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3016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X”类副连兼类词的多维度考察及认知阐释——以“果真、果然”为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在我们日常的对汉语的使用中,带有“果”字的副词和连词有很多,所以,“果”字已经成为了我们口常使用的词汇中一个字,也成了词的一个组成成分,由此形成:“果X”的副连兼类词。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词典中收录的两个副词兼连词“果真”和“果然”,通过对现代汉语本身的研究,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兼连词。现代汉语中的副连兼类词是一个抽象的、总括的概念,语境吸收和主观化是导致副连兼类词形成的两个重要机制。全文共分为三章。首先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范围,阐述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果然”、“果真”的含义及差别,其次对副连兼类双音词“果X”的结

2、构进行分析。第二章对“果真、果然”进行语用分析,分析其中的差异性。第三章研究副连兼类词“果”的语法化轨迹。“果”有副词、连词等用法,现代汉语中更多的是作为构词语素而组成连词,如“果真、果然二关键词:果然;果真;兼类词;分析AbstractInourdailyuseofChinese,therearemanyadverbsandconjunctionswiththeChinesecharacter果sothewordhasbecomeasentenceinourdailyuse,andalsobeeomeaconstituentofthesentence,thusforming果,apairof

3、conjunctions.TheobjectofthestudyistwoconcurrentwordsofadverbsandconjunctionsincludedinthediCtionarytrueandsure”.ThroughthestudyofmodernChineseitself,thein-depthstudyiscarriedoutandtheconcurrentwordsofadverbsandconjunctionsinmodernChineseareanalyzed.InmodernChinese,theconcurrentwordofadverbsandconjun

4、otionsisanabstract,all-inclusiveconcept.Contextabsorptionandsubjectivearetwoimportantmechanismsthatleadstotheformationoftheconcurrentwordsofadverbsandconjunctions.Thefulltextisdividedintothreechapters.Firstly,theresearchscopeofthethesisisexplained,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thethesisareexpounded,and

5、thepreviousresearchachievementshavebeensummarized,andtheproblemsexistingintheexistingresearchareputforward,togetherwiththemeaningsanddifferencesbetweensureandtrue”.Then,thestructureoftheconcurrentwordofadverbandconjunctionOf果iscarriedout.Chapter2carriedoutpragmaticanalysisabout”teandsure”,andanalyze

6、dtheirdifferences.ChapterIIIstudiedthegrammaticalpathoftheconcurrentwordofadverbandconjunctionof果.果hastheuseofadverbs,conjunctionsandthelike,andnowusedasaconjunctionmadeupofmorphemeinmodernChinese,suchastrue,sure.Keywords:Sureenough;really;andclasswords;analysis引言10.1本文的背景和意义10.2本文的主要内容10.3研究现状10.4本

7、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1第一章“果然、果真”的语义分析31.1 “果然”语义介绍31.1.1 “果然”词义介绍31.1.2 “果然”词义分析31.2 “果真”语义分析3第二章“果然”、“果真”语用分析及差异性72.1 “果然”、“果真”语用分析72.2 “果然”、“果真”语用差异性7第三章副连兼类词“果真、果然”的语法化轨迹83.1 “果真”的语法化轨迹83.2 “果然”的语法化轨迹9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注释12参考文献13谢辞错误!未定义书签。0.1本文的背景和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同形异构词,有些是单音节有的是双音节还有的是多音节,例如“果X”;也有的是词组和未成词,现在成词的在词性

8、上有区别Q在刚开始的时候“果”和“X”是邻近的两个词使用的词组,当它的意义为“然”的时候不断虚化成的词组后,“x”和“果”就组成了“果x”的词语,这也是词“果x”的一个演变过程,在“果x”演变成词语之后,它的意义还是一直在虚化,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连词和其他词性的用法,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果X”成词后的语法进一步的变化。“果X”在副词兼连词的整个变化的过程,根据理论基础和实践进行选择收集副连兼类词:“果然”、“果真”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之前专家和学者对该类词的研究基础上。经过我们对语料大量研究分析,得出其中的演变、词义介绍和分析、来源和差异性等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果X”词汇的变化和相关语法变

