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51652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长治市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两个基本实现”目标,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发展新趋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为统领,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协同促进,坚持消费供给与消费需求两端发力,坚持品质提升与规模发展并举,多渠道

2、挖掘内需潜力,扩大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将长治市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二、主要目标到2027年,全市消费规模显著提升、消费载体明显突破、消费模式创新发展、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形成良性互动,基本建成立足晋东南、面向晋冀豫,彰显长治特色魅力的区域消费中心。消费规模显著扩大。消费增速明显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和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人均消费达到3万元以上;餐饮业营业额超75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超1500家;吸引国

3、内外游客1亿人次以上。一一消费载体明显提升。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和商业中心逐步成熟壮大,吸引能力增强。到2027年,打造1个以上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核心商圈,形成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市级商圈;力争新增1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区和2个省级夜经济集聚区;新增知名便利店品牌门店50家以上;新培育2家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增4A级景区3家,5A级景区达到2家。一一消费模式创新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知名品牌不断汇聚。到2027年,网络零售额超80亿元,较2022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以上;引进知名商贸品牌2家以上;打造2个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高品质美食特色街区;中华老字号达到2个

4、;打造1个以上本地促消费活动品牌,每年主办应季促消费活动10场以上;每年举办1场以上线上线下融合的重大促消费活动。消费环境持续改善。重点城市航线和高铁动车到站车次适度增加,交通便利度逐步提升,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消费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消费全周期、全链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满意度不断提升,形成安全有序、管理规范的消费环境。到2030年,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结构显著优化,区域消费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商圈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构建起“区域特色明显、消费功能完善、中心引领突出”的消费体系,建成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区域消费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IIoO亿元以上,总

5、量和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人均消费达到3.5万元以上;网络零售额达到120亿元以上;餐饮业营业额超100亿元;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超1800家;5A级景区达到4个,吸引国内外游客L6亿人次以上。三、主要任务(一)消费场景提质行动1 .打造标志性核心商圈。以汇聚国内潮牌、引领新型消费、培育时尚消费为重点,打造1个以上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核心商圈,形成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市级商圈。推进万达广场、英雄路、城隍庙、天空之城等商圈提档升级。加快引进王府井百货、天美杉杉奥特莱斯等高端商贸品牌,丰富和优化高端消费供给。城南片区依托英雄南路城市中轴线、城南生态苑,加快布局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造城市商业新地标。滨湖区围绕

6、环湖风光岸线,集聚各类文化形态,营造适度开放空间,建设滨湖特色商业走廊,打造展示太行山水名城画卷的城市会客厅。(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政府招商中心、市滨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潞州区人民政府)2 .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挖掘城市文化元素,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风格各异、规范有序的特色商业街区,打造英雄中路时尚休闲体验消费街区、城隍庙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专业性、特色性商业街区。推进淮海小吃街、正则美食广场、未来汇、王庄春草市场等美食街区提档升级。鼓励传统百货店、老旧厂房向消费体验、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文旅业态转型,打造集演艺、美食、新零售为一体的文旅消费新

7、地标,塑造城市消费新名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3 .优化专业市场布局。综合行业特点、区位交通、辐射半径等因素,新建、迁建、改扩建一批农产品批发、中药材批发、家居建材批发、汽贸物流园、二手车交易、小商品批发、花卉苗木等专业市场,推进交易、仓储、配送一体化发展,实现市场交易、物流配送、分拣加工及配套服务高效融合。在国道环线周边布局一批一级农产品市场,在主城区东西南北外环布局一批二级农产品市场。加快推进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打造以长治为中心,集散全省、辐射全国的中药材商贸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4 .丰富社区商业门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鼓励大型

8、商超通过发展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扩展社区经营网络。关注“小街小巷小业态”,加快发展社区餐饮、沐浴、洗染、家电维修、快递收发站、自提点等城市社区服务业,鼓励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探索未来社区建设,鼓励无人超市、社区电商发展,提供网订店取、线上下单、配送到家、服务上门等多样化服务,构建更为完善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5 .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丰富夜市、夜食、夜游、夜秀、夜展等消费“夜”态,打造一批夜经济生活集聚区,点亮夜经济,提升“烟火气”。鼓励万达广场、城隍庙、潞鼎广场、天空之城等消费场所延长经营时间。积极举办音乐节、演唱会和啤酒节等演艺活动。鼓励发展后备箱、拉杆

9、箱集市、夜市消费节和“深夜食堂:依托市内公园、湿地公园和重点景区,开发夜间观光、夜间骑行、灯光秀、夜游漳泽湖等活动,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园林绿化中心、市滨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广播电视台)(二)消费业态扩能行动6 .打造文旅消费品牌。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坚持文旅融合,梯次推进景区景点提质升级,推进5A级景区八泉峡提质增效,加强黄崖洞、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区、通天峡等5A级景区创建梯队建设,加快推进A级景区倍增。精心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把长治特有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全过

