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41387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方块,大能量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摘要: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概念基础上,以观察物体教学为例,分析了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意义,指出了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模型,并重点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关键词:正方体,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发展空间观念一、单元设计说明1 .缘由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是小学四年级教材中尤为重要的一章,是低年级观察图形的延续,在整个小学六年的空间图形知识中最为重要,在小学六年的数学知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以后六年级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很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有帮助。2 .设计理念1)学习内容的重新定位(从几何的发展史来看,人们

2、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了解首先是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并依靠直接观察与反复实验得来的,并不是靠人们后来整理所运用的逻辑推理而得来的。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由直观的表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就相当于人类早期认识几何的阶段,所以在“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教具正方体,借助他们储备的经验积累,主动地关注周围的图形世界,在大量的操作思考活动中丰富表象,提升数学。(2)学习方式的定位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该属于直观几何,正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说,应重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

3、、大小,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学习,应该采取学生喜爱的看一看、搭一搭、画一画等具体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绘制和实验,把视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协同起来,强有力地促进活动的内化,注重突出知识的呈现方式由静止转为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使一维和三维的知识体验建立联系,由此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在逐层深化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3 .单元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3-60页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本单元主要是经历

4、观察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思想和方法大量地存在于图形的认识之中,只是因为知识技能的目标相对显性,思想、方法和观念的目标相对隐性,小学生能否清晰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否正确的观察出物体的形状,很大程度上是由空间观念的积累所决定。所以,本单元相对于几何知识的获得来说,空间观念的发展意义尤为重大。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

5、间想象力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出发,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学习新知,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视图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经验,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抽象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出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的简单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唯独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够

6、真正地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发展空间观念。(4)教学方式分析科学利用教具学具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动手、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准备好必要的学具和教具。因为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活动,所以除准备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能准备一套相对应的学具。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学具。突破难点的办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观察和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答案。注意要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交流和活动。老师通过实物引导,学生利用实物模型,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探究、分析、归纳,最终解决问题。4 .单元

7、编排特点(1)注重实物直观教学运用正方体直观演示搭建过程,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了物体。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通过动手搭一搭、画一画,画出观察出的形状的草图,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能还原立体图形,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感受新知形成的过程。(3)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 .学习目标(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是4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形状,也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

8、体图形。(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实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空间观念。(3)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逐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2 .学习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经历搭立体图形的操作过程,体会必须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的形状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结合搭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体验仅根据立体图形的某一面(如正面)的形状所搭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3 .学习难点学生的认识在一维与三维的转化过程中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发展空间观念,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

9、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1 .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1)经历用正方体模型搭立体图形的操作与观察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以突出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编排,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看一看一课中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第一个问题是用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再观察并画出从它的正面看到的形状,获得经验或体验;第二个问题是经历在增加正方体个数的情况下,被改变形状的立体图形的正面形状没有发生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学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第四个问题是能够画出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的平面图形。(2)通过根

10、据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特征(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上节课从三个位置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科书设计了“我说你搭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体验用三个以上正方体搭立体图形,一般需要根据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三个位置观察到的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第二个问题是进一步体会仅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形状搭立体图形,所搭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有多种可能性,是不唯一的。搭一搭是在学生学习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位置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索根据从正面、右面和上面所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如何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第二个问题是运用从第一个问题所获得的策略和方法,再搭立体图形;第三个问题是交流把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经验。(4)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不断积累和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数学活动经验。2 .单元课时安排内容建议课时数看一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我说你搭(按指令搭出立体图形)搭一搭(还原立体图形)练习四参考文献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川,教师之友,2004(1),P49.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年5月,P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