9、化,总结分析中来源之后的语用分析,得出其词语在句子中的规律,研究并且发现它们词汇的变化和语法的变化的原因和结构。0.2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果X”有关的类副连兼类词语气副词,经过对它们来源、恣意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实力和语料研究分析得出“果真”类语气副词出现的位置和语用差异性进行分析。同时在其语句位置上进行研究,为了表达主语的主观意愿,这样同时可以看作该类语气副词的半幅评注的副词决定,只能对相关的描述的主要核心内容进行评注。同时,该类语气副词可以与其他的副词、其他的等同性质的副词等同时进行同时实现存在。同时本文对两个副词兼连词“果真、果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它们的相同之处

10、和不同之处进行总结,对本文的副词、连词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说明。0.3研究现状彭仁超(2007)在现代汉语施事动名兼类词研究,文章主要是对施事类动名兼类词进行研究,对兼类规律和限制条件进行讨论,并根据相应的认知规律来阐释相关现象。最后对兼类的影响因素进行说明。苏晓方(2010)在现代汉语副连兼类词“X是”研究,文章主要是以“只是”、“可是”、“还是”、“就是”四个副连兼类词进行研究,对他们的用法进行说明,并给出它们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后总结出“X是”词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对它们的语法进行进一步研究。陈蒋(2010)在现代汉语兼类词定量分析及认知解释中对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所有兼类词进行定量研

11、究。主要是从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来考察兼类现象,对它们的兼类类型、兼类词数等进行对比,对兼类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兼类做相关考察。0.4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很多真实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汉语的研究和分析,主要是在汉语的语言现象,事实和使用行为方面对果X的研究,主要使用了以下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首先对语料库进行创建,然后对“果然复合句进行整理,并进行总结,而且要在总结过程之中进行量化统计,最后进行定性分析;理论与事实相结合,通过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果然和“果真”复句进行三要素的分析,对其相关的副词和连词进行区别,对他们之间的差

12、异性进行研究。本文关于“果X”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BeC语料库,还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以及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第一章“果然、果真”的语义分析1.1 “果然”语义分析1.1.1 “果然”词义介绍在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这三本词典中都对“果然”、“果真”这两个词有所解释。而对“果真”和“果然”的解释,在虚词例释和八百词这两本词典都是非常简单的,只是对其两种语义特征进行了描述,第一种是作为副词的时候,表示实际与所期望的或者所想的是一样的;第二种是作为连词的时候,表示假定的事实和所期望的或者所想的是一样的。在虚词例释中,对“果然”的句子特点的说明是:如果耍表示语义,

13、就要放在主语前面,这时候,句子后面就可以停顿一下;在八百词中,对“果然”的句子特点说明是:如果表示的是语义,就可以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和主语前面。而对于“果真”,它的用法在两本词典中的说明是和“果然”的用法一样。而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它对“果然”和“果真”的用法说明比较全面,它在认同前两本词典的用法说明的基础上,还做了一些相关的补充,两个词在表示假设的时候,主要用在前面一小句上,而后面一小句话主要用“就”来配合。两个词如果被用作连词的时候,前面一句话的意思可以用“这样”“那样”来代替。“果然”在被用作连词和副词的时候,句子特征是不同的,被用作连词的时候,放在前一句话上,后一句话与前一句话相照

14、应,如果被用在句子的开头,那么后面是不能停顿的,“果真”作副词时若用于复句中后边的小句,说明已经猜测到了前面的原因会引起后面的结果。因此,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两个词的用法解释更加细致,无论是句子的特征还是语义的特征,都是非常详细的。1.1.2 “果然”词义分析“果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预料类的语气副词,它在预测语气的时候效果也是最显著的。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果然”的释义有两个,第一个是它是副词,使用的时候,谓语动词、形容词或主语要放在它的后面,它表示实际和所预期的是一样的结果;第二个是它是连词,用于表示假设的语句中,表示假设的与所预期的是一样的结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果然”的解释和八

15、百词中基本类似,所以说,在汉语中对“果然”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而在八百词中的第二种用法,被用作连词的时候,它的用法和“如果”是相类似的,在本文中不对此进行研究。从语义方面来看,“果”表示实际的结果和所预期的、所想的是一样的,“然”则是代表前面所说的事。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表示实际的结果与前面所预期的、所想的事情是一样的,是一个语气副词,表示讲话者的一个主观评价。例如:(1)曼雕吃着,忽然听见楼上有脚步声,猜着一定是她母亲还没有睡,她和她母亲平常也很少机会说话,她当时就端着一碟子生煎馒头,披着一件黑锻子着黄龙的浴衣上楼来了。她母亲果然一个人坐在灯下拆被窝。(半生缘)(2)他忙到窗口一望,果然鸿渐背

