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2、朗读并背诵【教学准备】:课件、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教案说明】:教案中红色的字为课件出示部分:绿色的字为板书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播放课件古筝曲)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2、板书课题:如梦令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1、你们学过哪些词?(清平乐村居、忆江南、
2、水调歌头)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点击:基础知识(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3、出示如梦令。出示课件如梦令这首词的题目是一(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1、自读,读通读顺要求: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各种形式朗读
3、)(随机纠正错音)3、咱们把词读顺了,一首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交流自学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想,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四、精读品味体验沉“醉”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也就是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二2、来,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3、围绕“醉”来感悟4、板书:醉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
4、醉”字?再读。、出示课件1、2句a、读1、2句,从哪里读出“醉”字了?b、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沉醉”是啊,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过渡:词人和好友品尝着美酒,欣赏着美景,如此诗情画意,日子过得好生惬意,那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出示课件3、4句a、诗人醉后有何表现呢?继续交流:“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b、理解“兴尽”“藕花”:兴尽想告诉我们什么?由藕花我们联想到诗人在哪?那又是怎样的一片荷塘啊?我给大家一幅图请同学们用学过的诗填一填。过渡:如果刚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话,那现在该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当一弯明月如水般倾洒荷花时,众人才猛然惊醒,于是开始一
5、一“争渡,争渡”出示课件5、6句a、听一嘻嘻哈,哗啦啦你听到了什么?b、生答:(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的声音、听到了诗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c、仔细看一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如果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所描述的是一“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话,那么眼前该是一“一滩鸥鹭上青天”了。五、想画面,体会意境。1.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词里藏着好几幅画面,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发言后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荷湖争渡、惊飞鸥鹭)2 .看图,再读读词,请同学来解说一下这首词的意思。3 .师开头:我常常回忆起,曾经有一次,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喝得太多,有些
6、醉意,就连回家的路都记不清楚了。我游玩的兴致得到了满足,玩够了,很晚才划船回家,却不小心把船划进了无边无际的荷花丛中,我手忙脚乱,赶紧划船,我划呀,划呀,不小心,却惊起了许多的水鸟,成群地从水面飞起来了。4 .师:谁能背一下这首词呢?六、拓展练习同步【板书设计】如梦令溪亭日暮李清照藕花深处醉荷湖争渡惊飞鸥鹭【教学反思】上完这节后课,自己觉得触动特深,为什么天妒英才,让才女李清照的后半生如此的凄苦哀伤?倘若太平盛世,她的人生该是多么完美与幸福。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用一个“醉”字做总提领,将三处重点描述的情景利用品读、想象的形式让学生进入文本。还有就是自己唱词环节,也是这堂课的亮点,自己编曲子唱,一是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二是有利于这壬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不足的地方是,对于词中的意境,带领学生品的还不深,还处于浅显的状态,可能还是老师引导的不够。关于吟诵,今天发现了一个问题,尽管说吟诵无关个人唱歌天赋,但对于唱歌好的同学,吟诵出来就是好听,所以,以后也得跟音乐老师多交流探讨一些音律方面的知识,在学科渗透方面多下点功夫,想让学生唱的动听,作为五音不全的老师我,则是先要唱的动听,至少让人听了愿意听,才能愿意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