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70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深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一、主要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工作体系、发展质量 迈上新台阶,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成为山东省新型城镇 化的新标识,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到2025年全省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一、城镇绿色转型更加全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成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实现,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城市韧性和安全 运行能力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一群两心三圈布局持续优化, 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成效突出,小城 镇

2、服务农村发展功能不断夯实,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 2左右,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治理能力和现代化加快推进。三、要素双向流动更加畅通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消除,城市人才入乡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 建设用地市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更加健全完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模式更加成熟定型, 人口自由流动制度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治理精 准高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山东半岛城市群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

3、用充分发挥,共同富裕取 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二、规划实施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有效建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最大程 度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 大合力。第一节加强监测评估完善规划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 结评估,将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以及重要 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干部评价体系。开展城镇化发展绩 效评估,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行政问责制度,对城镇化发展成绩突出 的市、县(市、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通报表扬,并在土地指标和 城镇化发展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奖励,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

4、 性、创造性。加强城镇化统计工作,运用大数据、遥感等辅助手段, 实施动态监测,强化监测成果运用,为城镇化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提 供支撑。第二节凝聚实施合力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整合人口、产业、土地、投融资、住房、生 态环境等方面政策,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实施计划,分解 规划目标,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 金跟着项目走,建立城镇化建设项目清单。依法依规开展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社会稳定性评价、能源评价等前置评价,开展水资源论证, 提高规划实施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强城镇化智库建设,鼓励科研院所 和高等院校等开展新型城镇化研究。深化城镇化国际交流合作。发挥 群团组织、社会各界

5、作用,凝聚全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共识和力量。三、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扎实迈向全民共同富裕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城市空 间、社会、资金等领域治理体制机制,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 人口全覆盖。第一节统筹区域联动发展一体布局深度融入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发挥山东省处于北横、 东纵的十字交汇区位优势,按照统筹协调、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 约高效的原则,围绕一群两心三圈,构建适度集聚、分工协作、功能 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密切联动黄河中上游城市群,积极构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通道, 引领带动黄河流域整体提升。建立和完善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协

6、调机 制,共商对接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和省际重大合作事项。深化与省界 相邻城市的联动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沿黄省区、国家综合 运输通道间的互联互通,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水平。二、推动济南、青岛提升能级联动发展加快提升济南辐射带动作用和青岛开放创新功能,鼓励社保转接 互认、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打造错位互补发展的双引擎。织密济南 与青岛之间联系通道,构建济青科创制造廊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 集聚带。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 东营六市一体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优先打造济(南)一淄(博)、济(南)一泰(安)发展轴。以青岛为核心,聚集形成潍坊 一烟台一威海一日照一体

7、联动发展的沿海城镇高质量发展带。三、促进三大经济圈一体发展坚决破除经济圈之间、城市之间行政和市场壁垒,加强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经济圈城镇体系,形成多中心、 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做强做大省会经济圈,打造全 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国际医养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目 的地。全面提升胶东经济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创新中心、 对外开放枢纽和黄河流域开放门户。振兴崛起鲁南经济圈,打造乡村 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和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建立更加有效 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优势互补、 协调联动、一体建设。四、提升交通网络支撑能力五

8、、青岛为中心,烟台、临沂、潍坊、荷泽等城市为节点,构建 中心凸显、内联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全省公 路网密度达到188. 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400 公里左右,市内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通用机场数量达到 30个左右,2030年实现经济圈内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城市群内城市 之间2小时通达,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城市群。第二节推动城镇体系结构均衡协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 市环境,补齐城市设施短板,增强城市承载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的 现代化城市。一、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疏通老城区微循环,建设文化、体

9、育、 休闲活动场地,完善老城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公园城市, 开展公共开敞空间、城市公园、体育公园、社区公园等城市增绿工程 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景观环境的城市特色片区和魅力街区。提 升城市设施支撑能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三级医院和高等 院校在大中城市布局,增加文化体育资源供给,推进文化馆、博物馆、 科学馆、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建设,完善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布局合理、经济高 效、绿色便捷、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促进人流、物 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动。二、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县城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作用,

