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戚夫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戚夫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为我楚舞,我为楚歌。又可为君楚歌,妾楚舞。或楚歌楚舞。语义:原指汉高祖刘邦与其宠妃戚夫人的故事。刘邦病重时,见改立太子不成,同戚夫人俩人,无奈长叹,一个击筑吟唱楚歌,一个跳翘袖折腰的楚舞,以泄愁思。现泛指南方的歌曲和舞蹈,及其酝酿出的一种缠绵俳恻,凄清婉转的浪漫氛围。也可借代对故国的深情怀念与幽幽情思。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商山四皓)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名戚夫人,指示四人背,曰:“我欲易之,彼四辅之,羽翼已成,动难矣。吕后真尔主矣J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J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翩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
2、奈何?虽有籍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二、戚夫人其人戚夫人(公元前224194年),也称戚姬,本名戚懿,定陶(山东)人,汉高祖刘邦宠妃。西汉著名舞蹈家、歌唱家,我国文学史上著名女诗人。戚夫人父亲戚鲤,原为秦将。入汉后,封临辕侯,任职中尉,率北军屯卫京师。后来为刘氏左袒”,随周勃诛灭诸吕的,正是北军。汉元年(前206),汉王彭城兵败,全军覆没,被项王部卒追杀。他渡过雎水,沿着西渭河,只身逃跑。当时,天色将黑,追兵又逐惭赶来,汉王走投无路,只见河岸上芦苇丛中有户人家,高宅大院的,便躲了进去。房主是一对父女,俩人见状,连忙把他藏进屋后枯井
3、里。这对父女,正是亡秦将军戚蛆,和他的爱女戚懿。等到追兵已过,父女俩将汉王救出枯井。戚将军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看汉王,虽在落难,却也仪容威武,气度不凡,料定必是大贵之人,便邀约就餐,热情款待。席间,戚将军知是汉王,便直言相告,小女年方二八,待字闺中,愿许配汉王。而汉王见戚女明眸皓齿,清丽脱俗,心里喜欢,欣然应允,并立即解下贴身玉佩,定下婚约。汉六年(前201),刘邦于定陶登基,即皇帝位。戚女随父前往,与刘邦相聚。从此,两人情意绵绵,相伴相守,终成恩爱眷侣。戚夫人能歌善舞,擅长翘袖折腰的楚舞,舞动时,彩袖凌空,飞旋飘动,折腰翘臀,绰约多姿,节奏分明,韵律优美,既融合中原敦厚磅礴的理性文明,又包容南
4、方妩媚风流的原生态活力,情趣浪漫,服饰精美,场面绚丽,形象动人,慑人心扉。她还善于鼓瑟击筑,自编自演,且唱且舞,高兴时,激情澎湃,笑逐颜开,排人愁思;忧伤时,凄惋惆怅,唏嘘不已,催人饮泣。她是一位情趣风流的舞蹈家,又是一位气质浪漫的歌唱家。(刘邦与戚夫人影视图)在皇后吕雉年长色衰时,她凭着靓丽的青春,优雅的气质,获得了汉皇的宠爱。平居时,轻歌曼舞,婉转妩媚,尽显风流娇娥之柔情;平叛时,拂拭战尘,抚慰壮怀,独挡金戈铁马之喧嚣,相伴相依,如胶似漆,如糖似蜜。汉皇,一天也离不开她;她,无时无刻也要同汉皇在一起。在后宫,吕后自认败局,心不甘,也无奈,把丈夫让给戚夫人。可是,皇后、太子妈的地位,是她出生
5、入死,久经磨难赢得的,神圣不可侵犯,谁也不许窃取。而戚夫人,才艺双馨,温柔风流,却单纯天真,政治懵懂,争了宠不讲,又把手伸向太子位。她没完没了地纠缠着汉皇,要废刘盈,改立如意,从而,在宫廷,又打响了一场持久的废立太子之战。就这样,吕戚之战,从后宫又打到宫廷上了。如果说,后宫争宠一仗,吕后认输,那么第二场,宫廷太子之仗,是吕后“盈”(赢)呢,还是戚夫人“如意”?三、“为我楚舞”典故本事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汉皇宠爱戚夫人,又扬言如意像他,欲废吕后独子、太子刘盈,改立如意。戚夫人更是涕哭泣求,软泡硬磨,拼死拼活,死乞白赖地强争,不改立则不“如意”。其实,宫廷上,太子刘盈大势已成,吕后
6、后位已定,汉皇本人也撼动不了了。汉十二年(前195),汉皇病重,自知不久人世,于是,就想改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上,太子刘盈出场,由四位老人相随。老人敬酒时,汉皇才知,他们是“商山四皓而四皓都是遐迩闻名的大贤人,汉皇曾多次请他们出山辅政,可是,他们都回绝了,未想到,他们竟然都做了太子的宾客。四皓也明白地告诉汉皇,太子仁爱爱人,礼贤下,他们是闻其贤名,自动来辅佐太子的。到这时,汉皇才知道,改换太子已不可能。他感到无可奈何,于是,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的背影,说:“本想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到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一声长叹,戚夫人也唏嘘流涕。随后,汉皇命戚夫人:“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J于是,
