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1课思想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1课思想精华.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启智明德一思想美德42璀璨华章文学经典43隽永典雅一艺术瑰宝44巧夺天工一古建美器45泽被千秋一发明创造46丰富多彩一民俗风情4等十24证学习/麦未来!课题思想精华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能力目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中素质目标:领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教学难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
2、华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WH颗熟(8min)一案例导入(5min)T专授新知(25min)一探索活动(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0min)一探索活动(15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8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
3、化传统、语言习惯和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教育实践之中,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染和塑造学生的心灵与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4、的时代价值观。【学生】聆听、互动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5min)【教师】讲述“文化探寻的相关材料(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请思考:我们今天提倡和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也从这些思想精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学生】聆听、思考、回答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思想精华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一、讲仁爱【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
5、下问题: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学生】观看、思考、回答仁爱是指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儒家提倡的“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仁的体现。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有关于仁”的论述.【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左传襄公七年中讲: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意思是说,体恤老百姓是德,为人正义直言是正,矫正枉曲是直,德、正、直这三者兼备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后来,孔子丰富了“仁”的思想内涵,仁也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论语中记载了颜渊、仲弓、樊迟、子贡、子张等弟子分别向孔
6、子请教什么是仁,孑L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何为仁,以及如何做到“仁。【知识链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孔子”(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生】阅读、学习、理解【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T日L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详见教材)【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通过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试着解释一下
7、文章的意思。【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时,应该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管理百姓时,应该像参加祭祀活动一样严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观看微课和课堂互动,使学生了解讲仁爰、重民本、守诚信的思想精华【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学会爱人就是仁。【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学会爱人就是仁这句话的?【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8、方也已。(详见教材)【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讨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J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J(详见教材)【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从上述这些内容来看,孔子的思想观点是什么呢?【学生】聆听、思考、回答由上可知,孔子认为践行仁”的要点在于约束自我、谦恭谨慎、关爱他人、友善互助和遵守礼法。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拓展了仁”的内涵和外延。他认为,仁人志士应具备四端(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9、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同时,孟子主张“扩充善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把仁”的思想由亲人推及社会,甚至是宇宙万物,由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推及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爱自然万物。此外,孟子还主张把仁”的践行扩大到政治领域,在治理国家时实行仁政。这种由己及人、由家至国的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导向。【知识链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孟子”(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孟子【学生】阅读、学习、理解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
10、值之中,重视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义务,提倡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优先于个人,强调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详见教材)二、重民本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记载,大禹的孙子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事,沉湎于游乐田猎,使得民众怀有二心,终被有穷氏的部落首领后羿夺取政权。太康的5个弟弟为了追述大禹的训诫而作了5首诗歌。【原文】其一日: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慎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试着解释一下文章的意
11、思。【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译文】其中一首说:我们的祖先大禹曾明确地训诫,帝王必须亲近百姓而不可轻视百姓。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我看天下的百姓都比我强。一个人屡次犯错而不知悔改,难道要等到引发民怨才重视吗?应当防患于未然。我面对亿万百姓,恐惧得像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六匹马,做帝王的人怎么能不敬畏百姓呢?(详见教材)【原文】孟子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详见教材)【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如何理解孟子的这句话?【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孟子强调百姓在国家治理中的
12、地位,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孟子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民心的向背往往决定着政权的兴衰得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原文】孟子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斯得民矣。彳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犷也。(孟子离娄上)(详见教材)荀子用水和舟来比喻百姓和帝王之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知识链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荀子”(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一荀子【学生】阅读、学习、理解西汉政论家贾谊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进行了扩展,
13、形成了更为完整的民本思想。贾谊主张帝王必须以民为本,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贾谊认为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民者万世之本也,所以帝王必须把百姓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民富国强、长治久安。唐代哲学家柳宗元在“以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他认为,当官者是百姓的仆役,是要为百姓办事的。【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聆听、思考、回答一是畏民、重民,即敬畏和尊重百姓。二是知民意得民心,即体察民情、民意。三是爱民、恤民,即爱护和体恤百姓。四是忧民、利民,即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谋利益。五是富民、强国,即使百
