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8639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5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docx(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1总则I.O.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和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国家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在140km/h及以下标准轨距新建和改建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1.0.3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年度宜分为近、远两期,新建铁路车站设计可增加初期年度。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3年,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5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年。初、近、远期均采用调查运量。对可逐步改建的建筑物和设备,按初、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分别确定,并预留远期发展。对不易改建的建筑物和设备

2、,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枢纽总布置图设计除按交付运营后第10年的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远期主要建筑物和设备的配置及规模外,尚应根据1。年以上远景规划情况,预留发展条件。1.0.4铁路枢纽和复杂车站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的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改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复杂的车站改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1. 0.5在新建或改建铁路区段内,对客、货运量不大的车站应合并或停办客、货运业务。1.0.6铁路车站及枢纽建设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应相互配合和协调。应重视农田水利的需要,宜不占良田,少占农田,节约用地。1. 0.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3、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车站设计的基本规定2. 1一般要求2 .1.1在铁路车站线路的直线地段上,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表2.1.1的规定。表.1.1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距离(mm)序号建筑物和设备名称高出轨面的距离至线路中心或的距离1跨线桥柱、天桥柱和接触网、电力照明等杆柱边缘位干正线或站线一侧(下面两种情况除外)Ilg及以上2440位于站场最外站线的外侧110。及以上3000位于最外梯线或牵出线一侧IlOo及以上35002信号机和水鹤功缘位于正线或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一侧UOo及以上2440位于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一侧IIoo及以上K

4、iSo3货物站台边缘普通站台11001750高站台40016504旅客站台边缘高站台11001750普通站台5001750位于正线或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站线一侧的站台30017505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和专用煤水线、洗磁线、加冰线、机车走行线上的建筑物边缘1120及以上2000注车站改建确有困难,高柱信号机边缘距正线中心线的距离可保留2100mm,至到发线中心线的距离可保留1950mm:2起吊机械固定杆或走行部分附属设备边缘至货物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44Omm3清扫或扳道房屋外缘轮廓突出部分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50Onmu4围墙外缘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干35(,改建车站,在困

5、难条件下,可采用3000mm.3 .1.2在铁路车站线路的曲线地段上,各类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有关规定加宽。位于曲线内侧的旅客站台,如线路有外轨超高时,应降低站台高度或提高线路:降低或提高的数值为O.6倍外轨超高度。4 .1.3在线路的直线地段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的线间距应符合表2.1.3的规定。表21.8车站线间距Gml1)序号名称线间距1IE线间、正线与其相邻线间50002到发线间(包括中间无站台的旅客列车到发线间)、调车线间50003次要站线间(换装线除外)46004装有高柱信号机的线间相邻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300相

6、邻两线只一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5装有水鹤的线间相邻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500相邻两线只一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200相邻两线均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6客车车底停留线间50007客车整备线问线间无照明和通信等电杆6000线间有照明和通信等电杆70008货物直接换装的线路间36009牵出线与其相邻线间650010调车场各线束间650011调车场设有制动员室的线束间700012梯线与其相邻线间500013中间有或预留有电力机车接触网支柱的线间6500注表列序号1,客、货列车通过正线与有列捡作业的相邻线间,线间距应加宽至55(m,改建车站,在困难条件下,可采用500OmnU2表列序号2,编

7、组站的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铺设列检小车通道的相邻线间距不应小于550Omm,列检小车通道宜设在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间3改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到发线间、调车线间可保留不小于460Omm线间距3表列序号仇改建客车整备所,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客车车底停留线间、备用客车存放线间,可采用不小于4600mm线间距、4表列序号9,不配底调机的中间站的牵出线与相邻正线的线间距可采用500Omm,配属调机的牵出线(编组站除外)改建困难时,与相邻线的线间距也可采用500Omm,但线间设高柱信号机时不应小于5300mm;5在区段站及其他大站上,最多每隔8条线路应设置一处不小于650Omln的线间距,此线间

