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近日,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我国首次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做一个规划,旨在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的特点,增强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行业间耦合共生发展。据了解,规划为“十四五”钢铁工业的发展既下达了任务书,也绘就了路线图。那么,“十四五”钢铁工业面临什么样的发展形势?发展的目标有哪些?需要完成哪些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1 “十四五”钢铁工业起步基础如何?1.1 发展基础一一“五新”1.1.1 规模优势得到新提升第一:粗钢等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
2、第一Q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自给率超过98吼1.1.2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一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提前完成。1.1.3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研发投入强度由2022年的0.76%提高到2022年的0.9%左右。一一重点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一建成了26家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1.1.4 绿色转型呈现新面貌-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22年分别下降4.7队46%,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1.5 智能制造达到新水平大型原材料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指数为6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 l%o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7%o1.2发展环境1.2.1机遇(1
3、)广阔空间: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消费升级对高端材料有需求。(2)基础支撑: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企业集聚。(3)动力源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1.2.2挑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拓展国际市场难度明显增加Q钢铁等主要大宗原材料产品需求将陆续达到或接近峰值平台期,规模数量型需求扩张动力趋于减弱。原材料工业绿色和安全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2总体要求有哪些?基本原则:创新引领,市场主导,供需协调,绿色安全。发展目标:“五化”一供给高端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
4、基础材料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明显提升。部分前沿新材料品种实现量产和典型应用。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L5%以上。一一结构合理化水平持续改善。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重点领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形成5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一一发展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钢铁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o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新建项目满足超低排放标准。一一产业数字化转型效应凸显。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达2
5、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以上,钢铁等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一体系安全化基础更加扎实。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形成基本稳定的资源保障体系。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先进,产业体系安全自主可控。3“五化”目标如何落实?3.1 目标一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3.1.1健全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载体支撑。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体系重组,建设重点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立省级创新中心。加强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和联盟建设。建立新材料数据中心。优化完善创新机制生态。支持原材
6、料企业加大投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制定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企业,试行享受高校及科研院所同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绩效考核中调高创新成果转化等相关指标权重等。鼓励中外机构合作开展材料技术创新研究。3.1.2攻克关键技术钢铁行业技术创新重点方向:推进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冶炼、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先进电弧炉及其制造流程、近终形制造、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生产技术的工程化。推动低品位难选矿、烧结烟气循环、钢渣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产业化应用。3.1.3突破关键材料聚焦国防建设、民生短板和制造强国建设重大需求,滚动制定关键材料产品目录,制定发布技术
7、路线图。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提升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纤维新材料等综合竞争力。实施关键材料应用推广行动,优化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3.1.4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和过程管控。推广普及卓越绩效、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管控体系。推进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完善和修订“十四五”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上下游协同的标准体系。培育一批耐候钢、轴承钢等高端材料团体标准。围绕消费升级、绿色发展等方向,修订和提升建筑用钢等大宗材料及产品标准。健全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推动开展质量分级评
8、价。建立新材料认证体系,支持市场化、专业化第三方高端质量认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国际认证机构间认证结果与评价标准互认Q3.2目标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3.2.1巩固去产能成果严控新增产能。完善并严格落实钢铁等行业产能置换相关政策,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污染物超低排放值。鼓励各地区扩大原材料行业产能置换实施范围。严禁新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健全长效机制。研究建立运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手段遏制过剩产能扩张的约束机制。对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竞争力弱的城市钢厂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城市钢厂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搬迁改造等方式,推动转型升
9、级。探索建立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机制。3.2.2引导合理布局优化新建产能布局。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具备条件的现有钢铁冶炼生产厂区集聚建设。支持地方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的新材料项目O推进规范化集群化发展。引导钢铁行业依托城市矿山建设分布式短流程钢厂。推动原材料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向集群转型提升。及时发布产能预警,防止地方盲目重复建设。3.2.3优化组织结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钢铁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对于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的钢铁等行业企业给予产能置换支持政策。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