16、马路在斜对面人家的篱色外站着,风里的雨线像水鞭子正侧横斜地抽他漠无反应的身体。(围城)(3)美女就像好的风景,听人说只觉得不过尔尔,亲眼看了才欣然觉得果然漂亮,可见在爱情上眼睛不是最会骗人的,耳朵才是。(三重门)上面三个例句中的“果然”都是强调讲话人很确定前面所讲的事,属于预期当中的。通过上面例句的分析,可以将“果然”的语义特点概括为:预料+强调+主观性+肯定+意外+证实。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语句的是遵循时间顺序原则的,例句(1)中,是曼雕先听到脚步声,才猜测母亲没有睡,然后进行实证,母亲确实没有睡,如果顺序反过来,那就不需要曼雕去猜测了。1.2 果真”语义分析“果真”在语义上和“果然”是相

17、当相近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果真”的解释与“果然”基本类似,也有两种解释,第一是副词,用来表示实际的结果和讲话者所想的、预料的是一样的或者相近的,和“果然”的语义是相同的,在一般的情况下,它俩是可以交换使用的;第二种解释是连词。例如:(4)第二天的睡觉醒来,病情果真好了许多,他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去黄原(平凡的世界)(5)店外夜凉如水,吸一口气,冷风直往鼻孔里钻,凉彻心肺,连耳孔里也灌风,那风果真无孔不入。(三重门)(6)四表妹,你上学的事果真决定了吗?听说负责你们的先生明天就会到来。(家)例句(4)中,讲话者之前就猜测病情会好很多,“果真”则表示实际的结果和自己之前的猜测是一致的,说明了自己猜测

18、的没有错。“果真”更加的强调事情不是虚假的。例句(6)中,“果真”表示了一种不敢相信的、惊讶的语气,虽然之前料定了这样的结果,但是实际发生之后,还是对结果很意外,不敢相信是真的,使用疑问句更加强调了讲话人的惊讶程度。“果真”被用作副词的时候,可以表示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所预料的是一样的或者是类似的,与“果然”作副词时的语义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讲话人的说话口气是不同的,“果真”有强调语气的作用。而在现代汉语中,“果然”和“果真”都被归为语气副词类。例如:(7) 61岁的女演员杰丝威廉姆斯在多年生育尝试失败后,当她与导演丈夫决定领养孩子时,律师建议他们直接在中西部地区的报纸上登广告。一个月不到,他们

19、果真接到一个十九岁女孩打来的电话,称准备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交由他们领养。例句(7)中,杰丝威廉姆斯夫妇本来就决定领养一个孩子,而事实正如他们所想的,真的有人愿意将孩子交给他们领养。这里使用“果真”表示了实际的结果与所想的是一样的,如果换成“果然”,句子仍然是通顺的,但是语气上没有“果真”强调的重,用于句首的例子如同“果然”一样,“果真”用作此义时可与“如所料”或“如此”连用,例如:(8)中苏双方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谈,按日程,由勃列日涅夫介绍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果真如周总理所料,没有谈出什么新内容。在连做了几次美元失手后,恰逢英镑从:兑换美元的汇价中下跌不已,很多金融分析家们都认为当时的英镑已跌到

20、底了,应该反弹了。果真如此,一连几天,英镑的汇率真的开始小幅上升,我果断改做英镑。但是,“果真”被用作副词的时候,还可以用在陈述句中,和“真的、确实、的确”的意思是相近的,表示“对客观事实的不虚假性予以肯定”,例如:(9)由于路途遇阻,不得不在西安住下,结果却访问了张学良将军,成了将国共即将开始第二次合作的消息捅到西方去的第一个人。她后来还到了延安,直接访问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李德等人,她果真也带回了一本红色的书,书名就叫中国红区内情。(10)母亲脸上就要润出的喜红不见了,她慢慢走下台阶,我以为她要抱孩子,可她却只过来摸摸孩子的头,说长高了,奶奶老了,抱不动了。到这时,我果真发现母亲老了,

