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精品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出塞精品教案课时目标1 .会认“塞、秦”等5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10个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2 .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3 .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句古诗,你发现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预设: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课件出示边塞图片)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
2、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出示课题出塞,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及图片的展示,拉近学生与诗的距离,让他们能快速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朗读出塞。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诗歌读通顺。课件出示生字词。会认字:塞秦征将杰会写字:塞秦征词催醉杰亦雄项(1)学生自读生字,根据自己的识字经验,交流汇报。(2)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生字。教师教学生字时,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塞”是多音字,不要读错,重点掌握
3、“将”字的读音。“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设计意图】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三、了解生平背景1 .解题:诗的题目“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2 .知人论世。课件出示: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设计意图】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为学生研读诗的主题打下基础。四、品悟诗情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懂的地方圈画出来,借助课本注释帮助理解。3 .生汇
4、报学习情况。(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预设:为什么作者要写“秦时明月”?王昌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2)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预设: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3)那谁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呢?(荒凉、冷清、孤独、寂寞)(4)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预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保家卫国。过渡: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诗人发出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设计意图】抓住“明月”进行对比教学,信息量大,学生爱学,这样的纵横对
5、比,使学生明白诗中的意象,为理解诗人的情感打下基础。五、感悟诗的意境1.再读古诗,感悟意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千年前的唐朝边塞,再度走进这首诗。(学生齐读诗的前两句)读了这两句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师引导: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将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2.都有谁在盼着远方的将士归来呢?(白发苍苍的父母,可怜的妻儿)此时此刻,他们多么想念能征善战的飞将军一李广。(师简介李广,课件出示李广资料)李广(?一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司马迁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这样的将军怎能不让我们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诗。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能征善战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起用良将)现在,想象你们自己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伫立在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的语言,描绘了“人未还”的悲惨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边疆战事惨烈,戍边将土生活艰苦,渴望战事平息回到家乡的心情。六、拓展延伸课后小组可以再搜集一些同类型的边塞诗,大家一起看一看,读一读。课件出示: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学生读古诗,分组齐读。【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出示课外的边塞诗,让学生增加同类型知识的积累,拓宽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板书设计出塞忧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同情但使龙城飞将在I叙事不教胡马度阴山安居乐业I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