8、距直设在两个车场或线束之间,6曲线地段应按现行国家标滋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有关规定加宽线间距J7照明和通信电杆等设备,在站线较多的大站上应集中设置在有较宽线间距的线路间3在中间站宜设置在站线之外5 .1.4在电气化铁路上,应根据下列要求确定站内线路架设接触网的范围:1电力机车进入的到达线、到发线、安全线、机车走行线和电力机车需要行驶的其他线路,均应架设接触网。出发线和编发线有发车作业端1OO2OOm有效长度范围内及其出发通路上应架设接触网。2由本务机车进行调车作业的中间站的牵出线和货物线均应架设接触网:当有起吊或其他设备干扰时,则可在干扰范围以外的一段线路上架设接触网。3在配备蒸汽或内燃调车

9、机车的车站上,牵出线和货物线可不架设接触网。4车站的调车线、有大型起吊设备的装卸线、车辆段段管线、站修线、蒸汽或内燃机车停留及整备线、轻油油库线、易燃易爆物品专用线路和其他不适宜电气化的线路,不应架设接触网。5区段站、编组站和其他大站当有几种牵引种类时,应合理确定架设接触网的范围。1.1.1 1.5在车站范围内,接触网软横跨跨越的线路数不应超过8条。接触网支柱的布置,应与其他设备布置和远期发展相配合。接触网支柱不应设在站房、行包房、仓库、检票口、天桥及地道等的出、入口处。在旅客基本站台上,接触网支柱不宜设在靠线路一侧的站台边缘;在货物站台上,接触网支柱边缘距站台边缘不宜小于3.5m。改建车站,

10、在困难条件下,接触网支柱边缘距上述各站台边缘不应小于2m。2.1.6 跨越电气化铁路车站的跨线桥,其梁底距桥下线路轨面的高度在直线地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编组站、区段站或调车作业较多的其他车站上不小于655Omm,在困难条件下不小于6200mm;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当有充分依据时,既有跨线桥不小于5800mm。2跨越机车走行线的驼峰跨线桥为6000mm,在困难条件下不小于5800mm。3在海拔100Om及以上地区,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J9的有关规定另行加高。4设置外轨超高的曲线地段,应根据计算另行加高。2.1.7 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应根据输送能力的要求、机车类型及

11、所牵引列车的长度,结合地形条件,并与相邻各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的配合等因素确定。I、II级铁路应选用1050、850、750或650m;In级铁路应选用850、750、650或550m,有特殊需要时也可选用1050m。开行组合列车为主的铁路可采用大于105Om的到发线有效长度。2.1.8 1.8站内正线应保证通行超限货物列车。换挂机车的车站及区段内选定的35个会让站、越行站或中间站应满足超限货物列车的会让与越行的要求。采用长交路时可适当增加选定的站数。上述车站除正线外,单线铁路应另有1条线路,双线铁路上、下行应各另有1条线路通行超限货物列车。2.1.9 线路接轨应满足下列要求:1新线与既有线接轨

12、,应保证主要去向的列车不改变运行方向通过接轨点。2新建岔线不应在区间与铁路正线接轨,特殊情况下,运营条件允许方可在区间与正线接轨,但在接轨地点应设置车站、线路所或辅助所。3岔线在区间或站内与正线、到发线接轨均应设置安全线。段管线与站内正线接轨也应设置安全线。4岔线与车站到发线接轨,当接轨处受地形条件限制或向车站方向为平坡或上坡道,可设置脱轨器或脱轨道岔代替安全线;当站内有平行进路或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可不另设其他隔开设备。2.1.10 在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18对24对及24对以上的单线铁路上,应分别每隔43个及32个区间,选定1个车站设置同时接入(或发接)客、货列车的隔开设备。2.1.11