7、宴乐鸣奏,楚声扬起,众姬相和,戚夫人折腰翘臀,扬袖翩跄;汉皇借着酒意,击筑作诗,吟唱鸿鹄之歌:鸿鹄高飞,振翅千里。羽翼丰满,翱翔四海。翱翔四海,又可奈何?虽有弓矢,怎可施用!歌吟数阕,舞旋三叠,风起云飞,慷慨悲壮;英雄迟暮,凄清苍凉。时而激昂,时而凄惋的旋律,回旋往复,不绝如缕,细微悠长,久久地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在浓郁的音乐氛围里,汉皇冷静下来,陷入深沉地思索之中。身为帝王,大权在握,但帝国利益,刘氏荣耀,至高无上,又怎可为了弱子,而除去蓄养成势的储君?不由得,又有一丝丝哀惋茫然的幽幽思绪,浸润着、又啮噬着无奈的帝王之心,汉皇眯缝着含泪的双眼,怅然若失,不自禁地挪动沉重的脚步,梦游似的退出宴席
8、,向宫外踱去。其实,前些时候,在太子之争中,汉皇、戚夫人的强大攻势,让吕后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对抗。于是,她不得不求助张良。而张良也依“疏不间亲”原则,不想介入,后来,碍于吕后,以及整个吕氏家族的情面,指出一条路。他说,汉皇的意志,不是言语所能打动的;太子可用甘言卑辞、尊礼重义,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大事即成。太史公说:终于没能改立太子,是因为留侯招来的四位老人出的力啊。四、泣诉苦难成舂歌汉皇去世,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吕后便成太后。惠帝年轻,吕太后辅政。吕戚之间的两场宫斗,她俩一胜一负。吕太后是强者,为报复争宠的失败,她利用太后权,把年仅三十的戚夫人,套上囚衣,披上刑具,关入“永巷”(宫监)舂
9、米。戚夫人是舞蹈家、歌唱家,也是颇具才华的诗人。她横遭祸殃,被关宫监,孤弱无依,终日劳作,一边操杵舂米,一边脱口泣诉,诉说苦难遭遇,泣叹思子悲苦,自成诗歌一首,就叫舂歌吧: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翻译一下,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一天到晚舂着米,常与死亡相偎依!相隔三千里,让谁告诉你?(刊载舂歌的诗书)这首诗的后四句,是最早见于正史的五言古体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诗中,女诗人戚夫人,从母子身份地位的巨大逆差出发,叙说自己身处宫监,倍受折磨的不幸遭遇,倾诉内心的悲苦凄楚,幽怨愤懑。绝望中的戚夫人,身为母亲,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她唯一的亲人,儿子赵
10、王。所以,进而她又想到,能有谁把这种情况,告诉千里之外的儿子呢?儿子知道母亲身陷囹圄吗?儿子能解救生身之母吗?儿子闻讯,还能预作防备而远身避祸吗?她又用这一连串的牵念与焦虑、希冀与担忧,更深层地倾诉出内心思子挂念的悲苦。女诗人戚夫人,就是这样,通过描绘自己在宫监中的凄惨情景,以及牵念远方儿子的悲苦心理,抒发了凄惋愤懑的幽怨情怀,控诉了吕雉弄权的残暴歹毒,从而塑造出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形象。这首诗,语言古朴简劲,质朴无华,直抒胸臆,语浅情长。诗中的弱女子形象,在我国古文学百花苑里,斗彩争艳的女艺术群像中,毫无疑问,也占有一席之地。一代美人香销玉殒,而她留下的这首舂歌,两千多年来,却一直打动着
11、无数读者的心,是为不朽篇章。五、结局与尾声其实,舂歌这首诗,只是一个弱女子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渲泄,深层含义,当然也希望儿子能解救她。这可能吗?结果恰恰相反,她在不意之中,却批动了吕太后的逆鳞。这倒是唯一的可能。吕太后,闻讯大怒,顿起杀心,厉声斥责:“你还想靠你儿子吗!”这可是帝王级的大怒!吕太后自己也始料未及,她的大怒,竟然产生四大后果!首先,她如愿以偿,得到两个后果,除掉了戚夫人与赵王刘如意。这就是故事的结局,非常悲惨的结局。可是紧接着,这个结局,竟然引爆了系列型连锁反应,造成了超级连锁大灾难。吕太后,做梦也未想到,她自食其果,亲手让她自己娘婆两大家族,灰飞烟灭,彻底灭亡。这该算是故事的尾声吧
12、。只是这个尾声,惊天动地,惊世骇俗,影响也太大了。吕太后,她用歹毒的手段,把戚夫人制成“人彘”后,还异想天开,领着儿子“鉴赏”。她应该想到,她处心积虑地钻空子,惨杀儿子精心保护的刘如意,已经极大地伤害了儿子;现在,她这个歹毒的弄权者,竟然又用她的“惨绝人寰的歹毒”,一下子就吓坏,直至吓死,善良仁爱的儿子、惠帝刘盈;几个孙子,在后来,也因为她的原因,被诛杀干净。吕太后,在婆家这边,她吕氏这一支系,就这样断了根,绝了代!因为唯一的儿子死了,吕太后,她只好依重娘家,结果又导致,庞大的吕氏家族,在“诛吕安刘”政变中,彻底地干净地被剿灭,甚至连姨表,也没有漏网。吕太后,她的整个娘家,也竟然断根绝代了!戚夫人,如果泉下有知,她该作何感想?陈存选2020、11、17