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7~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7~2025.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5年)(报审稿)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冷技术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2018-2025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实施期,是天津市实现基地三区”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落实中央“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促进天津市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天津市冷链物流全要素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
2、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北京市商务委、天津市商务委、河北省商务厅联合印发的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2016-2020年)(京商务物流字20172号)、天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天津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天津市商务委关于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津商务流通(2017)16号)和天津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工作方案(津商务流通(2017)28号),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8年至2025年。一、现状与形势天津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
3、势。天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和环渤海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中国北方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对外贸易口岸及世界级枢纽港,对外连接东北亚、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对内辐射三北”腹地。同时,天津市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核,拥有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为天津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发展基础1,冷健物流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7月底,天津市规模以上冷库(库容5000吨以上)42座,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流通加工场地约7.8万平方米,有效库容140万吨。目前在建冷库6座,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库容14万吨;拟规划
4、建设的冷库11座,库容规模约29万吨。天津市冷库容量紧随江苏、山东、上海、广东,位居全国第五,万吨级以上大型库占86%,人均冷库保有量达到905千克,位居全国第二。天津市与其他主要省市冷库状况比较如图1所示。从业人员3446人,2016年总营业收入35.3亿元,平均利润率8%o人均冷库保有量(公图1天津市与其他主要省市冷库状况比较冷库容1万吨)135140270302365全市共有专业冷藏运输车2289辆。其中,城市配送车辆710辆,占比31%;干线运输车辆1579,占比约54%。规模以上的冷链(冷藏车保有量在10辆以上)运输企业27家,拥有共计623辆冷藏车。全市共有260家便利店和62家超
5、市拥有冷链销售终端,冷冻、冷藏展销柜达4559个。全市标准化托盘保有量为150万盘,冷库叉车和电梯保有量388台。2 .冷链物流试点城市成效显著2011年,天津市被商务部、国台办确定为首批对台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2015年被商务部、国标委确定为“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2016年被商务部、国标委定为“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2017年被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在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天津市大力加快冷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物流装备与技术水平,持续扩大终端销售网点数量,冷链物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明显降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6、冷链物流在物流行业内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3 .冷链物流标准化居全国前列2015年,出台了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冷库技术规范和运输车辆设备要求等9项地方标准。其中,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是我国发布的首部针对冷链物流储运销系统化标准。随着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天津冷链物流的标准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等物流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6月底,标准化托盘的租赁数量达到3161万个,带托运输率达到53%o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三地标准对接也得到了有效推动,目前三地正共同完善冷链系列标准,将逐步实现互认互通。(二)存在问题1 .冷