13、当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为超过6%。的下坡道时,在车站接车线末端应设置安全线。2.1.12 经常办理补机运转地段或双机、多机牵引区段的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较规定的有效长度增加相应台数机车的长度。牵引机车与到发线有效长关系可按图2.1.12办理。(b)双机牵引区段图2.1.12牵引机车与到发线有效长关系图1.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该1警冲标至出站信号机的距离(有轨道电路时警冲标位置按绝缘节布置要求考虑)32岔心至警冲标的距离该3机车长度2.1.13 蒸汽机车单机牵引区段中间给水站的上水线路,应按1台机车上水设置水鹤;如列车前部有附挂机车需要补水时,应在给水站相应的运行方向,有1条线路在一个上水

14、处设2个水鹤。蒸汽机车双机牵引区段的中间给水站,每个上水处应设2个水鹤。客车机车需要上水的中间给水站,根据旅客列车对数和停站时分等要求,可另设客机水鹤或客、货机车共用水鹤。每个上水处设1个水鹤时,水鹤至出站信号机的距离可采用5Om0每个上水处设2个水鹤时,其中一个水鹤至出站信号机的距离可采用50m,另一水鹤应设在其内方相距1台机车的长度处。客机水鹤位置应按旅客列车停留位置确定。出站信号机和水鹤在到发线的位置可按图2.1.13办理。单机牵引区段)双机牵引区段图2L13出站信号机和水鹤在到发线的位置注:图中尺寸以米计.2.1.14 1.14配属调机的车站,可根据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相应的调机整备设备

15、。2.1.15 平过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不设中间站台的车站宜设一处平过道。设有中间站台的车站,中间站台与基本站台间应设置两处平过道相连接,其中一处设在车站中部,另一处设在站台端部;当客运量较大时,车站中部及站台两端均应设置平过道。2在客车整备所,应在整备线的两端或一端设置平过道。当设两处平过道时,其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车底全长,在技术整备线上尚应另加1Om的拉钩检查距离。3有列检作业的到达场、到发场、出发场、编发线,可在车场端部或警冲标外方设置平过道。4在驼峰溜放部分车辆减速器前、后,小能力驼峰线束道岔前和调车线车辆减速器后,可结合站内道路布置,在适当地点设置平过道。5在其他场、段、所,根

16、据需要,可在适当地点设置平过道。6平过道的宽度,应根据其使用情况确定。专供车站工作人员走行时,可采用15m;通行非机动车辆时,可采用2.5m;通行机动车辆时,不应小于3.5m;运送行、邮包时,宜采用4m。2.1.16 车站内应设置道路系统,并应考虑与城镇或地方道路有方便的联系。线路跨越站内主要道路的跨线桥,其净空应能满足消防和运输车辆通过的要求。2.1.17 办理客运、货运和与运转作业直接有关的主要生产办公房屋的布置,应满足使用需要并保证值班人员作业安全、联系方便、便于瞭望现场和至室外作业行程最短。2.1.18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沟、槽布置,应统一规划、综合设计,避免相互干扰。2.2进出站

17、疏解线路和站线的平面、纵断面(I)进出站疏解线路和站线的平面1.1.1 2.1进出站疏解线路的平面应符合相邻路段正线的规定。在困难条件下,进出站疏解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O0m;编组站环到环发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01.1.2 2.2编组站各车场应设在直线上。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可设在同向曲线上,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800m。1.1.3 2.3牵出线应设在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曲线半径不小于100Om的曲线上;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600m。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的货场或其他厂、段的牵出线,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0Om0牵出线不应

18、设在反向曲线上。改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办理改编作业量较小的牵出线可设在反向曲线上,也可保留既有牵出线的曲线半径。1.1.4 2.4货物装卸线应设在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径不小于60Om的曲线;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50Omo1.1.5 2.5位于旅客高站台旁的线路应设在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径不小于1OOOm的曲线上;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60Om01.1.6 2.6站内联络线、机车走行线和三角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0m,但编组站车场间联络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Om0三角线尽头线的有效长度应按2台机车长度加1Om安全距离;在困难条件下,每昼夜转