10、程。引进打造一批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度假酒店。推进文物活化利用,以平顺县、潞城区浊漳河谷地古建筑群为主线,开展古建文化研学游。以观音堂、法兴寺、崇庆寺、金灯寺石窟、南涅水石刻等为主线,开展彩塑石刻研学游。利用与北京对口合作、晋冀鲁豫毗邻城市协作机制,全方位、高频次、大力度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我市文旅康养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文旅局)7 .壮大医养健康消费。抓住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市机遇,围绕我市气候、生态、中医药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融养生旅居、中医疗养、乡村民宿、亲子游乐、农业休闲等为一体的康养产业。依托八所三甲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享,积极培育健康产业,支持

11、发展健康咨询、心理辅导、养生美容等健康服务。发挥我市道地中药材优势,打造一批集中药材种植观光、研学科普、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中医药康养产品。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康养度假村,加快嶷山森林康养小镇、侯堡康养小镇、卢医山文旅康养产业园、秋谷牧歌文旅康养、石泉绿色生态度假农庄等项目建设。积极推介我市列入省内外职工疗养基地名单。(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8 .提升教育培训消费。依托六所本专科院校,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流入,引深潞州区和海淀区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争取驻京高校在我市适宜场地规划建设分校区、研学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深度推进

1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社会技能培训和“双创”培训,完善创业园区孵化功能,提升创业者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服务,净化在线教育和校外培训消费市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9 .培育餐饮消费。开展“品长治美食享上党味道”餐饮品牌推广活动,提升“上党名吃”区域知名度,提升我市餐饮品牌影响力。鼓励各县区和街道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线上线下餐饮促消费活动,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名店(名菜)。荟萃集中各县区名小吃,打造具有地方代表性和特色文化主题的餐饮聚集区,在云步街、史家庄、解放东街等有条件的街区建设美

13、食街和餐饮连锁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10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消费。科学合理优化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布局,形成“市级+县区+社区”三级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形成社区养老和托育综合服务网络。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托育服务,培育一批规模化、集团化的养老托育企业。创新发展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生活照护、物品代购等智慧养老服务。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国家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11 .扩大家政服务消费。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引导家政服

14、务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依托“太行家政”工程,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集中输送市内外家政市场,评选一批“金牌家政员”,增强家政服务带动就业、促进消费能力。(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商务局)12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足球、篮球等群众性体育运动,举办全民健身大会、综合性运动会等大型健身活动。鼓励旅游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因地制宜开发徒步、骑行、登山、滑雪等体育旅游产品,培育一批现代化、多功能户外运动综合体。办好第十七届省运会。打造一批每年固定举办的品牌赛事,办好中国长治环漳泽湖马拉松、中国长治山

15、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品牌赛事,推动马拉松赛事“四季拓展”;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攀岩节、骑行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赛事,力争举办12项国家级传统体育赛事长治分站赛。促进航空运动培训、休闲娱乐飞行、低空旅游等新型运动消费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旅局)13 .加快发展会展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项目和会展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增加优势展会资源供给。精心办好紫外LED国际会议、数字物流高峰论坛、全国通用机场和城市发展论坛、高科华烽、振东集团、葵花小镇全国订货会等展会,积极开展房地产、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促销活动。支持市场主体

16、在我市举办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展会。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举办展会活动。推进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滨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各县区人民政府)(三)消费品质提升行动14 .引进知名消费品牌。支持我市企业“筑巢引凤”、以商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商业、零售和连锁便利店品牌等入驻我市。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品牌,在我市设立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原有品牌企业升级改造开设全新旗舰店、体验店,举办时尚走秀等活动。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进出口精品展览展示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品牌消费、时尚消费、便利消费,打造新品

17、集聚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15 .发掘塑造区域品牌。建立核桃、花椒、小米、连翘、党参、腊驴肉、堆锦等系列上党地方名特优产品名录。促进上下游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拳头商品和网商俏货。强化文化植入、品牌设计、整体包装和策划推广力度,精选打造10个左右富有地方特色的“上党优品”伴手礼,推动我市特产向精品化、礼品化、创意化等方向发展,提高上党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16 .传承振兴老字号品牌。支持郭氏羊汤“中华老字号”提升影响力,鼓励潞酒、振东开元、晋味美等“三晋老字号”和辛寨陈醋、麟山酒业等“上党老字号”企业升级,继续推进

18、“上党老字号”认定工作。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提升创新堆锦、八义窑、黎侯虎制作技艺,打造全国知名工艺美术品牌。鼓励老字号与消费新需求相结合,融合制作参与、文化体验、成果品鉴等环节,积极探索“特色美食+文创IP”“古法手艺+Al技术”等跨界联动,孵化一批具有国潮属性的“老字号+新业态”店铺,登陆各大平台设置特色栏目,实现老店新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四)消费融合创新行动17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全面提速乡村e镇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和商业带头人,引进一批头部电商,培育一批本地电商龙头。各县(区)依托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紧盯12个主打产品,重点建设不少于1个县域电商产业基地(或园区)、引进或培