7、库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是冷库布局有待优化。从布局上看,滨海新区的东疆、北疆港区(包括开发区和海洋高新区等)和中心渔港是三大冷库聚集区,而市区冷库则主要分布在外环线周边,这与我市人口分布存在一定偏差,也不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二是冷库设计不尽合理。天津市仓储型冷库比较多,具有分拣、加工、服务等配套功能的冷库较少。天津市规模以上冷库中,各类立体库只有11座,约占26%,自动化冷库只有4座。大多数平层库由于库内净高较低,有效库容占保温面积的比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高为18-27米的单层立体库相比,天津市大多为高6-11米的单层平库,冷库运营的耗能较高;同时,冷库场地、穿堂、月台、仓门以及冷库
8、内部的柱距布局等设计也不尽合理,难以与物流标准化有效对接。此外,一些大型冷库查验场区未配置自带制冷系统集装箱插电桩。总体上看,天津亟需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冷库容积和效率。三是产地预冷基础条件欠缺。冷库数量少,技术水平低,最先一公里品质难保证。目前,天津产地预冷多采用100O吨以下的固定式小型冷库存在建设标准较低,冷库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此外,由于小型冷库缺少组合库体,同一温区混储各类农产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最先一公里的品质难以保证。2 .冷链运输发展较为滞后与上海、北京等冷链物流发达地区相比,天津市专业冷链运输车辆的数量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天津现有冷库的配套需求,“板车+棉被”的运输方式依然存
9、在。为中心城区配套的中小型专业冷藏车,以及高国标(国V)和新能源冷藏车的使用较为比例较低,现有冷藏车的跟踪定位、全程监控系统以及可追溯系统等尚未得到广泛应用。3 .冷链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冷链标准化与各环节对接不够紧密,冷链环节标准执行的有效监督有待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相对滞后,尚未实现对冷链物流大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及决策分析,缺乏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产品追溯、货物查询、技术咨询、产业动态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公共冷链物流资源交易运营平台。国际化冷链食品的高效智能通关有待加强。(三)面临形势1 .消费升级助推冷链物流需求高速增长2016年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
10、74元,同比增长8.9%,紧随上海、北京、浙江之后,位居全国第四。2015年天津市冷链食品人均消费268.4千克/人/年,高于重庆、辽宁、上海、北京等人均消费较高省市,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北京冷链食品人均消费达到251.7千克/人/年,位居全国第四。京津冀地区的冷链需求将率先进入高速增长期。2 .际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快速提高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澳洲、东盟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天津作为肉类、水产品指定口岸,天津口岸进口的国际冻品呈现井喷式增长,肉类年进口量占全国的30%以上。2016年,天津口岸进口冻品(猪、牛、羊、禽肉、水产品)162万吨,同比增长62%,进口水果11万吨,增长10
11、%,天津市正逐步成为国际冻品及冷链物流产业的重要集聚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表&21分地区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2015):对食品有明确的统计分类,其中需要冷冻、冷藏设施的冷链食品主要包括:蔬菜及食用菌、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禽类、水产品、蛋类、奶类及干鲜瓜果类。天津市2015年上述品类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15.1、25.2、4.9、16.6、16.8、17.1和72.7千克/年,合计为268.4千克/人/年II北京市冷链食品人均消劣251.7千克/人/年,也是根据表621的分类统计序列合计的。区。2016年,天津市水海产品进口额15.1亿元,同比青岛、大连、上海口岸的74.6亿元、6
12、1.8亿元和60亿元,天津市水海产品进口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功能的逐渐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将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宗冻品将选择天津港口岸入境。同时,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天津冷链物流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新走廊和新节点正在形成。3 .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兴商业模式加速涌现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共享,物联网解决了“储配”共享,大数据解决了分析共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催生无人售货超市、无人售货便利店等新商业模式。在冷链物流领域,智能化移动式冷库、中央厨房、城市冰箱等将助推冷链物流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整合与品质提升。根据农业部预测,
13、2020年全国主要冷链产品人均消费水平将达355千克/年,2025年将达399千克序(按照脚注中的国家统计序列进行测算),如表1所示。1 .天津市冷链物流预测2016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1562万人。据市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将达到1710万人,冷链物流需求量将达为607万吨;2025年天津人口将达到1905万人,冷链物流需求量也将达为762万吨,如表2所示。表1主要冷桂产品每年人均消费*预测(千克)主要冷链产品2020年2025年备注水产品22.0024.40其中进口冷链产品将占到猪肉43.5745.6010%-15%,即到2020年人均消费牛肉5.766.1836-