19、向次数小于36次的单机牵引折返段,其有效长度可采用1台机车长度加10m的安全距离。转车盘前应有长度不小于12.5m的直线段。安全线的有效长度应采用50m。1.1.7 2.7站线的曲线可不设缓和曲线和曲线超高,但架设接触网的到发线上的曲线地段和连接曲线宜设曲线超高,曲线地段超高可采用25mm,连接曲线超高可采用15mm,其超高顺坡率不大于3%。1.1.8 2.8通行正规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小于2Om的直线段。不通行正规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小于15m的直线段,在困难条件下,可设置不小于1Om的直线段。1.1.9 2.9在站线上,道岔至其连接曲线间的直线长度,应按表2.2.9的规定确

20、定。表22.9道岔至其连接曲线直线长度(IIl)序号道岔前后圆曲线半径A直线长度岔前岔后135002235030024330057注道岔前后两端连接曲线设有缓和曲线时,可不插入直线段J2道岔采用混凝土岔枕时,岔后直线段长应为道岔跟端至末根岔枕的距离与轨距加宽递减所需长度之和33连接曲线需设超高时,应按超高顺坡设直线段.(11)进出站疏解线路和站线的纵断面1.1.10 进出站疏解线路的纵断面,应符合相邻路段正线的规定。在困难条件下,仅为列车单方向运行的进出站疏解线路,可设在大于限制坡度的下坡道上,其最大坡度I、II级铁路不应大于12%。;III级铁路不应大于15%。相邻坡段最大坡度差应符合表2.

21、2.10的规定。表2210相邻坡段最大坡度差(。)铁路等级地形条件到发线有效长度(In)1050850750650550IsI一般地段8101215困难地段10121518JL一般地段1012151820困难地段1215182025当在繁忙干线和电气化铁路上,需利用该线作反向运行时,则应经动能闯坡检算以不低于列车计算速度通过该线。进出站疏解线路的坡段长度,应采用相邻路段正线的规定,在困难条件下,可不小于200m。1.1.11 编组站各车场和相关线路的纵断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峰前到达场宜设在面向驼峰的下坡道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上坡道上,其坡度不应大于1.5,并应保证车列推峰和回牵的起动条件和

22、解体时易于变速。2调车场纵断面,应根据所采用的调速工具及其控制方、式技术要求确定。3到发场和出发场宜设在平道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4到发场、出发场和通过车场当需利用正线甩扣修车时,正线的纵断面应满足半个列车调车时的起动条件。5改建车站,到达场、到发场、出发场和通过车场采用上述标准引起较大工程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保留原有坡度,但应采取相应的防溜安全措施。6编组站车场间联络线的坡度应满足整列转场的需要。1.1.12 办理解编作业的牵出线,宜设在不大于2.5%。的面向调车线的下坡道上或平道上,但坡度牵出线的坡度应按计算确定。平面调车的调车线,在咽喉区范围内应设在面向调车

23、场的下坡道上,但坡度不应大于4%。办理摘挂、取送作业的货场或其他厂、段的牵出线,宜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6%。的坡道上。1.1.13 货物装卸线宜设在平道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液体货物、危险货物装卸线和漏斗仓线应设在平道上。货物装卸线起迄点距离竖曲线始、终点不应小于15m。1.1.14 在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上,为旅客列车、个别客车整备或停放的线路宜设在平道上,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1.1.15 站修线、洗罐线和建筑物内的线路应设在平道上。1.1.16 无机车连挂的车辆停放线和机车整备线宜设在平道上,在困难条件

24、下,可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1.1.17 联络线和煤场栈桥线前的送车线段可设在坡道上,其坡度应符合按机车牵引力所确定的车列重量要求,且不应大于20o1.1.18 段外机车走行线的坡度应尽量放缓,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2%。;设立交时,蒸汽机车走行线不应大于2O,内燃、电力机车走行线不应大于3Oo在站、段分界处,应有长度不小于2台机车长度加10m的机车停留位置,其坡度不应大于2.5%。在三角线曲线范围内,坡度不应大于12o在三角线尽头线范围内,应设计为平道或面向车挡不大于5%。的上坡道。机待线的坡度可按三角线尽头线的规定办理。转盘前应有长度不小于50m的平坡段。1.1.19 客车车底取