10、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 2.4推进产业协同扩大中高端材料内需。加快传统材料升级换代,破除制约材料应用的隐形壁垒和不合理规定。拓展绿色建材等成熟产品内需市场,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及试点城市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加强上下游衔接联动Q原材料企业向生产零部件、部品化延伸,向提供一体化的材料系统化解决方案转变。采用研发早期介入、后期持续改进的合作模式,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建立健全建筑用热轧型钢等上下游合作机制。3.3目标三加快产业发展绿色化3.3.1积极实施节能低碳行动制订钢铁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支持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构建生产全过程
11、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与评估体系,严格落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点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3.3.2推进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钢铁等行业组织企业开展内部节水改造。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制定、修订一批环保排放、节水等重点标准。3. 3.3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一次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原材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在重点地区建设尾矿废渣等综合利用和钢铁有色协同处置含锌二次资源项目。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实现能源资
12、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3.4目标四加速产业转型数字化3.4.1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集成和管理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应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进行升级,建设泛在感知互联的工厂运行环境。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建立面向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异常工况预警、全流程动态调度、智能处置。构建面向主要生产场景、工艺流程、关键核心设备的数字李生模型。鼓励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较大、精度要求高的岗位应用机器人。建立集成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过程控制等信息的企业管理与经营决策系统。加快企业管理体系变革。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彻标准试点示范与分级贯彻
13、标准评定。支持优势企业两化融合先进实践经验的推广复制,将配套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协同、质量管控、合作研发等管理体系中。3.4.2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加快原材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构建面向特定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专业技术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基于平台打通企业端与用户端数据。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3.4.3夯实数字化支撑基础分行业、分场景培育一批原材料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工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形成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一批原材料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领军队伍Q3.5目标五保障产业体系安全化3.5.1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合理开发国内矿产资源。加大铁矿
14、石、铜、钾等紧缺性矿产资源探矿力度,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高效集约利用低品位矿,鼓励综合利用复杂共伴生矿及矿山固废。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政策。拓展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废钢及再生铝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Q构建国家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品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矿石交易市场体系,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定价机制。推进矿产资源领域国际合作Q严格执行再生资源进口标准。3.5.2增强配套支撑能力拓展配套供应渠道。鼓励企业制订实施“备胎”计划,推动供应渠道多元化布局。强化短板装备开发应用。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
15、使用创新装备。适时调整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5.3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强化企业本质安全。加大安全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技术装备。推动企业源头治理Q研究制订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施指南,开展试点示范Q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完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4五大工程落地路径4.1 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钢等一批关键材料Q建设粉末冶金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新材料数据中
16、心。目标一一到2025年,关键材料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新建10个以上新材料平台。4.2 低碳制造试点工程组织研发重质劣质油加工及高效转化利用、大型高效节能先进煤气化、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富氢碳循环高炉、氢能窑炉、氢基直接还原等技术。钢铁行业推广钢铁循环材料使用、近终形短流程铸轧、低品位资源生物冶金等低碳技术。组织实施氢冶金、非高炉炼铁等低碳冶炼试点项目,开展低碳水泥、氢能窑炉及固碳建材试点。目标一一到2025年,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Q4.3 数字化赋能工程制订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指南、行动计划,推进集智能生产、智能运维、智能管理于一体的智能矿
17、山和智能工厂(车间)试点示范。制订“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行动方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建设贯通消费与生产、供应与制造、产品与服务、具有原材料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地方政府、园区管理部门建设本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智能工厂参考架构、数据交换技术规范、数据采集规范等,制定一批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目标一一到2025年,在原材料领域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4.4 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工程支持铁矿石、稀土等国内重点矿山建设,遴选建设一批重要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鼓励企业规范开展境外资源勘探开
18、发,建设采选冶一体化等综合性资源基地。目标一一到2025年,构建稳定开放的资源保障体系,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大型重点矿产开发企业,建设15个以上重点非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基地。大幅提高铁金属国内自给率,废钢比达到30%以上。4.5 补链强链工程鼓励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组织高端专用生产装备、核心零部件、测试用精密仪器、核心原辅料、工业基础软件等协同攻关。推动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联盟。支持企业制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物资、关键装备、备品备件等应急储备制度与工作预案。目标到2025年,主要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得到有效疏解,安全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