14、53千克。到2020年,京津冀羊肉3.724.09人口规模约为11581万人,因禽肉13.8614.80进口冷链农产品为411-616万吨。禽蛋21.8522.302021-2025年,消费中的进口冷链奶制品30.0040.40农产品约占总冷链消费的蔬菜153.76161.6015%-18%,人均消费600-720千水果60.0080.00克。而2025年京津冀人口规模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5)的人均冷链消费和人口规模所进行的双元统计预测。合计354.52399.37达到12068万人进口冷链农产品消费约723-868万吨。表2天津市冷链物流产品需求估算(万吨)2 京津冀地区冷链
15、物流需求预测品类水产品肉类禽蛋奶制品蔬菜水果总计202038115375126310360720254713543773081527622016年末,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173万人、1562万人和7470万人。以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86%。估计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规模达11581万人,冷链农产品需求将达4107万吨,其中,进口冷链农产品需求达411-616万吨,约占总需求量的大约10-15%,人均需求每年约360-530千克;到2025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规模达12068万人,冷链农成品需求将达4821万吨,其中,进口冷链农产品需求达723-868万吨,约占总需求
16、量的15-18%,人均每年需求约600-720千克。京津冀地区冷链物流产品需求量估算如表3所示。表3京津冀地区冷链物流产品需求*估算(万吨)主要冷链产品2020年2025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水产品49381685647192肉类149115511161135557禽蛋49371675143176奶制品67512299377318蔬菜34226311763703081272水果133103459183152630合计789607271191576231443.环渤海地区冷链物流需求预测环渤海地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有城市157个,占全国城市的四
17、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有13个。同时环渤海地区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港口群和立体交通网络,也是中国北方经济最活跃、最繁荣的区域。据估算,2020年环渤海地区的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将达7200万吨左右,2025年将达1.1亿吨左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管理为支撑,以规范有效监管为保障,推进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优化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创新冷链物流运
18、营模式,推动冷链技术创新与升级,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保障食品消费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二)基本原则1 .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政府部门在规划、标准、政策方面的引导、扶植和监管作用,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 .补齐短板,重点突破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抓两头、带中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贯通二、三产业的冷链物流产业体系。3 .创新驱动,提高效率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在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技术的改造
19、与提升,鼓励新兴冷链技术的应用引进,推进自动化冷链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冷链流通效率。4 .安全为本,绿色先行将安全规程与环保约束作为规划的关键因素。严格开展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用制度与责任打造一条安全冷链。优先发展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冷链装备。5 .完善标准,规范发展形成覆盖全冷链的物流技术标准,促进天津冷链物流各环节无缝化衔接,推动冷链物流网络节点的整合,提高天津市冷链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三)发展目标6 .总体目标培育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化冷链基础设施,发展一批专业冷链物流
20、信息化服务商,构建管理规范、标准健全、服务可视、产品可溯的综合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到2025年,天津基本建成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服务京津冀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使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医药冷链物流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建成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7 .预期指标到2020年,预期完成以下目标:通过连续三年(2018-2020年)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我市冷链园区、冷库、冷链配送、冷链终端网点技术设施、管理模式、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建设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监控服务平台,力争规模以上冷链企业覆盖率达到80%;加快推进冷库改造和布局结构调整,在规划、政策以及标准化规范的引