14、姓富裕、国家强大。(详见教材)三、守诚信【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现看“中华传统美德之诚实守信”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观看、思考、回答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诚”的基本含义是真心实意。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既是一种自然规律,又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不欺。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也是实现仁的关键。论语颜渊中讲:“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便会失去立国之本。儒家与墨家都认为,一个人应当讲诚信,做事应当果敢,言行必须一致。后来,
15、信成为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即人应该拥有的五种基本品格和德行)之一,用于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总的来说,诚是信的基础,侧重于内诚于心”,体现了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信侧重于外信于人,体现为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人只有心中有诚,才能在遵从自己内心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积极履行诺言,即做至!1信。所以,诚为信之本,信为诚之用。【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哪些与守诚信有关的历史典故,请与大家进行分享。【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详见教材)【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探索活动(5min)【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为了塑造一个诚信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思考、
16、讨论、回答【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价通过问题讨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塑造诚信社会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教师】提问引出新知识点正义是指什么?正义一词有哪些内涵?【学生】思考、发言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什么是正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0min)【教师】讲解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四、崇正义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百姓的道理。正义”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正义是天下和请、和顺的前提。社会和谐、人心和顺,是历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因为社会只有安定才能前进,只有和谐才能发展。第二,正义是人之为人的社会性要求。(详见教材)【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
17、下问题:正义对于现实社会有哪些价值或力量?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正义?【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有了正义之气,就会有强大的凝聚力,不畏强暴、团结奋进;一个社会一旦有了正义之气,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T公民一旦有了正义之气,就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因此,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一定是崇尚正义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社会成员应按照个人的社会角色自觉修行,培养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爱国敬业,笃学力行.五、尚和合和合,即和谐相合。在论语子路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判断标准后,和而不同不同而和随之成为我国古人正确认识与怡当
18、处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乃至文化与文化之间等众多复杂关系的重要价值准则与基本行为追求,进而形成了尚和合的优秀文化传统。【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尚和合者崇尚哪几个观念?【学生】聆听、思考、回答一是和生并育的宇宙观。二是和立不朽的人生观。三是和达共赢的发展观。四是和心中节的心灵观。.(详见教材)【知识链接】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孔颜之乐”(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孔颜之乐的相关内容【学生】阅读、学习、理解五是和爱公正的道德观。六是和处合作的国际观。(详见教材)六、求大同大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
19、憧憬。其基本特征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尚书洪范最早提到了大同一词,用来描述帝王、卿大夫、百姓同心同德的状态。但真正用大同来指称某种社会理想的则是礼记礼运。【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试着解释一下文章的意思。【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译文】在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是天下人所公有的
20、。人们会选择有才能的人来管理,讲求信用,修习和睦相处之道。人们不仅赡养自己的亲人,抚育自己的子女,还会使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都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人们憎恶把财货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憎恶习附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闭大门了,这就是大同。【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作为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理想,大同思想具有哪些内涵?【学生】聆听、思考、回答一
21、方面,大同思想是指f意义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关系。例如,礼记礼运篇描述的理想社会,不存在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人们没有自私自利之心,为了共同利益而劳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理想社会的人是无私、友爱的,理想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上述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另一方面,大同思想还涉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大这个限定词,既剧旨同的程度,又是指同的范围。按照中国古人的理解,艮有把同”的范围扩展到天下,才称得上大,所以,大同总是被理解为天下大同。由于地理知识的局限,古代中国人所说的天下,基本上限于中国和周边国家,或者说,中华民族以及周边民族,但就该词的
22、实质精神来讲,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全人类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大同指的就是世界大同、人类大同。现阶段,大同思想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详见教材)【视野拓展】【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民法典的深厚文化底蕴“(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民法典中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学生】阅读、学习、理解【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探索活动(15min)【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活动,讲解活动内容及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1)班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语分别写在12张同等规格的纸条上,然后将纸条放
23、进纸箱。(2)全班学生分为12个小组,各组派一位代表抽取本组所要探索内容的关键词。(3)各组成员分别从先哲思想、成语典故、名言警句、践行要求等角度(可改动)描述自己是如何理解所抽取关键词的内涵的,然后将上述内容填写在表皿中(详见教材)。(4)各组派一位代表围绕本组抽取的关键词在班级内进行知识分享。(5)全班学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参加此次活动的感想。【学生】思考、讨论、填表、派小组代表进行分享、交流【教师】评价各组的表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活动,让学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课堂小结(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讲仁爰、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内容,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融入自己的精神世刷口行为方式中。并领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思想精华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堂检验”相关习题.【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通过课后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接触了新的知识,学习兴趣较高。不过知识点较多,全部消化还是比较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方法等各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和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