25、送线的坡度应尽量放缓,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2%。,兼作牵出线时,不应大于6%。1.1.20 0车辆段出、入段线的坡度,应满足车辆取送和段内转线调车的需要。1.1.21 1安全线的坡度宜设计为平道或面向车挡的上坡道。1.1.22 2纵断面的坡段长度及连接,除驼峰线路外,应符合下列规定:1车站到发线纵断面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表2.2.22的规定,其他行驶正规列车的站线,其纵断面坡段长度不应小于20Omo不行驶正规列车的站线和段管线,可采用不小于50m的坡段长度,但应保证竖曲线不相互重叠。表.2.22坡段长度(m)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850750650550坡段长度40035030025020

26、02进出站疏解线路坡段连接应符合相邻路段正线的规定。到发线和行驶正规列车的站线,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4%。,可采用500Om半径的竖曲线,在困难条件下,其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000m。不行驶正规列车的站线,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5%。,可采用300Om半径的竖曲线;设立交的机车走行线,在困难条件下,可采用不小于150Om半径的竖曲线;高架卸货线可采用不小于60Om半径的竖曲线。1.1.23 3车站道岔不应布置在竖曲线范围之内。在困难条件下必须布置时,在车站到发线和列车行车速度不大于100km/h的正线上,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0000m;在不行驶正规列车的线路上,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5000m;在特

27、别困难条件下和驼峰溜放线上,当竖曲线半径小于3OOom时,可将竖曲线布置在道岔的辙叉与尖轨之间。2.2.24咽喉区两相邻线路有轨面高差时,应根据正线限制坡度、站坪坡度、路基面横向坡度和道床厚度等因素设计咽喉区线路的顺接坡道。顺接坡道范围一般为道岔终端后普通轨枕至警冲标或货物装卸有效长度起点。顺接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限制坡度,与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在到发线和行驶正规列车的站线不宜大于4%。,其他站线不宜大于5%。,坡段长度不应小于30m。顺接坡道落差不够时,根据车站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减缓路基面横向坡度、加厚道床、铺设双层道床和将顺接坡道适当伸入线路有效长度范围内等措施予以调整,但伸入到发线有效长度范

28、围内的坡道应符合车站站坪坡度的规定。2,3站场路基和排水2 .3.1站线中心线至路基边缘的宽度:车场最外侧线路不应小于3m,有列检作业的车场最外侧线路不应小于4m,在困难条件下,采用挡磴墙时可不小于3m;最外侧梯线和平面调车牵出线有调车人员上、下车作业的一侧不应小于3.5m;驼峰推送线的车辆摘钩地段,有摘钩作业的一侧不应小于4.5m,另一侧不应小于4m。3 .3.2站内联络线、机车走行线和三角线等单线的路基宽度:非渗水土路基不应小于5 .6m;岩石、渗水土路基不应小于4.9m。6 .3.3当远期预留线路的路基分期施工特别困难时,可按远期规模一次修建。7 .3.4在易于积雪的地区,新建车站的站坪

29、应按下列要求设置:1站坪应设在路堤上。2路堤高度不应小于当地十年的每年最大积雪厚度的平均值,但不应小于06m。3当站坪处在风雪流的积雪地段,应设防雪设备。8 .3.5车站路基面应设有倾向排水系统的横向坡度。根据车站路基面宽度、排水要求和路基填挖情况,可设计为一面坡、两面坡或锯齿形坡的横断面。9 .3.6路基面横向坡度及一个坡面的最大线路数量,可按表2.3.6的规定确定。表2.aG路基面横向坡度及一个坡面的最大线路数量序号路基土的种类地区年降雨量(mm)横向坡度(%)一个坡面的最大线路数量(条)1石质、填块石、砾石、中砂和粗砂等1000252除上述外其他土1000233注:表列序号2中降雨量:3