21、导下有序实施。冷库建设增量(有效储藏吨位)控制在50-60万吨,全市冷库总的库容控制在200万吨左右专业冷藏车的保有量达5000辆左右;强化冷链销售终端在超市和便利店的投放。开展产地预冷项目的创新实验,重点扶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移动式冷库、分拣、检测、查验的模式;重点推动融资租赁模式服务该创新实验项目及相关运营评价。以大型冷库为载体集线上交易、线下体验、分拨配送、流通加工、金融支持、垃圾处理等为一体的集约式冷链运营模式进行试点,并列为政策优先扶植的重点项目。到2025年,预期完成以下目标: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将天津市的大中型冷库、专业冷藏运输、冷链终端销售网点纳
22、入冷链物流储运销监控服务平台。根据的统计分析与预测,结合上海市及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并考虑京津冀未来人口规模与分布,天津市在未来8年总体需要增加120-160万吨冷库。根据目前在建项目和已经规划筹建的项目,在未来三年(2018-2020)安排5060万吨。到2020年,天津市的冷链物流需求在600万吨,而200万吨冷库的60%,大约为120万吨,可以满足全年5次周转使用,即:600万吨左右。在“十四五”期间再安排6080万吨,总量达到270万吨左右,按65%的使用率测算,约176万吨,可满足本市冷链需求量的5次以上周转。同时还可以为京津冀以及环渤海提供大约国际冷链物流周转提供服务。完善冷库及冷
23、链设施规划与布局的结构调整,新建60-80万吨冷库,以满足京津冀区域和雄安新区的新增需求。冷库总容量(不含给域外预留)控制在260-280万吨;专业冷藏车保有量达到7500辆左右,冷藏运输率达到80%;冷链销售终端在超市和便利店实现全覆盖;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70%o全面推广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的移动式产地预冷库,在果蔬及养殖较集中的区域重点发展。加快推广集约型冷链运营模式,力争在全市建设5-6个以冷库为载体的,集线上交易、线下体验、分拨配送、流通加工、金融支持、垃圾处理等为一体的集约型载体。到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主要发展指标如表4所示。表4天津市2025年冷链物
24、流发展目标指标2025年冷库(万吨)260-280冷藏车(辆)7500产品腐损率(%)10%冷链流通率(%)70%冷藏运输率(%)80%三、战略定位、总体布局与实施路径根据天津市冷链物流现有基础,综合考虑未来市场的发展潜力,规划建成一基地、一中心,三走廊、七通道、多节点”的冷链物流网络;通过“一平台、三提升、三优化”的建设与完善,实现天津市冷链物流体系的“安全、绿色、优质、高效”运行。(一)战略定位发展空间:根据未来8年天津持续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充分利用京津、津保、沿海三大走廊,将天津建成京津冀地区冷链物流供应核心与基地,形成对环渤海和我国西北地区的强大辐射力。发展定位:将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
25、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环渤海地区的国际冻品交易中心,高效配置全球冻品资源的东北亚枢纽,以及“一带一路”重要的冷链物流核心。发展特色:不断降低冷链物流系统的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断提升冷链食品供给的安全等级,持续改善冷链物流服务的品质,实现安全、绿色、好品质。(二)总体布局一基地:以滨海新区的东疆、北疆港区和中心渔港为基础,建成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形成集贸易、储运、加工、分拨、配送、金融支持和冷链装备制造的基地。一中心:借助天津自贸试验区优势,集成水海、肉类等产品的市场价格、动态交易信息、商品展示、仓储、配送、查验等功能,建设环渤海国际冻品交易中心。三走廊:沿京津走廊、津保走廊和以天津自贸
26、试验区为核心向两翼拓展的沿海走廊,规划布局与建设发展相关的冷链物流产业,形成三条冷链物流发展带。七通道:沿京津走廊西翼自滨海经东丽、北辰和武清向北京辐射;沿京津走廊东翼,自滨海经宁河宝毋蓟州向北京辐射;自滨海向北辐射唐山以及东北地区自滨海向南辐射黄骅及鲁北地区沿津保走廊北翼经东丽武清西青穿雄安通道;沿津保走廊南翼,经滨海南部津南静海至雄安新区南部的通道;沿京沪高速以静海海吉星为结点的通道向东服务天津市区,向南辐射鲁北地区,向西辐射雄安新区和保定石家庄地区,向北辐射北多节点:在滨海、北辰、宝毋、静海、武清、蓟州、西青、东丽、宁河、津南等区形成规模化冷链物流节点;与北京、保定形成大走廊,两翼布局重
27、要节点,形成以天津港为核心的扇形辐射;最终形成以滨海新区为核心、以海港、空港及武清、宝毋、蓟州等环首都区域为节点、海陆空相协调的冷链物流布局。图萄天萃市冷罩I流用络规划示意图(三)实施路径一平台:建设一个集产业政策、信息服务、安全监控、技术辅导、规范标准、数据采集、追踪查询一体化冷链物流综合服务与监控管理平台,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三提升:通过冷链物流标准的持续提升,冷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冷链装备的智能化提升,助推冷链物流产业实现投入更合理、运营更经济、产出更环保。三优化通过空间布局优化、配送方式优化及网络终端优化,实现冷链物流产业的空间利用集约化、仓储分拨配送科学化和冷链系统运行高
28、效化的目标。四、主要任务(一)优化冷链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一是加快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以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重点,做实、做大、做强一批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天津港首农、东疆港大冷链、华锐全日冷链、国际清真产业园、中心渔港冷链产业园、海吉星等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圈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二是加快冷链物流节点建设。鼓励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主体,重点支持武清、静海、宝珞、宁河、蓟州在京津走廊和主要通道周边利用既有设施建设一批以冷库为基础的冷链物流节点。三是推动智慧物流配送园区建设。在有条件的物流园区打造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园区和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四是加强产地冷库建设。补齐农产品产