21、白发参半了。“果真”还可以与“还、竟”一起使用,有“还真的、竟然是真的”的意思,表示讲话人的语气是惊讶的、惊喜的。例如:(三)梅丽在听到之后,也是允许,于是双方也是离开了。此时赶巧,在,在索溪峪十里画廊幽深的狭道中行走,还果真遇上了两个图谋不轨的男人,梅丽直到莲花掌,横扫旋风腿,仅仅使用了两下子,两个找茬的男人也是仓惶的逃跑。“名妓红娼”们也是集聚在那个烟花风流的地方,过去无人问津,都不愿意去,可是如今却改变了风向变成了枪手的热门素材。“果真”还可以用在疑问句中,有“难道真的”的意思,表示反问,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对讲话人说的事实有怀疑,不相信。例如:(12)如今,他们刚开始熟悉了巩俐的虎牙与

22、葛优的光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刘晓庆是一种“品牌”,毛阿敏、韦唯同样也是一种“品牌”。但是,她们果真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精神吗?“果真”还可以和“如此”一起用于疑问句中,例如:(13)日本劳动省的官员在国会答辩时再度狡辩说:“根据对当事人的调查,当时不管是劳动省勤劳局,还是国民勤劳动员署,都完全没有参与朝鲜慰安妇的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果真”用作连词时,“果真”表示“假设事实与预期或所料相符”。“果真”用于假设小句相当于“如果真(的、是)”的意思。比如说:(14)韩先楚倒是觉得毛泽东是在为身后考虑的。果真要把党和国家的权力交给那几个文革新贵,那确是没几个人服气的,他韩先楚就不干。在包含

23、“果真”的语料中,出现了很多如果真(是、的、有)”的句子。例如:(15)自己曾亲口许诺过小娟,如果食言,小娟会不会在无缘无助的情况下重操旧业?如果真是那样,他将一辈子得不到安宁。在这些句子中,我们把“如果真”换成“果真”句子也照样成立;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认为,“果真”用作连词时,实际上是“如果真”的省略式。用作连词时,“果真”也时常与“如此”连用。例如:(16)有人也是经常说过这些话,如果早知道这个事情,还不如去把孩子提前找回来,何俊英现在基本已经废了,起码如今的刘晓红还可以仔细照顾小肖何。然而果真如此,岂不是太便宜了她?第二章“果然”、“果真”语用分析及差异性1.1 ”果然,“果真”语用分析

24、在汉语语气副词的表述功能方面,齐沪扬做了相关的研究,而且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将语气副词的表述性功能分为两种:高位表述和低位表述。语气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对整个句子的表述范围也是不同的。如果语气副词在句子的开头,那么它就具有高位表述的功能,可以对整个句子进行表述;如果语气副词位于句子的低位位置,那么它只能对谓语进行管理。所以,语气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它所表述的功能就不同。例如:(17)那间房果然墙壁上画满了彩色油画,画着天使,圣母,爱神拿着弓箭,和平女神与和平之鸦,各色风景人物,密密布满了,从房顶到地板,没有一寸空隙。(半生缘)“果然”也是如此,这时“果然”管辖的是“那热水瓶像

25、烟肉似的直冒热气,刚才倒过开水就忘了盖上,今天也不知道怎么这样心神恍惚。”料定类语气副词“果然”位于低位位置,这时就具有低位功能。这里的“果然”管辖的是宾语谓语句“墙上画满了彩色油画”,所以表述的是述题部分。1.2 果然,“果真”语用差异性本文主要是对“果然”和“果真”这两个词进行用法分析,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这两个词虽然有些用法是一样的,但是内在却是不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很多时候“果然”是被用作副词的,意思也是较唯一的,表示实际发生的结果和所想的、所预期的是一样的,而“果真”既可以作副词,还可以作连词,作副词的时候,意思和“果然”的意思基本一样,作连词的时候,意思和“确实、的确”的意思基本

