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37866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1 .咕咚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的要求:1 .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2 .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教学思路: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

2、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2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要求:仔细听,认真想

3、,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 .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 .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3 .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4 .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全文共有一个自然段,一幅图,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图意参考:1 .兔子听到木瓜熟后

4、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 .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3 .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4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五、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2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5、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3 .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4 .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5 .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6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7 .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8 .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

6、重音、语气)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1 .(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2 .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3 .“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4 .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I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5 .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6 .这

7、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7 .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8 .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9 .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10 .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

8、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 .(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2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3 .(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4 .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一、,最后问”的句式回答。)5 .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1 .(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 .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

9、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3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3 .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T)4 .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5 .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

10、: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六、总结课文。1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2 .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

11、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3 .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第三课时一、复述故事。1 .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2 .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二、表演故事。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1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2 .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

12、容?参考图意: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习走路呢!(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3 .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习,终于站了起来。)(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2.咕咚教学设计之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

13、“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教学难点:了解课文

14、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建议学时数:2课时三、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和落实体会和感悟。四、设计理念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

15、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设计特色充满激情地读,思维敏捷地说,动之以情地演,将思维训练、语言发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进,整体提高。五、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16、?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三、学习生字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四、再读品悟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3、朗读橘台赛4、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看”“玩”扩词。2、同桌间

17、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羊”和“足”)4、生临写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第二课时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一)学习第2自然段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3、“撒腿就跑”

18、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填空:,我急得撒腿就跑。,我吓得撒腿就跑。,我紧张得撒腿就跑。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5、指导朗读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二)学习37自然段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狮子不慌不忙是因为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

19、学习810自然段“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四)学习11-12自然段睢,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11、12自然段。(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三、总结深化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四、布置作业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本教学设计着力让学生参与读、想、做、演等活动,引领学生深入课文,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在人与文本之

20、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之由读文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1、用吸引人的声音将学生领入课堂。六七岁还是一个以玩为主的年龄,怎样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变换多样的声音中我带领孩子们进入深入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全力配合。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只是个例子,更多的知识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本设计重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掌握了篇章结构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创新重组。3 .我教咕咚这一课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

21、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幅图,把3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

22、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2、3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

2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24、,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4 .咕咚教学反思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品读、表演领悟文章深刻的道理:1、为了从一开始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和课文有关的动画短片,同学们看了动画中惊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看了动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看来,他们真的非常想学习这篇课文呢,兴趣被调动起来。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

25、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3、本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但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我设想采用“集中一一发散”的方式,挑出文中所有的对白,制成小剧本,然后再以读带讲、以句带段。让学生在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想象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学生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奠定了学生热情投入学习的基调。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够迅速地将文章中的对白找出来组成一个小剧本。学生对于小剧本的表演形式也

26、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并且以句带段,有效地提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升华。看得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有趣、高效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