29、地“最先一公里”的短板,重点要在产地预冷设施建设中,试点运营智能化、标准化的移动式冷库。在全国率先创新实验。五是完善冷链网络终端建设。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瓶颈。除对接大型超市、便利店、生鲜专卖店外,可在有条件的社区试点冷藏配送柜(城市冰箱)。天津市计划建设重点冷库项目(2018-2020年)和规划建设冷链项目情况分别如表5和表6所示。表5天津市计划建设重点冷库项目2018-2020年)序号项目单位区域预计建成时间建设内容1华锐冷链东疆港区2018年3万吨冷库2高银东疆港区2018年5万吨红酒库3海鼎宏中心渔港2018年1.5万吨冷库表5和表6的详细情况,见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调研报告20178
30、-24海联加工中心渔港2018年2万吨冷库5平禄中心渔港2020年6万吨冷链交易综合平台6冠辉中心渔港2019年5000吨冷库7百肯二期武清区2018年1.2万吨冷库8天津港普菲斯北疆港区2019年修复4万吨冷库表6天津市规划建设冷链项目情况简表序号冷库名称区域预开工时同建设项目1海吉星静海区2018年1万吨冷库2中合农发公司宝野区2018年2万吨冷库3中正农贸公司武清区2018年9万吨冷库4月坛冷链物流园区津南区2018年10万吨冷库5食品集团冷链食品MnH宜必1不11西青区2018年5万吨冷库6普洛斯(一期项目西青区2018年1万吨医药及高腰沿舱物流品7中商三农公司滨海开发区2018年2万
31、吨冷库8宇培仓储物流项目临港经济区2018年2.3万吨冷库9永丰食品加工冷藏枷一甘0而日中心渔港2020年2万吨冷库10中渔冷链物流水产加丁隼散一期项目中心渔港2020年1万吨冷库(二)加快冷链设施设备技术提升一是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设施应用。鼓励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中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设备设施,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建设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鼓励加工、包装、分拣、装卸、存储等环节的设备更新改造,降低流通环节的能耗。二是支持冷库技术提升。重点在标准化冷库的集约利用和冷库建筑空间的科学利用、蓄能设备的开发、冷媒技术的更新、分拣联检一体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技术层面指导和政策支持。三是重点推动安全、节能、可追溯
32、冷藏车优先发展。推广使用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的节能冷藏车。研发、试点并推动储能或蓄冷保温箱在冻品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在新建或技术改造项目上,进行能耗、环境和安全方面预评估,确保节能、环保、安全的冷链项目优先发展。(三)鼓励冷链运营新模式的发展一是鼓励多温共配模式。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运作规范、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冷链甩挂运输和多温共配,促进冷链运输集约化发展。二是推动冷链物流链延伸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加强基础设施、生产能力、设计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化冷链流通组织,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由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三是推动冷链物流
33、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支持互联网电商平台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和冷链运输企业合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发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物流模式。(四)推动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建设一是梳理冷链物流标准和修订完善天津市现行冷链物流地方标准,加强不同标准之间的衔接,研究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二是科学确定冷藏温度带标准,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温度控制要求。在天津市已经实施的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基础上,推动京津冀三地标准的对接与协同,形成京津冀互认的冷链物流储运销区域标准。三是组织开展天津市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冷链物流企业的技术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推
34、广使用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园区以及冷链企业示范创建活动,鼓励大数据产业参与天津市冷链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全面提升天津市冷链物流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大冷链区域物流标准化的合作和应用推广支。持成立跨区域整合上下游服务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企业联盟,积极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支持和推广标准化冷藏集装箱、0.6X0.4米标准化周转箱、12X1.O米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减少农产品中转损耗。(五)推动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建设一是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电子标签、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普及应用
