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01604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规定2016.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吉林省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社2015263号)文件精神,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等规定,严格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高效规范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是医院实行财务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是由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统一体系。第三条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全员、

2、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降低医疗成本。第四条实施成本管理,特别是定额管理有利于医院摸清家底,加强绩效评价,合理控制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实施成本管理、开展成本核算,是制定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建立医保结算制度、制定财政补偿政策,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依据,是有效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并完善医院分配制度、职工薪酬制度等医院管理的手段和前提。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吉林省县及县以上卫生计生委(局)、中医药管理局所属(管)的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章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业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指导工作,组织建立并逐步完善医疗机构成本信息库

3、,根据各类医院分项平均成本制定本地区成本定额指导水平。第七条医院要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长及总会计师任副组长的医院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财务、人事、医务、后勤、基建、资产管理、经管、信息、药剂、器械、供应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是成本管理、核算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负责成本管理、核算及监督。成本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一)建立医院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核算流程,组织开展成本管理各项工作。(二)明确各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能范围,协调各部门关系,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核算项目和核算病种。(四)根据成本分析数据,提出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医疗成本的管理措施及建议,推动医院

4、其他管理工作。(五)确定成本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工作,并将成本管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第八条医院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即成本核算办公室),财务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落实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相关工作。医院根据规模和业务量大小,在财务部门下设相应的成本核算岗位(三级医院至少应有2名专兼职成本会计,其他医院至少1名专职成本会计),其他相关部门要设立兼职的成本核算员。成本核算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一)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医院成本核算单元(科室)、核算项目及病种分类建议,报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审定。(二)按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并按

5、照有关规定定期编制、报送成本报表。(三)以科室成本核算为基础,按照一定方法,逐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四)开展成本分析,提出成本控制建议,为医院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五)执行成本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监督落实成本控制措施,为医院绩效考核提供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六)开展医院成本管理业务内部培训和指导。(七)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档案。第九条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一)医院各科室、各职能部门都要按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安排,在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的培训指导下,按要求定期完成本科室、本部门成本核算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记录、统计、核对和报送工作。根据医院内设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分别报送

6、包括以下成本核算相关资料:成本信息系统有关数据统计;人员及工资变动统计、水电气消耗报表、血液、氧气、洗衣、用车统计;药品、卫生材料、物料用品、办公用品等物资领用、消耗统计;设备维修、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分摊统计以及其他与成本相关数据的统计。(二)执行院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决定,落实成本管理相关规定,实施成本控制。第三章成本核算原则第十条医院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即成本核算需依法依规进行。(二)可靠性原则。即要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核对性。(三)相关性原则。即取得的成本信息应与核算对象相关。(四)分期核算原则。即成本核算分期应与会计核算分期相一致。(五)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以

7、业务收入、费用(支出)是否发生为依据来实际确认。(六)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即各项财产物资按实际交易形成成本作为计价基础。(七)收支配比原则。即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归集、分配各项成本、费用,使各核算对象的收入与耗费相配比。(八)一致性原则。即成本核算方法前后期一致,如若变更应及时说明。(九)重要性原则。即对重要经济事项及费用(成本构成中所占金额比重较大的费用项目)分别核算、科学计量及分配;对次要事项及费用(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很小的费用项目)简化核算方法。第四章成本构成及分类第十一条医院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消耗,主要包括:(一)人员经费:指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家庭的补

8、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采暖补贴、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和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二)卫生材料费:是指医院各科室发生的卫生材料耗费,包括血费、氧气费、放射材料费、化验材料费和其他卫生材料费等。(三)药品费:是指医院各科室发生的药品耗费,包括西药费、中成药费和中草药费等。(四)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I0o(五)无形资产摊销费:是指各科室按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六)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是指各科室按规定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七)其

9、他费用: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单位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低值易耗品、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以上各项支出应单独设立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以下支出不得计入成本范围:(一)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其他核算主体及其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二)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所发生的资本性支出。(三)对外投资的支出。(四)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五)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支出。(六

10、)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七)国家规定的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第十二条根据不同标准对成本进行以下分类。(一)按照成本计入方法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直接成本:是指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支出。2、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摊计入的各项支出。(二)按照成本习性可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1、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2、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相应比例变动的成本。(三)按照核算主体

11、对成本的可控性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1、可控成本:是指成本核算主体在直接确定、计量和制约的成本。2、不可控成本:是指由于受一定条件限制,某一特定部门无法直接掌握,或不受某一特定部门服务直接影响的成本。第五章成本核算范围、分类和流程第十三条根据成本核算口径不同,医院成本核算范围包括医疗业务成本核算、医疗成本(临床科室全成本)核算、医疗全成本核算和医院全成本核算。(一)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业务成本二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

12、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二)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指临床科室全成本,包括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成本二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三)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医疗全成本二医疗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四)医院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活动,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费。医院全成本二医疗全成本+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

13、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第十四条医院成本核算根据核算对象不同,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一)科室成本核算,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1、确定核算单元(科室)。成本核算单元是基于医院业务性质及自身管理特点而划分的成本核算基础单位,通常是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单元,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单位,能单独计量所有收入、归集各项费用(包括人员经费、房屋及其它设备折旧等)。各级医院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区批复医院内设科室建设,对成本核算单元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由人事、财务等部门共同确定核算单