10、统筹安排生产、生活、 生态空间,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增加基本 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 进公共服务、环境基础、市政公用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产业支撑能 力,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在中小城市集聚,优化发展劳 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努力形成小企业、大群 体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产业园区、 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区。三、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培 育发展卫星镇,遴选一批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积极对接城市需求, 承接城市发展外溢红利。精心打造专业功能镇,

11、加强对占据区位优势 或具备独特资源的小城镇的政策保障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特色小 镇规范健康发展,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精深加工、交通枢纽、商贸物 流、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聚力提升综合性小城镇,引导远离城市的 小城镇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好服务乡村发展。配套完善 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 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大中型搬迁安置点与周边小城镇统一规 划建设,合理引导村(居)人口向县城、小城镇周边集聚。增强城镇 发展活力,培育10个镇区人口过10万、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新 生小城市和30个大城市卫星镇,新增一批全国百强镇,打造就地就近 城镇化示范区。第

12、三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以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为重点,努力办 好民生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按常住人口规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科学统筹布 局商务、产业、游憩、消费等功能和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 等场所,促进城市空间机会公平。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打造包括 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家政服务等在内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引导社 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开展无 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深入 推进公共服务信息无障碍建设,实现无障碍提供、无障碍传

13、递、无障 碍获取,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无障碍城市。二、促进教育均衡供给保障与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相匹配的学位供给和教师编制,将农业 转移人口全部纳入流入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 教育保障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保障范围扩大至托育服务。以公 办学校为主,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异地升学考试制 度。稳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到2025年达到IL 3年, 2035年达到12. 3年。三、提升医保社保服务水平巩固提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农民工 随迁子女疫苗及时、全程接种,保障农民工孕产妇健康管理纳入医疗 卫生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着力扩大城镇职

14、工养老保险参 保覆盖面。依法为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职工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 险费。完善城镇线下大厅、网办大厅、自助终端、移动APP等社保服 务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上下层级贯通的社保服务体系。四、提供可负担住房保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统筹 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方式,合理扩大小户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赁住 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济南、青岛租赁住房供给,逐步使租 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 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将符合条件的人才住房建设项 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居 住水平整体提升,

15、到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40平 方米。(一)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倡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推动建设福利平等、机会公平、全龄 友好的包容性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城市银发经济,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 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 养老机构,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2025年、2035年分别 达到60虬80%o统筹人才引进、创业就业等资金,为青年人才提供教 育、就业、创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济南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支持青岛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建立健全未 成年人关爱保护体

16、系和民政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儿童公 园、儿童运动中心等满足儿童休闲娱乐需求的公共设施及空间,在中 小学、幼儿园周边,依托绿道打造与机动车完全隔离的安全无障碍学 径网络。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和托育服务供给,发展早教中心、婴幼儿 综合性托育服务,利用三年时间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 数达到3.1个。五、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建立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困 难残疾人分级分类保障政策,确保弱有所扶。完善城镇社会救助申请 和信息公示掌上办指尖办功能

17、,推动数字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对低收 入人口智能化动态监测,实现家庭经济状况智能核对,做到精准识别 救助。第四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推动城镇各类基础 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开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新局面。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鼓 励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布局 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统筹城乡基 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加大以城带乡力度,推动 市政公用设施向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完善乡村水、电、 路、气、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

18、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 用,有序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运用电 代煤、气代煤、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改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供暖条件。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增加农村教育、医 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优化 农村学校、幼儿园布局和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 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 体。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完善医联(共)体运行机制,建设县域医疗服务

