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0712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的精心指导下,市市场监管局锐意进取、努力奋进,在上年度省目标绩效考核中质量工作获A级,市本级知识产权、质量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的基础上,今年再获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省、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获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一改两为”嘉奖集体。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经营主体焕发活力。立足职能,抓改革、优服务、减负担,促进市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全市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91813户。一是升级“一网通办“。继续整合企业开办事项,实现13个部门、15个事项“一网通办

2、、一单指引、一表填报、一套材料”。在全省率先搭建皖事通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专栏,实现企业登记全业务掌上办。二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企业变更“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涵盖14个部门30个事项。开展企业迁移登记“一步办”,时限压缩90%以上。会同市税务局开展个体工商户“一屏注销”改革试点,流程和跑动次数压缩66.7%。三是持续优化准入准营服务。创新开展“个转企”改革,在全省颁发首个“个转企”营业执照、率先上线个体户转企业登记专区,已办300余户,获安徽日报报道。会同有关部门在9个高频事项创新推行“证前指导”服务并实现“线上预约”,提供服务300余户次。四是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开展“一业一查”

3、双随机抽查,将市、县(区)两级318个联查事项整合为125个联合抽查任务。我市双随机联合抽查率达到92.6%,重复检查率仅为3.15%(不高于5%)。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16件案件列严。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机制,指导120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重塑信用。二、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全面宣贯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请印发XX市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创建。金安区通过省质量强区验收。霍邱县正在迎接创建验收。裕安区、叶集区完成创建备案。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完成第七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12家组织获市政府质量奖和提名

4、奖。推荐18家企业争创“皖美品牌示范企业”。三是开展质量提升。联合多部门出台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四上”企业全部聘任首席质量官、50%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在首届全省首席质量官技能大赛中获一、二等奖。指导舒城童车童床产品通过省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验收。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在总局和省局作经验交流。四是强化质量基础。“皋质惠”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入驻企业5400余家,县区设立质量工作站8个,提供质量技术服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220项,提前完成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计量指标。我市5家单位获2022年度全省县级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先进单位。检验检测机构达116家,居全省第4。绿

5、色产品认证证书数和获证组织分别为13张、5家,居全省第3位、第2位。五是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发布国家标准霍山石斛人工栽培技术规程,填补了霍山石斛产业国家标准的空白。指导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省地方标准12项,发布地方标准19项。皖西学院成功获批筹建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三、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市场环境更具创新活力。发挥知识产权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效明显提升。全市共授权发明专利877件;发明专利有效量460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5件,同比增长23.5%。PCT专利申请126件。全市新增注册商标5233件,有效注册商标数67938

6、件。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显现。我市质押普惠贷款惠及企业220家,融资额达XX亿元。新立项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6项。培育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0家,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认证37家。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218件,案值XX万元,罚没款XX万元;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6件。建成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组织16个,人民调解组织9个,维权援助“一张网”全面建成。3个案件分别入选国家局和省局典型案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总数达到656家,居全省第一。四是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推动成立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市财政预算投入XX万元建设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便利企

7、业专利交易、管理。全市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动态发展到1015人。四、守牢“四大安全”底线,安全形势平稳向好。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以示范创建、专项治理为抓手,推动工作高效落实。一是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举办专题培训251场次,培训包保干部9213人次、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14056人次,覆盖率达100%,全年督导完成率100%。二是持续开展示范创建。连续五年召开食品安全“四项创建”现场会。舒城县创成省食品安全示范县,霍山县通过示范县复审。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1起案件入选国家总局首批典型案例

8、。开展食品安全“两超一非”和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督促整改问题5411个。四是持续加强全环节监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1607家次,食安封签使用率100%,查处案件2345件。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5606批次。连续3年开展食品快检车下乡集中检测月活动。五是推进“食安安徽”品牌建设。指导32家企业获得“食安安徽”品牌证书,我市创演的快板书食安花开XX红荣获省第二届“食安安徽”品牌故事大赛演讲类一等奖。六是创新实施食品安全“百千万”工程。选派宣讲员100O余人次,走进学校1050所,参加宣讲学生93101人次。七是举办UI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并率先制定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应对规程

9、。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一是推进“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新增10家“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新增26家),总数达28家,居全省首位。我市在第三届中药监管科学论坛暨第六届医药经济发展大会上作中药产业政策推介。二是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约谈部分药品零售企业,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实施调研督导制度,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三是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医疗美容机构等重点领域、疫苗等重点品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共检查药械妆企业10375家次,查办案件608件。每季度开展风险会商,建立风险隐患清单。修订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是实施GAP管理。印发贯彻