14、元(科室),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科室代码、名称统一梳理并保持一致。财务部门为每个核算单元建立会计核算账户,成本核算单元具体按服务性质参考分为以下四类:(1)临床服务类科室(以下简称临床科室):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即各医疗专科(细分为门诊及住院两类科室)。(2)医疗技术类科室(以下简称医技科室):指为临床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包括手术室、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内镜中心、输血科等科室。(3)医疗辅助类科室(以下简称医辅科室):指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

15、的科室。包括供应室、病案室、挂号收费处、门诊办公室、住院处、营养食堂、氧气组、洗衣房和器械科等科室。(4)行政后勤类科室:医院除以上三类科室以外的部门。例如,党务、行政、后勤、科教管理等部门。2、科室成本归集。(1)医院科室成本的归集,是指按照规范的统计要求及报送程序,将支出直接或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形成各类科室成本的过程。成本按计入方法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归集各科室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各科室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计入各科室的直接成本,按科室性质直接形成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不能作为具体科室直接成本的部分应纳入管理费用统一核算。(2)直接计入人员支出、直接耗材、药品成本等,可按照实际耗用情况

16、,直接计入相关科室成本,对于科室有用水、用电记录的也可直接计入科室成本。(3)公摊成本分配不能直接计入科室成本的,即公摊成本,需按一定分摊标准在医院所有科室进行分摊。如可采购人员比例、房屋面积或设备占用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摊。按人员分摊:某科室分摊某费用=无法直接计入科室成本的某项支出总和*该科室的人员数/相应人员总数按房屋面积分摊:某科室分摊某费用二无法直接计入科室成本的某项支出总和*该科室的房屋面积/相对应科室房屋面积总和3、科室成本分摊。各类科室发生的间接成本应当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科室。具体步骤是:(1)一级分

17、摊: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分摊。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按人员比例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医辅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核算科室(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分摊的某项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二该科室职工人数/除行政后勤类外全院职工人数X当期行政后勤科室各项总费用。(2)二级分摊:医辅科室成本分摊。将医辅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分摊参数可采用收入比重、工作量比重、占用面积比重等。按收入比重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室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二该科室医疗收入/全院总医疗收入义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按工作量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洗

18、衣、消毒、水、电、气等保障部门,病案部门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二该科室消耗工作量(或医疗工作量)/某医辅科室待分摊的工作总量X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按占用面积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二该科室实际占用建筑面积/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建筑总面积X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3)三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将医技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分摊,分摊参数采用收入比重,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科室的成本。某临床科室分摊的某医技科室成本二该临床科室确认的某医技科室收入(按开单科室归集)/某医技科室总收入X当期医技科室各项总成本4、科室成本计算:科室成本二科

19、室直接成本+科室间接成本(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指以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及医疗辅助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参与项目成本核算的成本范围不包括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和药品的成本,成本项目依据各地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可采用成本比例系数法,成本分配系数采用收入分配系数,即以各项目收入占科室总收入的比例作为分摊科室成本到各医疗服务项目的分摊系数。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某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二该医疗服务项目收入/(科室医疗总收入-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和药品收入)(二级分摊后的科室总成本-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和药品成本)

20、科室某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二该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该医疗服务项目总工作量(三)病种成本核算,指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病种成本核算可采用医疗项目叠加法,即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将病种成本分解为不同的收费项目,将项目叠加后得出病种成本的一种方法。病种成本主要是指对出院病人在院期间为治疗某单病种所耗费的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药品成本及单独收费材料成本叠加,进而形成的单病种成本。单病种成本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单收费材料成本+药品成本。以上项目工作量可从主管部门确定的病种临床路径所包含的项目计算取得,各项目单位成本以项目成本核算结果为准。

21、有条件的医院可在临床路径规范、治疗效果明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领域开展病种成本核算。(四)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指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和住院床日,计算出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的过程。诊次、床日成本计算:1、全院平均诊次成本二临床科室门诊成本/全院门急诊总人次2、某临床科室诊次成本二某临床科室门诊总成本/该科室门急诊总人次3、全院平均实际占用床日成本二临床科室住院成本/全院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4、某临床科室实际占用床日成本=某临床科室住院总成本/该科室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第十五条成本核算流程是:在确定核算科室的基础上,归集科室直接成本,分摊科室间接成本,最后计算

22、临床服务类科室的全成本。(一)各成本核算单元先通过直接计入或计算计入的方式对医疗业务耗费归集,形成科室直接成本。(二)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依次对行政后勤科室耗费、医疗辅助类科室耗费、医疗技术类科室耗费进行结转,形成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最终形成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医疗成本)。(三)根据核算需要,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以及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行归集和分摊,分别形成医疗全成本、医院全成本。(四)在此基础上,通过归集和分摊,计算不同口径的项目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病种成本等。第六章成本分析第十六条医院应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定期撰写成