19、次中心,优 化中心村卫生室、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建设布局,积极推 行村卫生室产权公有。统筹城乡区域养老产业发展和设施布局,建立 多层次、广覆盖、城乡互补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乡、村两级综 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三、建立全周期资金平衡机制四、县(市)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对省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等提供有效转移支付。深化预 算管理制度改革,以绩效为导向优化支出结构,建立量力而行、量入 为出的城市财政资金支出制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市政工 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 灾、民生保障等领域补短板项

20、目。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 基金(RErrS)健康发展。支持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 加大配置力度。完善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制度体系,持续推动 投融资市场化、规范化。第五节聚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积 极拓展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增收空间,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 劳动、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健全城乡居民稳定增收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 榄形社会结构。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

21、工资合 理增长机制。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完善由市场评价贡献、 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制度体系,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健全再分配机制, 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益慈 善等调节力度,提高精准性。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 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合理调节城乡、区域、 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确保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地方生产总值增速、农 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二、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改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 境。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 务主体,开展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推动资源变资产、

22、资金变股金、农 民变股东,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农村居民 财产性收入。推广订单收购十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增强农民参与 融合能力,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充分利用直播等新媒体 平台,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 等组织共同营销,开展农产品销售推介和品牌运作,推动农产品网络 零售收入持续增长。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到2035年,城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L 8左右。三、强化农村就业创业服务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开展生产托管、农技指导、信用评价、 保险推广、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服务,为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创造良 好条件。选择一批农业企

23、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园区等 作为基地,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重点扶持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 的产业和企业,高水平建设农村就业基地,积极支持农民就地就近转 移就业。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 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第六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协同高效坚持重心下移、科技赋能,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不断提升城乡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 人享有的城乡社会治理共同体。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提高社会治理效率 为原则,遵循城镇化规律,科学优

24、化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增强中心 城区承载力和辐射力,稳步优化县级行政区划设置,加快建设区域副 中心;依法依规开展乡镇级区划调整,支持重点镇、改革试点镇建设, 合理实施乡、镇(街道)规模调整。二、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着力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为全面依法治省奠定坚实基础。加强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村(居)民会议和村(居) 民代表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程序化。推动社会 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进审批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向基 层延伸,增强社区统筹资源调配自主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普遍设立 环境和物业管理

25、委员会,督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职责, 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农村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三、构建社会力量全面参与的社会治理新局面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 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培 育规范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组织、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加强财政 奖补、购买服务、税收优惠、人才保障等政策支持和事中事后监管。 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提升城乡社区工作者 专业化能力,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壮大志愿者队伍,健全志愿服 务体系。四、深入推进绿色城镇

26、化聚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城乡发展整体布局,发挥规划导向和约束作用,建设绿色、安全、韧性、人文的现代宜居城乡,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第一节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城镇格局。一、发挥城镇化规划导向作用发挥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导向和约束 作用,建立健全全域统筹和分类引导相结合、刚性和弹性相结合、专 业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规划管理机制。增强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公共预 算、资源配置等政策的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打破地域分割和行 政壁垒,以新发展理

27、念推进人口、产业和要素的优化布局,破解城镇 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二、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 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开发。 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将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 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各类新城新区、 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功能区要纳入所在行政辖区国土空间规划,不得 单独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 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制定全省城市更新

28、实施意见,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全面开展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及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分年 度推进更新改造。实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计划,完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增加绿化节点和公共开敞空间,2025年前 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90万户。新建居住区推广街区制,打通城市 道路微循环。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设施补短板行动,因地制宜改造和建 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实施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管控构建覆盖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规政策体系,严格规划变 更程序,推行规划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开,健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 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对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监督权,强化群众对建 设活

29、动及建后管护的知情权和建议权。第二节创新城市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城市碳排放碳达峰实现路径,推动建筑、交通、产业等 关键领域绿色变革,加快形成集约紧凑低碳的发展模式。一、完善城市环境设施体系全面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标准 和政策体系。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以区县为单位,整建制实 施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新建城区全部实行雨污分流,确保城区污水 全面收集、雨水高效利用排放。建立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清零省级财政 资金激励奖补制度,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向周边农村延伸, 到2025年,建设改造修复城市污水管网5000公里,60%以上的城市污 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建立完善黑臭