10、落实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文件,在全省率先建成2家GAP基地。指导中药材产地政府出台产地趁鲜加工遴选制度,开展产地趁鲜切制试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有效管控。一是推进“两个规定”落实。推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依法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二是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28件,检查2354家单位、13696台设备,立案查处97起,罚款220.5万元。全年特种设备无安全事故。三是突出加强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治理。开展“瓶安”行动,全覆盖检查全市70家气瓶充装单位和2家气瓶检验检测机构。组织夜间突击检查,打击非法充装行为,立案查

11、处9件。严格报废气瓶处置,累计报废气瓶8万余只。四是加强电梯安全监管。起草XX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草案),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全面推行电梯无纸化维保,覆盖全市85%以上电梯。开展电梯维保质量和使用管理监督抽查,通报约谈排名靠后的单位。持续开展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查办案件41件。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加强。一是开展隐患排查。围绕重点产品和地方产业集聚地产品,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企业102家,问题隐患148个,已全部销号。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三个清单,开展日常巡查。对93家获证企业分类监管,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检查率100%。三是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开

12、展“提质强企”三年行动,帮扶65家企业,解决问题93个,出具质量问题“诊断书”11份,帮助提升产值140万元。四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检查重点商超及批发市场等经营户517家,立案查处3起。检查家用燃气具、燃气调压器等1936家次,责令整改问题69条。五是开展监督抽查。下达季度和专项监督抽查计划,抽检512家企业共842组,其中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合格率分别为97%、94.7%o五、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市场经营秩序不断改善。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结各类违法案件4837件(含市场准入案件450件),罚没款3018.09万元。市本级共查结违法案件700件(含市场准入案件447件)。一是维护公平竞争。开展

13、公平竞争审查,审查增量文件106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59起,罚没款370余万元。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整治,查处案件2起,在全省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二是强化价格监管。聚焦重要时段民生商品价格,围绕教育收费等民生领域,规范价格收费行为,查处案件23件。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督促退费10.4万元。降低出租车检验检测费用案例,被省政府督察室推荐至安徽新闻联播报道。三是规范网络交易。建立网络市场主体台账。开展网上监测58993次,发现并处理违法线索51起。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等专项行动,全年共查处网络违法案件86件。四是加强广告监管。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实施线上线下广告

14、监测,综合运用行政指导手段,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推进联胜广告园申报国家级广告园,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20家。五是提升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效能。全年接收投诉举报咨询60430件,已办结58818件,其他在按流程办理。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培育认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2户,发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058户。市消保委被授予2022-2023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先进集体,获“2023长三角伴手礼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安徽省仅一家。六、强化党建工作,履职尽责基础不断夯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抓政治建设。坚持集体决策,严格执行市局党组工作规则等,召开局党组会50次,局长办公会

15、40次。落实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局11位处级干部联系12个党支部,深入联系点20余次。二是抓思想建设。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专题辅导、专题党课和研讨学习。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开展专题党课10场,完成调研报告8篇、提出对策措施20条。召开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扩大)学习会议27次,开展集中研讨8次。三是抓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市场监管卫士为民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开展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深化党建工作实绩综合运用。新增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1个、党组织示范点2个,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四是抓纪律建设。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全面摸排干部职工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情况,

16、市局党组会对摸排结果进行审议研究。五是抓作用发挥。发挥党建联盟平台作用,赴结对共建小区开展清洁家园、打击传销等系列活动,投入2万元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做好对裕安区3个村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七、完善自身建设,监管能力水平有效提升。以行风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监管能力及水平持续加强。一是坚持法治监管。印发XX市法治市场监管建设率先突破行动计划(2023-2024年)。印发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入库,录入56件。严格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共审核251件。二是推进科技与信息化建设。立项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整合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化项目,提高运用效

17、率。依托安徽大数据平台,动态更新246条数据资源目录,服务智慧监管。三是推进行风建设。推进全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排查治理”年工作,聚焦审批服务、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开展问题排查治理。全市系统共排查整改问题17个。四是推进队伍建设。市局推荐选拔任用干部8人,提拔任用(重用)干部52人(含职级晋升)。将质量强国、商事制度改革、食品安全和基层市场监管所所长业务提升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实施。全市76个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五是加强对标学习。与上海市局签订2023-2025年对口合作协议。组织赴上海交流学习质量品牌促进等工作。邀请长三角10余家质量服务机构、70余位专家入驻“皋质惠”平台。与上海长宁区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网络监管方面合作机制。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监管手段与监管需求不相适应、基层监管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2024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质量强市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守牢四大安全底线、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为XX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