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说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花》说课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养花说课设计刘呼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老舍先生的养花。首先,我对这课进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位于冀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老舍单元的第14课,这一单元共包含了六篇课文:有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祥子买车、养花、母鸡、我了解的老舍先生,集合了老舍先生的散文、小说、小品文三个类型。另外还有一篇别人写老舍先生的文章。从这一编排我们可以揣摩到编者的用意:(1)让学生首先从创作的类型上,较直观的认识到老舍先生作品类型之丰富,产量之多。建立对老舍先生这一伟大作家的初印象。(2)借助于不通类型的文体,使学生全面的认识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从而对老舍先生
2、这一“人民艺术家”有较为深入的理解。(3)通过老舍先生的文章和别人老舍先生的文章两种视角,令学生能更为深入的了解老舍的为人,领略这位文坛巨匠褪去光环之后,生活中真实、平凡、可敬的老舍形象,产生对老舍先生更为真挚的喜爱和崇拜之情。这一认识是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我们便可以遵循这一规律来重新调整课文的顺序。(1)母鸡一一语言风趣幽默,以拉近学生和老舍先生的距离,故作第一课(2)我的母亲一一由母鸡联系到老舍先生的母亲,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做第二课。(3)济南的冬天一一由北平追随到老舍先生的第二故乡一一济南,感受老舍先生对第二故乡济南的热爱。(4)骆驼祥子一一风格的改变,开始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3、,也是老舍先生几经漂流之后回到北平创作的最经典的作品之一。(5)养花一一新中国成立之后,老舍先生尤为喜欢自己的生活,常常随感而发,这是那一时期写的一篇散文。感受其生活态度。(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一一去世之后,好友汪曾祺老先生怀念老舍先生而作的文章,可以使我们更加理性的认识老舍先生。调序之后,养花这课便成为这一单元中倒数第二课,也是老舍所写文章的最后一篇,那么它所担任的重任应该就是对前面所学的一个梳理和总结。另外我们回顾一下前面的四篇课文,就会发现,这些课文的内容,老舍先生的笔墨是在其他事物身上,很少提及到自己。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感受他的写作特点。只偶尔从他的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他的一
4、点点性情。而读完养花这课后,最吸引我的便是他性格使然的一种流露,生活状态的一种侃侃而谈,我甚至可以边读边想象到老舍先生一边写作一边侍弄花草的音容笑貌。我想学生在前四篇文章的学习中已累积了对老舍的点滴认识,那这课我们便可以承接前面的认识,品读此课,梳理脑中对老舍先生的点滴认识,从而使学生脑海中老舍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丰满。基于对教材的这种特点、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定下这课为积累表达练习课,一课时完成。2.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课文的内容、布局和表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学习,最终达成共识。(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内容的具体呈现,从而发现老舍先生内心感受句子的描写,引导学生品读其中的重
5、点词句,进而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为人,领略这位文坛巨匠褪去光环之后,生活中真实、平凡、可敬的形象。(3)整理学生对老舍先生的点滴认识,想象他的音容笑貌,最后将这种认识融入到自己想象中,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老舍先生的喜爱和怀念。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的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老舍先生内心感受的词句,进而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为人,领略这位文坛巨匠生活中真实、平凡、可敬的形象。难点是将对老舍先生的点滴认识融入到自己想象的画面中,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现出来。在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提出:“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
6、情等感受。”在79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又提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写作目标中则说:“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结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段的阅读和写作目标是因为我想对于这批在今年九月份即将走进初中大门的孩子,我们可以尝试着提前为学生的以后学习做一点铺垫。为亍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行以读代讲的方针,按照“读一一议一一读一一讲”的计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基于本课
7、重在品人、写人,所以主要采取的策略是一一主体确证策略:即创设和谐情境,实现师生交流学习。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互动中信息主体化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就无法开展。而在本课的教学重点中便设有这样的一个环节一一读文,梳理文章内容,看看还能发现什么?这个开放性的设计有这样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摸底为教学做准备;二是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学习做热身;三是活跃学生的思维,为衔接教学内容做铺垫。而之后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了写人。这样便能按照“读一一议一一读一一讲”这一计划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三、学情分析:(说学法)从心理角度来看:六年级的
8、学生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发展。生理上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分别有读文、观察、议论、想象等,难易不同,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讲学生更喜欢想象并乐于动笔,而本次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便是利用他们的优势来化解。四、教学程序及设想:1.课堂结构:揭示课题一一整体感知一一品读课文一一创设情境一一完成认识。2.现就第三、四个环节简要说明。(1)首先由上一环节的整体感知中对文章内容的了解过
9、渡到这一环节。师:同学们,你们再来细细的默读一遍课文,除了你们刚才读出来作者写了自己养花的过程,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学情一:描写了自己养花过程中的心情。学情二:交代了自己养花的一些看法。(2)接着由学生来将这些内容找出来。教师开始随着学生所找的内容做引导,深入品读。处理养花过程中的心情描写:教师让学生先将描写老舍先生心情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看看会发现什么?首先直观地发现是文中有两处都写到“多么有意思啊!”接着教师可进一步读带有这两句话的整段文字,明白老舍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两句话的?学生读完后会明白第一次是在靠自己养花过程中获得知识使花开了,觉得有意思、。第二次是在天气突变前后两次将几
10、百盆花搬进搬出,身体劳累,觉得有意思。接下来比较两次的有意思一样吗?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到第一次的有意思是因为作者靠自己养活了花,并且使之开花,从中获得了一种成就感,所以觉得有意思。第二次是因为这样的辛苦既锻炼了身体,又使自己从中获得真理,觉得有意思。最后再联系文中其他地方对老舍先生心情的介绍,例如“看一棵好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我可内感谢他们”,“看着有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中自然特别喜欢”,“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等等正写句子,让学生读读,还能读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对老舍的性格又有一种认识:善良,宽厚,懂得感恩,好交朋友,感情丰富等等。处理老舍先生养花的一些看法:“我只养些好种易活
11、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J延伸练习出示:我只交些()的朋友。我自己只喜欢()的生活。通过这样的填空拓展练习,听出老舍先生的弦外之音,感受到他的为人处世之道。(3)师:闭眼想象老舍先生此时在哪儿,穿着什么?做了什么?注意到他的表情了吗?将学生脑海中老舍形象拉近再拉近,逐步让学生脑海中的画面越来越具体、细致、丰满、生动。交流彼此之间脑海中呈现的老舍先生的音容笑貌。完成这一片断练习。五、教学评价评价准确、到位。以上便是我对养花这课全部说课内容。量规应用反思学习行为设计必须与评价量规的能力指向相一致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成果。我们常常试图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考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能力,但是
12、你想想,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这些东西没有?你在教学活动当中形成这样的能力没有?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能力培养植根于你的教学活动,你想培养什么能力,你就去把能力的培养嵌入到活动当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大都限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层次,我们怎么能得到能力培养的结果呢?一句话,要能力之果,却只种知识之树,这怎么能行呢?我认为,本次课程培训必须实现一个观念的确立,就是:能力培养一一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统一。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必须做到学习行为设计与评价量规指向的内在一致。有了有清晰的评价量规才能有与量规指向相一致的学习行为设计。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学习反复强调评价量规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评价量规,你对于目标的设计和层次才是清晰的,指向才是清楚的。你想不到用什么办法来检测能力的时候,你的教学活动本身肯定是游离了这个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