30、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消除 城市黑臭水体。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适度超前建设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到2025年城市(县城)生活焚烧处理率达到 90%以上。二、加大节能降碳力度研究编制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消 费比重。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绿 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工程,开 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

31、存(CCUS)等重大项 目创新。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绿色 新兴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配 合国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三、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生产、运输、施工、交付 等建造全过程,推广绿色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装配 式建筑,到2025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 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亿平方米。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因地制宜推 广被动式建筑,2025年居住建筑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鼓励具备 条件的建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将建筑从能

32、源消耗主体转变为生产主体。推广智能建造,严格控制碳 排放量增长,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四、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出行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 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全面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 碳运输方式,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025年智能网联充电设施 超过10万个。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低能耗交通方式,统筹推进公 交车更新换代,除应急救援车辆外,新增城市公共汽车全部采用新能 源汽车,搭建以低排放车、新能源车为主的短途货运系统。支持各市 制定新能源家用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加快氢能在交通行业的推广应用。 依托交通线建设生态航道及

33、绿色交通廊道。五、加大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 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体系。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 治理。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PM2. 5)和臭氧 (03)协同控制,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浓度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任务,有效遏制03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善水污染 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重点流 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实施 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加强

34、环境噪声污 染治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六、转变城市资源利用方式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统筹安排 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存量发 展空间。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 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产业和城市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步 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完成国家分解目标任务。高标准实施 国家节水行动,深入推进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城 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健全完善产 业用地政策和标准体系,推进落后、过剩产能或者低效用地逐步退出, 以用地效率提升倒逼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用地地均

35、生产总值产出得到 稳步提升。七、塑造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新方式依托集约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全面节约战略实施,倡导简 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 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镇和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 围绕衣、食、住、行等生活环节,促进绿色低碳商品供给。强化公民 环境意识,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低碳发展理念,积极 参与绿色志愿服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第三节增强城市生态安全韧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生态安全格局,树立危机防控意 识,加强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建设,维护城市运行秩序,保障人民生命 安全。一、构建开发与保护相协调

36、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两屏三带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础上,严格遵守生态红线约 束,加快推进市县级生态红线落地,推动全省域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宜居舒适。加强沿黄国土综合保护,推 进黄河水体、河岸、河口、黄河故道系统治理,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 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规划建设千里生态廊道。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 沙生态保护,推进矿山修复,开展增绿护绿行动。持续实施城市生态 修复,加大城市双修力度,加强城市自然风貌保护,扩大城市优质生 态产品供给,到2025年,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左 右,不断扩容开敞有度、疏散高效的城市内部安全空间。二、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坚持系统思维、

37、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 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 显成效。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提升自然蓄水排水 能力。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工作部署,系统化全域推进海 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渗、滞、蓄、排、净、用能力,打造生态、安 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工作,科学规划 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系统设施,加快建设和完善 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三、强化城市安全管理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机制,提升城市安全源头治理、风险防范、监督 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

38、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实施公共基础设施 安全加固工程,以燃气管网等为重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快 更新改造步伐,确保安全可靠运行。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建筑应急避难功能,提高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气象 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增强应对灾害能力。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指挥体系,完善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和工作规范,加强城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 急物资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 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整合城市应急、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卫

39、生健康、 公安、水务、城市管理、气象等各部门业务信息和实时数据,实现信 息化实时感知、智能化快速预警、自动化及时处置和多部门协同响应。 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和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多种方式、区域协同的高效 救援模式。提高公共卫生防治救治能力,各市至少建成1处医疗废物 集中处置设施,实现应收尽收。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系统,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救治机制。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机 制和快速调配机制,提升应急处置效能。五、打造平安山东一张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依法治理、系统 治理、智慧治理,有效应对非传统领域安全风险,努力建设领域更加 宽广、机制更加完善、基础更加巩固、治理