19、育35家重点电商企业。全市新增1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新增1个省级直播电商产业基地,新增10家以上限上电商企业。鼓励企业利用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互联网引流手段拓展市场,积极举办长治市电商直播大赛、云上年货节、名优特色产品展销等直播带货活动,构建“产业+电商+配套”生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18 .推动传统与新兴消费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引导我市科技企业在数字技术服务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能力。鼓励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数字内容和应用服务,扩大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软件和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消费规模。积极推动汽车消费,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

20、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有序推进老旧机动车报废更新。促进家居消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改善性住房消费和商圈建设,鼓励企业提高家居商品供给质量,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家居商品。顺应年轻人消费意愿,提升视频娱乐类、家庭监控和安全、智能照明、智能音响等智能家居供给。(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19 .推动城乡消费融合发展。促进农村消费升级,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以乡镇为重点,支持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鼓励连锁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下沉农村,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畅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

21、通渠道,推进农村商贸流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消费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从“生活型”转向“体验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20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融合产业链。立足我市“特”“优”农产品,大力开发预制菜产品,以中央厨房为纽带,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生产服务一体化,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工商互促发展。深入开发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功能,推出一批“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农耕文化”“旅游+土特产”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实现农文旅多元化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农

22、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五)市场主体培育行动21 .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主体。推动市场主体扩容升级,加大批零住餐市场主体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度,到2027年,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批发企业达到15家以上,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零售企业达到8家以上,年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的住宿企业达到3家以上,年营业额30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达到3家以上。开展“小升规”行动,将年营业收入(销售额)与进规入限标准差距在20%以内的中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每年遴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升级为规模(限额)以上企业。鼓励通过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委托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向规模

23、较大、市场诚信度较好的商贸主体倾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财政局)22 .做大物流市场主体。积极申报创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培育壮大物流枢纽,建设一批物流园区。重点支持潞铁智慧物流园、华远陆港国际物流园、晋东南(长治)陆港物流枢纽、上党区冷链物流基地、鑫凯越电商物流园、轩阳快递物流园等做大做强,各县区重点支持12家城乡高效配送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到2027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4家以上,力争5A级物流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23 .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依托我市酿

24、酒、酿醋、焙烤、杂粮、淀粉加工等基础优势行业,支持一批规模大、思路新的食品龙头企业依据产业优势和特点,在做特、做精、做大上下功夫,推动食品工业迈向中高端。做实“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鼓励本地企业组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集团,积极引进市外消费品工业企业,丰富产品供给,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消费品工业园区。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推动一批消费品工业企业升规入统。(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金融办、市政府招商中心)24 .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鼓励传统企业创新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引导传统商超改变“引厂进店、出租柜台”的传统经营方式,联合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商整合重塑供应链,

25、实行深度联营,发展集“同城直播、微信私域营销、线下商店”于一体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品牌、渠道、客户等多方面资源整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六)消费环境优化行动25 .完善消费支撑。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消费支持政策,加大对汽车、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引导,全面推动消费提振升级。加强标准体系构建,加快推行新型消费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公共交通、住宿餐饮、停车管理、体育场馆、医院急诊等消费全周期、全链条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形成安全有序、管理规范的消费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体育局、市卫

26、健委、市交警支队)26 .加大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方式,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在加强消费信贷用途和流向监管的基础上,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长治监管分局)27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新就业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合理引导消费预期,着力解决群众消费

27、的难点堵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探索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医保局)28 .完善消费监管机制。强化诚信示范引领,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销售侵权假冒商品、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商业信用共享与应用,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各行业放心消费。强化消费领域统计,强化监测服务,主动加强消费领域宏观和微观分析研究,多角度评估数据匹配性与协调性,针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建议。(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28、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建设区域消费中心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区域消费中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部署具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日常统筹协调。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推动贯彻落实。潞州区作为全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的核心区,要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勇挑重担,多做贡献,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上当好先锋。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举措,确保完成工作任务。(二)完善顶层设计各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分年度组织实施,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

29、,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三)健全政策体系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支持力度,各部门结合本行动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构建促消费政策体系,真正使政策措施惠及相关企业、消费者,形成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的消费生态。(四)建立推进机制建立工作分析调度机制,将各项指标及主要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领导组办公室对各单位完成情况实行月跟进、季通报、年考核,不定期召开分析调度会议,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消费持续稳定增长。(五)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做好消费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消费预期,倡导健康理性的绿色消费观。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推广成功经验模式。强化城市整体宣传,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知名媒体沟通合作,开展城市消费研究,加大消费热点和新场景市场营销力度,全方位呈现区域消费中心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消费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