26、一样,表示“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性予以肯定”。在“果真,和“果然”都作副词的时候,两个词可以进行互换,但是“果然”的强调语气是较弱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心理因素和讲话环境来决定到底使用哪一个词,如果需要着重强调语气,那么就要使用“果真”。当两个词在语义和使用环境都相同的情况下,在使用句法上也有不同,“果然”既可以放在一个句子的句首,也可以将它放在谓语的前面,在两类句子在统计相关数据上面相差并不是非常大,“果真”虽然可以用于句首,但是使用最多的时候还是放在谓语之前。在遇到以上情况时,“果真”不像“果然”一样能够单独使用。第三章副连兼类词“果真、果然”的语法化轨迹3. 1“果真”的语法化轨

27、迹如今的现代汉语当中,“果真”也是可以解释为两种:第一种就是语气副词,另一种可以使用作假设连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作为连词是如何演变呢?研究者马建忠也是曾经提到:“故连字界说,明分四宗:日提起,日承接,日转掇,日推展。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为用口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连词是“动字”“伏字”演变而来的,所谓的“动字”就是指副词,所以说,某些副词可以演变成连词,所以,连词“果真”是由副词“果真”演变而来的。“果真”作为语气副词,表示“当真、确实”的意思的时候,常常被用在假设的句子中,表示“如果当真”的假设条件,例如:(18)凤姐儿听如此说,便忙笑道:“果真要木

28、头的,我就取了来。可有一句先说下:这木头的可比不得瓷的,他都是一套,定要吃遍一套方使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此时语境当中的“果真”已经使用与虚拟语境了,“果真”之前的分局也是在假设成立的条件部分,“要木头的”是在语句当中的假设内容,根据实际的语义,事情的结构就是“我就取了出来”。当“果真”也是常常在这种假设语境当中使用,而且,“果真”就在虚拟语境中形成了“如果”的假设之意,变得具有关联功能,因而演变为连词。例如:(19)狄公案第二十六回写道:只听那妇人言道:“你这狗官,将我媳妇放回还未有多日,果真是缉获凶手提去对质倒也罢了,忽又无影无形地牵涉好人。半夜深更许多男子拥入我家内,这事什么缘故?”

29、(狄公案第二十六回)(20)贺人杰道:“照叔父所言,黄天霸不来则已,既来定要死的了!果真如此,不但叔父宿气可消,就便侄儿冤仇也算报了。(施公案第二百三十八回)(21)宝钗笑道:“我劝你好好儿的睡觉罢,半夜三更的,看仔细闹的老爷、太太知道了。且等到明儿早起,打发焙茗到紫檀堡打听打听,果真他死了,你再哭也不迟。倘或他没有死,你这不是白闹吗?”(续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上面的这些例子中,“果真”是被作为语气副词用在假设句中使用的,后面的句子是这个假设如果是真的,产生的一个结果。这里的“果真”就是一个用来连接句子的假设连词,不作句子中的任何成分,也不修饰句子中的任何成分。综上所述,“果真”是由语气副词逐渐

30、演变成假设连词的,意思也是由“真的,的确”演变成“如果”的过程。因此,“果真”最初是一个带有谓词词性的偏正短语,但是在后期的长期使用的时候,因为在句子中的位置的不同,词后接的成分的不同,将“果”字原来的含义“果真、果然”和“真”字原来的含义“真实的、真正的”进行了融合,慢慢演变成了语气副词,含义也变成了“当真、确实”,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演变成了假设连词,含义也变成了“如果,确实”的意思。“果真”逐渐演变成词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韵律、频率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从“果真”的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才产生了双音词。4. 2“果然”的语法化轨迹在汉语历史的长河中,“果然”由

31、一开始独立的两个词,“果然”实际上是“果”加“然”,是一个词组。随着时间的变法慢慢地融合成一个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用法,这些用法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的用法保留到了现在,有的用法则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了。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果然”是庄子中的,例如:(22)适莽苍者,三治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逍遥游)(23)是若果是也,则是之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庄子齐物论)(24)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庄子预言)例句(22)中的“果然”的“果”是形容词,“然”是形容词词缀,意思是“饱的

32、模样”。例句(23)中的“果然”的“然”是和“是”相对的概念,依然是两个独立的词。例句(24)中的“果然”的“然”是代词,指代“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这句话。因此,这里的“果然”依然应算作两个独立的词。在漫长的语言使用过程中,“果然”的句法位置、结构关系随着时间慢慢发生了变化。句法位置的改变和结构关系的影响,在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果然”的语法化主要是由于句法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例如:(25)近张敬仲县论恪,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例句(25)中的“果然”加上了另一种代词“如此:几乎是同义、同功能的“然”和“如此”,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语言上的累