23、本分析报告,通过对照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找出影响医疗成本变化的规律,以利于合理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一)趋势分析。是指导针对医院和科室的收入、成本相关指标,通过对若干个连续期间的报告资料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以说明报告资料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绝对娄趋势分析和相对数趋势分析两种分析方法。(二)结构分析。是指对成本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医院(或科室)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等成本要素占医疗成本的比重;各核算单元科室成本占医院总成本的比重,

24、以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等,找出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三)量本利分析。又称盈亏平衡分析,是指研究医院如何确定保本点和有关因素变动对其保本点的影响。保本点是指医院收入和成本相等的运营状态。结余等于零的业务量即为保本点的业务量(盈亏临界点业务量)。单位边际贡献二单位收费水平一单位变动成本结余=医院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保本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保本点业务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二固定成本/(业务收入一变动成本)/业务收入(四)比较分析。是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目标成本,并采用历史最好水平、历史同期水平、同类医院平均水平、同类科室平均水平、

25、预算目标、定额目标等,计算医院(科室、项目)会计期间的成本数据与目标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因素。(五)指标分析。医院应当健全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的构成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反映医院的总体运营状况,医疗管理和费用控制的情况和医院经营的成果,体现医院的补偿能力和未来的发展能力。这些指标包括:1、业务量指标: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等。2、效率指标: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等。3、运营能力指标:收入增长率、设备使用率、收支结余率等。4、收益能力指标:人均收支结余、成本收益率、平均每床收益等。5、控制能力指标:每门诊人次收费、每门诊人次支出、门诊收入成本

26、率、每住院人次收费、每住院人次支出、住院收入成本率等。6、结构指标: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7、发展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第七章成本控制第十七条医院成本控制是指医院使用一定的方法对医疗服务活动中形成成本的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分析造成偏离计划或者标准的原因,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管理行为。第十八条医院应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遵循经济性、因地制宜、全员参与的原则,按预定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全过程的各种

27、耗费进行控制。第十九条医院成本控制的分类。(一)按控制时期分类: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二)按控制范围分类:狭义的成本控制和广义的成本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既日常的成本控制,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按控制系统分类: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绝对成本控制指采用精打细算,节约开支,避免浪费等节约措施控制成本的方法。相对成本控制则是采用开源节流双管其下的降低成本办法的控制方法。(四)按控制对象分类:人员费用的控制、公用费用的控制、药品材料物资控制、管理费用控制等。第二十条医院成本控制的程序。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成本控制标准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

28、的依据,没有这个标准,也就无法进行成本控制。医院的成本控制主要有目标成本、计划指标、消耗定额、费用预算等。2、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根据成本指标,审核各项费用开支和各种资源的消耗,实施增收节支措施,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3、认真分析执行情况,确定差异。对成本实行执行情况进行核算分析,找出实际消耗脱离成本指标的差异,分析差异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4、提出措施和建议,消除差异。对成本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全院职工挖掘潜力,提出降低成本的新措施或修订成本标准的建议,以消除成本执行中的差异。第二十一条医院成本控制办法。(一)预算控制。医院在预算经费控制上

29、,可根据业务管理流程与归属划分为不同的归口管理部门,限定各归口经费的使用范围和用途;跟踪预算执行结果,重点关注人员支出、卫生材料、药品费、水电费、物业费、招待费等项目与最初预算下达量的差异。(二)可行性论证控制。医院重大经济行为必须建立集体决策审议制度,经过充分可行性论证,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三)消耗定额控制。合理的消耗定额是成本预测、核算、控制、分析的重要依据,其数量可依据人员编制、往年实际消耗和业务收入增长或减少百分比确定。物资采购必须经过测算分析后,确定相对合理的采购周期和采购数量,降低仓储成本和保管成本;合理确定科室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办公用品和水电气等消耗。(四)成本运行全员

30、全过程控制。控制成本要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成本计划、事中成本差异揭示和事后成本信息反馈等步骤,只有进行这种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才能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五)财务审批控制。医院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审核制度,纠正、限制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差异,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加强支出的申请、审批、支付等环节的管理,明确审批权限、程序以及审批人员的责任,严禁无审批支出。(六)内部审计控制。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实施审计监督,对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检查、评价,以便发现、反馈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水平。(七)网络化成本控制。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从成

31、本核算基础数据的归集、分配到各种指标的计算、分析及考核,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化管理,从而高效、便捷地进行成本控制。第八章成本考核和奖惩第二十二条为确保医院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切实降低成本,增收节支,充分调动医院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结合预算执行、医疗质量、服务效率、学科发展等综合因素开展成本管理、成本核算考核。第二十三条成本管理考核采取二级考核办法。一是院内考核,由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主要依据之一,优绩优酬;二是由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医院目标考核和财政安排补助经费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第九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成本核算周期应与会计核算周期保持一致,医院各部门上报统计数据要与成本核算数据保持一致。第二十五条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于每年3月1日前,将汇总形成的上一年度各医院成本核算相关报表及分析报告报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二十六条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按照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吉卫联发201568号)文件具体操作执行,其他公立医院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第二十七条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本办法制定成本核算管理实施方案和操作工作细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