30、5h70三JOhlOOMm栏的一个坡面的最大线路数量应按雨量小者取大值、大者取小值10 3.7站场排水系统设计应有总体规划,并应与当地的排灌系统密切配合。改建车站应尽量利用既有的排水设备。11 3.8排水设备的数量应根据地区年降雨量、站场汇水面积、路基土的种类、路基纵横断面和出水口等因素确定。12 3.9站场内下列部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强路基排水:1客运站和办理客车上水作业车站的到发线以及客车整备所的洗车机线和整备线。2蒸汽机车机务段内上煤水的整备线、待班线、机车出入段的站、段分界处附近、库前线路和洗车机线。3货场内设有站台的装卸线、车辆洗刷线、加冰线和牲畜装卸线。4车辆减速器和设有轨道电路的

31、大站咽喉区。5驼峰立交桥下的线路和进出站疏解线路布置所形成的低洼处。6改建车站时,改建部分排水不良的路基。13 3.10站场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使纵向和横向排水设备紧密配合,水流经路短而顺直。14 3.11横向排水设备宜利用站内桥涵:无桥涵可利用时,可采用横向排水槽或排水管。15 3.12纵向排水设备的坡度不应小于2%。,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1%。穿越线路的横向排水设备的坡度不应小于5%。,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16 3.13站场内排水设备的横断面尺寸,应按1/25洪水频率的流量设计。当有充分依据时,可按当地采用的洪水频率进行设计。纵、横向排水槽的底部宽度不应小于0.4m,深度

32、不宜大于1.2m;当深度大于1.2m时,其底部宽度应适当加宽。17 3.14当排水设备位于调车作业区、列检作业区、装卸作业区和工作人员通行的地段时,排水沟或排水槽应加设盖板。2. 3.15纵、横向排水槽、管的交汇点,排水管的转弯处和高程变化处,应设检查井或集水井。3会让站、越行站3. 1会让站3.1.1会让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可按图3.1.1布置。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图型。图3.1.1会让站图型3.1.2会让站的到发线宜设2条;当行车量较小时可设1条,但不应连续超过2个站。3.1.3当会让站设1条到发线时,其到发线宜布置在运转室对侧。3.2越行站3.2.1越行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

33、可按图3.2.1(a)布置。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按图3.2.1(b)布置。3. 2.2越行站的到发线应设2条,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设1条。运转室(b)图3.2.1越行站图型3.2.3越行站两端咽喉的两正线间应各设2条渡线,在特殊情况下,每端各设1条渡线时,应预留铺设第二条渡线的位置。必要时,本规范图3.2.1(b)图型也可设置或预留上述渡线。当站坪长度受限制时,可采用交叉渡线。4中间站4. 1中间站的图型4. 1.1中间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可按图4.1.1-1或图4.1.1-2布置。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单线铁路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图型。站房(a)站房图4LL1单线铁路中间站图型站房(b)站房(d)图

34、41.1-2双线铁路中间站图型4.2到发线数量和主要设备的配置4.2.1中间站的到发线应设2条,作业量较大时可设3条。下列中间站的到发线数量可较以上规定增加。1枢纽前方站、铁路局局界站、中间给水站、补机始终点站和长大下坡的列车技术检查站、机车乘务员换乘站,可增加1条。2有两个方向以上的线路引入或岔线接轨的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3有零摘、摘挂列车进行整编作.业的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4办理机车折返作业的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当车站同时具备上述两项及以上作业时,其线路数量应综合考虑,不必逐项增加。4.2.2单线铁路中间站宜设置中间站台,双线铁路中间站应设置中间站

35、台;中间站台应设在站房对侧的到发线与正线之间。在困难条件下,单线铁路中间站台可设在站房对侧的到发线外侧;双线铁路中间站台可设在站房对侧的到发线外侧或保留既有中间站台于两正线间。4.2.3双线铁路中间站两端咽喉的两正线间应各设2条渡线,在特殊情况下,当每端各设1条渡线时,应预留铺设第2条渡线的位置。当站坪长度受限制时,可采用交叉渡线。4.2.4中间站的货场位置应结合主要货源、货流方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及地形、地质条件等选定。1货场宜设于主要货物集散方向的一侧,并应设在I、III象限,必要时可设在II、IV象限。2当有大量散堆装货物装卸时,可在站房对侧设置长货物线。3当受当地条件限制,货场位置与