33、赘。只有在“果然”指代作用虚化的情况下,“果然”与“如此”的结合才是有必要的,有理据的,然”和“如此”同时出现可以看作是“果然”中“然”指代作用虚化的一种表现,“然”虚化后“果然”的表意重心向“果”倾倒。语法意义的虚化会造成语言功能的拓展和句法位置的改变,“果然”逐渐具有了修饰动词短语及小句的功能,出现在短语以及小句前面。例如:(26)师果然是下来乞钱,赵州便出来把驻云。(五代祖堂集)语法化进程中,“果然”单独使用的频率逐渐减少。这标志着“果然”从原本两个独立的词逐渐虚化为一个副词,逐步具有了稳定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当然,这一语法化经历了较长的过程。2吉论在现代汉语当中,语气副词在使用过程中

34、算的上比较复杂的一种,也是在副词研究中容易引起争议的一类,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一种。在与其他类的副词进行比较的时候,语气副词在适用范围和语句分布中也是非常广泛并且具有特色。从这些表现的含义来看,只有一少部分语气副词表现的比较有意义,大部分这类词没有实际意义相对比较空洞。从其中的组合特征来看,语气副词使用比较灵活,在句中、句首也可以使用在谓语之后,作用于全局当中。从整个语句表达功能来看,部分的语气副词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执行具体功能,但是还有些在功能表达上比较复杂,除了表达适当的语气之前,还有一定的功能含义。所以,纵观这些原因语气副词的研究也是收到学着的青睐,大量的相关文献也是被编辑出来

35、。本文研究了汉语料定类语气副词一一果真、果然中的语义特征、语用特点及二者的特点,并对比了这两个词的差异性。“果真”最初是一个带有谓词词性的偏正短语,但是在后期的长期使用的时候,因为在句子中的位置的不同,词后接的成分的不同,将“果”字原来的含义“果真、果然”和“真”字原来的含义“真实的、真正的”进行了融合,慢慢演变成了语气副词,含义也变成了“当真、确实”,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演变成了假设连词,含义也变成了“如果,确实”的意思。“果真”逐渐演变成词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韵律、频率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从“果真”的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才产生了双音词。对“果真”和“果然”的

36、分析也是以期对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在本次研究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语料不充分,没有足够深入的研究汉语,加上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论文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后期进一步研究。注释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彭坤.红楼梦副词的结构分析J.作家,2007(12):118-120.姜岚,康健.红楼梦中以感叹副词为标志的感叹句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5):28-30.杨奕.现代汉语连词与关联副词异同、替换及共现情况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5.袁莉容.现代汉语关系类情态副词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2):

37、55-5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1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汉语学习.1995,(6):50-5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1周小兵.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1995,(2):100参考文献1丁健.语法化视角下的双音节副连兼类词J.第四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2高航.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J.汉语学习.2009(02)3刘晓兰.副词、连词“果”的来源J.邢台学院学报.2012.4刘晓兰.副词、连词“果真”的来源J.九江学院学报.2013.5易晓露.汉语料定类语气副词及其对

38、韩汉语教学分析.湖南师范大学.2013.6张海铭.论现代汉语词兼类现象的成因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01).7于卓琳.现代汉语形副兼类词探究J.吉林大学.2013.8张晓英.语气副词“果然”的多角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9易晓露.汉语料定类语气副词及其对韩汉语教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10李小平.“果然”的成词过程及用法初探J.东方论坛,2007(1):75-78.11苏晓方.现代汉语副连兼类词“X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12李冰.“果然”与“果真”的用法考察及对比分析J.汉语学习,2009.13MomiroskiT.rheTop20WeirdestGadgetsOfCES2014J.英语文摘,2014(2):35-52.14 GibsonTR.TowardsaDiscourseTheoryofAbstractsandAbstractingJ.UniversityofNottingham,1993.15 SalagermeyerEDiscoursalflawsinMedicalEnglishabstracts:Agenreanalysisperresearch-andtext-typeJ.Text-InterdisciplinaryJournalfortheStudyOfDiscourse,1990,10(4):365-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