35、。二是构建冷链物流全程监控服务平台。完善冷链物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配备车辆定位跟踪以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系统,积极使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物流信息系统,按照冷链物流全程温控和高时效性要求,整合各作业环节。开展准时配送高端智能化服务,提升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三是建立追溯体系。选择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企业,建立从生产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天津市农产品追溯平台,整合冷链供给和需求等相关信息。开展对信息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实现冷链物流系统运营的预测、预警及评价功能,不断提升天津市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六)推动冷链物流的国际
36、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水海产品的国际贸易。积极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将天津口岸作为进境口岸,把天津口岸打造成进境水海产品集散地,发挥天津海港、空港的区位优势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实现与公路冷链、海运冷链、航空冷链的联动,形成互补协同的发展格局。二是依托海港、空港指定口岸功能,积极推动水果、肉类、水产品进口基地建设以及环渤海国际冻品交易中心建设,积极争取进口食用水生生物指定口岸功能;加快推进天津港首农、海鼎宏、金三等检验检疫库建设,提升服务功能;积极支持在中欧班列上开展国际冷链物流相关业务。三是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争取在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开展“国检试验区”试点,优化查验流程,提高通关效
37、率,提升冷链进口贸易便利化,吸引北京冷链物流贸易商落户。推动海关、商检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现有监管方式,发挥大数据在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建设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五、重点工程(一)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工程用三年时间(2018-2020年)重点完成政策支持的项目库建设,逐年筛选与评估可以培育的项目,持续推动天津市冷链物流标准化升级。一是重点加强冷链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中心渔港和东疆保税港区冷链聚集区建设,完善冷藏加工、配送、报关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将流通领域的医药物流纳入冷链物流服务平台。二是重点加强冷链示范企业的培育,提高标准应用水平。通过评优、抓标杆,在冷
38、库、配送、终端等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推动示范企业提高冷库、冷藏车辆标准化水平,对与标准冷库相关联的叉车、货架、月台等设备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形成相互配套、有机结合、互相支撑的标准化设备设施体系。三是强化标准化冷链操作管理,重点强化冷库、运输以及各环节交接过程温度管控能力。创新冷链流通监管体系,探索建立行业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推进示范企业自建或依托第三方机构建立冷链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二)冷链物流信息化监控平台工程用三年时间(2018-2020年),完成冷链物流储运销监控服务平台建设,将全市规模以上冷库、冷藏运输、冷链销售企业的冷链信息整合到平台。通过整合的资源,将货源、
39、车辆、销售信息对接,实现全程监控和信息共享以及数据汇总、分析、追溯功能,形成冷链流通大数据,为政府部门做好监管工作及相关政策决定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企业提供实时数据服务。一是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冷链物流服务将,卫星定位系统植入企业冷库和运载工具。二是将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于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及时、准确、高效数据处理,保证天津市冷链物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重点对医药中的疫苗、血液制品及温控药品进行监控。三是启动平台工程建设。利用8年时间分3期建设,首期将覆盖20座冷库、150辆冷藏车和IOoO个冷柜销售终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保证冷链运输不断链,提高流通冷链产品的安全性。四是建设城市
40、共同配送服务平台。建设集车辆监管、交通引导、指标统计、绩效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共同配送监管平台,满足政府监管考核和企业信息服务的需求,提升城市共同配送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与肉类、果蔬菜、酒类等流通追溯体系的有效对接,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标识管理,促进指导完善和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给予车辆便利政策。(三)环渤海国际冻品交易平台工程发挥东疆保税港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依托东疆、北疆及中心渔港冷链冷冻冷藏物流区,打造中国北方冷链物流基地和环渤海国际冻品、水海产品交易中心,吸引国际水产品、冻品、食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形成面向全国的进口冻品以及水海