36、货源集散方向不一致时,应有安全方便的通货场道路。4.2.5牵出线的设置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24对以上,双线铁路采用半自动闭塞或自动闭塞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分别在54对或66对以上、且调车作业量较大或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低于上述数字,而调车作业量很大的中间站,均应设置牵出线。2当中间站上有岔线接轨,且符合调车条件时,应利用岔线进行调车作业。3行车量不大或本站作业量较小的单、双线铁路中间站,可利用正线进行调车作业。4当利用正线或岔线进行调车作业时,进站信号机需外移,外移距离不应超过4OOmo其平、纵断面及视线条件应适合调车作业的要求。在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00m

37、;坡度不应大于6%。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坡度不应大于正线的限制坡度,且不应大于12%0。5牵出线的有效长度不宜小于该区段运行的货物列车长度的一半,在困难条件下或车站作业量不大时,不应小于20Om04.2.6办理机车折返作业和配属调机的中间站,应设置必要的机务设备。4. 2.7中间给水站的每个水鹤处应设灰坑。5区段站5. 1区段站的图型5.1.1 区段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图5.1.1-1及图5.1.1-2)或纵列式图型(图5.1.1-3),有充分依据时可采用客、货纵列式或一级三场图型。图51.Ll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图型图51.1-2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图型图5.1.L3双线铁路纵列式区段站图型1

38、到发场建一调车场道机务段M货场(方案)5.1.2区段站图型应根据引入线路数目、运量、运输性质、车站作业特点和客、货机车交路,在满足运输需要及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结合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质条件予以选择,并应按下列要求办理:1单线铁路区段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当有多方向线路引入且运量较大时,可预留或采用纵列式图型:有充分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合理图型。2双线铁路区段站宜采用横列式图型。当有运量较大线路引入,旅客列车较多及为机车交路始、终点,且地形条件适宜时,可采用或预留纵列式图型:有充分依据时也可预留或采用一级三场或其他合理图型。3改建的区段站可按本规范图5.1.1-1、图5.1.1-2、图5.1.1

39、-3的图型或客、货纵列式图型设计;当引起大量工程或当地条件不适宜时,经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其他合理图型。5.2主要设备的配置5.2.1旅客站房应设在城市主要居民区一侧,站房位置应与城市规划相配合。中间站台的位置,应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的使用相配合,保证旅客上、下车的安全和方便。中间站台与基本站台之间:单线铁路区段站宜夹2条线路;双线铁路区段站宜夹3条线路,改建区段,在困难条件下,也可夹2条线路;仅办理机车乘务组换班的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当在站房一侧增设到发线时,则按实际需要确定。5.2.2横列式和纵列式区段站接发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能接发货物列车。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应采用双方向接发车

40、进路。双线铁路区段站的到发线,可按上、下行方向分别设计为单进路:靠旅客站台的到发线及靠调车场的部分到发线,宜设计为双进路;必要时可全部设计为双进路。5.2.3区段站宜设一个调车场。当为纵列式图型,双方向改编列车较多,交换车流较少,有充分根据时,也可上、下行分设调车场。5.2.4区段站的咽喉区应保证车站必须的通过能力、改编能力、作业安全和提高作业效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肩回式交路的区段站咽喉区,其进路不应少于表5.2.4规定的主要平行作业数量。2调车场的部分线路应接通正线,在改编作业量大的车站,到发场的部分线路应有列车到发与调车转线的平行作业。3咽喉区布置应紧凑,宜减少敌对进路和正线上的道

41、岔数,并使调车行程最短。表5.2.4咽喉区平行作业数量图型条件咽喉区位置平行作业数量平行作业内容横列式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及以下非机务段端2列车到(发)、调车机务段端2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18对以上非机务段端及机务段端3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双线铁路非机务段端3列车到、列车发、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调车机务段端4列车到、列车发、机车出(入)段、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纵列式双线铁路中部4下行列车发(通过)、上行列车发、机车出(入)段、调车5.2.5区段站的货场位置应结合城市规划、货源货流方向、地形条件、地方

