向帮助地方招商引资,有效延伸专班功能,搭建全球招商引资“朋友圈”,形成以商引商、以商招商的良性互动。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运用法治方式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
21、环境,吸引更多更高质量的外资来我国投资兴业。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要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严格管控新增项目融资;要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要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要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推动分类转型;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要严格规范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行为、政府购
22、买服务的边界,提高透明度;要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实行终身问责制,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稳步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要积极创建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农业产业基地,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今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
23、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碳排放强度目标完成进度分析评估和预测预警,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加快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碳排放领域监督执法。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指导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建立项目库。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
24、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应更加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25、第五部分,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理想信念、政治生活、立场定力、担当作为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保持定力中把握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26、宏伟蓝图。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制定了一系列事关开局之年的战略目标,既有对当下具体国情的科学研判,又有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把握,深刻反映了基于实践基础上的逻辑演进和内在关联,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推动作用。这也让我们沉着冷静、保持定力有了客观依据。我们要做到既善于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又善于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从战略上思布局,从策略上解难题,在把握战略主动中推进各项工作,我们就能抓住机遇“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在不断赢得胜势中开辟新境界。更加加坚定自觉地紧跟核心、奋进新征程。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判断,始终保持强大定力、自信和底气
27、,坚持迎难而上,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办好,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深刻领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大政方针,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着力营造更加规范、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做好各项工作,肩负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统筹当前和长远,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各位同志,今天我们从五个方面学习了2023年全国“两会”基本概况以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民
28、生根本并融入日常,有国之大者的战略远见,也有见微知著的精准施策。2023年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凝聚14亿人民的奋斗意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播起袖子加油干,一同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奋楫前行,把宏伟蓝图转化为“实景图”!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3月13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人大会议会期8天半,政协会议会期7天半。此次很荣幸有机会参加全国两会,感受颇深。一、关于参加这次全国两会的几点体会这次全国两会给我的感受、体会主要有:一是会风会纪呈现新气象。办会勤俭节约。会议很简朴,宾馆没挂标
29、语横幅,通知议程、提交建议等都在手机上完成,节省纸张,效率高效。代表们统一吃自助餐,践行光盘行动,代表的餐盘基本没有剩饭菜。会场井然有序。会议井然有序,充实高效。不管是全体会议,还是分组审议,大家都准时参加,会议期间没有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且都严格遵守请假制度。会风会纪抓得很严。各驻地、办公场所的*块电子屏幕滚动播放会风会纪提醒语,在显著位置设立*个提示牌,设立*个监督意见箱并公布监督电话。会场设立了会风会纪监督组,实行会前、会中、会后“三期”报告制度。二是标记了一个新起点新方位。2023年全国两会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审议审查或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人大常委
30、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立法法修正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这次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确立的行动指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勾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施工图,使我们站立在新的时代方位。三是彰显了改革的决心与底气。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但国际社会逆全球化、保守主义的倾向却更明显,相应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质疑声也有放大。本次机构改革可以被视为一次正面的回应。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改革方案针对性强
31、、力度大、涉及面广,着力解决了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总的来说,此次全国两会成果丰硕,非常圆满、非常成功。各级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两会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国两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确立”。二、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的精神实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人大政协会议开闭幕式,参加*代表团审议,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多次重要讲话
32、精神,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学习领会。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闭幕会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探索创新,持续攻坚克难,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征程。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把“四个必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提升质量和效益落实到发展的
33、各环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的“冷静观察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动,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既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攻坚克难的底气。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的“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以抓铁有痕、
34、踏石留印的劲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决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经济、金融体系、外贸等多个方面“稳”,在民生、就业等方面“保”,在发展、治理等方面“新”,并突出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时值政府换届之年,部分原有政策将延续,新政策也将加大重点领域支持。要将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学、全员广泛学、营造氛围学,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内容,认真对照并谋划好2023年工作,全力发挥职能作用,有效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紧密结合实际,努力促进成果转化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的一
35、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采取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精准实干的行动,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形成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增强质量意识。要兼顾稳与进、立足当前和长远,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
36、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要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抓好春耕生产,持续深化粤黔协作,加快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要抓实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基础性工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要加快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效益,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健全监测、评价、预警、响应四大机制,切实增强问题发现能力,做到第一时间研判预警到位、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到位。要
37、以质量提升为导向,加快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切实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方位守牢安全底线。同志们,全国两会精神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现在关键是要变成现实。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砥砺奋进,埋头苦干,以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为建设现代化*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市公安局局党委学习贯彻2023全国两会精神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按照市局党委总体安排,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市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并就抓好贯
38、彻落实进行安排部署。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开局起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期盼,展示了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与代表团审议和政协联组会讨论,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共谋大计,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问题,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安工作指明了方
39、向,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大会审议通过各项报告、议案、方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充分反映了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的集体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领导机制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利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组织根基。学习贯彻全国“
40、两会”精神,是全市公安机关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要科学统筹安排,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学习宣传贯彻“两会”精神的强大声势。在学习上,要努力学出“四度成效”:一要在政治站位上学出“高度”。坚持“第一议题”,利用党委(支部)会、中心组学习会、政治轮训等形式,全面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切实把党中央重大部署安排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领会好、落实好。二要在工作结合上学出“精度”。坚持把全国“两会”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公安工作结合起来学,认真对表对标,积极主动作为,主动把公安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切实把党的
41、二十大和全国“两会”关于公安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三要在丰富形式上学出“广度”。坚持全覆盖、广参与,充分运用宣传栏、主题展板、LED电子屏等宣传阵地,把“两会”的重大论断、重大观点、重要要求凸显出来,帮助全警掌握精神实质,领悟思想精髓,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四要在引领带动上学出“热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采取“集体学+自主学”“网上学+网下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全体民辅警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在贯彻上,要坚决做到“五个坚定不移”:一要坚定不移筑牢政治忠诚。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充分认识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内涵
42、,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艰巨繁重任务,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持之以恒强化忠诚教育,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坚定不移推进平安建设。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完善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四大体系”,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保安全、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政治社会环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以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为抓手,深入推进
43、“新篇”系列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等突出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三要坚定不移提升服务水平。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市委“五市”战略,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便民利企“24条措施”和服务保障稳住经济21条措施”落地落实,不断巩固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有序提升“一机通办”、无差别“一窗通办”覆盖面,研究推出更多便民利企的新政策新举措,更好满足发展所需、民心所盼。要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治安环境专项整治,依法保护各类市场
44、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着力营造优质、高效、法治化良好营商环境。四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要大力实施“深耕善治”和“科技兴警”两个“三年计划”,积极稳步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警务运行、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快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科技城特色的现代警务体制机制;要科学建立完善市、县、所三级“主战主防”责任清单,进一步深化“两队一室”“责任包片”“警务联勤”等改革,持续深入贯彻新时代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举措,加快推进智慧公安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五要坚定不移加强队伍建设。要坚持“人才兴警”战略,持续深化“1356绵警英才计划”,认真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严格执行干部选任“十六字”操作规范,积极开展轮岗交流、上挂下派、选送学习等活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四类人才库建设。要推进全警实战练兵常态化,充分利用外出考察学习、全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等时机,不断提升“一切为打赢”的能力素质。要坚持严管厚爱并举,逗硬执行“十个严禁”、“六项规定”、“八个常态”等铁规禁令,进一步做优做实爱警暖警各项措施,努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过硬公安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