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让同学们理解战国末期经济的长足发展是秦朝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战国末期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交流的频繁、华夏民族观念的深化,进而加速了秦朝统一中国的速度,慢慢走向统一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同时,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即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2、时空观念通过地图了解秦国具体的地理位置、秦国攻打六国的顺序、
2、秦国的疆域,加强学生的印象。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秦朝大一统的形势。通过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楚汉战争示意图的解读。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3、史料证实在本课的教学中,大量充分地运用了史料,让学生在史料中找到有效的信息,既有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4、历史解释从图片和文字资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在了解基本历史史实的前提之下学会归纳升华。学会对历史进行解释,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深层次的内涵。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该课,学生增强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自豪感和判断力,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理解国家兴衰存亡的规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秦朝能够统一六国的
3、原因、秦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秦朝的暴政及其影响、秦末农民起义。难点:理解秦始皇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理解秦末暴政对国家恶劣的影响。三、课前准备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四、教学过程1
4、、导入新课由李白这首古风诗导入新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师】这首诗描写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国立国之后,崛起之路并不平坦。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才逐渐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秦国作为战国七雄”的其中一员。究竟是依靠什么取得成功的?为什么在这么多的诸侯国中,秦国能脱颖而出,成功一统天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朝的统一。2、新课讲授一、秦的统一【师】我们先来看两幅地
5、图,左面一副是春秋列国图,右面的图是战国末期图,我们来对比分析,秦朝时如何从一个诸侯国一步步扩张,到最后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首先分析秦统一的条件,同学们阅读课本,认真思考。老师总结归纳。1 .统一条件(1)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障碍。(3)地理条件:秦国地理位置的优越,物质基础雄厚。(4)个人条件:嬴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5)综合国力: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2 .统一过程【师】同学们观察秦灭六国的路线图,学习秦朝统一的过
6、程。(1)灭掉六国: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策略,先后灭掉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秦朝,定都咸阳。(2)控制边疆南方:征服了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跳、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师】这些举措,进一步扩大了秦王朝统治范围,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补充下面表格。进一步探究秦朝统一后采取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3 .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1)制度创建皇帝皇帝制度皇帝独尊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
7、独尊地位。皇位世袭扁政自称“始皇帝”,望子孙能够世代传承,永掌政权,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中央三公九卿制三公皇帝之下设有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郡县制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2
8、)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师】秦王朝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巩固当时的统治,而且被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4 .辽阔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洪、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师】秦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秦朝历史虽短,但对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请大家阅读教材正文内容,结合教材中所列史料,分析秦朝统一的影响。5 .统一的影响: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
9、各民族的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师】历史评价要坚持全面看问题。辩证看问题的原则,从积极和消极,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还要注意分析问题的层次性,人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基本角度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积极:(1)政治: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2)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疆域: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本版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4)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消极:(1)政治:赋役严重、秦法严苛使阶级矛盾激化。(2)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3)文化:焚书坑儒
10、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二、秦的暴政【师】秦朝完成统一,结束分裂战乱的局面,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利益,因而得到人民支持。但统一后的秦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满足一人私欲,继续实行严刑峻法,赋役征发无度,致使广大人民生活于水深过热之中,最终引发人民反抗。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概括秦朝暴政的表现。老师归纳总结。1 .表现(1)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罚严苛,人民摇手触禁,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影响恶劣。(2)秦二世:残忍昏庸,严刑峻法,加重人民的负担。2 .结果:阶级矛盾的
11、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都达到极点,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师】展示陈胜吴广起义的图片和路线图,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1 .原因:(I)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2)法律严酷,逾期处死。2 .过程(1)起义爆发:陈胜、吴广领导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2)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3)队伍壮大:陈胜不久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人咸阳,秦朝灭亡。(5)楚汉战争: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力而发动。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12、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史料探究史料一:”联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史料三:“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思考:史料中反映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是什么?学生展示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3、课后总结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人民利益,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统一之后秦的暴政却又违背人民的意愿,因而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潮流,因此被人民起义推翻,被人民所抛弃。秦朝历史的一成一败,充分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秦朝虽短命而亡,但在国家统一、制度创新、民族融合等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今天我们面对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时雄伟壮阔的大秦帝国依然鲜活如初,神秘的秦始皇陵仍在等待我们。五、板书设计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统一条件秦的统一-统一过程.秦的统治-表现秦朝,秦的暴政-一焚节坑儒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起义-1.楚汉之争六、作业布置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