42、运输能力和通场道路与铁路交叉的方式、环境保护需要、货物品类以及装卸量等确定。货场与城市之间应有便捷的通路。位于站房同侧的货场,当装卸量较大且区间列车对数较多时,宜设货场牵出线。5.2.6新建机务段的位置应根据站和段的作业要求、段的规模、地形、地貌、地质、水文、主要风向和排水等条件确定。当车站采用横列式图型时,宜设在旅客站房对侧右端,当不发展为纵列式图型或受其他条件限制时,也可设在站房对侧左端。采用循环运转或采用长交路且有乘务组换班的区段站,根据需要可在到发线上或到发场附近设置必要的设备。5.2.7区段站的车辆段和站修所宜设在调车场外侧或其他适当地点。5.2.8区段站上岔线的接轨,应有统一规划。

43、当有几条岔线接轨时,宜集中合并引入。岔线可在货场牵出线、调车场次要牵出线、调车场或其他站线上接轨;当货运量较大或有整列到发时,宜接入到发场。5.2.9有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车底停留的区段站,应设置客车车底停留线,其位置应与接发旅客列车的到发线有便捷的通路。5.3站线数量和有效长度5.3.1区段站为客、货列车使用的到发线数量应根据列车的种类、性质、数量和运行方式等确定,设计时可按表5.3.1选用。表5.S.1到发线数量换算列车对数双方向到发线数量(条)(正线及机车走行线除外)123131841924525366箭486849728-1。7396H2961214注:1对表中到发线数量的幅度,可按换算

44、对数的大小对应取值,2两个方向以上线路引入(包括按行车办理的铁路专用线)的区段站,考虑列车的同时到发,到发线数量可适当增加J3换算列车对数少于6对时,到发线数量可减为2条,4采用追踪运行图时,到发线数量增加1条,5区段站的尽头式正线按到发线计算J6客、货纵列式区段站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应扣除旅客列车的换算对数后按本表采用,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按本规范表区1.8的规定取值.一级三场区段站的到发线数量按上、下行分场的换算列车对数分别按本表采用,7区段站某一方向的换算列车对数,等干该方向各类客、货列车对数(可按该方向接发的各类列车列数除以2求得)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后相加的总数。当查表确定到发线数量

45、时,尽端式区段站按接发车一端的各个方向相加后的换算对数确定,但可适当减少3通过式区段站按各个方向相加后总的换算对数的1/2确定.列车对数的换算系数:直达、直通、小运转列车为口有解编作业的直达、直通、区段、摘挂、零摘和快零货物列车为处始发、终到的旅客列车为1,停站的旅客列车为5,乘务组换班不列检的货物列车为0.3、不停站的客、货列车不计5.3.2每昼夜通过车场的机车在36次及以上的区段站宜设1条机车走行线。5.3.3横列式区段站的非机务段端的咽喉区和纵列式区段站上机务段对侧到发场出发一端的咽喉区,应设机待线。在换挂机车较少或改建困难的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可缓设或不设机待线。机待线宜为尽头式,必要

46、时也可为贯通式。机待线的有效长度:尽头式应采用45m,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牵引机车长度加10m;贯通式应采用55m,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牵引机车长度加20m。双机牵引时,上述有效长度应另加1台机车长度。5.3.4区段站调车线的数量和有效长度应根据衔接线路的方向数目、有调作业车数、调车作业方法和列车编组计划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解编作业的区段站:1)每一衔接方向1条,车流大的方向可适当增加,其有效长度不应小于到发线的有效长度。2)本站作业车停留线1条;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1条,车数不多可共用1条;有岔线接轨且车辆较多可增加1条:有危险品车辆时,应设危险品车辆停留线1条。上述调车线的有效长度应按该线所集结的最大车辆数确定。2无解编作业的区段站。调车线应设2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