40、方式更加科学、人民更加 满意的平安山东。强化全领域智慧化应用,推动安全数据跨领域分享, 维系工业、生产、消防、交通等重点行业安全,兜住特种设备、核设 施、危化品等安全底线,对食品、居家、校园等百姓身边的安全保持 持续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公共安全环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平安 格局。第四节彰显齐鲁山水人文特色充分挖掘儒家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泰山文化、 齐文化、农耕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意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 融为一体。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世界儒学研究和传播,扩大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 论坛)影响力,打造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 统

41、保护工程,挖掘和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山 东篇章。建设齐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推动 泰山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保护利用山水人文资源聚力打造三区三带,形成鲁东滨海、泰沂山区、鲁西平原三大风 貌区和胶东半岛海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和运河文化风光带三大特色 文化带,形成彰显齐风鲁韵、海岱风情的山水人文资源保护开发主体 架构。有机融合历史人文气质和自然生态资源,修复山水城传统格局, 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及其影响地段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三、开展城市品牌建设行动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历史

42、风韵在现代城市的创造性 呈现,保护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每座城市独特文脉,创建全国文明典 范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传承求实多元的齐文化、重礼尚仁的 鲁文化等优势文化,彰显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传统城市人文特色。 强化城市特色风貌引导,将特色文化符号和元素融入城市整体形象设 计,杜绝大拆大建。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加大历史文化名 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传统格局 和风貌,让城市留下记忆。推动泉城文化景观、青岛老城区申报世 界文化遗产。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以好客山东为引领的文化旅游品 牌体系,建设山水圣人、仙境海岸、黄河故事、红色文化

43、等一批特色 旅游线路、标志性景区和精品项目。推进文旅服务智能化,实现一部 手机游山东。加强全要素配套服务,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实施文 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 式,建设一批影视、动漫、出版、文创产业园区。五、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 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 发展格局,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 总航标,坚持六个一的发展思路和六个更加注重的策略方法,以推动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转移 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智慧

44、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方向,深 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健全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发挥山东半岛 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在新型城镇 化进程中走在前列,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城镇化,必须深刻理 解新阶段、新要求、新使命赋予城镇化建设的新内涵。聚焦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 量发展作为鲜明导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

45、可持 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强大国 内统一市场,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增长极;聚焦现代化建设全 局,统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相互 促进、同步发展,扎实迈向共同富裕;聚焦城乡发展规律,充分尊重 人民意愿,遵循自然历史进程,遵从资源生态环境约束,积极探索具 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围绕上述五个聚 焦,坚持产业高端化、产城一体化、生活便利化,准确把握智慧化、 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要求。一、产城融合,智慧发展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产兴城、依城促产, 促进人、产、城和谐发展。坚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将数

46、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贯穿城镇化全过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 应用场景,完善城乡数字治理,构建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山东半岛 智慧城市群。二、文化传承,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 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安全高效 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全面保护 传承历史文脉,打造内涵深厚、多元开放、包容和合的城市文化,彰 显齐鲁山水人文特色。三、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心用力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 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大幅增强人民获

47、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城乡互促,双向发展坚持城乡一盘棋理念,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确保进得 来、留得住、离得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 合理配置,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第三节主要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工作体系、发展质量 迈上新台阶,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成为山东省新型城镇 化的新标识,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到2025年全省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一、城镇绿色转型更加全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成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实现,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城市韧性和安全 运行能力不

48、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一群两心三圈布局持续优化, 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成效突出,小城 镇服务农村发展功能不断夯实,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 2左右,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治理能力和现代化加快推进。三、要素双向流动更加畅通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消除,城市人才入乡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 建设用地市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更加健全完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 率达到75右,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模式更加成熟定型, 人口自由流动制度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治理精 准高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共同富裕取 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六、深化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 经营权。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 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按照国家 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允许农 村集体在符合规划用途和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通过民主程序把有偿 收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