41、产品产销交易平台,为进口猪牛羊等肉类产品和鱼虾类水产品等,提供通关、冷冻仓储、冷链运输及交易结算等相关服务。重点支持泰达行、东疆大冷链、清真产业园、海鼎宏、首农、华锐、金三国际、海吉星等企业示范先行。(四)服务京津冀冷链基地建设工程以“三走廊、七通道、多节点”为基础,建设京津冀地区鲜活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载体和网络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交易中心和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一是在蓟州、武清、宝哥、宁河等冷链物流相对薄弱区域,加快冷藏保鲜库建设;二是推动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冷链物流枢纽中心项目,提升贸易便利化和海吉星市场的冷链服务水平,推动其开展国检试验区试点建设;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42、,支持企业在七通道上布局建设冷链配送网点,服务京津冀城市群。(五)皆能化移动冷库创新试点工程突破产地预冷库不足的瓶颈,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的短板,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移动式冷库,在全国开展先行先试。一是配合移动式冷库的技术需要,在产地建设充电桩;二是引进融资租赁,推动移动式冷库共享租赁模式;三是在蓟州、宝珞、武清先行试点建设智能化移动冷库创新试点工程。(六)集约化冷链商贸运营试点H程一是以大型冷库为载体、以服务中心城区的传统冷库服务商为对象,推动完成技术升级与运营模式转型。将单一冷储功能转为集线上交易、线下体验、分拨配送、流通加工、金融支持、垃圾处理等为一体化的集约式冷链
43、运营模式。在中心城区选择试点项目,并作为政策优先扶植的重点工程。二是支持生鲜配送新零售超市建设。推广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及先进设备,实现人、货、场三者之间的最优化匹配,建立从冷链供应链、仓储到配送完整的智能物流体系,实现用户下单10分钟之内分拣打包,20分钟实现3公里以内的冷链配送。六、保障措施(一)加大统筹协调建立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农委、市市场监管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及相关协会、企业参加的工作推动机制。市商务委负责日常协调推动,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研究解决天津冷链物流的突
44、出问题,对规划加强监督和跟踪,全面推进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加大冷链市场监管。加强调研和政策协调衔接,加大对冷链物流理念和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全程冷链的认知度。(二)拓宽融资渠道拓宽冷链物流企业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投融资支持,创新配套金融服务。加快推动适合冷链物流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针对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突出短板,探索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建设。(三)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国家的冷链物流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天津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用地促进政策。一是根据冷链物流设施的用地需求,做好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
45、体规划做好衔接,将冷链物流作为准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规划,在用地布局、审批以及土地登记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实现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三是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政策;四是加强城市配送冷藏车标识管理。指导、完善、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车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给予车辆通行便利政策。(四)促进产研结合成立由政府主导、科研院所支持、企业提出需求的“官产学研”的促进中心,重点解决冷链领域前沿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建立天津市的冷链培育项目库,根据项目性质进行分类、分级,开展培育前的技术辅导及可行性评估,保证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对规划新建项目,在入库前进行可行性预评估,保证布局
46、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尤其在冷媒选择,环境、安全、节能评价等方面,给予技术辅导和政策引导或约束。(五)加快人才培育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建设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设置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冷链电商、冷链金融及冷链装备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员工进行分级、分类、分层次的短期培训,完善企业冷链物流人才的梯队建设。(六)完善法规监管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方式强推冷链物流产业升级。逐步建立与冷链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综合管理,完善冷链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对冷链物流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加强法规层面的监管,尤其在食品安全、绿色节能、品质保障等方面要动态跟踪新的变化,及时制定新的地方法规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